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合集下载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一、溶解度(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二)影响因素1.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例如,食盐(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2.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例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三)溶解度曲线1. 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 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

例如,A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上,表示在该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且能知道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曲线的走向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如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向上倾斜,表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在该交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 应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例如,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定义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 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
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温度下,某物质 在一定量溶剂中的溶解量,然后根 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溶解度。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确保实验条件恒定, 如温度、压力等;同时,要注意溶 剂的种类和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的本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际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 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的应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
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 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 数表示。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分子间 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的。在高压下,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 影响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溶解度与压力 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 调节溶液的性质和行为,例如在石 油工业中优化油气的分离和回收过 程。
03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05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基础研究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解物质的重要性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本文将介绍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溶液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受到温度、压力和溶解物质本身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以温度为例来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1.饱和溶解度的计算2.溶液溶解度的单位溶解度的单位通常采用摩尔溶质在1升溶剂中的摩尔浓度表示,常用单位为mol/L。

3.实际溶液溶解度计算实际溶液的溶解度可以通过计算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获得。

假设溶解度为s,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s,溶液的总质量为m+Ms(其中Ms为溶剂的质量)。

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质量分数 = ms / (m + Ms)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如下:1.计算质量首先需计算溶质的质量,质量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摩尔数2.计算溶液总质量溶液总质量等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两者质量之和。

溶液总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3.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总质量三、溶液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1、也就是说,当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时,溶液是饱和溶液。

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溶液是亚饱和溶液,溶质在溶液中未完全溶解。

溶液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比值来表示。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解度也越大。

但是,该关系并非线性关系,它受到溶质的物质特性和液相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曲线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一条曲线。

而溶质质量分数则是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首先,溶解度曲线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溶质溶解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关键信息。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实验测量和记录,我们可以绘制出一条溶解度曲线。

这条曲线可以告诉我们,在不同温度下溶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某些情况下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些特性对于实际应用中的溶解过程和分离纯化等工艺过程非常重要。

其次,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溶质质量分数是用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比如溶质质量分数为10%表示溶质占溶液总质量的1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溶质和溶液的质量,然后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再乘以100%得到。

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反映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浓度,对于溶液的配制、浓度的调整以及反应过程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和分析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行为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进一步指导实验设计和工艺优化。

总之,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是研究和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重要工具。

溶解度曲线可以揭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而溶质质量分数则是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比例的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在实验设计和工艺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是化学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了解这个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词汇解释:溶质:指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

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量溶剂最多可以溶解多少量溶质,通常以摩尔/升(mol/L)表示。

1.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即: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2.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量溶剂最多可以溶解多少量溶质,通常以摩尔/升(mol/L)表示。

对于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都不相同,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进行表示。

例如,下图展示了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3.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表示:溶解度(mol/L)=溶质的摩尔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的摩尔质量其中,溶质的摩尔质量指的是单位摩尔溶剂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摩尔质量指的是单位摩尔溶剂的质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溶质质量分数对溶解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时,溶解度也会减少。

例如,如果在20摄氏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0.36 mol/L,那么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摩尔质量 ×溶解度 ×溶剂的摩尔质量 ÷溶液的质量 × 100%= 58.44 × 0.36 × 18 / 1000 × 100%= 0.3776%可以看出,当溶解度增加时,溶质质量分数也会相应地增加。

综上所述,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英文回答:Solubility, expressed in grams of solute per 100 grams of solvent, is a measure of the maximum amount of solute that can be dissolved in a given solvent at a specific temperature. Mass fr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ratio of the mass of solute to the total mass of the solu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ility and mass fraction can be derived as follows:Let's assume we have a solution with a mass of 100 grams, containing x grams of solute.Solubility (S) = x / 100。

Mass fraction (w) = x / (100 + x)。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 and w, we can setthe two equations equal to each other:S = w / (1 w)。

Solving for w, we get:w = S / (1 + S)。

This equation shows that the mass fractio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olubility. As the solubility increases, the mass fraction also increases.中文回答:溶解度,以每 100 克溶剂中溶质的克数表示,是特定温度下可在给定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溶质量的度量。

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洋葱数学

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洋葱数学

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洋葱数学
某温度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x100%。

溶解度是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x100g。

溶质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则溶剂质量为(1-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4)、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1)、溶质的质量分数和饱和不饱和无直接关系
(2)、但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
+100g)
(3)、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1)、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无关,可以不用交代清楚温度
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之和--m气体--m沉淀。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若原溶液 是饱和的
析出5 g 晶体
0.5 g 晶体
100∶s=20∶5
s=25 g
【解一】140 g溶液+0.5 g晶体==140.5 g饱和溶液 设145 g饱和溶液中含x g 溶质,则有: 125∶25==140.5∶x x==28.1 g 原溶液中含m(溶质)==28.1 g—0.5 g==27.6 g 含m(水)==140 g—27.6 g==112.4 g 而27.6 g溶质溶于水刚好饱和需要水的质量为: 100∶25==Y(水)∶27.6 Y(水)==110.4 g 需要蒸发水的质量=112.4 g— 110.4 g==2 g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同程教育 胡征善
一、溶液的组成
溶质
气 液 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溶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若反应,以反应后的物质作溶质
+ +
溶剂
==
溶液
一般是水
二、溶解性与溶解度——通常对固体而言 (1)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最多溶解的量
难溶 <0.01 g
难溶
微溶 可溶 0.01 g~1 g 1 g ~10 g
可 溶 易
o o

0
饱和溶液 10 不饱和溶液 ω=3.6/(3.6+a) ω=36/136
s/g
【例2】维持t℃不变,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 两等份,一份蒸发10 g水,析出1 g硝酸钾晶体, 另一份蒸发15 g水,析出2 g 硝酸钾晶体。求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10 gH O 【解析】t℃不变,硝酸钾溶液 饱和溶液 析出1 g晶体 多
混合
(ωm)1+ (ωm)2= ω后(m1+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 作者: ———————————————————————————————— 日期:

ﻩ溶解度与质量分数 知识梳理: 物质的溶解性, 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3、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溶解度的变化: 固体: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气体: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典型例题: 1.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外因:受温度影响)。 (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 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NH4Cl等。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____溶解度_______如______等。 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____,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____。反之,溶解的也越_____。

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受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____,溶解度越____,反之,压强越____,溶解度越____。 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____,溶解度越____,反之,温度越____,溶解度越____。

练习:养鱼专业户在炎热的夏天和下暴雨之前的闷热天气里,都要给鱼塘增氧,否则鱼塘会缺氧而出现翻塘死鱼现象,鱼塘缺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无色透明 B、无色均一 C、均一、稳定 D、纯净的液体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下列对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只能是固体 B. 溶质只能是液体 C. 溶质只能是气体 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既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5.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是 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某同学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图中 (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

8.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这说明在_____时,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硝酸钾.

9.20℃时,把9克氯化钠溶解在25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克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甲

乙 0 20 30

2

溶解度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1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 “=”或“<”); (2)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 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2、某同学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图中 (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

13、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2)50℃时A、B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10℃,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B(填“>”、“<”或“=”); 3)50℃时将3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 溶液是 (“饱和”或“不)溶液;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所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15、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溶解

W 乙

0 t t g

甲 乙 冰 C.t1℃时,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 KNO3 D. 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同步训练: 1.要使w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w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2wg NaCl溶液 C.蒸发掉一半溶剂 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

2.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3.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

4.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而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u2+的数目

5.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A.1002xg B.2200xyg C.100()2xyg D.200xyg

6.在烧杯中盛有10%的CaCl2溶液,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2C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过滤得到CaCO3沉淀10g,再将滤液蒸发掉90g水后,所剩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11.7% B.10%ﻩ C.9.2%ﻩ D.5.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