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概述56890

合集下载

小儿贫血简介

小儿贫血简介
TIBC:> 62.7umol/L (>350ug/dl) TS: < 15% (30-50%)
缺铁性贫血时 血清铁↓

血清总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
实验室检查
IDA: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SI↓
–血象:
红细胞:MCV < 80fl, MCH < 26pg, MCHC < 0.31
铁吸收的百分比%
米 菠菜 谷物
麦 大豆 牛奶
鱼 小牛肝 小牛肉
母奶
0
10 20 30 40 50 60 吸收率(%)
影响铁吸收因素*:
食物种类 铁的性质 机体造血和储铁情况 其他食物因素
肠粘膜细胞对铁吸收的调节
•铁的运转
由运铁蛋白来完成
Fe++ O2
Fe+++ +运铁蛋白
骨髓


*概念: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 –血清铁(serum iron, SI) –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治疗
铁剂治疗*
–元素铁剂量: 4~6mg/kg/d –口服铁剂:
制剂:
–硫酸亚铁(20%) –富马酸亚铁(30%), –葡萄糖酸亚铁(11%)
用法及注意:
治疗
铁剂治疗
–注射铁剂
适应症 制剂:
右旋糖苷铁 /山梨醇铁 im 含糖氧化铁 /葡聚糖铁 iv
–铁剂疗效观察
输血治疗
防治
预防
中性粒细胞
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TPO 血小板生成素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小儿贫血概述1

小儿贫血概述1

小儿贫血概述(一)学习内容1.贫血定义2.贫血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要点5.治疗原则1.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诊断标准年龄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世界卫生组织6月~59月< 0.33 <110g/L 5岁~11岁< 0.34 <115g/L 12岁~14岁< 0.36 <120g/L中国小儿血液会议新生儿期<145g/L 1月~4月<90g/L 4月~6月<100g/L*海拔每升高1000m,Hb上升4%患儿血常规名称 化验结果 参考范围 WBC 4.5 (4.0~10.0)⨯109/L L 62% (50 ~70) % N 38% (30 ~50) % RBC 2.18 ↓ ↓ (3.5 ~5.5) ⨯ 1012/L Hb 75 ↓ ↓ (110 ~160) g/LHct 0.27 MCV 75 ↓ ↓ (80 ~94) fl MCH 26 ↓ ↓ (28 ~32) pg MCHC 280 ↓ ↓ (320 ~360) g/L RC 0.006 (0.005 ~0.015) ⨯ 1012/L 3岁患儿RBC 2.18⨯ 1012/LHb 75g/LHCT 0.27•贫血程度分类•病因分类 •形态分类2.贫血的分类贫血程度分类(四度)程度血红蛋白含量*新生儿标准轻度Hb正常下限~90g/L 144~120 g/L 中度~60 g/L ~90 g/L重度~30 g/L ~60 g/L极重度<30 g/L <60 g/L*新生儿贫血标准:Hb相应提高贫血病因分类•(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2)溶血性贫血•(3)失血性贫血(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造血物质缺乏–铁缺乏、VitB12和叶酸缺乏、VitA缺乏、VitB6缺乏、VitC缺乏、铜缺乏、蛋白质缺乏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后天)–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其他–慢性肾病所致贫血、铅中毒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等(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内在异常–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乏:G-6-PD缺乏、PK缺乏–Hb合成与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药物性免疫性溶血–非免疫因素:感染、理化因素、毒素、脾亢、TTP、DIC、PNH(3)失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失血性贫血:–创伤、出血疾病•慢性失血性贫血:–溃疡病、钩虫病、鲜牛奶过敏、肠息肉、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贫血的形态分类(四类)•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大细胞性(macrocytic)–正细胞性(normocytic)–单纯小细胞性(microcytic)–小细胞低色素性(hypochromic microcytic)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四类)患儿初步诊断3岁患儿,Hb<110g/L ,HCT <0.33 → 贫血Hb 75g/L, >60g/L, <90g/L → 中度贫血MCV75 fl ,MCH 26pg ,MCHC 280g/L ,均低于正常值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原因待查名称 化验结果 参考范围 WBC 4.5 (4.0~10.0)⨯109/L L62%(50 ~70) %N 38% (30 ~50) % RBC2.18 ↓ ↓(3.5 ~5.5) ⨯ 1012/LHb 75 ↓ ↓ (110 ~160) g/LHct0.27MCV 75 ↓ ↓ (80 ~94) fl MCH26 ↓ ↓(28 ~32) pgMCHC 280 ↓ ↓ (320 ~360) g/L RC0.006(0.005 ~0.015) ⨯ 1012/LPLT 204 (100 ~300) ⨯ 109/L患儿诊治•患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治疗呢?•下节课再见!谢谢!。

第2节 小儿贫血概述.ppt

第2节 小儿贫血概述.ppt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正常值 大细胞 正细胞/正色素
MCV(fl) MCH(pg) MCHC(%)
80~94
28~32
32~38
>94 80~94
>32 28~32
32~38 32~38
小细胞
<80
<28
32~28
小细胞低色素
<80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 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贫血的形学分类• 红细胞指数概念
– MCV
•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MCH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 MCHC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concertration)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白血病 • 淋巴瘤 • 神经母细胞瘤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感染性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

儿科学课件:小儿贫血概论

儿科学课件:小儿贫血概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造血原料缺乏(Deficienow failure)
– 破坏增加:溶血(Hemolysis)

RBC内在异常

RBC外在异常
– 失血(Blood Loss):

慢性

急性
3. 根据BM增生程度分类(hyperplasia degree of BM)
• 增生不良性 Dyshyperplasia: AA • 增生性 Hyperplasia : other than AA
极度活跃
明显活跃
活跃
低下
诊断要点(diagnosis)
病史 (history) 发病年龄 病程&伴随症状 喂养史 过去史 家族史
体检 ( PE) 生长发育 皮肤黏膜 营养状况 肝脾淋巴结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生后主要造血场所。
5岁内全部红髓, 5~7y开始长骨出现黄髓 >18岁仅扁骨为红髓。
髓外造血:是婴幼儿造血器官的特殊反应。
当发生感染、贫血时,需要增加造血时, 肝、脾、淋巴结合可恢复造血状态, 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
小儿造血特点 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in children
胚胎期造血
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 造血期
肝造血期
骨髓造血
•卵黄囊造血: 胚胎早期(2个月内), 仅原始血细胞
•肝脾造血期: 胚胎中期(胚胎2-5m), 有核红、粒细胞
•骨髓造血期: 胚胎晚期(5个月后), 造血各种血细胞
小儿贫血 (Anemia of children)
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Key point)

儿科学小儿贫血

儿科学小儿贫血

通过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或补充剂来纠正缺陷。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促进红细胞生成或抑制破坏过程。
3
手术干预
某些贫血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骨髓移植。
预防方法
•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引起的贫血。 • 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
结论
通过了解贫血的定义、类型、症状、潜在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儿童贫 血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
儿科学小儿贫血
贫血定义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小儿中尤其常见,它是指体内缺乏足够的红 细胞或血红蛋白,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常见类型和症状
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症状包 括疲劳、头晕和苍白的皮肤。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变形不正常,出现呼 吸困难、心悸和运动耐力下 降。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黄疸、 肝脾肿大和贫血。
潜在的原因
1 饮食不均衡
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
3 疾病和感染
某些型可由基因突变引起。
4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影响血液制造或损害红细胞。
如何进行诊断
诊断贫血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和红细胞形态 评估。
治疗方法
1
营养补充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
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2
补充营养剂
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3
处理潜在的慢性疾病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加强监测。
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
营养均衡
给儿童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铁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发现贫血症状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室内外活动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增加阳光曝晒,帮助维生素D的吸收。
小儿贫血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补充铁剂
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铁剂补充。
2
关注贫血的潜在原因
确保排除贫血的潜在病因,如肝脏疾病或骨髓问题。
3
定期复查和检测
监测贫血的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
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
传有关。
或免疫疾病,可能增加患贫
血的风险。
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是否
患有贫血。
血红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水平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骨髓穿刺检查
通过检查骨髓中的细胞和组织来确定贫血类型
和原因。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
1
改变饮食习惯
小儿贫血的类型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
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引
是因为儿童体内红细胞的
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
起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
生产不,导致红细胞过
素引起。
某些疾病有关。
度增大或发育异常。
小儿贫血的原因
饮食不均衡
遗传因素
慢性疾病

小儿贫血的概念

小儿贫血的概念

小儿贫血的概念小儿贫血是指儿童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者红细胞体积的异常下降。

因此,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儿童出现疲劳、头晕、食欲不佳等症状。

小儿贫血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小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铁,也就是缺乏体内必需的铁元素。

缺铁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缺铁是造成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感染等。

儿童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淡白、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

在慢性缺铁性贫血的病例中,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症状体现在身体上,儿童贫血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诊断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铁指标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其他类型的贫血,也可以了解贫血的严重程度。

治疗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补充铁元素来纠正缺铁状态。

补充铁元素通常采用口服铁剂,需要持续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加铁的摄入量。

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包括红肉、蛋、鱼、豆类、绿叶蔬菜等。

如果病因是其他方面的话,需要对症治疗或者是其他相对应措施。

预防小儿贫血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入手。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提供足够的铁元素,避免过多的饮食限制。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好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以支持他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小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原因是缺乏体内的铁元素。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预防小儿贫血也需要重视,尤其是在饮食上提供足够的铁元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贫血的发生。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
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或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导致身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给组织和器官。

以下是对小儿贫血相关术语的解释:
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包含的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红细胞计数在特定范围内,偏离该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贫血。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每升的血红蛋白含量。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将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低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是小儿贫血的指标之一。

3. 红细胞体积指标:红细胞体积指标是用来衡量红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参数。

常见的红细胞体积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它们可以用来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4. 铁缺乏性贫血:铁缺乏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之一,它是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导致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

铁缺乏性贫血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或慢性出血等因素有关。

5. 增生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异常或受损,导致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引起的贫血。

这种贫血可能与遗传性疾病、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6.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贫血疾病,
其特点是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问题。

诊断小儿贫血需要结合多种指标来评估,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指标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对患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