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诊疗规范1

合集下载

异位妊娠规范诊治

异位妊娠规范诊治

03 添加标题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异位妊 娠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需采取手术治疗
04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加强孕前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异 位妊娠的疾病,如盆腔炎等
05 添加标题
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 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 压力
06 添加标题
随访观察:对异位妊娠患者 进行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药物治疗的方法:采 用甲氨喋呤(MTX) 肌肉注射治疗,在治 疗期间监测血hCG水 平,直至血hCG降至 正常水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如出 现腹痛加剧、腹腔出 血等症状时,需及时 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添加标题
手术指征:适用于异位妊娠破裂、 腹腔内出血、胚胎发育不良等情况
ONE
06
异位妊娠的规范诊治 流程
诊治流程 图解
诊断流程:确定异位妊娠,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预防流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意识 随访流程: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流程: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规范诊治 步骤说明
添加标题
诊断流程:通过病史、体 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阔韧带妊娠: 占异位妊娠的 0.5%左右
ONE
02 异位妊娠的诊断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hCG
测定、孕酮测定等,以 确定是否怀孕并评估异
1
位妊娠的可能性
妇科检查:通过检查阴
道、宫颈和子宫等部位, 4
寻找异位妊娠的迹象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
2
检查、CT检查等,可 以更准确地确定异位
妊娠的位置和大小

中医妇科异位妊娠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妇科异位妊娠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异位妊娠凡是宫腔外的妊娠,称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常在停经6~8周时发生流产或破裂或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后即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堕胎”、“痛经”、“搬癫”、“经漏”等病症,但由于多突然发病,出现虚脱症状,病势危急,因此又不完全与以上诸病相同。

发病原因,多因冲任不调,气血运行受阻,孕卵附着于宫腔以外部位,以致少腹蓄血,郁滞成瘀,不通则痛。

若一旦脉络破损,血溢于内,气随血脱,可致发生虚脱;如溢血积久不化,则可形成瘀块。

【诊断】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典型病史与妇科检查。

1.一般多在停经6~8周内发病,有早孕反应,以往可有不孕史及慢性盆腔炎病史。

2 .常突感一侧少腹疼痛,可为剧痛。

伴肛门下坠感,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或移动性浊音。

3 .阴道不规则流血而量不多,有时可排出完整的蜕膜组织。

4 .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症状,与阴道失血量不成正比,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

5 .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摇摆痛,官体稍大,附件不可对合或有包块,后穹窿饱满、触痛,穿刺见不凝固血液。

6 .小便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

【治疗】本病大多突然发作,病情紧急、严重,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病情危重,必须立即手术治疗,一般者可以采用输血、输液、吸氧等抢救措施,术后给予中药治疗。

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引起急性大量内出血,呈现休克症状者,属中医虚脱证。

可见阴道少量出血,血色暗红,突然一侧下腹部剧痛拒按,面色苍白,脉沉细而弱,甚则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神志昏迷或半昏迷,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舌质淡。

2.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内出血不多,无休克征象者,或抢救休克后血压平稳者,属中医气滞血瘀证。

本型病情较休克型平稳,腹痛稍轻,拒按程度亦减,腹腔内出血可以初步形成血肿包块,移动性浊音渐趋消失,小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苔薄腻或黄腻,脉弦。

3.包块型异位妊娠未破或破裂流产后形成血肿包块者,属中医瘢证。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最常见的是在输卵管(98%)中发生。

由于受精卵在非正常的着床部位生长,引起异位妊娠可能对孕妇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异位妊娠的诊疗方案。

一、诊断1.早期症状:异位妊娠早期症状与正常妊娠相似,包括停经、乳房胀痛、妊娠反应等。

2.异位妊娠的常见临床表现: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呈剧烈、钝痛或刺痛)、阴道出血、异常的宫颈情况、宫颈胭脂试验强阳性、阑尾触痛等。

3.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纸测定、血β-hCG测定、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二、诊断方法1.B型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对于囊状绒毛以内的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高,对于囊状绒毛或卵黄囊以外的异位妊娠可能存在漏诊。

2.宫腔镜:具有可视化、犀利切割、时时调整操作方向、观察伤口等优点。

3.子宫动态血流声学造影(U-DCDS):对于确立可怀孕子宫内膜准确性高,是宫腔和囊腔造影的进步。

三、治疗1.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危险性低的异位妊娠。

通过血β-hCG动态观察、B型超声监测、体温观察、定期复查妇科检查等手段,观察异位妊娠是否发生自然流产。

2.药物治疗:适用于危险性评估较高、患者无手术诊治的禁忌或拒绝手术时。

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MTX),通过抑制受精卵的绒毛细胞分裂来治疗异位妊娠。

3.手术治疗:适用于危险性高、病情危重、药物治疗失败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

四、术后处理1.术后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疼痛、出血情况等。

定期复查妇科检查、血β-hCG测定等。

2.术后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营养和水分补充。

注意伤口卫生,避免感染。

3.心理支持:术后需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面对异位妊娠的后果。

总结: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术后处理。

对于早期、危险性低的异位妊娠,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对于危险性高的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

版本号2019-03 更新周期 3 年1.异位妊娠定义和诊断1.1.定义:受精卵子宫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占95%),少见的还有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子宫瘢痕妊娠、子宫残角妊娠。

以输卵管妊娠为例建立异位妊娠诊疗规范。

1.2.输卵管妊娠的诊断:1.2.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诊断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法。

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

若宫旁探及异常低回声区,且见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为异位妊娠;若宫旁探及混合回声区,子宫直肠窝有游离暗区,虽未见胚芽及胎心搏动,也应高度怀疑异位妊娠;即使宫外未探及异常回声,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

在20%的病例中可见子宫腔内积液,称为“假孕囊”。

临床实践中很难将“假孕囊”和早期宫内妊娠囊区分开来。

单独的“假孕囊”不能诊断异位妊娠。

超声检查发现盆腔游离液区不能诊断异位妊娠。

超声检查与血hCG 测定结合,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帮助更大。

1.2.2.hCG 测定血或尿hCG 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至关重要。

超过99%的异位妊娠患者的hCG阳性。

若阴道超声未能在宫内或宫外见到孕囊或胚芽,则为未知部位妊娠(PUL),需警惕异位妊娠可能。

若≥3500U/L,则应会怀疑异位妊娠存在,若<3500U/L,则需要继续观察hCG 的变化;如果hCG 持续上升,复查经阴道超声明确妊娠部位;如果hCG 没有上升或上升缓慢,可以刮宫取内膜做病理检查。

1.2.3.血清孕酮测定血清孕酮测定对预测异位妊娠意义不大。

1.2.4.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已不再是诊断的金标准。

1.2.5.阴道后穹窿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后穹窿穿刺适用于疑盆腔内出血者。

当无内出血或内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此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不能排除输卵管妊娠。

1.2.6.诊断性刮宫很少应用,适用于与不能存活的宫内妊娠鉴别诊断和超声检查不能明确妊娠部位者。

异位妊娠诊疗常规

异位妊娠诊疗常规

异位妊娠诊疗常规
【概述】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诊断标准】
1.症状: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腹痛。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区可触及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附件区包块和(或)盆腔积液。

【纳入标准】
1.无基础疾病、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2.盆腔手术史≤2次。

3.B超及血HCG证实为异位妊娠者。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辅助检查任何一项有异常者。

3.术中发现:其它部位有病变或术中出现并发症者。

4.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异位妊娠者。

【治疗常规】
1.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2.药物: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3.检查:血、尿、大便常规,β-hCG、尿hCG、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四项、血型、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盆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病理检查。

【出院标准】
1.切口II/甲愈合。

2.体温正常。

3.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天数 6-7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1‰。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一、病名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俗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5%,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本病临床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根据异位妊娠体征,结合B超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2.体征:育龄期妇女有停经、下腹单侧隐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触痛,子宫后方或患侧附件扪及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其大小、质地、形态随病变差异而不同。

3.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子宫内不见妊娠囊,子宫内膜增厚,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2)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血β-HCG高于正常或阴性,β-HCG倍增在48小时内常不足66%。

(3)腹腔镜:适用于早期及诊断困难病例,可见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或有少量血液。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1.未破损期主症:患者可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或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科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舌脉: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

具备以上主症,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已破损期(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有休克征象。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诊断:(一)病史:1.大部分患者均有停经史,一般停经40-50天,但间质部妊娠,由于子宫角肌层较厚,故常常停经3个月左右发病,出血多,病情严重。

2.过去史中多数有慢性盆腔炎或不孕史。

(二)腹痛:为主要症状。

早期时下腹一侧有隐痛或胀痛,有时呈撕裂样痛。

大多数突然发作剧烈腹痛,伴头晕眼花、昏厥、出冷汗,伴恶心呕吐,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凹陷时,则感肛门坠胀;当血液渐增多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骨部位放射性疼痛。

(三)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常呈点滴状、色褐,有时可有整块三角形组织排出,称蜕膜管型。

阴道流血一般在病灶去除后方能停止。

(四)休克:由于腹腔内急性大量大量出血而致休克,出血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正比。

(五)腹部检查:下腹部患侧压痛、反跳痛明显,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有时下腹部可扪及包块。

(六)阴道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隆饱满及触痛;宫体稍增大,其一侧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病程较长时血块机化与周围组织及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粘连形成包块,质地坚硬,活动受限。

(七)其他体征:1.全血:内出血多时,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2.低热:血液吸收,常有低热,合并感染时可有高热。

(八)辅助检查:1.尿hcg:部分患者呈阴性,由于绒毛已变性坏死,激素水平低落所致,故尿hcg 阴性不能排除宫外孕。

2.血β-hcg:灵敏、准确,可作为确诊及保守性治疗者的随访指标。

3.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

4.诊断性刮宫:长期出血不能除外流产时,可做刮宫术,刮出物未见绒毛,病检示蜕膜组织有助于宫外孕的诊断。

5.B超检查:子宫腔内无孕囊,宫旁扫及不均质包块或盆、腹腔内游离性液暗区,有助于宫外孕的诊断。

6.腹腔镜检查: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患者,有助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

(九)需与流产,急性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等鉴别诊断。

治疗:(一)手术治疗:1.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一般采用输卵管茄树术。

剖宫产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剖宫产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异位妊娠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为异位妊娠。

因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2.中医诊断中医学没有“异位妊娠”和“宫外孕”的病名,但在“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症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如宋代的《圣济总录〃妇人血积气痛》中用没药丸“治妇人血气血积,坚僻血瘀,发竭攻刺疼痛,呕逆噎塞,迷闷及血蛊胀满,经水不行。

”明代《普济方》“月水不行,腹为瘢块”中用桂枝桃仁汤“治气郁乘血,经候顿然不行,脐腹疗痛,上攻心肋欲死。

”这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多数患者出现的停经,突发下腹剧痛,晕厥,或伴恶心呕吐,以及腹腔内出血等症状和体征有相似之处。

(二)证候诊断1.未破损型: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阳性。

脉弦滑。

2.已破损型:(1)休克型:突发下腹疼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

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指征。

(2)不稳定型: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3)包块型: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术前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未破损型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用药:宫外孕二号方。

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已破损型:(1)休克型: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用药:生脉散合宫外孕一号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宫外孕一号方:丹参赤芍桃仁(2)不稳定型:治法:活血祛瘀为主方药:宫外孕一号方(3)包块型治法:破瘀消癥。

方药:宫外孕二号方(二)术后中药汤剂术后患者“多虚多瘀”,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合生化汤加减以养血活血,具体方药如下:桃仁、红花、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炮姜、炒地榆、炒贯众、益母草炭(三)术后中医特色疗法1.腹胀:①中药热奄包外敷治法:温通行气通络用药:吴茱萸炒粗盐选穴:下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

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

因此异位妊娠含义更广。

诊断一、中医诊断(一)未破损型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多无明显腹痛,或仅有下腹一侧隐痛。

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与停经时间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薄壁边界多不清之囊性包块,压痛明显。

(2)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

(二)已破损型1、病史同未破损型2、临床表现(1)停经:多有停经史,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大多在6周左右。

亦有无明显停经史者。

(2)腹痛:在早期不明显,有时仅一侧少腹隐痛。

当输卵管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剧痛,持续或反复发作。

腹痛可波及下腹或全腹,有的还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3)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黯。

有时可排出蜕膜管形或碎片。

(4)晕厥与休克: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可导致晕厥与休克,其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量与出血速度有关,但与阴道出血情况不成正比。

3、检查(1)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明显,腹肌紧张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摇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但比停经天数小;出血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后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

陈旧性宫外孕的肿块边界稍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3)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破损时子宫直肠陷窝有液性暗区。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二、西医诊断: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与时间长短等有关。

(一)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1)停经: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 一8 周停经史。

有20%一30 %患者无停经史,将异位妊娠时出现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或由于月经过期仅数日而不认为是停经。

(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

在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

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部扩散,血液刺激隔肌,可引起肩押部放射性疼痛及胸部疼痛。

(3)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系子宫蜕膜剥离所致。

阴道流血一般常在病灶去除后方能停止。

(4)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5)腹部包块: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由于血液凝固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者,腹部可扪及。

2 .体征(1)一般情况: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患者呈贫血貌。

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通常体温正常,休克时体温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 ℃。

(2)腹部检查: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

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有些患者下腹可触及包块,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块可不断增大变硬。

(3)盆腔检查:阴道内常有来自宫腔的少许血液。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除子宫略大较软外,仔细检查可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及轻度压痛。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弯隆饱满,有触痛。

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摆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此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是因加重对腹膜的刺激所致。

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

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肿块,其大小、形状、质地常有变化,边界多不清楚,触痛明显。

病变持续较久时,肿块机化变硬,边界亦渐清楚。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符合,但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破裂所致的征像与子宫破裂极相似。

(二)诊断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采用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诊断多无困难。

如有困难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等,有助于确诊。

必要时可采用下列检查方法协助诊断。

1 .血hCG测定血hCG 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 水平较宫内妊娠低,需采用灵敏度高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hCG 并行定量测定,对保守治疗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超声诊断 B 型超声显像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阴道B 型超声检查较腹部B 型超声检查准确性高。

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异位妊娠。

由于子宫内有时可见到假妊娠囊(蜕膜管型与血液形成),有时被误诊为宫内妊娠。

诊断早期异位妊娠,若能将血hCG 测定与B 型超声相配合,对确诊帮助很大。

当hCG 大于等于18kU / L 时,阴道B 型超声便可看到妊娠囊,若未见宫内妊娠囊,则应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3 .阴道后弯隆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

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弯隆穿刺抽出血液。

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说明有血腹症存在。

陈旧性宫外孕时,可抽出小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

若穿刺针头误人静脉,则血液较红,将标本放置1o 分钟左右即可凝结。

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而阴道后弯隆穿刺阴性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存在。

4 .腹腔镜检查目前腹腔镜检查视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在确诊的情况下起到治疗作用。

适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及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

有大量腹腔内出血或伴有休克者,禁做腹腔镜检查。

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下可见一侧输卵管肿大,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液或有少量血液。

5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目前很少依靠诊断性刮宫协助诊断,诊刮仅适用于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目的在于排除同时合并宫内妊娠流产。

将宫腔排出物或刮出物做病理检查,切片中见到绒毛,可诊断为宫内妊娠;仅见蜕膜未见绒毛,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治疗一、中医辨证论治宫外孕辨证主要是少腹血瘀之实证,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

本病辨证治疗的重点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动态观察治疗,并在有输血、输液及手术准备的条件下进行服药。

1、未破损期主要证候: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脉弦滑。

证候分析:停经妊娠,故可有早孕反应;孕卵于输卵管内种植发育,气机阻滞,故患侧有包块、压痛,及下腹患侧隐痛。

脉弦滑为瘀阻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加蜈蚣、全蝎、紫草。

丹参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3~6g 莪术3~6g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症散结。

加蜈蚣、全蝎、紫草破血通络、杀胚消癥。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杀胚,一般5-7天可收到效果,但必须严格使用程序,防止过敏反应。

现在有人观察用息隐(米非司酮)杀胚,也有用MTX、5-FU进行杀胚(要严格掌握剂量)。

由于B超扫描、p。

HCG测定和腹腔镜的应用,使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已破损期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

临床有休克型、不稳定型及包块型。

(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

临床有休克征象者。

主要证候: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证候分析:孕卵停滞于胞宫之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征。

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宫外孕I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丹参赤芍桃仁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而生津;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以消积血。

对于休克型患者,应立即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配合中药生脉散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后即加服宫外孕I号方活血化瘀,并及早防治兼证。

若四肢厥逆者,酌加附子回阳救逆;大汗淋漓不止者,酌加山茱萸敛汗涩精气;内出血未止者,酌加三七化瘀止血。

(2)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够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可能者。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证候分析:脉络破损,伤络而血溢,血不循经成瘀,瘀血阻滞不通,则腹痛拒按;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有阴道流血;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

治法:活血祛瘀为主。

方药: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此期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再次内出血的可能,做好抢救休克的准备。

(3)包块型指输卵管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

主要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证候分析:络伤血溢于少腹成瘀,瘀积成症,故腹腔血肿包块形成;瘕块阻碍气机,则下腹胀痛或坠胀。

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破瘀消瘕。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见未破损期)。

为加快包块吸收,可辅以消瘕散(经验方)。

千年健60g川断120g追地风花椒各60g五加皮白芷桑寄生各120g艾叶500g透骨草250g 羌活独活各60g赤芍归尾各120g血竭乳香没药各60g上药共为末,每250g为一份,纱布包,蒸15分钟,趁热外敷,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

兼证的处理:最多见及最重要的兼证是腑实证,表现为腹胀便秘,胃脘不适,腹痛拒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①属热实者,于主方中加大黄、芒硝清热泻下。

②属寒实者,用九种心痛丸(《金匮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