XX公司1: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范文(3篇)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形测绘在国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地形测绘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地形测绘工作质量,我们首先加强了队伍建设。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提高了测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提升测绘技术水平为适应地形测绘工作的需要,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测绘设备和技术,如全站仪、GPS 定位系统、无人机测绘等。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地形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3. 拓展业务范围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我们积极拓展地形测绘业务范围,承接了多项国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测绘项目。

如:(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地形测绘项目:该项目覆盖全市范围,测绘精度达到1:10000,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2)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地形测绘项目:该项目涉及大范围的水域和陆地,测绘精度达到1:5000,为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地形数据。

(3)某地区生态环境调查地形测绘项目:该项目采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进行精准测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4. 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同时,积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工作亮点1. 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测绘设备和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地形测绘的数字化、自动化,提高了测绘精度和效率。

2. 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测绘人才,为地形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四、存在问题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测绘设备和技术,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1比500全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项目及岗位技术总结报告

1比500全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项目及岗位技术总结报告

目录第一章岗位工作情况 (1)1.1实习单位概况 (1)1.2岗位概况 (2)1.3岗位工作内容 (2)第二章测区概况 (3)2.1测区位置 (3)第三章组织实施 (4)第四章作业依据 (5)第五章已有资料及利用 (5)第六章 E级GPS控制量 (6)第七章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7)7.1选点及编号 (7)7.2作业方法 (7)7.3平差计算 (7)第八章四等水准测量 (7)8.1高程起算点 (7)8.2四等水准观测 (7)第九章图根控制测量加密 (7)9.1图根导线平面控制量 (8)9.2图根高程控制量 (8)第十章碎部点测量 (8)10.1准备工作 (9)10.2碎部点采集要求 (9)第十一章内业处理和软件选择 (13)第十二章图幅的接边 (15)第十三章岗位技术总结 (15)13.1岗位实习概况 (15)13.2岗位实习工作内容 (15)13.3岗位工作的重点(要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7)第十四章实习心得体会 (18)致谢 (18)参考文献 (18)附录1不同级别GPS测量精度要求 (19)附录2 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20)附录3 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 (21)第一章岗位工作情况1.1实习单位概况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成立于1958年6月,隶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现有职工1030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初中级职称345人,下设5个经济实体,管理科学,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拥有先进的进口和国产设备600台及配套软件系统,价值3千余万元。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涵盖所有业务范围,在数字测绘、工程测量、物化探、遥感、工程勘察、工程检测、环境评价、国土资源、3S技术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制图、印刷等领域,集科研生产于一体,依靠科技进步,应用高科技术,面向社会,本着“诚实、信用、合作、共享”的原则,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下属单位: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测绘处、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遥感与地理信息中心、福建省地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物探试验检测中心、福建省现代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印刷厂、福建省物资供应站、阿联酋公司、福建省地矿信息中心。

地形图测量技术情况总结范文示范

地形图测量技术情况总结范文示范

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三月xxxxxxxx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xxx拟编:xxx审核:xxx总工程师: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概述二作业的技术依据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控制测量五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成果资料的检查七结论与建议八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受********(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测量任务,以下为本次测量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通视条件良好,测量较为方便。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人,其中测图组*人,控制组*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

(2)xxxx全站仪1台套(2″)。

(3)xxxx全站仪1台套(2″)。

(4)南方NGS9600GPS静态接收机4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瑞得R90T双频GPS接收机2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6)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6点。

(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米。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500地形图测量,施测地形图约为****平方米。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

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Ⅳ级,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第一篇: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项目技术总结报告一、概述1、任务来源;2、测区概况;3、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4、完成的任务情况。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建设部1999年颁布的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3、国家标准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说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来源;等级;坐标系统;2、高程控制:来源;等级;坐标系统;四、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二)、高程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五、图根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六、地形图测量1、地形图分幅、编号、比例尺、成图方法;2、地形图测绘方法:(1)、碎部测量(2)、形图上高程注记(3)、城区外电力线、通讯线连线表示(4)、测绘房屋综合(5)、天然形成和人工修建的坡、坎的测绘表示(6)、梯田的田坎、陡坎、斜坡表示(7)、河流测绘(8)、花圃、植被表示(9)、其他地物的表示。

3、地形图整饰:(1).地物、地貌,各种管线及各要素的整饰(2).高程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注记的位置(3).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测图时间以及图幅外的一切整饰。

七、成果资料的检查八、提交资料第二篇: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1、完成任务情况:⑴、任务来源:老师下发、测区范围:文科楼、图书馆、音乐楼、美术楼、遵守的技术要求:测量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5cm)、规范和图式;⑵、施测单位:第四小组、工作起止日期:6-14——6-、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文科楼、图书馆、音乐楼、美术楼。

2、利用资料情况:⑴、利用资料的施测单位、时间;⑵、坐标系统、采用仪器:全站仪、观测方法:先进行控制测量,平差,再进行碎步测量、实测范围:文科楼往下,音乐美术楼,到图书馆;⑶、利用资料的精度情况;⑷、对利用资料的检查分析和技术评价。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在地形测量技术的实践中,我认识到了地形测量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地形测量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面的真实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实践中,我使用了多种地形测量技术,如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

通过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时,我首先需要在测量点上放置控制点,以建立控制网。

然后,我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记录各个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在观测过程中,我注意到全站仪对测量点的距离、角度等数据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

GNSS测量系统也是一种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在使用GNSS测量系统时,我需要在测量点上放置控制点,并确保天线与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快速、高精度地获取到地面的测量数据。

在地形测量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天气条件的影响。

在云雾较多或阴天的情况下,卫星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选择天气晴朗的时间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地面的复杂情况。

有时,地形测量点可能位于山区或河流等复杂地形中,这就需要我制定相应的测量策略和方法。

我可以选择采用三角剖分法来处理地面数据,以获取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还有数据处理的问题。

地形测量所得到的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我使用了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如AutoCAD、ArcGIS等,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清晰、有用的地形图和测量报告。

通过地形测量技术的实践,我认识到了地形测量与工程施工的密切关系。

地形测量数据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准确的地形测量数据可以为工程项目的合理设计、高效施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我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确细致地进行观测和记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地形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

通过实践,我对地形测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500地形图测绘总结

1:500地形图测绘总结

XX县XXX镇公路土方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XXXXXXX测绘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一、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完成任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平面控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数字化地形测量ﻩ8二、技术设计执行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作业技术依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书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作业中得问题与处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新技术与方法得应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6经验与教训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说明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上交资料清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概述1、1 任务来源本测绘项目为配合XX县XXX镇南公路规划、设计及后期建设等工作,我公司受XX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提供地形图与测量控制成果,测绘地形图60490平方米(合91亩)。

1、2 完成任务内容2014年11月中旬,组成以XX县国土资源局为主,土地局部分人员参与得城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队伍共7人,分2个作业组。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ok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ok

一、概述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佛山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为佛山市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受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委托,我公司承接了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1:500地形测量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测区内共由两块组成,具体如下:第一块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北区,北临佛山东平河,南至魁奇路南庄段,西有佛开高速公路,东与佛山东平河相依,面积约2.5k㎡;第二块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区,北临吉利涌,南至乐从往西樵省道,西有华厦陶瓷博览城,东与佛开高速公路相接,面积约5.0 k㎡。

测区主要为村庄、鱼塘等,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本测区位于东经113°02′、北纬 23°00′附近。

本测区偏离38带中央子午线114°约100Km,为了使边长投影变形满足《规范》4.1.1条要求,本工程中央子午线选为113°05′,平均曲率半径R=6363650米。

二、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及作业依据1、平面采用佛山市独立坐标系(任意带,中央子午线为113°05′),高程采用珠江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以下简称《GPS规范》。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广州市城市规划局(1996年5月)。

以下简称《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要求》。

三、完成工作量四、已知成果的收集及利用情况1、本工程收集到溶洲小学GE47、上元GE27、南庄道班GE65等三个D级GPS点,成果系佛山市独立坐标系成果(中央子午线为113°05′,6°带成果),从检测结果分析,此三点成果可靠,点位埋石稳固,可以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整理)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

(整理)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

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一、概述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国土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韶关市委托广东省测绘技术公司承担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其中约7.4平方公里进行1:500数字化地籍测量。

(一)测区概况北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其地理中心位置为:东经113度35分,北纬24度48分。

测区东侧为良村,西侧为靖村,南至韶关市半岛洲头韶关海关,北达黄岗车站。

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太平、南门、和平、十里亭。

城区内主要街道宽阔,城市建设规划较好,北边十里亭街道工矿企业较多,在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处街道较窄且不规则,建筑物连片,混杂零乱,通视条件较差,给测量工作和地籍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测区内有我公司1997年施测的D级GPS网,本测区利用了“发电设备厂”、“黄岗”、“家具厂”、“良村”、“市体校”、“四处医院”、“下坑坝”、“信托公司”、“有色金属”、“中山路”等1 0个D级GPS点,其成果精度可靠,符合规范要求,作为本测区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数据。

广东省国土厅布设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I衡韶78、I衡韶80、一等水准点作为测区四等水准高程起算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换算成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关系式为H85=H56+0.158米二、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一)作业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8-99)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3. 《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94)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 7929-1995)5.《地籍图图式》国家测绘局(CH5003-94)6. 《土地登记规则》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7.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广东省国土厅1999年8. 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9. 经过批准的本技术设计书当上述规定、规范等与本设计书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股份有限公司1: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单位:
院长:
工程师:
项目负责:
1 概述
受XX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XX股份有限公司的1:500地形测量工作,自X月X日开始,至X月X日结束,共完成(包括大田在内)测图面积2.4㎞²,E级GPS点11个,RTK加密控制点233个。

2 测区利用资料
2.1 该测区范围内的1997年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资料。

2.2 该测区范围内收集的控制成果资料,为1954北京坐标系,水准点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3 作业依据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城市测量规范》CJJ—19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1997
《湖北省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1:500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4 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
4.1 坐标系统采用沙市独立坐标系统,按 1.5°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2°30′,横坐标加500㎞。

4.2 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4.3 测图比例尺1:500,等高距为0.5m。

5 控制测量
5.1 平面控制测量
5.1.1 测区平面首级控制测量采用GPS方法测量,GPS控制网沿厂区外围按点对布设,构成大地四边形组成的网状图形,点对的距离1--5㎞。

组成点对的两点应互相通视,其间距应大于400m,特殊情况下不短于300m本控制网布置11个GPS控制点,联测了3个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作为起算点的E级GPS 网,GPS控制网采用静态作业模式。

5.2 E级GPS网精度统计。

5.2.1 本网在已知点的基础共布设11个E级GPS点。

5.2.2 通过四台莱卡随机GPS仪器观测,观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

5.2.3 采用莱卡随机GPS后处理软件SKIPRO3.0后处理,基线解算平差软件对整网进行了基线解算和平差。

5.2.4 提交的成果是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2°30′的1.5°分带,横坐标加500㎞的沙市独立坐标系坐标。

5.3 高程控制测量
5.3.1 此次依据实地情况采用GPS测定高程。

测区位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

用几何水准联测了6个GPS点,然后用多项式拟合模型,求出这些点正常高。

5.3.2 GPS水准精度统计,最弱点高程中误差:D25点,1.85mm。

5.4 图根控制测量
5.4.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RTK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观测采用双频莱卡GPS接收机。

2个工作日完成233点的图根控制点的任务,满足测图密度要求。

5.4.2 基准站设在E级GPS点上,解算出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水平残差最大为±3.1㎝,垂直残差最大为±0.7㎝。

观测时间大于120s,机内精度贯标预设为点位中误差±1.5㎝,高程中误差±2.0,观测中取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小于±1.0㎝时进行记录。

6 数字化地形测图
6.1 采用EDMS6.0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编辑,一次性数字化成图。

6.2 外业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并结合绘草图的方式,内业成图采用计算机。

6.3 高程主机点分布均匀,对地形特征点均注记了高程,高程注记为0.01m。

6.4 本次数字化成图严格按照ISO标准的程序操作步骤进行。

6.4.1 测量前进行仪器检查。

6.4.2 测图中的巡查。

6.4.3 各小组自检。

6.4.4 队内检查。

6.4.5 地形图数学精度统计。

本次队内检查,设站检查“沙隆达厂区”“精细化工厂”共设3站,检查地形地物点共79个,平面精度统计如下表:
注:式中的m为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

7 人员配备和设备仪器
7.1 人员配备
7.2 仪器设备
注:仪器均检定合格。

8 结论
地形测量成果在各作业组实地自检核对、认真修改后,经院质检组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和甲方要求。

9 提交成果资料
9.1 光盘成果1份。

9.2 测量技术总结1份。

9.3 1:500纸质地形图(50㎝×50㎝)6套。

9.4 控制点成果表1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