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 月相的变化规律B. 地球自转方向C. 日本常发生地震2.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3.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9.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0. 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溶液5.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C. 量筒读数 )D. 放置滴管B. C.6. 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A.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C. 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试管7. 下列仪器有“ 0刻”度线的是( )A. 体温计B. 量筒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量取液体体积——托盘天平D.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 刻度尺D. 量杯A. 取用液体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⑤ D. ①②④⑤C. 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 器壁无水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 34 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 15 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毫升的量筒和滴管D. 50 D. 水2.12 cm 、 2.13 cm 、2.13 cm 、()C. 100 毫升的烧杯和滴管 ()C. 刻度尺 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 )A. 小于 19毫升B. 等于 19 毫升13.要测量 1 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 10个 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个 1 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4.做某实验需要量取 45 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100 毫升的烧杯B. 10 毫升的量筒15.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 细铁丝 B. 量筒 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 2.44 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D. 无法判断 )C. 大于 19 毫升17.下列测量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 ( )A. 装配教室窗玻璃前,测量窗户的尺寸B. 测量操场的周长C.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D. 测量人的身高18.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1100=0.456 mC.36 cm=36×1100m=0.36 m D.64 dm=64 dm×1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A.5 m B.10 m C.20 m D.25 m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C.用积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排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要比冬天的大13.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两支温度计一起插入烧杯的水中,当水温在上升的过程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液体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2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小B.偏大C.不变D.都有可能3 . 下列危险警告标志正确的是()A.易爆B.有辐射C.易燃D.有腐蚀性4 .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5 .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布扑灭6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为8mm7 . 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cm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那个号的鞋最合适()A.22号半B.23号C.23号半D.22号8 . 下列四个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B.科学教科书长为3分米C.洗澡用水温度接近70℃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米9 .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l3毫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期末复习试卷一 (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期末复习试卷一 (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气泡离水面越近,气泡的体积越大B、把鸡蛋投入水中,是竖躺在水中的,且有气室的一端朝上C、不小心把鸡蛋掉进装有醋的盆子里,鸡蛋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生鸡蛋和熟鸡蛋用相同的力进行旋转,生鸡蛋转的时间长些2.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8毫升B、等于8毫升C、小于8毫升D、无法确定3.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A.体温计B.量筒C.刻度尺D.量杯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5.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7.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8.用量筒量取80毫升水,若俯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A、79毫升B、80毫升C、81毫升D、都不可能9.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则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A.55℃B.45℃C.35℃D.25℃10.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40℃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ND.班级中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50cm11.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A.18℃ B.20℃ C.25℃ D.17℃12.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20℃B.30℃C.40℃D.60℃13.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2米=1.2×1000=1200毫米B.1.2米=1.2米×1000=1200毫米C.1.2米=1.2米×1000毫米=1200毫米D.1.2米=1.2×1000毫米=1200毫米15.下列是用量筒量取...的是:()..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刚进入初中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160厘米 B .平静时每分钟心跳18次 C .体温约35℃ D .100米跑步成绩约50秒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若发生意外要立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并及时向老师报告。

下列处理方法不当的是( )A .做实验时,如果被火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B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立即躺在床上休息,过一段时间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去医院C .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 .做实验时,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立即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3.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小科同学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科同学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4.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l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 A .18℃ B .20℃ C . 22℃ D .24℃ 5. 裁剪衣服要量身高,下列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 ) A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软尺 B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软尺 C .最小刻度是米的测绳 D .以上三种测量工具都不能用6. 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等,然后给你量体温,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建立假设 B .制定计划 C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检验与评价 7. 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8. 运动会上裁判员科学的测量能体现体育运动公正的精神。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七(上)科学九月份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D.诸暨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3℃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

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探究身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4、对下列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C.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要垫一张石棉网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5、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B. 2.8米=2.8×1000=2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0.4升=0.4×1000毫升=400毫升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 )A. 1 cm5.50 cmB. 1 cm 8. 30 cmC. 1 mm 8.30 cmD. 1 mm 2. 80 cm(第6题)(第7题)7、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一共有260页。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三)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月亮形状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B.“神舟九号”飞天C.沙漠干旱沙雨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4.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⑤⑥④②⑦C.③①④⑤⑥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6.如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对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身活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10.实验室里的量筒常常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矮而粗的形状,这主要是为了()A.美观、好看B.提高稳度C.便于操作D.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1.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12.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征加以分析,归纳D.黑色天穹流星划过2.(2020•长沙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D.连接仪器3.(2019·杭州中考)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C.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4.(2019•杭州下城区期末)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A.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C.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5.(2019•浙江诸暨月考)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6.(浙江温州期末)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7.(2019秋•浙江嘉兴期中)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是300米。

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标准量指的是()A 1米B 300米C 测量工具D 操场16、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 15毫米B 0.5厘米C 0.8分米D 0.2米17、人体血管的总长度约为10.6万千米,请计算:以知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7米,如果将一个人的血管沿赤道把地球绕起来,可以把地球绕()A 0.265圈B 3.77圈C 2.65圈D 0.377圈18、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19、教室窗玻璃破了要装上,割玻璃时选择的刻度尺是()A最小刻度1毫米的三角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D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20、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选用下面的哪个尺子更合适()A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C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D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21、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 2.42cmB 2.428cmC 2.43cmD 2.47cm22、在运动会是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 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23、用皮尺测量长度是,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不受影响D 不能确定24、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 偏大B 偏小C 不受影响D 难确定25、夏天气温高,用钢尺测得一块木块长度的读数比真实值()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确定26、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 长度单位B 质量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27、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C毫米刻度尺D无法确定。

2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0.2m=0.2m x 100cm=20cmB 0.2m=0.2 x 100cm=20cmC 0.2m=0.2 x 100 =20cmD 0.2m=0.2m x 100 =20cm29、测量你身高时,应选用( )A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B最小刻度是厘米的3米卷尺C最小刻度为毫米的3米直尺D最小刻度为毫米的3米卷尺30、一幢7层楼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A 2400cmB 40mC 0.24kmD 350dm3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 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清单位。

32、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3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34、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35、准确量取7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是()A 50毫升B 10毫升C 100毫升D 200毫升36\下列换算不正确的是()A、5千米=5×103米B、4米2=4×102厘米2C、2纳米=2×10-9米D、3厘米3=3×10-6米338、我们在测量体积的时候,读数应该与相应刻度()A 俯视B 平视C 仰视D 都可以39、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 100ml的烧杯B 10ml的量筒C 100ml 的烧杯和滴管D 50ml的烧杯和滴管40、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41、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 6厘米3 B 0.6分米3 C 12分米3 D 12厘米34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A大B小C一样D都有可能44、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 刻度范围一样45、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A 20℃B 37℃C 50℃D33℃46、有位同学从温度计上读得室温是-5℃,正确的读数是()A 负摄氏5度B 摄氏零下5度C 零下5度D 零下5摄氏度4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o C,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o C,现测得气温为20 o C,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A 18 o CB 20 oC C 22 o CD 24 o C49、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A 75℃B 55℃C 15℃D 35℃50、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D、以上说法都正确51、下列有关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体温计既可测量体温,又可测量冰和沸水的温度B 体温计一次使用后,应使上升的水银柱甩回到水银泡中C 体温计能精确到0.1℃D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再读数是允许的52、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左手一样热53、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54、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 0.5吨B 5×107毫克C5×103克D500千克55、质量为3.5x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 一只鸭 C 一只鸡蛋 D 一粒米56、质量是50克的物体可能是()A一粒米B一只大公鸡C一只包子D一支圆珠笔57、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C砝码放在右盘 D 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0克的铁块比50克的木块质量大B 50克的冰块比50克的水的质量大C 75千克的宇航员到月球上,他的质量要变小D 20克的食盐水和20克的砝码,它们的质量相等60、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A物体外部的形状B物体所处的位置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6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A 156克B 150克C 144克D 154克62、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 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D 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63、对质量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 物体的质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量C 物体的质量跟形状、温度、位置等无关D 物体的质量有物体本身决定64、在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座舱内,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是()A 测出的质量和地球上测出的结果相同B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结果大C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结果小D用天平不能得测出物体的质量65、关于托盘天平的调节,有以下几个步骤①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④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⑤左盘放称量物体⑥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