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问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与溶液质量之比
条件
一定的温度 100克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温度不一定 溶剂不定量 不一定饱和
联系: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单溶位质的质量分克数=
无单位(是比值)
溶质质量×100℅ = 溶液质量
溶解溶度解+度100克×100℅
当堂训练(15分钟)
1.某温度时,蒸干35g氯化钾溶液,得到10g 氯化钾,
讨论2: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求50℃时氯化铵饱
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50 ℃时,100g水
中最多溶解氯化铵多少g?形成溶液多少g?) 33.3%
2.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t℃时,该物质的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式 提示:t℃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该物质多少g?形成溶液多少g?
1.997gL)
11.45g 5.73L
4.已知20 ℃时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求该 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25g 。
5. D
6.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 发部分溶剂,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 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
的是( ) A
a%
a%
a%
a%
0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C>A
t
A
0
t
B
0
t
C
0
t
D
(选做题)
7.右图是A、B、C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溶
A
(1) t1℃时A、B、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物
解 度
B
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已知一定温度时的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要注意溶质是否完全被溶解,如果还有部分未溶解,则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算入溶液和溶质的质量。
例1 20℃时,在50g水中投入20gNaCl,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解:设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为x。
50g∶x=100g∶36g x=18g因此有2gNaCl未溶解。
2.当加入的溶质是结晶水合物时,要注意把结晶水合物换算成无水物,溶液的质量是水和结晶水合物的质量之和。
例2 将5g胆矾(CuSO4·5H2O)溶于95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3.当物质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又溶于水中时,应注意溶质不是开始加入水中的物质,而是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溶液的质量是水和起始物质的质量之和。
例3 8gSO3溶于92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的硫酸的质量为x。
4.已知某溶质的浓溶液和溶剂的体积比,要注意假设相同的体积单位(升或毫升),通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把体积换算成质量。
此时溶质的质量为浓溶液的质量乘以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为浓溶液和水的质量之和。
例4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和水按1∶5体积比配制硫酸溶液,求所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浓H2SO4的体积为V,则水的体积为5V。
5.溶液稀释或浓缩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注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溶液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加水或减水的质量。
例5 在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中加195g水,求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6.当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相混合,要注意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为原两溶质的质量之和,溶液质量为原两溶液质量相加。
例6 40g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和60g质量分数为30%的H2SO4溶液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S m(溶质) m(溶质)×100 (1)溶解度 :100 = →S=
m(溶剂)
m(溶剂 )
(2)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与物质的量浓度: m ×ω /M 质 1 000ρ 液ω n m (质)÷M(质) c:c= = = 液 = m ( 液 ) ÷ ρ ÷ 1000 V m 液/ 1 000ρ 液 M质 ω:c mol/L=Fra bibliotekc mol
1L
→ ω=
1000ρ
c× M
×100% 1 000ρ液 S 100+S M 质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 S ω= ×100% , 100+S S÷M 质 c= (100+S)÷ρ 液÷1000 =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22.4 c= (V÷22.4×M+V(H O)×1000)÷ρ÷1000 = =
2
1 000ρ V MV + 22 400V H 2O
第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例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 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1 000 ρω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c= M 1 000 mL×1.84 g/cm3×98% = =18.4 mol/L,A 不正确;由 1 L×98 g/mol 于该酸是浓硫酸,所以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而应生成二 氧 化 硫 气 体 , B 不 正 确 ; 根 据 稀 释 公 式 c( 浓 )· V( 浓 ) = c(稀)· V(稀),18.4 mol/L×V(浓)=4.6 mol/L×0.2 L,V(浓) =0.05 L,即 50 mL,C 正确;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9%, 而密度减小, 则所得硫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必小于 9.2 mol/L,D 不正确。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 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
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温度下,某物质 在一定量溶剂中的溶解量,然后根 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溶解度。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确保实验条件恒定, 如温度、压力等;同时,要注意溶 剂的种类和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的本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际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 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的应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
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 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 数表示。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分子间 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的。在高压下,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 影响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溶解度与压力 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 调节溶液的性质和行为,例如在石 油工业中优化油气的分离和回收过 程。
03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05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基础研究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0C,在温度变化 ) C. 溶液质量) B .不饱和溶液降 D ・溶质可以是固【基本知识回顾】(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 A. 变小 B.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2) 将40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 溶质质量B. 溶剂质量 D.溶液浓度(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4).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 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气体或液体 (5).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6) 20°C 时,在100 g 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 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列,其中属于饱和溶 液的是 ()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4、6、溶解度曲线意义: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7、过滤和结晶(一)过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3.注意问题:“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二)结晶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结晶有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型物质的提纯。
九年级下化学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目标】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专题课堂《溶解度》一)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专题课堂《溶解度》二)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知识梳理: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3、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溶解度的变化:固体: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气体: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典型例题:1.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受温度影响)。
(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
如______、NH4Cl等。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
初中数学溶解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溶解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学会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溶解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溶解度的计算。
2. 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溶解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2. 提问: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何变化?二、讲解溶解度(15分钟)1. 讲解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2. 解释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用质量分数表示,如0.1g/100g表示1%的溶解度。
3. 强调溶解度的四个要素:溶质、溶剂、温度、质量分数。
三、计算溶液质量分数(15分钟)1. 讲解溶液质量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2.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溶液质量分数:假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克,溶剂的质量为n克,溶液总质量为m+n克,则溶液质量分数为m/(m+n)。
四、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举例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的知识,逐步解决问题。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提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溶解度的图示表示方法,如溶解度曲线。
2. 学习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溶解度和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学会计算溶液质量分数,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溶解度槪念:在二趣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潘解度。
溶解度公式J溶解度二m辭Jm侑n X lOOg 注意:(1)四个关键词:一世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lOO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g)2、溶解度曲线: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等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吟2、溶液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溶液质量(克)=溶液体积(亳升)X溶液密度(克/ 亳升)3、溶液的稀释J m細液X a% = m财波X b% (a>b)其中J m财液=m畑液+ m 水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不同(a%、b%)的溶液A、B,配制中间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 贝Ij: maXa% + n^Xb% = (nu + mJ Xc%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液是否饱和一泄达到饱和不一宦单位 g关系式溶解度=X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X lOOg初中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ff i I解T 严Zf 9・右图所示曲线a 、b 、c 分别代表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bt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 tJC 时,A 和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虽相同t 「C 时,在iOOg 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b 能形成饱和溶液 从'混•有少量C 的A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A- B. C ・D ・1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的溶解度一泄小于a 的溶解度A-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a 的饱和溶液从t2°C 降温至tJC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111 -B. C ・D. 11. 有关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t2°C 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宦相等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 降温至tfC. a 有晶体析出力无晶体析出 t3°C 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溶’A. B. C ・ D. 12.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现有t/C 时的a 、b 、c 譬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 「C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溶液为饱和溶液 ■a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A. B. C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3. 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50°C 时,取甲、 乙两种物质^$50g,分別加人lOOg 水中,使之充分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A. 上述混合物在20°C 时,甲和乙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B. 在0°C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呈分数甲小于乙C. 温度高于50°C 时,甲和乙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D. 50°C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别降温至20°C,溶液中未溶解晶 体的质量相等14、 右图是6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0 t2温度/'Cias/tbcb° X溶*度X溶 〉解tl XI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 点表示M 、N 二种物质在t 「C 时均达到饱和B. M. N 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 降至t2时,一泄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 同处A 点的相同质量的M 、N 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 】降至t2后,剩余溶液 的质量分数相等D. 0“C 时,M 、N 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JC 降温至t 『C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jc 降温至t 『C 时变为饱和溶液A.任何温度下,O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C ・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 的大fl C 至r2°C 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0、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对于0仃fa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和tie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tjc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虽分数相等tJC 时,在lOOg 水中放入60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t2°C 时,分别在100g 水中各溶解20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 tl t2温度/X?16•根据右图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温度从t ・C 降到t°C 时三种物质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B>C •C 时A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物质中混有C 物质,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匸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7、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氯化皴的溶解度最大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40C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把40匸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or.硫酸钠 A. B.C D ・溶60 解 «£5O 30析出晶体最多18. 右图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⑸随温度(t )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升高温度可使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C. h'C 时,在lOOg 水中溶解60gA 能形成饱和溶液D. rfC 时,A 和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9、右图中M 、N 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z7B■ • ■。
h h h /(TlB ・C ・41 31"2060- 40-■ s<<> 10 R II .F yp I:: !M 70 度/七t2ti 漓度 cc)人6—>[例1] 20匸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现有20C时饱和食盐溶液100克和200克,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分别是多少[例2]t“C,将A物质的溶液恒温下蒸发掉20克水,析出晶体A 2克,第二次在恒温下再蒸发掉20克水,结果再析出8克晶体A.求t“C时A物质的溶解度。
[例3]已知6(rC和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110克和31.6克,现有60匸时硝酸钾饱和溶液105克,将该饱和溶液冷却到20X\可析出晶体多少4、有mg 15%的硝酸钠溶液•欲使英浓度增加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B.蒸发掉溶剂巴g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亍2C・加入竺g硝酸钠D・加入竺g硝酸钠2 45、含硫酸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小于50% B-等于50%C.大于50%D.无法确定6、今有:LO%的硝酸钾溶液160 g.分为相等的两份。
(1)欲使英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2)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多少克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圧义的应用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第三类:配制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100克10%的盐酸溶液和200克20%的盐酸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第四类:将溶质的质S分数增大一倍的各种方法现有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L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⑴加入氢氧化钠多少克⑵蒸发掉水多少克⑶加入多少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入多少克60%的氢氧化钠溶液第五类: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00克硫酸恰好和13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由于原来都是饱和溶液.蒸发前后温度又保持不变,蒸发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题中蒸发的水的质虽相等,因此只要考虑被蒸发掉的W克水中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是多少即可。
设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100 克:36 克=10 克:Xx=克[解析2]此类题目中,由于前后几次温度都未发生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应相冋.而这里两次蒸发的水分一样,而折出的晶体量却不同,说明原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
第一次蒸发析出了晶体,说明溶液已变成了饱和,这样只要求第二次即可。
(町以认为第一次蒸发的目的是为了第二次的蒸发服务)设,°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X20 克:8 克=100 克:Xx=40 克[解析3](1)此题可分为两步进行讣算,先算出6crc时105克饱和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和溶剂,然后根据这些溶剂中在2crc时还能溶解硝酸钾多少,这样就能算出析出晶体的质量:(2)此题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il•算;100克+ S| -川液S'-S?Aw 硕解法一:设105克6Cr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X210 克:110 克:105 克:Xx = 55 克则溶液中含溶剂质量为105克一55克:50克设20°C时50克水中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y100克:31・6克=50克;yy=15.8 克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为55克一15.8克= 39.2克解法二:设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210克105克古_____________ = ______ x=^HO 克-31.6 克X解析4【解析】〈祭泄捷吞$伙15$的疏酸劎溶液,浓度me大I倍变为3DN,有:M下列4^迭程,械少溶剂法设蒸发水的质量为兀竺竺1 幻 00%= 30% x=—mg - X 2、曾加溶质法设加入硝酸钠质昼为X,"31珈幻3% = 30%八匕14[易崭点虫电]本《为徹《判4^*»・考養点①使滚液宋度坤大的途径(有个ife徑:减少涿剂.坷加滚f$・〉②设值讥入送行相关的计妥求臬i有一定們计耳焰力. [解析5]本题为推理判断题.考査点①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②溶液体枳与溶液质量的换算.③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迄的堆度.答案:J【易错点点睛】本题为推理判断题.容易错选B,注意这里硫酸的质量分数不Rh所以其密度也不一样.所以可定不等于50%,考査点①对溶液中溶质质虽分数的理解.②溶液体枳与溶液质量的换算.③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堆度.【解析6】160g溶液分为两份.每份80g・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变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