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降水量与降水变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降水的分布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降水的基本特征,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分析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天气和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降水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

2.使学生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天气、气候现象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形成的过程。

2.降水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降水案例,使学生理解降水分布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降水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干旱和一张洪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降水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降水的定义、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让学生对降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降水形成的原因。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假设你是农业专家,如何根据降水情况安排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降水分布的规律。

一到七天全国降水量

一到七天全国降水量

一到七天全国降水量早晨,三缕细雨缓缓飘落,把全国缥缈的和风拂洒,滋润着大地,给每个角落带来新的生机。

每当到了每天,全国各地的降水量也不太一样,那么,有没有一个准则可以概括全国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

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从1月1日到7日,全国的降水变化是:一日降水量1.9毫米,二日降水量2.6毫米,三日降水量4.1毫米,四日降水量3.3毫米,五日降水量2.2毫米,六日降水量1.5毫米,七日降水量0.7毫米。

由此可见,全国的降水变化是多变的,也有规律可循。

1月1日降水量1.9毫米,表明该天全国大多数地方还没有有明显降雨,只有少数地方东部沿海地区、华南地区,以及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小部分地区有小雨。

2月2日降水量2.6毫米,是全国降水量的第二高,全国各地的降水分布更均匀,西南地区以及江淮地区出现了小雨和零散降水,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国南部地区也出现了小雨和零散降水。

3月3日降水量4.1毫米,是全国最高的降水量,此时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最快的江淮地区及上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小阵雨,吉林省长白山和呼伦贝尔等地有小到中雨,而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也有小到中雨给大地带来滋润。

4月4日降水量3.3毫米,上海以及周边的江苏、安徽,江淮地区以及中国西部的西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等地有小雨和零散降水,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上是晴天。

5月5日降水量2.2毫米,这一天大多数地方仍是晴天,但西南地区,以及江淮地区和华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地区都出现了零散降水。

6月6日降水量1.5毫米,全国各地的降水分布较均,江淮等地以及湖南以及湖北、安徽等地有小雨,而华东、华北等地有零散降水,而其它地区基本上呈晴天状态。

7月7日降水量0.7毫米,大多数地区仍为晴天,而西南地区,江淮地区及华南地区有小雨,而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等也出现了零散降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1月1日到7日,全国的降水量是多变的,也有规律可循。

1月1日到3日,降水量逐渐增加,江淮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降水量较多;4日和5日的降水量有所减少,但西南地区等仍以小雨为主;6、7日的降水量较少,大多为晴天,仅少数地区出现小雨和零散降水。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3.年降水量是平均降水量 指点迷津 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 降水量。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降水多少不同,这种变化叫降水的年际 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降水的变化 1.有人说“今年秋季降水比夏季多”,这种说法是指 (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空间分布 D.降水的日变化 答案 A 题中涉及“秋季”和“夏季”,指降水的季节变化。
栏目索引
例2 关于世界的降水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上 解析 年降水量2 000 mm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中纬度地 区沿海降水多,大陆的内部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 水少;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下。 答案 A
5.降水的季节变化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 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6.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人工降雨 人工防雹
降水
人类活动
(2)生活:雨天出行带雨具,暴雨天易出交通事故,等。
(3)农业生产:我国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西北畜牧业,等。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栏目索引
4.(2018江苏姜堰溱潼二中期末)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 靠灌溉,该地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由降水量可知,甲地夏季降水少。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隆尧尹村中学张潇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力求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气温、降水两大气候要素,它既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它还能让同学们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两大内容,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也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教材的处理气候知识是自然地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学会对图表进行阅读、分析和比较,而将降水量的测定及降雨的等级划分等较易理解的内容放在课后习题中让同学们自学完成。

降水量的影响因素这一内容可放至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通过举例认识到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几种不同类型。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已有的知识,具体举例说明降水多少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得认识。

2.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绘图能力及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通过描述降水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地理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优秀课件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优秀课件
第三章 节降水第的三变节化降与水分的布变课化件与—分学布年 人课教件版—2地02理0-七20年21级学上年册人优教秀版p地pt理课七件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第三章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七 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精巧点拨 1.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2.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 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 “较多”“较少”或“少”。
第三章 节降水第的三变节化降与水分的布变课化件与—分学布年 人课教件版—2地02理0-七20年21级学上年册人优教秀版p地pt理课七件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第三章 节降水第的三变节化降与水分的布变课化件与—分学布年 人课教件版—2地02理0-七20年21级学上年册人优教秀版p地pt理课七件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A. 刚果盆地
B. 亚马孙平原
C. 阿塔卡马沙漠
D. 乞拉朋齐
第三章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七 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第三章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七 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第三章 节降水第的三变节化降与水分的布变课化件与—分学布年 人课教件版—2地02理0-七20年21级学上年册人优教秀版p地pt理课七件年级上 册(共34 张PPT)
(2)看“差值”,说“变化”。 ①看“极值”,对“月份”: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对 应的月份。 ②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A.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1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10

7、8、9月降水多(夏半年)
175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50
12、1、2月降水少(冬半年)
125 100
3.总结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75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50
25
01
4
7 10 月份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试说明下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全年多雨 夏季多雨 全年湿润 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是__乞__拉__朋__齐____, 世界的“干极”是_阿__塔__卡__马__沙_ 漠 _.
由赤道向两极逐 渐减少
受纬度位置影响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受地形的影响
本课小结
降水
降水的 形式
降水量 的测量
思考
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定义?
等降水量线图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二、降水的分布
3 2 乞拉朋齐
1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
C、我是 Jane 我那里全年湿润,也是世界降水较多的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A、我是汪涵,我这里里夏季多雨,是世界降水较多的区域。
降水的 季节变化
降水的 分布
雨 、 雪
1.测量工具: 雨量器和量筒
2.测量结果:
1.全年多雨 2.全年少雨 3.夏季多雨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

日降水量
4.冬季多雨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

月降水量

1.5降水量的测量

1.5降水量的测量

等级 24小时的 降水量 (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5.0-49.9 50.0-99.9 100.0-249.9 大于250.0
深 度 一 样
体积 降水量测得是水的深度! 不一样
口径大小不同的雨量器
雨量器原理
• 集雨斗:收集雨水,像一个漏斗。同时可以防止内筒中的 雨量器的集雨斗应该与内筒一样大,但是因为要加一 水过多蒸发。 • 个外筒来保护,所以将内筒进行一定的处理。 内筒:雨水通过集雨斗流入内筒,内筒上有刻度,可以直接 读出降雨量的多少。 在我们自己做雨量器的时候应该要让收集雨水的口与 • 下面的筒一样大。 外筒:用来保护内筒(不让小动物喝掉内筒里的水),同时
等级 24小时的 降水量 (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5.0-49.9 50.0-99.9 100.0-249.9 大于250.0
下雨天的日期 降水量(毫米) 下雨的等级
11 20 中雨
12
40
13
30
18 8 小雨
21 20
22 20
大雨 大雨
中雨 中雨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
雨 雪
降水形式
冰雹
……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 上一次降雨?雨量? • 你是怎样判断 降水量大小的?
水坑深浅、外面容器的积水情况……
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多少可以得到这 段时间的降水量。
深 度 一 样
体积 降水量测得是水的深度! 单位? 毫米 不一样

第三节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_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想一想
1.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2.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 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
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 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 体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 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年少雨
二、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等高线、等温线是如何定义的?
想一 想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 等降水量线。
D B C A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P60
活动: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观察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有的 超过2000mm;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2.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 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是哪里? 乞拉朋齐 阿塔卡玛沙漠
75 50 25
0 1 4 7 10 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 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 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 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 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 月降水量柱画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降水(雪)量与降水变化
答题思路:
A:熟悉降水形成的条件:①凝结核
②充足的水汽
③遇冷降温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
B:降水类型的划分: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台风雨)
C:影响降水的因素:a.影响降水量:①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②大气环流(分布与性质,推导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
③下垫面(局部水域)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
b.降温:①地形
②洋流
③上升气流
1.5.1降雪/降雨量
【试做题】.《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154.31m)和夏季气温最高(47.8℃)的地方。

(26分)
(1)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16mm,蒸发量3000mm,是中国的干极。

分析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很少的原因。

(10分)
①吐鲁番盆地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中湿润的水汽不易到达;②吐鲁番地区为盆地地形,周高中低,不利于水汽进入;③吐鲁番盆地周围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干旱区,水汽来源太少;④吐鲁番地区植被稀少,植物蒸腾水汽少;⑤吐鲁番地区是内流区域,无大江大河大湖分布,所提供的水汽少;因此降水较少。

【练习题】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8分)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作业题】.(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1.5.2降水季节变化
【试做题】21、(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练习题】材料三:爪哇岛地形分布图和甲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4)归纳甲城市降水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1)特点:全年降水丰富(2分)大部分时间降水丰富,7~9月降水较少(2分)原因:位于南纬5°~10°之间,纬度低,气温高(2分)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气流上升动力强,降水量大(2分)7~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该地区(2分)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雨影地区,所以降水稀少。

(2分)
【作业题】
1.5.3降水空间差异
【试做题】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图7),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

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达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
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达到81 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

奥里诺科河中游平均河宽l-1.5km,下游平均河宽2km左右,水位年变幅12m,河道为均匀剖面,平均坡降约为0.045‰。

奥里诺科河年平均输沙量约3.52亿吨,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涨水季节)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退水期间)的干流。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图中①、②、③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

(4分)
(1)①地区小于②地区,②地区小于③地区(4分)
(2)分析①、③两地区年降水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10分)
(2)来自海(大西)洋上的暖湿东北信风,吹过沿海平原地区时,地形抬升作用小,①地区年降水少(4分)。

当气流经过广阔的平原到达安第斯山麓时,东北信风并没有失去很多的水分,且不断得到地面水汽补充(4分),在山前地带形成大量降水(2分),③地区年降水量最高。

【练习题】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图7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8分)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

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作业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