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27索尔维会议

合集下载

史上最强合影

史上最强合影

智慧之脑明星照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

这就是索尔维会议的来历。

几乎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爱因斯坦与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十数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

参加这次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此次会议主题为“电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学家聚在一起讨论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论。

会议上最出众的角色是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

前者以“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观点反对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而玻尔反驳道,“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这一争论被称为玻尔-爱因斯坦论战。

此张照片就是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也就是号称汇集全球一半智慧的照片。

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

左起第三位那个白头发老太太就是居里夫人,她是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性。

1867年出生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尽管受教育较晚,却一点都没阻拦她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所作的贡献。

居里夫人凭着坚韧的精神前进在严肃的学术领地中,她选择“放射性”作为其一生要攻克的领地,研究了许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

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钋。

1910年她成功地分离了纯镭。

因居里夫人的突出贡献,她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

史上最牛物理学盛会

史上最牛物理学盛会

史上最牛物理学盛会(索尔维1927):真正的全明星梦之队20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业余学者、企业家、政治家和慈善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了索尔维会议。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索尔维会议”的经费。

1865年,索尔维发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产品由于质量纯净而被称为纯碱,并在世界上获得迅速发展,至今这个过程依然是制作苏打的最重要的化学工艺。

1911年10月,索尔维邀请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们,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国际性的索尔维会议,探讨物理学和化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后来虽然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但从1921年开始又重新恢复,定期3年召开一次。

并分为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和索尔维化学会议。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

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数十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

这张照片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全明星”合影。

在本次物理界最豪华聚会上,29位与会者中有17人是诺贝尔奖得主,唯一的女性居里夫人得过两次诺贝尔奖。

中国武林小说史上著名的华山论剑,也没有如此阵容。

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图中文字标出的为17位诺奖得主。

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德里克·洛伦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E.Guye、C.T.R.威尔逊、O.W.里查森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玻尔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埃尔温·薛定谔、E.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堡、R.H.福勒、里昂·布里渊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第五次索尔维会

第五次索尔维会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对这张照片的评价历来很多,有人说照片上所有人的思想加起来是20世纪人类总思想的三分之一,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也有人说这是真正的物理全明星队。

但无论怎样,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除了发自内心的震撼及由衷的崇敬之外,肯定想对这张有更多的了解。

这便是这篇文章的目的。

这张照片是在第5届索尔维会议中留下的。

这次会议从1927年10月24日到29日,为期6天。

主题是“电子和光子”,我们还记得“光子photon”是个新名词,它刚刚在1926年由美国人刘易斯所提出),会议议程如下:首先劳伦斯·布拉格作关于X射线的实验报告,然后康普顿报告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

接下来,德布罗意作量子新力学的演讲,主要是关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

随后波恩和海森堡介绍量子力学的矩阵理论,而薛定谔介绍波动力学。

最后,玻尔在科莫演讲的基础上再次做那个关于量子公设和原子新理论的报告,进一步总结互补原理,给量子论打下整个哲学基础。

这个议程本身简直就是量子论的一部微缩史,从中可以明显地分成三派:只关心实验结果的实验派:布拉格和康普顿;哥本哈根派:玻尔、波恩和海森堡;还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敌:德布罗意,薛定谔,以及坐在台下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这一仗输得狼狈,玻尔看上去沉默驽钝,可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他一生中几乎没有输过哪一场认真的辩论。

哥本哈根派和它对量子论的解释大获全胜,海森堡在写给家里的信中说:“我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玻尔和我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了,至少没人提得出严格的反驳,即使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也不行。

”多年后他又总结道:“刚开始(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玻尔,泡利和我,大概也只有我们三个,不过它很快就扩散开去了。

”但是爱因斯坦不是那种容易被打败的人,他逆风而立,一头乱发掩不住眼中的坚决。

他身后还站着两位,一个是德布罗意,一个是薛定谔。

三人吴带凌风,衣袂飘飘,在量子时代到来的曙光中,大有长铗寒瑟,易水萧萧,誓与经典理论共存亡的悲壮气慨。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2011年04月01日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比利时的企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对物理学和化学很感兴趣,于是他于1911年开始邀请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到布鲁塞尔进行会谈讨论最前沿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索尔维会议。

主持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是洛伦茨——高中时电磁中学到的洛伦茨力,便是以他命名,参加本次会议的著名人物还有彭加勒(自然科学中被翻译成庞加莱,但是哲学中被翻译成彭加勒)——科技哲学的创始人,同时是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的庞加莱猜想(任何一个封闭的,并能柔软延展的三维空间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如果都可以收缩成一点,则该空间一定能被吹涨成一个三维圆球)是数学上最著名的猜想之一,于06年6月被证明。

以及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

因为第一届的成功举办,索尔维会议也逐渐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最高标准的峰会。

在20世纪早期,由于正处于量子物理学创立发展的阶段,各学派各大家都在这里激辩,因而也成为了索尔维会议最引人瞩目的时期。

尤其是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号称有史以来汇聚了最多伟大人物的一次盛会,而这次会议的合影,也被称为史上最强合影。

只需看看这两张合影,就能知道索尔维会议的规格之高了。

看看里面有多少你认识的,坐者(从左至右):沃尔特?能斯特、马塞尔?布里渊、欧内斯特?索尔维、亨得里克?洛仑兹、埃米尔?沃伯格、让?贝汉、威廉?维恩、玛丽?居里、亨利?彭加勒。

站者(从左至右):罗伯特?古德施密特、马克斯?普朗克、海因里希?鲁本斯、阿诺德?索默菲、弗雷德里克?林德曼、莫里斯?德?布罗伊、马丁?努森、Friedrich Hasenöhrl、Georges Hostelet、Edouard Herzen、James Hopwood Jeans, 欧内斯特?卢瑟福、卡末林,昂内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几乎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

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亓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

这就是索尔维会议的来历。

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

左起第三位那个白头发老太太就是居里夫人,她是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性。

在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当中那位老者是真正的元老级人物洛伦兹,电动力学里的洛伦兹力公式,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同等重要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也是他最先提出的。

左起第二位则是量子论的奠基者普朗克,他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量子”的概念。

这一排里还有提出原子结合能理论的郎之万、发明云雾室的威尔逊等,个个堪称德高望重。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尼尔斯·玻尔,玻尔第一个提出量子化的氢原子模型,后来又提出过互补原理和哲学上的对应原理,他与爱因斯坦的世纪大辩论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玻尔旁边是德国大物理学家玻恩,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

再往左,是法国“革命王子”德布罗意,他提出了物质法的概念,确立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为量子力学的建立扫清了道路。

德布罗意左边,是因发现了原子的康普顿效应而著称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

再左边,则是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一般形式以及表象理论,率先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创立了量子电动力学。

这一排里,还有发明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布拉格等。

第三排右起第三人,就是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的创立者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也是他提出来的。

他的左边,是他的大学同学兹挚友泡利,泡利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微观粒子自旋理论(泡利矩阵)的始作俑者。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量子概念自诞生后,经历了5年的“沉闷”,直到1905年3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篇文章,才逐渐引起了物理学界对“量子”的关注,但这只限于德语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关注。

1911年10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使量子理论突破了德语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世界物理学舞台。

一、索尔维物理学会议缘起恩斯特·索尔维是比利时著名的工业化学家、实业家和社会改革家。

1861年,索尔维获得了关于用氨制纯碱的专利。

索尔维制碱法的成功促使索尔维成为比利时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对索尔维的一生来说,财富的追求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晚年的索尔维同瑞典的“炸药大王”诺贝尔一样,扮演了科学资助人的角色。

他一生淡薄名利,不奢侈也不看重荣誉。

而他的美德和工作态度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尤其是在他资助下召开的索尔维会议,更是令后人永远铭记。

索尔维国际物理学会议的召开对促进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每次都邀请当时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讨论物理学发展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如当时著名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与经典物理的严重不协调问题等。

1911年10月29日,索尔维邀请了洛伦兹、普朗克和居里夫人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们,在布鲁塞尔大都会饭店举行招待会,第二天举行了正式会议。

主持人是荷兰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主题是辐射与量子理论,探讨物理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主要的与会人员有能斯特、维恩、爱因斯坦、金斯、郎之万和德布罗意等人。

爱因斯坦应邀作闭幕讲话,他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了他对电磁辐射的量子理论的看法,索尔维会议突破了过去量子力学只在德国得到关注的情形,打破了德语的界限,在法国和英国同样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兴趣,这对量子力学的进步,乃至物理学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索尔维会议每3年召开一届,由索尔维的基金会提供经费。

第1届索尔维会议于1911年在布鲁塞尔召开后,虽然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但从1921年再行恢复,前17届都在布鲁塞尔举行,第18届会议在美国举行,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应邀出席。

世界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合影,足以载入人类史册

世界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合影,足以载入人类史册

世界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合影,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索尔维会议是20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的物理、化学领域讨论的会议,于1911年第一届开始,每三年召开一次,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该图是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二十九位参会人员的合影,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居里夫人、薛定谔、洛伦兹、玻尔等人,其中有十七位获得了诺贝尔奖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1900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瑞士国籍,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者,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1918年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是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洛伦兹,荷兰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子论的创立者,他填补了经典电磁场理论与相对论之间的鸿沟,是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间的一位承上启下式的科学巨擘,是第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的领袖,1902年他与同胞塞曼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物理学方面,他在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波动力学,由他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大致相似于牛顿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另外著名的“薛定谔的猫”也是由他提出来的,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堡,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25年创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于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他还完成了核反应堆理论康普顿,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23年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通过实物物质发生散射的实验时,发现了著名的康普顿效应,并从光子与电子碰撞的角度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圆满地解释,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狄拉克,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33年,因为“发现了在原子理论里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尔温·薛定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此张就是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泛黄的老照片,梦幻全明星----二十世纪科技大牛合影,也就是号称汇集全球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索尔维会议摄影:本杰明库普利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布鲁塞尔)参加者的合影。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

这就是索尔维会议的来历。

二战后的科学盛典,1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最著名的一次索尔维会议。

鸡蛋里挑骨头是少了约尔当和索末菲。

此次会议主题为“电子和光子”,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聚在一起讨论重新阐明的量子理论。

会议上最出众的角色是爱因斯坦和波尔。

前者以“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观点反对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而波尔反驳道,“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这一争论被称为波尔—爱因斯坦论战。

会议其实是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单挑”(爱因斯坦一直反对量子理论),玻尔始终未能说服爱因斯坦接受量子理论-----科学界的遗憾。

参加这次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会议议程:首先,劳伦斯·布拉格的X射线实验报告;然后,康普顿报告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接下来,德布罗意做量子新力学的演讲,主要是关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随后,波恩和海森堡介绍量子力学的矩阵理论,而薛定谔介绍波动力学。

最后,玻尔在科莫演讲的基础上再次作那个关于量子公设和原子新理论的报告,进一步总结互补理论,给量子论打下整个哲学基础。

会议分为三派,只关心结果的实验派:布拉格和康普顿;哥本哈根派:玻尔波恩和海森堡;还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敌:德布罗意薛定谔和爱因斯坦。

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 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 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欧文·薛定谔、E. 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堡、R.H.福勒、里昂·布里渊,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玻尔,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得里克·洛仑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 E. Guye、C.T.R.威尔逊、O.W.里查森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