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气孔观察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孔的结构和功能。
2. 观察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情况。
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气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气孔是植物叶片表皮上的一种特殊结构,由两个相对的保卫细胞围成。
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水分蒸腾的重要通道。
通过观察气孔的结构和分布,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紫甘蓝叶、胡萝卜叶。
2. 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清水、碘液。
四、实验步骤1. 取一片菠菜叶,用镊子轻轻撕下一小块叶片,放入载玻片中央。
2. 在叶片上滴一滴清水,用盖玻片轻轻压平,使叶片细胞与盖玻片紧密接触。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先观察叶片的整体结构,再调整焦距,观察气孔。
4. 观察不同叶片的气孔结构,记录气孔的大小、形状、分布情况。
5. 分别观察紫甘蓝叶和胡萝卜叶,比较不同植物气孔的差异。
6. 取一片紫甘蓝叶,滴加碘液,观察碘液与气孔的关系。
7.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用具,归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菠菜叶片上分布着许多气孔,气孔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
2. 紫甘蓝叶和胡萝卜叶上的气孔结构与菠菜叶相似,但分布密度和大小略有差异。
3. 滴加碘液后,气孔周围呈现蓝色,说明气孔具有选择性透过性,可以控制水分和气体的进出。
4.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气孔的结构,发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气孔分布密度和大小与植物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六、实验结论1. 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是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通道。
2. 气孔的结构和分布与植物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3. 通过显微镜观察气孔,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七、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了解了气孔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气孔的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气孔的差异,我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操作显微镜,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分布的实验设计

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分布的实验设计
dujuanred
一、创新实验目的:探究叶片表面气孔的分布。
二、创新实验用品:
叶片较大的盆栽植物,如滴水观音;植物油少许,如花生油;干净的布条;家用餐具(如茶杯)、细线等。
三、创新实验操作过程:
1、准备一盆滴水观音植物,选好两片长势、大小相似的叶片;
2、将少许的花生油倒入茶杯中;
3、用干净的布条蘸取适量的花生油,分别涂抹选好的两片叶子的
上表皮和下表皮;
4、分别将两个不透气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作过处理的两片叶子上,
并用细线扎紧袋口;
5、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或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塑
料袋内水珠的多少。
说明:1、花生油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将气孔封住;
2、塑料袋内水珠多说明散发出的水蒸气多,叶片的气孔分
布的多。
3、植物的叶片越大,效果越明显。
四、实验创新点:
通过这种方法能直观地感知“气孔在植物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的分布”,材料容易获得,操作简单,学生自己在家就可以进行。
“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气孔”实验创新

带有绿色的叶肉组织,然后 用镊子夹取白色薄膜部分。
我们将长寿花叶片下表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 可以看到表皮细胞、半月形 的保卫细胞和形成的气孔。
100倍的长寿花叶片下表皮 400倍的长寿花叶片下表皮 图5 不同倍数的长寿花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效果
发明与创新 2024年1月中旬
学生家里种了很多,取材
很方便。长寿花叶片硬度
适中,下表皮很容易剥
离,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
片不带有叶肉组织,在显
微镜下观察效果很好。 用长寿花叶片下表皮制
背面向上
折叠撕拉
夹取白色部分
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是:
图4 长寿花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取材过程
将长寿花叶片背面向上,折
叠撕拉,很容易撕下来一大
块无色透明的下表皮,பைடு நூலகம்不
创新课堂
“观察叶片的结构 和气孔”实验创新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四十中学 高敏敏 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 圈的水循环”中“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气孔”实验时,我和学生发 现实验存在不足,于是从实验材料、实验工具、实验方法等方面 进行改进,实验效果明显增强,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
32
发明与创新 2024年1月中旬
创新课堂
图3 对着菠菜叶柄吹气观察气孔
材料创新:长寿花叶片代替蚕豆叶片
不足之处: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教材中实验用的材料是蚕豆叶
片。蚕豆叶片获取不易,具有季节性,而且表皮不容易撕取,撕下来的下表
皮常带有许多绿色的叶肉组织,影响观察效果。
创新:我们用长寿花叶片代替蚕豆叶片。长寿花是常见的观赏性植物,
34
发明与创新 2024年1月中旬
2021年八年级生物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教案 (5) 苏教版

4.把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刀切成小块,滴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勿使表皮干燥。
5.在低倍境下找到一些气孔。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6.估略出视野中气孔的数目。
7.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叶片的上表皮上的气扎进行计数,尽可能现察多种类型的叶。比较每类叶的上、下表皮上的每的气孔教目。
材料用具
显微镜、透明直尺(最小刻度为1mm)、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清水、滴管等;吸水纸、50%甘油、不同种的植物叶片等。
背景资料
表皮细胞是叶肉细胞外的一层细胞,外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角质层,对叶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表皮细胞中有成对出现的呈半月形的细胞,这对细胞就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孔就是气孔。保卫细胞的颜色比表皮细胞要深,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辨别,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的通道,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自行闭合以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学情分析
不同植物的叶、同一植物不同的叶、同一片叶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下表皮)都有差异,且受客观生存环境条件的影响。浮水植物只在上表皮分布,陆生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可能有分布,一般阳生植物叶下表皮较多。可以让学生做多组实验。
实 验 过 程
【实验步骤】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
2.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出、安装、调节好显微镜。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并且自己探究叶的哪一面气孔更多。
32202 7DCA緊630247 7627瘧S29354 72AA犪31755 7C0B簋]30331 767B登20955 51DB凛s+wQ8'
8.画出页表皮气孔的模式图。
讨论
1. 叶片上表皮不同区域每平方毫米的气孔数目有何不同?
探究植物叶表皮细胞气孔的开闭

探究光照对气孔开闭的影响
1.制作迎春花叶下表皮临时装片。先用纱布将载 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用滴管在载玻片中 央滴一滴清水,再将迎春花叶朝背面对折撕取一 小块透明的下表皮,置于清水中并展平,盖上盖 玻片,防止产生气泡。 2.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装片。安放好显微镜,先调 节反光镜至看到明亮的视野,再将植物叶下表皮 临时装片置于载物台中央,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 和细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然后用手机 连接显微镜,选择合适的拍摄视野。 3.打开台灯,照射装片,用手机连续拍摄6分钟 的视频。然后快进播放视频,观察气孔的开放。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课,学生对生物探究实 验的设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小组合作 能力得到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提升; 实验数据分析和展示交流能力也得到显著 提高。 此外,通过实验工具(手机拍摄显微 图像)的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 趣和积极性,课堂效果较好,达到了实验 预期的目标。
谢谢观看!
四、创新设计2
2.为了解决多人观察显微镜的问题,本人进行 了创新设计,将智能手机通过支架和显微镜连接 在一起,借助手机的摄像头拍摄或录制显微镜下 的图像,并利用手机屏幕直接呈现或放大显微镜 下的图像。这样,不仅节约购置(数码)显微镜 的成本,还可以将显微图像或视频等资料永久保 存下来,便于实验数据的统计。 若教师需将手机显微图像通过电脑和投影仪 向全班同学展示,则可以借助相关APP和软件,使 手机和电脑处于同一无线网下,实现屏幕共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植物叶表皮气孔的结构和 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对气孔开闭的影响;熟 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能 画出叶的表皮气孔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开 闭,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和 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理解水和光照对植物 叶表皮气孔开闭的控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 力和展示交流能力;养成对待科学探究认真 严谨的态度;能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观点。
创新实验:探究叶片气孔的数目

一、创新实验名称探究叶片气孔的数目苗山中学八年级三班 王宁二、创新实验目的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发现叶片的表皮上有气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叶片下表皮与上表皮气孔数目哪个多?”我们做出了如下猜测:①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比下表皮多;②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比下表皮少;③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与下表皮相等。
为了对猜想进行验证,我们运用同一种材料,采用多种方法。
目的是通过实验,体会“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道理,从而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新鲜的龙爪槐的叶片、清水、烧杯、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天平、凡士林(防止水分通过)、三角瓶等。
四、实验装置及说明1、实验装置的改进 :装置器材简单,实验室中都有,没有复杂的制作过程。
2、实验操作方法的改进: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五、实验操作探究一:探究陆生植物叶片上表皮与下表皮气孔数目哪个多?(一)方法一:热水浸泡法1、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失到植物体周围的空间中,当把植物叶片放到热水中,气体冲击热水就会产生气泡,气泡数目与气孔数目相等。
2、实验用具:新鲜的龙爪槐的叶片、70℃左右的热水、烧杯、镊子等。
3、实验步骤:将一片刚摘下来的叶片浸泡在盛有热水(水温70℃左右)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叶片上表皮与下表皮产生气泡的数目。
5、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龙爪槐的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的结论。
(二)方法二:显微镜观察法1、实验材料:显微镜、新鲜的龙爪槐的叶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清水、指甲油、滴管等。
[实验原理]利用指甲油的黏附性将表皮与叶肉分离,从而达到观察表皮气孔的效果。
2、实验步骤:在龙爪槐叶片的上下表皮上均匀的轻刷一薄层指甲油稍待片刻, 薄膜即翘起,用镊子取下薄膜,用刀片将表皮切成0.5mm大小的片, 放在载玻片上, 然后, 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植物叶下表皮气孔

气孔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气孔的开 闭程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当 气孔开放时,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气孔的开放也有利于叶肉细胞中的叶 绿体吸收光能,因为气孔下有大量的 叶肉细胞,它们含有丰富的叶绿体。 因此,观察气孔的开闭状态有助于了 解植物光合作用的特性。
2. 用镊子轻轻撕下叶片的下表皮,放置在载玻片上。
实验材料和步骤
01
3. 用盖玻片轻轻盖上表皮,避免产生气泡。
02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调整焦距,使观察 到的气孔清晰可见。
03
5. 打开显微镜灯,观察气孔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并 记录下来。
观察结果和记录
观察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下表皮气孔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分布情况。有些气孔是开放状态,有些是关闭状 态。开放状态的气孔呈现出椭圆形或圆形,周围有保卫细胞围绕。关闭状态的气孔则呈现出关闭的形 状,保卫细胞紧紧贴在一起。
气孔对植物水分平衡的影响
气孔是植物调节水分平衡的重要结构,通过开闭气孔,植 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进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当环境 湿度较高时,气孔关闭以防止过度吸水;当环境湿度较低 时,气孔开放以保持水分平衡。
气孔的开闭也有助于植物调节体温,因为在高温环境下, 气孔开放有助于散热;在低温环境下,气孔关闭有助于保 持体温。因此,观察气孔的状态有助于了解植物对水分和 温度的适应能力。
记录
将观察到的气孔形态和分布情况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可以绘制简图或拍照记录。
结果分析和讨论
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叶下表皮气孔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调节机制和光合作用过 程。开放状态的气孔有利于植物吸收二氧化 碳和水蒸气,而关闭状态的气孔则可以防止 水分过度蒸发和减少能量损失。
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实验结论

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实验结论一、实验简介在植物学中,气孔是植物体表面上的一种特殊结构,能够通过它们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气孔由两个相互对称的肾形细胞(叶肉细胞)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隙,称为气孔孔口。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来了解植物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二、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新鲜绿色叶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荧光素液。
2.将新鲜绿色叶子切成小块,并用荧光素液浸泡5-10分钟。
3.取出浸泡好的叶片,并用滴管将其放在载玻片上。
4.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方,并轻轻压紧。
5.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调整焦距和光源强度,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
三、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在叶子表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小洞,这些小洞就是气孔。
每个气孔由两个相互对称的肾形细胞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隙,称为气孔孔口。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气孔孔口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位置都不尽相同。
四、实验结论1.植物体能够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这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的重要保证。
2.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部位的叶子上气孔结构有所差异,这与其生长环境和适应性有关。
3.叶片表面的气孔数量和密度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关,光照强度越大,叶片表面上的气孔数量和密度也越大。
4.叶片表面上的气孔还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来调节开合程度,以达到保持水分平衡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目的。
五、实验意义通过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可以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此外,对气孔的研究还可以为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与观察认识气孔并能描述气孔的组成,了解其开闭原理
2.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画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
3.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实验原理:
气孔是植物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以及保卫细胞围绕的空隙组成的结构。
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的结构。
某些植物通过处理后,科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到保卫细胞。
实验仪器:
菠菜(可以选取饱满和干瘪的两种叶片作为对比)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水、吸水纸
实验步骤: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到两滴清水,放在一旁。
●取插入水中菠菜叶片,分别从饱满和干瘪的两种叶片的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
叠处轻轻撕拉,折断处有白色薄膜(即下表皮)。
●用镊子夹取一小片白色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制成临
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
●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除可以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外,还
可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以及由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
●在观察插入水中的叶表皮临时装片时,会发现气孔大大张开;当观察用干瘪叶表皮临
时装片时,会发现气孔闭合。
从而区分气孔何时张开,何时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