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题】最新2018年4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课程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2)课程的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2、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3、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
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
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
4、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
5、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
6、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
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
7、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认为世界的本源存在于形式和数中的古代西方哲学学派是()。
(分数:1.00)A.米利都学派B.毕达哥拉斯学派√C.希波克拉底学派D.雅典学派解析:2.指出力是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加速运动的原因的我国古代典籍是()。
(分数:1.00)A.《周髀算经》B.《墨子》C.《考工记》D.《墨经》√解析:3.公认的经典力学的创立者是()。
(分数:1.00)A.牛顿√B.笛卡尔C.阿奎那D.波义耳解析:4.科学课程真正合法地进入到西方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是在()。
(分数:1.00)A.18 世纪末B.19 世纪后半叶√C.20 世纪初D.20 世纪中期解析:5.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分数:1.00)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情境学习理论解析:6.倡导使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去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科学结论,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元探究能力的教育家是()。
(分数:1.00)A.施瓦布√B.布鲁纳C.杜威D.巴格莱解析:7.以下用于指导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中,特别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的是()。
(分数:1.00)A.基于哲学视角的依据B.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依据C.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依据√D.基于教育学视角的依据解析:8.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学者是()。
(分数:1.00)A.米勒B.泰勒C.科南特√D.杜威解析:9.儿童在接受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源自生活经验的关于自然现象或科学问题的认识,如“电在流过灯泡时被用掉了”,儿童的这些概念被称为()。
(分数:1.00)A.跨领域概念B.科学概念C.核心概念D.迷思概念√解析:10.以下国家的科学教育内容中,特别强调人类科学史维度的是()。
自考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及(2022.4)

自考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及(2022.4)自考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真题解析(2022.4)1.[单选题]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刘徽B.笛卡尔C.塔利斯D.祖冲之2.[单选题] 在1903年正式开始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的是()A.算数B.算学C.数学D.代数3.[单选题] 数学逐步成为独立的、演绎的学科是在()A.现代数学时期B.初等数学时期C.变量数学时期D.近代数学时期4.[单选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主要是()A.直观的形象思维B.精妙的创新思维C.深刻的批判思维D.抽象的逻辑思维5.[单选题] 1949年以前的教材都是属于()A.纯“代数”的体系B.纯“几何平面”的体系C.纯“算术”的体系D.纯“立体几何”的体系6.[单选题] 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几何原本》D.《笔算数学》7.[单选题]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着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必须采用()A.单一式B.综合式C.直线式D.螺旋式8.[单选题] 小学生通过观察4÷2=2,40÷20=2,400÷200=2…归纳出商不变的性质,这说明其数学学习是()A.感性的B.理性的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既非感性亦非理性9.[单选题] 皮亚杰的思维逻辑分析中的核心概念是()A.运算B.刺激C.反应D.动作10.[单选题] 数学智力技能形成的程序表现为一种认知的()A.结构模块B.非结构模块C.功能模块D.结构化方法11.[单选题]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A.教师B.学生C.班级D.学校12.[单选题] 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和一定难度的设问往往运用于()A.引入新课时B.理解新知识时C.巩固新知识时D.考试时13.[单选题] 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14.[单选题] 以实际的操作行动为依托的数学思维是()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15.[单选题] 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A.归纳B.综合C.推理D.演绎16.[单选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是()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7.[单选题] 现代心理学将担负着信息加工任务的智力因素归纳为()A.操作系统B.动力系统C.综合系统D.评价系统18.[单选题] 直角与锐角这两个教学概念的关系是()A.交叉关系B.对立关系C.矛盾关系D.并列关系19.[单选题] 应用题具有的特点为直观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A.分析性B.综合性C.概括性D.归纳性20.[单选题]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了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A.直观几何B.平面几何C.立体几何D.几何图形21.[多选题]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初步的,主要包括()A.初步的逻辑思维B.初步的形象思维C.初步的直觉思维D.初步的创造性思维E.初步的批判性思维22.[多选题] 下列内容属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范围内的是()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统计初步知识E.计量初步知识23.[多选题] 数学课程的性质可描述为()A.基础课B.工具课C.文化课D.综合谋E.理论课24.[多选题] 广义的数学教材包括()A.教科书B.练习册C.教学挂图D.教学软件E.音像教材25.[多选题]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部因素有()A.学习动机和兴趣B.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C.思维水平D.学习策略E.身体特征26.[多选题] 概念同化的方式主要有()A.类属同化B.总括同化C.区分同化D.并列同化E.兴趣同化27.[多选题]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包括了心理学上所讲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过程E.动机过程28.[多选题] 备课时对学生的了解把握包括()A.学生的知识基础B.学生的学习动机C.学生的学习习惯D.学生的兴趣爱好E.学生的家庭情况29.[多选题] 小学数学学习按考评的作用划分可分为()A.形成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C.诊断性考评D.常模参考性考评E.分级测评30.[多选题] 要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A.中立性B.可辨性C.稳定性D.灵活性E.抽象性31.[多选题] 数学教育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A.专心听讲B.认真审题C.独立思考D.认真阅读E.反复练习32.[多选题]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概念属于矛盾关系的有()A.真分数与假分数B.正比例与反比例C.奇数与偶数D.等于式与不等式E.质数与合数33.[多选题] 小学生在计算错误中表现出的心理方面的原因有()A.注意不够稳定B.短时记忆较弱C.思维定势干扰D.情感比较脆弱E.不良学习习惯34.[多选题] 小学生在形成空间观念的过程中更容易感知()A.图形的明显要素B.图形中的单个要素C.标准图形D.对称图形E.复杂图式35.[多选题]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有()A.组织数学兴趣小组B.开展数学竞赛C.建立数学园地D.开展社会调查E.走数学迷宫36.[案例题] 数学技能37.[案例题] 口算38.[案例题] 预示性考评39.[案例题] 数学想像40.[案例题] 简述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自考题库及答案实用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自考题库及答案实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自考题库及答案篇一从知识体系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个完好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构造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而作为教育的数学,那么是一个经过人为的加工和提炼的、根据某一特殊人群(学生)的特殊需要(即数学教育的目的)和经历、知识与才能构造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从数学活动过程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类专门的人(数学家)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究、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而作为教育的数学,那么是一类专门的人(学生)在某些专门的人(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模拟探究、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从学习对象特征看,作为科学的数学,其对象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那么等构成的逻辑构造系统,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其对象那么是含有经历、直观的逻辑构造系统;从活动的目的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活动,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而作为教育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承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
儿童常常是通过探究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理解并获得数学学习的,是通过自已的大量的理论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的',是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来开展自已的数学认知才能的。
儿童认识数学的起点往往不是由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而是他们自已的生活理论所形成的经历。
儿童的数学活动也不是从观察符号开场,用逻辑推理来进展的,而是从观察现象开场,用特征归纳来进展的。
成人往往用的是逻辑演绎,而儿童往往用的是经历归纳。
(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已的数学才能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才能;(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特殊的情境之中往往并不明确显示那些规那么性的成分,而要获得特殊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却又必须按照某些规那么。
儿童的问题解决所产生的错误,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并不是某些数学规那么性知识的问题,而是不能抓住一般的数学规那么性成分和其在特殊情境中的运用之间的联络。
例如,数学中的陈述性知识虽然容易保持但却较难检索,因为它们往往是以严谨的命题或抽象的符号来呈现的,一旦需要将由命题的推演或符号的证明转化为现实情境中的问题考虑时,就会给问题的表征和知识的检索带来一定的困难。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_真题-无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真题(总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 分。
1. 确立“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是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 教育过程C. 课程编制D. 科学管理的原理2. “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 教师B. 教材C. 学生D. 环境3. 在系统的实践哲学( 伦理学) 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卢梭D. 夸美纽斯4. 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 谈话教学B. 实物教学C. 图式教学D. 非指导性教学5. 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A. 显性课程B. 隐性课程C. 虚无课程D. 正式课程6.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A. 联想B. 综合C. 分化D. 同化7. 儿童在熟悉“鸡”“鸭”“鹅”等概念后,再来掌握“家禽”这一概念时,是奥苏伯尔所认为的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自主学习D. 并列结合学习8. 进行外文单词翻译的学习,属于A. 辨别学习B. 规则学习C. 言语联想学习D. 信号学习9. 在教学中,要为某学科在每个阶段的系统的知识总体提供预备性、要素性的知识,要掌握此种认识的方法和科学方法论,以及在这种方法论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学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A. 非指导性教学B. 发展性教学C. 发现性教学D. 范例性教学10. “生成性目标”可以上溯到的教育哲学命题是A.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B. 教育长即生活C. 教育即生长D. 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11. 课程开发以学习者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是A. 儿童中心课程B. 教师中心课程C. 知识中心课程D. 社会中心课程12.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这种表述属于A. 教学目标B. 课程目标C. 教育目标D. 教育目的13. 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下列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 经验课程与活动课程B. 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C. 经验课程与综合课程D. 经验课程与STS课程14. 有一种教学方法为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所青睐,这种教学方法是A. 提示型教学方法B. 自主型教学方法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研讨型教学方法15. 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A. 对话情境B. 教师素养C. 学生水平D. 教材内容16. 在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传统的学科课程是A. 科目本位课程B. 学术中心课程C. 活动课程D. 综合学科课程17. 将课程基本着眼点定位于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的课程是A. 综合课程B. 经验课程C. 学科课程D. 地方课程18.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 派纳B. 杜威C. 卢梭D. 麦克唐纳19. 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A. 融合课程B. 广域课程C. 相关课程D. STS课程20. 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A. 加德纳B. 布鲁姆C. 布鲁纳D. 罗杰斯21. 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A. 附带学习B. 文纳特卡计划C. 分组学习D. 同步学习22. 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被称之为A. 理想的课程B. 理解的课程C. 正式的课程D. 运作的课程23. 下列不属于课程实施取向的是A. 行为取向B. 忠实取向C. 相互适应取向D. 创生取向24.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目录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一)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二)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第九章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十一章概念教学第十二章计算教学第十三章应用题教学第十四章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第十五章小学数学教师1.1.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C)A.《何原本》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冲之推演圆周率完整版请联QQ1273114568索取1.2.展进入了(B)A.初等数学时期B时期C.近代数学时期D.现代数学时期1.3.就数学本身来讲,也无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说明了数学具有(B)A.抽象性B.逻辑性C.泛的应用性D.不可测性1.4.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D)A.形象思维为主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C.直觉思维为主D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1.5.培养初步数学能力的核心是(B)A.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决简单问题的能力D.初步的空间观念1.6.(C)维。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D.抽象思维1.7.在中国,(A)A.1903年B.1949年C.1922年D.年1.8(D)A.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年的教学大纲C.1963年的教学大纲D.年的教学大纲1.9.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到了(D)时期。
A.常数数学B.变量数学C.代数学D.现代数学1.10适合学习(C)A.平面几何B.立体几何C观几何D.论证几何2.1.必须采用(B)A。
直线式B.圆周式.C式D.综合式2.2.在减法教学中,法是(B)A.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点,又是难点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2.3.多位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B)A.义B.试商方法C.余数的处理D零的除法2.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B)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算经》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2.5.我国最早的小学算术课本是(D)A.算术》B.《笔算数学》C.本》、《复兴高小算术课本》D.术教科书》2.6.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B)A.C.直线式D.螺旋式1.1.数学具有哪些特点(ABD)A.抽象性B辑性C.直观性D.应用的广泛性E1.2.从学科性质(ABE)A.基础课B.文化课’C.技术课D践课E.工具课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ABCDE)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识1.4.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ABCDE)A.概念B.性质C.法则D.公式E.法1.5.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主要包(ABCE)A.计算能力BC.初步的空间观念D.语言表达能力E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ABD)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的特点C.数学学科的进展D.发展水平E.教师的教学能力1.7(CDE)A.计算能力B.初步的空间观念C步的逻辑思维能力DB.必要与可能C“小中”的衔接E(CDE)C.基本概念D(ABCE)A.实行“编审分开”CD.20以内B.100E.多位数(AB索取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4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4月历年真题及答案答题时间:90分钟总题数:38题总分:100分1【单选】(总分1分)确立“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C课程编制D科学管理的原理[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在伍兹霍尔会议上,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2【单选】(总分1分)“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B教材C学生D环境[结果]正确答案是:C[解析]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3【单选】(总分1分)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夸美纽斯[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在系统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4【单选】(总分1分)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谈话教学B实物教学C图式教学D非指导性教学[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
5【单选】(总分1分)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虚无课程D正式课程[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隐性课程。
6【单选】(总分1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A联想B综合C分化D同化[结果]正确答案是:D[解析]奥苏伯尔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类,即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则是同化。
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相互作用的现象,这是奥苏伯尔学习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7【单选】(总分1分)儿童在熟悉“鸡”“鸭”“鹅”等概念后,再来掌握“家禽”这一概念时,是奥苏伯尔所认为的()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自主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真题+解析)课程代码:0041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的时间是A.清朝末期B.洋务运动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2、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 I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育法3、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民政府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A.沈百英、沈秉廉主编《复兴国语教科书》B.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C.朱文叔、吕伯攸主编《小学国语读本》D.吴研因主编《国语新读本》4、体现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的是A.观察B.理解C.表述D.思维5、下列不属于张志公先生强调的学好语文“三道关口”的是A.字关B.词关C.句关D.篇章关6、先秦时期通用的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爰历篇》C.《博学篇》D.《史籀篇》7、下列不属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依据的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教材C.课程进度D.学生实际水平和要求8、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D.大学9、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指的是A.写作B.阅读C.听话D.说话10、听话能力的前提是A.语言的理解力B.集中的注意力C. 记忆力D.辨析力1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的评估是A.综合性评佔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总结性评估12、综合性学习要求“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的学段是A.幼儿时期B.低年级C.中年级D.高年级13、小组评改作文时小组的人数最好是A.1-2人B.3-5人C. 6-9 人D.10-12 人14、一般的能力测试、水平考试等属于A.综合性评估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目标参照评估15、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的阶段是A.幼儿时期B.—二年级C.三四年级D.五六年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宇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92年至1902年11年中重印32次,成为清朝官立学堂、私立学堂和教会学堂广泛使用的算术教科书是
A.《周髀算经》
B.《笔算数学》
C.《九章算术》
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2、单一式教材体系是
A.以立体儿何知识为主要内容
B.以代数和平面几何知识为主要内容
C.以算数知识为主要内容
D.以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以及它们的四则运算为主要内容
3、"真分数"、"假分数"概念是在原来已学的"分数'概念基础上学习的,这属于
A.类属(下位)同化
B.总括(上位)同化
C.并列同化
D.概念的形成
4、公元5世纪把阅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是
A.笛卡尔
B.欧几里得
C.刘徽
D.祖冲之
5、标志者数学从具体的实验阶段过渡到抽象的理论阶段的著作是
A.《笔算数学》
B.《几何原本》
C.《周髀算经》
D.《九章算术》
6、数学操作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是
A.定向阶段
B.连续动作阶段
C.单个动作阶段
D.自动化阶段
7、引入新课时的设问属于组织注意定向的设问,其目的是
A.弄清概念,掌握解题方法
B.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知识
C.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D.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8、算学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正式开始于
A. 1903年
B. 1912年
C. 1920年
D. 1956年
9、20世纪30年代,成为"视听教育"的最早工具的是
A.录音技术
B.有声电影和电视
C.闭路电视
D.无线电广播
10、为了使被试在受教育以后,能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充分显现出来的考评是
A.诊断性考评
B.预示性考评
C.总结性考评
D.显示性考评
11、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的笔算乘除法的教学内容范围为
A.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B.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两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C.以乘数、除数是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D.以乘数、除数是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两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12、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表象
13、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提出的教学原则娃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B.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C.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D.理解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14、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阶梯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领会
B.保持
C.反馈
D.概括
15、"25×4÷25×4=1",分析小学生这种计算错误的取因在于
A.运算法则不明
B.短时记忆弱
C.凑整心理
D.文字理解能力差
16、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类型是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测验课
17、概念的种与属是相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种概念
B.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种概念
C.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属概念
D.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属概念
18、"苹果9个,梨比苹果多6个,梨有几个?",这种应用题的叙述方式是
A.顺向
B.逆向
C.正叙
D.倒叙
19、正式规定在中学要开设几何、代数和三角,小学只设算术的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0、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了扇形,又加深了对原来已有的圆的概念的理解,这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逆向迁移
D.顺向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弄清问题
B.寻求解法
C.进行解题
D.回顾评价
E.巩固技巧
22、在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时需考虑的方面有
A.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
B.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教学方法
D.根据教师的喜好选择教学方法
E.根据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
23、讲解法的基本要求有
A.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
B.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C.讲解时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D.要正确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E.要使学生学会听讲的方法
2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根据学习内容可以把学习分为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E.间接学习
25、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
A.动机的激发
B.知识的感知
C.知识的理解
D.知识的巩固
E.知识的应用
26、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电化教学手段有
A.幻灯
B.投影
C.录音
D.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