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合集下载

溶液浓度揭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计算方法

溶液浓度揭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计算方法

溶液浓度揭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计算方法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指的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它是溶液中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了解溶液浓度对于理解溶液性质和在实验室或工业上正确操作溶液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

一、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是指某一组分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它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例如,如果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g,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则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 (5g ÷ 100g) × 100% = 5%通过计算质量分数,我们可以知道溶液中溶质占据的比重。

二、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是指某一组分在溶液中所占的体积比例。

它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 (溶质的体积 ÷溶液的体积) ×100%与质量分数类似,体积分数也能够反映溶质在溶液中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体积分数只适用于液体混合物。

三、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也称为物质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以摩尔/升表示) = 溶质的物质量 ÷溶液的体积通常,摩尔浓度用M表示,即1 M的溶液中,1升溶液中所含的摩尔数等于溶质的物质量。

通过摩尔浓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四、晶格浓度(lattice concentration)晶格浓度(lattice concentration)是指溶解固体溶质后,溶液中每一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数目。

它的计算公式为:晶格浓度(以分子数/升表示) = (溶质溶解物质量 ÷溶质摩尔质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晶格浓度主要用于测量固体溶解度或固体溶质的离子浓度。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2010·黄冈)将 100 g Na2CO3 溶液和 153.7 g BaCl2 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 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 g。求: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在考试中经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解题时要先确 定题目中所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量的质量求出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定义可求出结果。本题要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沉淀 BaCO3 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溶 质质 的的 质质 量量 分数 2.溶液稀释问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m浓溶液×a%=m稀 溶液×b%。 3.饱和溶液。可根据溶解度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100S+S×100%。
考考点点二 二溶溶液液的的配配制制
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存放。 2.浓缩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4)盐酸等很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用化
学符号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盐酸溶液的性质和稀释。盐酸的溶质是HCl。将质量分数为36%的 盐酸稀释至3%,可利用溶液稀释公式计算,即m1×36%=120g×3%。浓盐酸的质量分数 会逐渐减小是由于盐酸的挥发性。
【答案】4.5 495.5
常温下,将 15 g 氯化钠加入到 6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B) A.15% B.20% C.25% D.33.3%
(2010·海南)
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有效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有效方法

一.溶质守恒法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中的应用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中常用的守恒法是根据溶质的质量守恒,守恒法不仅适用于溶液的稀释,还可用于溶液的浓缩、结晶、混合、配制等。

1.求溶液的稀释例题:配制溶质质量分数40%的稀硫酸溶液(密度为1.3克/厘米3)100毫升,需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分析:利用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守恒进行计算: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毫升。

解:V × 1.84克/厘米3× 98% = 100毫升× 1.3克/厘米3× 40%V = 28.8毫升稀溶液体积≠ 浓溶液体积 + 水的体积稀溶液质量 = 浓溶液质量 + 水的质量水的质量 = 稀溶液质量 - 浓溶液质量= 100毫升× 1.3克/厘米3 - 28.8毫升× 1.84克/厘米3 =77克水的体积 = 77克÷ 1克/毫升 = 77毫升答案:需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28.8毫升,水77毫升。

2.求溶液的浓缩例题:要使含水99%的氯化钠溶液a克,含水量降为98%,应蒸发掉_________克水。

分析:含水99%可转换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含水98%即溶质质量分数为2%。

因此本题可转换为:要使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氯化钠溶液a克,变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应蒸发掉________克水。

解:设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A克× 1% = (a克– x)× 2%x = a/2 克答案:应蒸发掉a/2克水3.求溶液的混合例题:已知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稀硫酸的密度,现将90%的浓硫酸和10%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将()A. 大于50%B. 等于50%C. 小于50%D. 都可能分析:如果去查硫酸的密度再计算较麻烦,考试时也无处可查,本题可用估算法速解。

若90%的浓硫酸与10%的稀硫酸等质量混合,则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等于5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基本计算的重要内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基本计算的重要内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基本计算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计算教学的难点之一,现将教学实践中归纳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罗列如下:一、常规物质溶解于水氯化钠、硝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时,溶于水中的物质质量即为溶质质量,所加水的质量即为溶剂的质量。

在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问题上考虑问题的方法,稍有不同。

例:现将20g硝酸钾加入到80g水中,全部溶解,求所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20g+80g)*100%=20%答:(略)二、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溶解于水当可溶性的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溶解于水时,它们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因此,在此类问题的处理上应该考虑到:溶解后溶液中真正的溶质是变化后生成的酸或碱,溶剂的质量少于所加入的水的质量。

例1:8g三氧化硫加入到92g水中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设反应中生成的硫酸质量为xSO3 + H2O = H2SO480 988g x80/98=8g/x 解得:x=9.8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8g+92g)*100%=9.8% 答:(略)例2:将6.2g氧化钠加入43.2g水中,求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求解与上述情况不完全相同,因为它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有时不能完全溶解在水中,故在计算此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各物质的质量.)三、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形成溶液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与所加入的水一起作溶剂,结晶水合物中的“另一部分”做溶质。

例:现将25g硫酸铜晶体加入到75g水中,晶体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设溶质的质量为x25g·CuSO4/CuSO4·5H2O=25g·160/250=16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g/(25g+75g)·100%=16%答:(略)四、根据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溶质质量)对应的溶剂质量为100g,故根据溶解度求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按下式求解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例: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这一温度下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g/(100g+36g)·100%=26.5答:(略)五、已知溶液中某种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一、溶解度(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二)影响因素1.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例如,食盐(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2.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例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三)溶解度曲线1. 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 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

例如,A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上,表示在该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且能知道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曲线的走向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如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向上倾斜,表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在该交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 应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例如,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系列丛书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S m(溶质) m(溶质)×100 (1)溶解度 :100 = →S=
m(溶剂)
m(溶剂 )
(2)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与物质的量浓度: m ×ω /M 质 1 000ρ 液ω n m (质)÷M(质) c:c= = = 液 = m ( 液 ) ÷ ρ ÷ 1000 V m 液/ 1 000ρ 液 M质 ω:c mol/L=Fra bibliotekc mol
1L
→ ω=
1000ρ
c× M
×100% 1 000ρ液 S 100+S M 质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 S ω= ×100% , 100+S S÷M 质 c= (100+S)÷ρ 液÷1000 =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22.4 c= (V÷22.4×M+V(H O)×1000)÷ρ÷1000 = =
2
1 000ρ V MV + 22 400V H 2O
第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例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 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1 000 ρω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c= M 1 000 mL×1.84 g/cm3×98% = =18.4 mol/L,A 不正确;由 1 L×98 g/mol 于该酸是浓硫酸,所以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而应生成二 氧 化 硫 气 体 , B 不 正 确 ; 根 据 稀 释 公 式 c( 浓 )· V( 浓 ) = c(稀)· V(稀),18.4 mol/L×V(浓)=4.6 mol/L×0.2 L,V(浓) =0.05 L,即 50 mL,C 正确;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9%, 而密度减小, 则所得硫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必小于 9.2 mol/L,D 不正确。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在化学领域,溶解度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提供关于溶质在给定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的测定和影响因素。

一、浓溶液的溶解度计算方法浓溶液的溶解度一般通过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剂的体积(升)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将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剂的体积即可得到溶解度。

二、稀溶液的溶解度计算方法在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计算方法: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即可得到溶解度。

三、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根据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进行溶解度的计算。

在一些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溶解度-温度曲线来计算溶解度。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然后通过曲线上的数据点来计算溶解度。

四、其他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除了温度,其他因素如压力、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来计算溶解度。

总结:本文介绍了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对于浓溶液,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浓度来计算溶解度;对于稀溶液,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计算溶解度。

此外,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如压力、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溶解度。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溶解度的相关问题。

30℃时,溶解度为60g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0℃时,溶解度为60g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0℃时,溶解度为60g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

要计算30℃时,溶解度为60g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首先需要知道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假设溶质的摩尔质量是M克/摩尔,溶液的总质量是W 克。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30℃时,100克溶剂能溶解60克溶质形成饱和溶液。

因此,溶质的质量是60克,溶剂的质量是100克。

溶质的质量分数(w)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w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总质量×100%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中:
w =60/(60+100)×100%
w =60/160×100%
w = 0.375×100%
w = 37.5% 因此,30℃时,溶解度为60g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知识回顾】(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A. 变小B. 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2)将40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 20C ,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液浓度(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D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5)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 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溶液的是 () (7)判断正误:(1) 向20C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 随水量的增加,能溶解的物质增加,所以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3) 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克采用加溶剂、降温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100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钾 10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10克。

一、溶解性和溶解度(4).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1、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在100 g溶剂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用S表示度)溶解度(g):ioog =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解度(g):〔I00g+溶解度(g)〕=溶质质量(g):饱和溶液的质量(g)即:s: 100 = m溶质:m溶剂S:(100+s)=m溶质:m溶液4、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 ,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 .②同一条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同种物质在____________ 的溶解度。

③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诲解度曲线施反映出固体物质涪解度爻温度彰响情氓(本盾意义):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例如;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例如。

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知道温度或溶解度求对应的溶解度或温度6、溶解度曲线意义: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7、过滤和结晶(一)过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3.注意问题:“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二)结晶1.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 结晶有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的提纯。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型物质的提纯。

【讨论】~1^A和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9。

现要用结晶法从A B的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 B共存于溶液中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取得6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C,若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应在什么范围?2、20C时,将2.8 g生石灰加入到50 g a %的饱和石灰水中,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50 g ,(填“<”“>”或“=”,下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若将该溶液温度升高到30"C,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a %。

二、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宀、、亠m质m质2、定义公式:C%F------ x 100%^ ------------------- x 100%m液m质+ m剂【思考】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 )某温度时,蒸干70g氯化钾饱和溶液,得到20g氯化钾,求该温度时饱时溶液的质量分数。

2)在10C时,把80g硝酸钠加入到100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求10C时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现有50g40%的蔗糖溶液,求蒸干可得蔗糖多少克?3、溶液稀释设浓溶液质量为A,溶质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加入水的质量为x。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定律):A - a%=( A+x)• b%4)把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水多少克?5)某溶液50克加入15克水后,稀释成20%勺稀硫酸,求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6)向一定量20%勺NaCI 溶液中,加入50克水,NaCI 质量分数变为5%,求原NaCI 溶液的质量 4、溶液变浓(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① 向原溶液中加溶质,设原溶液质量为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加入溶质质量为 x ,所得浓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为 b%,则有:A • a%+x=( A+x ) • b%② 将原溶液蒸发溶剂设原溶液质量为 A ,溶质量分数为a%蒸发溶剂质量为 x ,所得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有:A- a%=(A - x ) • b%7)现有50g , 5%勺KCI 溶液,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你有几种方法,试通过计算说明。

8)在80g25%的硝酸钠溶液里加入 20g 硝酸钠或蒸发掉 30g 水,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

5、溶液浓、稀混合设浓溶液质量为 A ,溶质质量分数为 a%稀溶液质量为 B,溶质质量分数为 b%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c% 则有: A ・ a%+B- b%=(A+B ) • c%9)现有200g 40%的稀HSQ ,试求与多少克 10%勺稀硫酸混合,可得 30%的稀硫酸。

10)农业生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 10%和20%的两种食盐水,求用这两种食盐水配制选种食盐水时的质量比。

11)已知20C 时,NaCI 的溶解度为36g ,试通过计算回答:在 20C 时能否配制30%的NaCI 溶液。

6、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与溶解度S 的相互换算:c%=ss 100 x 100% S =c100-cX 100g12)20C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则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属于()A、易溶 B 、可溶C 、微溶D 、难溶7、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相结合13、将67.9g Na 2CO溶液与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勺盐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4.4g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计算:(1)盐酸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 •石灰水与CQ B. KMnQ与水C 豆浆与水 D •面粉与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B .洗涤剂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C . 100 g 10 %食盐水和100 g 10 %食盐水混合,可得200 g 20 %食盐水D. 5%的食盐水温度升高(水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3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C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 .降温到10C有A晶体析出B .蒸发掉10 g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C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 . 20C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4 .下列方法可使硝酸钾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溶质B .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 .搅拌5. 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则20C时食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 36% B . 27% C . 10% D . 30%6. 20C时:A的溶解度为15 g, l gB溶解在10 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 g C的饱和溶液中含10 g G则20C时。

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 . A>B>C B.C>A>B C. C>B>A D.B>A>C7. 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 g /cm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A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B .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C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D .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欲使50 g质量分数为10 %的硝酸钾溶液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22.5 g 水B .蒸发25g水C .加入5g KN03 D .加入IOg KN039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根据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溶质减少B .溶解度减少C .溶剂不变D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11所示。

现有tJC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 z C 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c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B . a 、b 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C .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国 6-11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12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应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 C.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12、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必不可少的一组玻璃仪器是()。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烧杯、玻璃棒、药匙(C)烧杯、玻璃棒、量筒 (D)玻璃棒、药匙、量筒 13、在某一定温度下 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则该温度下A 物质的溶解度为()。

14.溶液质量均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0%与 20%的两种溶液相混,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