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初中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初中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一、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
二、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定义式: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s/(100g +s)] * 100%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
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图示: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四、典型例题1.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
例1: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答案:)2.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答案: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

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溶解度积一、引言在化学领域中,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解度积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含量,而溶解度积则是指溶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的浓度乘积。
本文将从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溶解度积的概念和应用以及相关实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溶液的浓度计算1. 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计算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物质量 / 溶液总体积) ×溶质的摩尔质量4. 题外话:稀释计算稀释是指将一定量的溶液与溶剂混合,以降低溶液的浓度。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量保持不变,根据稀释的计算公式可得:C1V1 = C2V2其中,C1和V1分别代表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分别代表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三、溶解度积的概念和应用1. 溶解度积的定义溶解度积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解所达到的最高浓度乘积。
它与溶解度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常数性质。
2. 溶解度积的计算对于一些离子化合物,其溶解度可通过溶解度积计算得出。
例如对于一般的离子化合物MX,其溶解度积可表示为:MX(s) ⇄ M+(aq) + X-(aq)溶解度积(Ksp)= [M+][X-]其中[M+]和[X-]分别为离解出的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积公式中只包括离解出的离子,固体MX不计入。
3. 溶解度积的应用溶解度积的大小与溶质的溶解程度直接相关。
当溶质的浓度超过溶解度积时,会发生沉淀反应。
因此,溶解度积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四、实例分析以钙矾(CaSO4)的溶解度积计算为例,其溶解式为:CaSO4(s) ⇄ Ca2+(aq) + SO42-(aq)已知钙矾的溶解度积(Ksp)为1.8 × 10^-3,求其饱和溶液中Ca2+和SO42-的浓度。
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计算公式
1.定义: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1.1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
1.2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举例: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溶液就饱和了,氢氧化钙在20°C的溶解度就是0.165克,也可以写成
0.165克/100克水。
又如,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要溶解36
克食盐或者溶解203.9克蔗糖才能饱和,食盐和蔗糖在20°C的溶解度就分别是36克和203.9克,也可以写成36克/100克水和203.9克/100克水。
1.3扩展: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的体积数。
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2.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 (必须选取饱和溶液)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克)+溶剂质量(克)
对于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分数w = S/(S+100)
所以溶解度S = 100/(1/w - 1)。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S m(溶质) m(溶质)×100 (1)溶解度 :100 = →S=
m(溶剂)
m(溶剂 )
(2)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与物质的量浓度: m ×ω /M 质 1 000ρ 液ω n m (质)÷M(质) c:c= = = 液 = m ( 液 ) ÷ ρ ÷ 1000 V m 液/ 1 000ρ 液 M质 ω:c mol/L=Fra bibliotekc mol
1L
→ ω=
1000ρ
c× M
×100% 1 000ρ液 S 100+S M 质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 S ω= ×100% , 100+S S÷M 质 c= (100+S)÷ρ 液÷1000 =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22.4 c= (V÷22.4×M+V(H O)×1000)÷ρ÷1000 = =
2
1 000ρ V MV + 22 400V H 2O
第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例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 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1 000 ρω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c= M 1 000 mL×1.84 g/cm3×98% = =18.4 mol/L,A 不正确;由 1 L×98 g/mol 于该酸是浓硫酸,所以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而应生成二 氧 化 硫 气 体 , B 不 正 确 ; 根 据 稀 释 公 式 c( 浓 )· V( 浓 ) = c(稀)· V(稀),18.4 mol/L×V(浓)=4.6 mol/L×0.2 L,V(浓) =0.05 L,即 50 mL,C 正确;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9%, 而密度减小, 则所得硫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必小于 9.2 mol/L,D 不正确。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需要计算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
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如果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W溶质/W溶液 = S/100-SW溶剂/W溶液 = 100-S/100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题的方法如下: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如,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KNO3和H2O各几克?解题的方法如下:设配制20℃时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W溶质 = S/100-S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W溶质 = S/100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通常用质量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一、溶解度计算方法:1.溶解度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2.溶解度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溶质摩尔量/溶液总体积3.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物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体积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溶剂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分子的大小会影响其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通常,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而非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
2.溶质性质:溶质的极性、分子大小和结构等性质会影响其溶解度。
与溶剂相同极性的溶质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而与溶剂极性不同的溶质溶解度较小。
3.温度:温度对溶解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为在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的平动能增加,分子较易从固态或液态转向气态。
但对于一些溶质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压力:对于非气体溶质和溶剂来说,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亨利定律描述了溶解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质分压之间成正比。
5.共存物质:溶液中存在的其他物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添加其他溶质或溶剂会改变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质量分数×溶剂的密度/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指的是溶质分子的摩尔质量。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通常以单位溶剂质量或单位溶液体积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或溶质的物质量分数来表示。
计算溶解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饱和溶解度计算和已知溶液浓度计算。
一、饱和溶解度计算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溶质质量。
一般来说,饱和溶解度的计算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实验时,通常在固定温度下向溶剂中逐渐添加溶质,直到溶质不再溶解为止。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溶解度。
饱和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例如,假设有100g的水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盐,那么该水溶液中盐的饱和溶解度为:溶解度 = 10g / 100g = 0.1 (质量分数)二、已知溶液浓度计算已知溶液浓度时,可以通过溶液的稀释计算求解溶解度。
1. 溶液的浓度单位溶液的浓度常用的单位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其中质量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体积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般表示为mol/L或g/L;体积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体积,表示为mL/L或cm³/L;摩尔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2. 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向已有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液的体积增大而溶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在稀释计算中,常常使用以下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V1分别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分别表示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以稀释计算为例,假设有200mL浓度为0.5mol/L的盐溶液,现需要将其稀释为浓度为0.2mol/L的溶液,计算所需的稀释溶液的体积。
根据稀释计算公式:C1V1 = C2V20.5mol/L × 200mL = 0.2mol/L × V2V2 = (0.5mol/L × 200mL) / 0.2mol/LV2 = 250mL因此,需要向200mL的0.5mol/L盐溶液中加入50mL的溶剂,即可得到浓度为0.2mol/L的溶液。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性质,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得出。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剂,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质不能完全溶解为止。
此时,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即为溶解度。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液,将其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并分别称量它们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即为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计算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常常用于配制溶液和控制溶液的浓度。
通过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
溶解度的大小决定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对于溶解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质量分数则能够直观地反映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对于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研究溶液性质和浓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描述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液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1、要配制50℃的KCl饱和溶液,(50℃时KCl的溶解度是42.6g)
⑴25gKCl应溶解在______克水中,⑵在25g水中能溶解_______克KCl。
2、在t℃时,CuSO4的溶解度为Sg,在该温度下,把S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100+S)g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
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要把此晶体溶解成饱和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
A (100+S)g
B 100g
C (100-98/25)g
D 无法确定
3、在60℃的恒温条件下,200g的甲物质溶液蒸发掉20g水,能析出1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再蒸发20g水
又能析出2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那么原溶液中质量分数为______;在此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_________.
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
()
A m=160n/250
B m=1600n/(2500+9n)
C m=1600n/(2500+16n)
D m=1600n/(2500+25n)
5、某温度时,化合物甲的饱和溶液mg中含溶质ag,化合物乙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则在此温度时,甲、
乙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是_________。
6、某物质Wg,在t℃时溶于水成VmL饱和溶液,其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溶液的密度为ρ,则该溶液的
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7、设CuSO4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g,则CuSO4·5H2O在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0℃时的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5g胆矾或去掉55g水后,均得到饱和溶液,求30℃
硫酸铜的溶解度是_______。
9、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
范围是()
30-40℃
10、参照物质的溶解度,以NaOH固体、水、碳酸钙固体、盐酸为原料制取33g纯碳酸氢钠。
⑵若用固体NaOH17.86g,则需用水________________克。
11、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钡溶液中,直到沉淀恰好完全为止。
已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原
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有关多因素变化时的计算
1、把60℃时30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40g水,再冷却到10℃时,问有多少克硝酸钾晶体析出?(硝酸钾溶
解度60℃时为110g,10℃时为21g.)
2、向268g20℃时的KCl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并把温度升高到40℃,问要使溶液继续饱和,还需要加入多
少克氯化钾?(已知KCl20℃时溶解度为34g,40℃时为40g。
)
3、将80℃时的500g硫酸铜溶液,蒸发掉100g水,再冷却到30℃,问可析出硫酸铜晶体多少克?(已知硫酸
铜溶解度80℃时为55g,30℃时为41g。
)
4、将30℃的含有某溶质的溶液136g分成等量的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该溶质10g,结果只溶解了2g就不再溶
解了;另一份冷却至0℃,析出溶质(不含结晶水)5.5g,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则该物质在30℃时的
溶解度为多少克?
5、将100g50%的硫酸铜溶液的温度从t1℃降到t2℃后过滤,得滤液80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滤液的浓度为37.2%
B t1℃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100g
C t2℃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86.9g
D 把滤得的晶体投入80gt2℃的水中,所得的溶液浓度是12.8%
6、
又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⑴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⑵W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⑶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
⑷要全部溶解硝酸钾所必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有关溶液稀释、混和的计算
1、要使Wg10%的食盐溶液的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W/10g食盐
B 蒸发浓缩成W/2g食盐溶液
C 蒸发溶剂的一半
D 再加入2Wg25%食盐溶液
2、现有浓度为10%的磷酸溶液20g,如欲使其浓度变为25%,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 蒸发掉10g水
B 蒸发掉12g水
C 在加热下加入2.655gP2O5
D 加入9.865g80%的磷酸
3、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ρ>1)等质量混合时,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时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乙醇溶液(ρ<1)等质量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时则为c%。
则a、b、c间的大小关系为()
A a>b>c
B b>a>c
C c>b>a
D 不能比较
4、常温下将20g14%的NaCl溶液和30g24%的NaCl溶液混合。
计算:
⑴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
⑵在1000g水中需溶入多少克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液的浓度相等。
三、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计算
1、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时将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
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为31.6%。
C 60℃时,200g水中溶解度80g硫酸铜
达饱和。
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
硫酸铜晶体。
D 30℃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
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2、右图为X、Y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现各在150g水中分别加入60gX和80gY,加热使它们完全溶解,并在蒸发除去50g水后将温度冷却到t℃。
关于这一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时溶液中X、Y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时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比Y小
C t℃时析出固体X
D t℃时析出固体Y
3、如图表示氢氧化钙、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依次表示的是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曲线
B 三种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能升高的不是氢氧化钙
C 已知b物质在60℃的溶解度是110g,在10℃的溶解度是20.9g,若将b物质在60℃时的55g饱和溶液冷却到10℃,则将析出13.31g
D 从含有少量b和c溶液中,制取纯净的b晶体的方法是:⑴先蒸发,至析出c 晶体,并使b在较高温度下接近饱和;⑵再降温,b晶体析出而c不析出;⑶过滤,洗涤b晶体并重结晶
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和物中
提
取A。
(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
⑴取50g混和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
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和物中B的质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
⑵取Wg混和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10℃。
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和物中A的质量百分比(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
答:当W<a+b时,A%_______________;
当W>a+b时,A%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