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基础课试卷5-8次参考答案
春考旅游理论试题及答案

春考旅游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娱乐性B. 异地性C. 经济性D. 随意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者的基本权利?A. 安全权B. 知情权C. 隐私权D. 退票权答案:D3. 旅游服务的特点之一是?A. 不可储存性B. 可替代性C. 可转移性D. 可逆性答案:A4. 旅游目的地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然景观B. 文化景观C. 购物旅游D. 生态旅游答案:C5.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旅游收入B. 保护旅游资源C.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D. 提升旅游体验答案:B6. 在旅游活动中,不属于旅游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 尊重旅游者B. 保护旅游者隐私C. 强制旅游者消费D. 提供优质服务答案:C7. 旅游保险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B. 财产损失保险C. 医疗费用保险D. 旅游责任保险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投诉处理的原则?A. 公平原则B. 及时原则C. 保密原则D. 有偿原则答案:D9. 旅游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B. 旅游产品的价格策略C.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状况D. 旅游企业的财务状况答案:D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进步D. 文化传承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旅游产品的特点包括哪些?A. 服务性B. 综合性C. 异地性D. 季节性答案:A B C D12. 旅游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旅游行程安排B. 旅游费用C. 违约责任D. 旅游保险答案:A B C D1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A. 人身安全风险B. 财产损失风险C. 法律风险D. 信誉风险答案:A B C14.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包括?A. 自然风光B. 文化遗产C. 服务质量D. 交通便利性答案:A B C D15.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A. 可持续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参与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有权随时要求旅行社提供额外服务。
旅游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旅游学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旅游研究的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北美洲和日本,并且在以经济学研究为基础的前提下,跨学科的综合倾向加强,学者们开始从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等不同的学科侧面来研究旅游现象,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基本完成。
3>旅游学研究向经济领域倾斜(20世纪90年代至今):旅游学研究从经济领域向非经济领域的倾斜是旅游学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简述国内旅游学研究的现状。
答:(一):旅游发展实践、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几乎同时起步;(二):旅游学的研究始于经济产业现象的研究并向其他学科扩展;(三):旅游研究重应运,轻理论3.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对旅游主体的研究:产生、发展的条件和运动的规律(2):对旅游客体的研究: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3):对旅游媒体的研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研究,即首先从旅游企业的个体经济行为着手,进而研究整个产业行为,研究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性(4):对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如何理解旅游学的学科性质?答:边缘性应用学科(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旅游学有哪些研究方法?答:A:田野工作与社区研究; B:文献研究法;C:统计分析法;D:旅游图表法;D:抽样调查法旅游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地位:专业基础课程作用:旅游学知识是从事和研究旅游行业飞速发展的巨大需求和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的基础第二章作业1.解释概念迁移活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
近代旅游: 1840年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的旅游活动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一、选择题1.旅游是指以下哪种行为?– A. 人们为了娱乐而离开家乡– B. 人们走出本地探访自然风景– C. 人们离开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D. 人们到外地度假休闲2.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3.以下哪个层次不是旅游资源的划分等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4.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地位表现在哪个方面?– A.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B.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C.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5.下列哪个不属于旅游资源的分类?– A. 自然景观资源– B. 人文景观资源– C. 社会环境资源– D. 经济发展资源二、判断题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旅游是指人们走出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3.目前全球旅游业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4.旅游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需求决定。
()5.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
()三、问答题1.解释旅游资源的概念并列举其三个分类。
旅游资源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可以参观、观光或者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游览、交流、互动、欣赏和研究的一切资源的总称。
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个分类:–自然景观资源:指地球上与人类无关或者主要由自然形成的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
–人文景观资源:指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或者其他社会意义的景观,如古建筑、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社会环境资源:指旅游活动所依托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
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哪些?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就业:旅游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多个领域。
–增加财政收入:旅游业能够带动更多的消费和税收,为国家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河南省2010年对口升学考试旅游类基础课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20;旅游心理学21-40。
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百家姓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A.63个B.67个C.73个D.77个2.按照国际经验,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为A.1︰4 B.1︰4.3 C.1︰5 D.1︰5.3 3.洛阳龙门石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A.元初B.北宋C.唐朝D.北魏4.洛阳水席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席共有菜A.20道B.24道C.28道D.30道5.下列对于现代旅游与旅游业发展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地区的广泛性B.旅游者阶层的广泛性C.发展的均衡性D.交叉性6.素有“大别山明珠”之美誉,又因“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而得名的山体是A.灵山B.云台山C.老君山D.鸡公山7.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8.从现有资料看,“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说文》B.《礼记·学记》C.《悲哉行》D.《徐霞客游记》9.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直接作用是A.增加收入B.解决就业C.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换取外汇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第1 页(共11 页)10.被业内专家称为“天然动植物种类资源基因库”的是A.鸡公山B.云台山C.老君山D.林虎山11.人口因素是决定未来旅游与旅游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因素主要是指A.人口数量B.人口结构C.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D.以上答案都不对12.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方针是A.“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B.“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C.“适度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出境旅游”D.“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国内旅游,大力发展出境旅游”13.南阳玉雕始于西汉,盛于A.秦代B.宋代C.元末D.明末14.信阳毛尖曾经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优质奖章,获奖的时间是A.1915年B.1946年C.1951年D.1964年15.河南省西峡县有“中国的山茱萸之乡”的美誉,其山茱萸的产量约达全国的A.五分之一以上B.四分之一以上C.三分之一以上D.一半以上16.大量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居民的个人收入每增加1%,旅游花费便会增加A.1% B.1.5% C.2% D.2.5% 17.就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人类具有自觉意识的旅游萌芽于A.原始社会末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初期18.在我国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住宿收汇和餐饮销售收汇约占当年旅游外汇收入的A.8%以上B.10%以上C. 20%以上D.30%以上19.关于河南古建筑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登封元代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B.少林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寺C.北魏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砌佛塔D.内乡县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县衙建筑20.一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大省的是A.云南省B.吉林省C.广东省D.浙江省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第2 页(共11 页)21.“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
旅游生态学试卷

-.名词解释1•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2•生态环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4•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坏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坏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二•填空题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坏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旅游公司新人员岗前培训试题附答案

旅游公司新人员岗前培训试题附答案试题一:旅游行业基础知识1. 请简要解释旅游业的定义和范围。
答案:旅游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主体,包括旅行、观光、休闲、度假及相关服务的产业和经济活动。
旅游业的范围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旅游行程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旅游服务的提供等。
2. 简述旅游业的重要特点和意义。
答案:旅游业的重要特点包括多领域交叉、消费与生产相结合、时空限制性较弱、需求灵活多变等。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就业增长、改善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促进文化交流和认知。
3. 请列举几个当前全球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并简要介绍其特色。
答案:- 雅典,希腊:以丰富的古代文化遗迹和历史景点著名。
- 巴厘岛,印度尼西亚:以白色沙滩、碧蓝海水和浓郁的巴厘岛文化而闻名。
- 巴黎,法国:以浪漫的巴黎塔、卢浮宫等世界知名的文化和艺术场所吸引游客。
- 夏威夷,美国:以壮丽的海滩、火山景观和水上运动为主要特色。
- 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奢华的酒店、高楼大厦和购物中心等独特的现代化景观而闻名。
试题二:旅游策划和管理1. 请简要解释旅游策划的概念和步骤。
答案:旅游策划是指制定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方案,并进行实施和管理的过程。
旅游策划的步骤包括市场调研、目标确定、资源分析、产品设计、预算制定、营销推广和项目评估等。
2. 简述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
答案: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两种。
集中式管理模式是指所有决策和管理权力都集中在总部或总部下设的分支机构;分散式管理模式是指权力下放到各个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总经理办公室、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旅游产品部等。
各部门之间在旅游策划、产品研发、销售推广等方面密切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3. 请说明旅游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的几点。
第二次月考旅游基础课试题

班级姓名 座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栾川中专2011-2012学年旅游专业第二次月考试卷 适用班级:09旅游 科目:基础课 分数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19;旅游心理学20-30。
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旅行社组织“郑州到登封少林寺一日游”,这属于( )A .地方性旅游B .全国性旅游C .区域性旅游D .洲际旅游 2.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西方旅行家是( ) A .托马斯.库克 B .哥伦布 C .马克.波罗 D .苏拉曼 3.国外的经验表明,旅游饭店每间客房可以为( )人提供就业。
A .1 B .1.5 C .2 D .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务旅游的是( )A .商务旅游B .会议旅游C .奖励旅游D .购物旅游 5.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 )A .埃及人B .罗马人C .希腊人D .腓尼基人 6.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巡游的第一个重要代表是( ) A .黄帝B .汉武帝 C .周穆王 D .秦始皇 7.开办国际旅行社需要注册资金( )A .10万B .30万C .60万D .100万8.西安之所以迅速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热点,主要归功于独一无二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这是因为符合( )A .特色原则B .经济原则C .市场原则D .保护原则 9.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 旅行社B .旅游饭店C .旅游交通D .旅游购物企业 10.( )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 )A .可进入性B .吸引性C .变化性D .价值性11.( )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 )A .旅游资源B .旅游产品C .旅游设施D .旅游服务 12.下列哪一个不是航空运输的优点( )A .运量大B .速度快C .安全系数大D .快捷舒适 13.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是( )A .旅游设施B .旅游服务C .旅游资源D .旅游人才 14.下列哪一个不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A .历史性B .民族性C .艺术性D .因地而异 15. 世界旅游组织成立于( )年,总部设在( )。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学试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是【】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C.春秋战国D.明清时期3、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于【】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4、Tourism一词出现在英语中,最早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对大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交通方式是【】A.火车B.汽车C.飞机D.轮船6、旅游主体文化,其核心是【】A.旅游客体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商业旅游文化D.旅游者文化7、旅游作为旅游主体的一种消费行为,主要是【】A.文化性的行为B.经济性的行为C.社会性的行为D.生物性的行为8、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德国人罗特和英国人泰勒B.美国人克鲁克洪和克鲁伯C.美国人麦金托什和格波特D.英国人伯卡特和梅特里克9、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近现代兴起的大规模的【】A.学术会议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0、旅游的两个基本外在条件是【】A.交通与食宿B.旅行社和旅行地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1、将旅游的概念归为休闲理论的最著名的学者是【】A.英国学者伯卡特B.法国学者梅特森C.日本学者修雷纶D.中国学者杨时进12、旅游活动和旅游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A.旅行社B.旅游目的地人民C.旅游消费者D.旅游管理者13、旅游业的灵魂是【】A.旅游经济B.旅游文化C.旅游开发D.环境保护1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带薪度假旅游B.学术会议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5、个人要实现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即【】A.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B.交通与食宿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6、游学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荷兰17、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应该是【】A.引进外资B.增加世界遗产地C.文化开发D.私家车自驾游18、以下属于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九寨沟B.黄石国家公园C.杭州西湖D.苏州园林19、旅游主体文化是关于【】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B.旅游经营者的文化C.旅游目的地人民的文化D.旅游策划者的文化20、一般而言,决定人的行为标准的最大因素是【】A.金钱B.文化C.广告D.遗传21、旅游者对一民族地区的习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的审美属于【】A.自然审美B.社会审美C.艺术审美D.A和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组成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是【】A.旅游消费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精神文化D.旅游经营文化E.旅游服务文化2、世界三大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3、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来界定? 【】A.旅游主体文化B.旅游客体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宗教文化E.旅游介体文化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5、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历史古迹B.民族风情C.宗教D.博物馆和名人故居E.人造景观6、旅游动机有【】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政治动机D.身心动机E.经济动机7、旅游审美的类型有【】A.旅游主体审美B.自然审美C.社会审美D.旅游客体审美E.艺术审美8、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9、景观文化的特点是【】A.教育性B.空间性C.时间性D.娱乐性E.民族性10、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结构模式来界定? 【】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11、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外来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12、文化的结构包含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宗教文化D.制度文化E.行为文化13、旅游文化的地理基础是()A.民俗风情B.地理环境C.旅游资源D.地大物博E.生态环境1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15、当今旅游需要主要属于()A.生理需要B.高级需要C.政治需要D.多样性需要E.物质需要16、根据李泽厚的研究,人的美感可分为()A.悦耳悦目B.灵魂洗礼C.悦心悦意D.精神升华E.悦志悦神17、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18、旅游资源可分为()A.缩微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人文旅游资源D.都市旅游资源E.乡村旅游资源19、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结构模式来界定()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20、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B.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C.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D.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E.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1、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贵族旅游文化B.探新求异的需要C.谋求知识和发展的需要D.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E.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2、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A.旅游文化的地域性B.旅游文化的延续性C.旅游文化的民族性D.旅游文化的实用性E.旅游文化的多样性23、旅游动机有几种类型:()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身心动机D.经济动机E.效应动机2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几方面()A.自身年龄、性别B.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C.个人心理特征D.观念因素E.社会因素25、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价值观B.理想观C.思维方式D.审美心理E.艺术审美2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几个方面()A.吃B.住C.行D.购E.娱2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A.寓情于景B.步移景换C.因地制宜D.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E.身份与地位的象征28、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外在的线条美B.内在的意境美C.结构的和谐美D.民俗文化E.思维方式29、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历史源远流长B.体系完整科学C.内涵博大精深D.拓展潜力巨大E.传统绚丽多彩30、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悠久性B.持续性C.兼容性D.实践性E.永久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旅游资源2、旅游文化3、艺术审美文化4、家国同构5、宗法制度6、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7、社会审美8、与民偕乐第四大题:简答题1、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2、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3、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四种?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四个方面?5、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哪五方面?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五个方面?7、当代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走向表现在哪三方面?8、旅游资源包括哪三部分内容?第五大题:论述题1、试论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模拟考试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5-8次)参考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由于专业多(20个)、学科多(80个)、次数多(8次)、环节多(命题、校对、排版、印刷等等)、参与人员多(100多人、且各自工作繁重,编考纲、编资料、编试题),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老师们在试卷或答案中发现错误、或不当、或漏缺,请老师们予以理解,并自行处理,之后将处理方案及结果发送到试题库信箱:shitiku2009@,以利于改进今后的工作。
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较为全面系统、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予以一定的奖励。
建议人:单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
旅游类基础课试卷(5)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20;旅游心理学21-40。
每小题3分,共12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旅游概论1-20
1.、
2.、
3.B、
4.C、
5.C、
6.B、
7.B、
8.D、
9.B、10.C、11.B、12.B、13.D、14.C、15.B、16.C、17.A、18.A、19.C、20.D、
旅游心理学21-40
21.、22.、23.、24.C、25.A、26.B、27.C、28.A、29.B、30.C、
31.B、32.B、33.B、34.C、35.C、36.B、37.D、38.A、39.B、40.A、
旅游概论(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42.√、43.√、44.×、45.×、46.×、47.×、48.×、49.√、50.√、
旅游心理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61.×、62.×、63.√、64.√、
65.×、66.×、67.√、68.×、69.√、
七、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旅游类基础课试卷(6)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20;旅游心理学21-40。
每小题3分,共12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旅游概论1-20
1.、
2.、
3.D、
4.C、
5.C、
6.B、
7.B、
8.D、
9.B、10.D、
11.B、12.B、13.C、14.C、15.B、16.D、17.C、18.B、19.B、20.A、
旅游心理学21-40
21.、22.、23.、24.D、25.B、26.D、27.B、28.C、29.C、30.C、
31.B、32.A、33.D、34.B、35.D、36.C、37.A、38.B、39.C、40.C、
旅游概论(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42.×、43.√、44.×、45.√、46.√、47.√、48.×、49.×、50.√、
旅游心理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61.√、62.×、63.√、64.×、65.√、66.×、67.√、68.√、69.×、
九、综合题(15分)
78.略
旅游类基础课试卷(7)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20;旅游心理学21-40。
每小题3分,共12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旅游概论1-20
1.C、
2.、
3.A、
4.B、
5.C、
6.A、
7.C、
8.C、
9.D、10.B、
11.D、12.C、13.A、14.C、15.C、 16.B、17.B、18.A、19.、20.C、
旅游心理学21-40
21.、22.、23.、24.、25.C、26.B、27.A、28.C、29.C、30.D、
31.B、32.B、33.A、34.B、35.A、36.B、37.D、38.D、39.B、40.B、
旅游概论(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42.√、43.√、44.×、45.√、46.×、47.×、48.×、49.√、50.√、
旅游心理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61.×、62.×、63.√、64.×、65.×、66.×、67.×、68.×、69.√、
旅游类基础课试卷(8)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旅游概论1-20;旅游心理学21-40。
每小题3分,共12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旅游概论1-20
1.、
2.、
3.A、
4.B、
5.A、
6.C、
7.B、
8.D、
9.A、10.A、
11.C、12.D、13.D、14.B、15.D、 16.B、17.D、18.D、19.C、20.B、
旅游心理学21-40
21.、22.、23.D、24.C、25.B、26.A、27.D、28.C、29.A、30.A、
31.B、32.A、33.B、34.A、35.A、36.D、37.C、38.B、39.D、40.C、
旅游概论(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42.×、43.√、44.×、45.√、46.×、47.√、48.√、49.√、50.√、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4小题,共24分)
10
五、综合题(14分)
旅游心理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61.×、62.×、63.√、64.×、65.×、66.×、67.√、68.×、69.×、
七、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九、综合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