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索尔维会议照片

合集下载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还记得拉普拉斯在拿破仑⾯前的豪⾔壮语吗?“陛下,只要给够了宇宙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我⼀定能够计算出宇宙任何⼀点任何⼀个时刻发⽣着什么事情。

” 这是多么完美的⼀个⽬标呀。

古今多少物理学上的勇⼠跋艰涉险,⽬标就是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确定性的完美诠释,尽管路途险狭,但是光明的前景始终召唤着⼈们。

然⽽玻尔将这美好梦想⼀举砸灭。

难道我们始终还是在逆天⾏事,上帝的秘密终究不可破解?这对绝⼤多数物理学家来说,如同是玷污了他们的神祗不可饶恕。

玻尔他们费劲⼼⼒也没能说服薛定谔,但是总算将他"撵"出哥本哈根,因为他也实在提不出什么有⼒的反证。

不过玻尔也不算彻底地成功,他们虽然赶⾛了⼀只⼩豹,但迎来了另⼀只雄师,那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那帮⼈⾃始⾄终都是持反对意见的,甚⾄是深恶痛绝的。

从来没有⼀种理论象量⼦⼒学⼀般出世如此艰难,⽽且躺在婴⼉床上就⾯临着被扼杀的命运。

不管怎么说,⼀切关于量⼦⼒学的问题都将在1927年的深秋举⾏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上作个了断。

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32位,他们中很多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包括洛伦兹,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玻恩,德布罗意,薛定谔,索末菲,德拜,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等。

从⼆⼗岁到七⼗岁的都有。

还是在第⼀次索尔维会议上,洛仑兹就吹响了向微观世界进军的号⾓。

⼗六年过去了,洛仑兹在有⽣之年看到新⼒学诞⽣的愿望达到了,但是⽼⼈出⼈意料地⾮常不满意: "在我看来,电⼦仅仅是个粒⼦,它在确定的时间,⼀定处在⼀个确定的位置,如果有⼈企图⽤可笑的⼏率观点来解释它,那是绝对错误的。

" 出席会议的学者中和⽼洛仑兹持同⼀观点的⼈实是⼤有⼈在。

他们不停地⿎掌。

⽼⼈越说越激动, "我再也不会相信,现在所谓的科学还会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还活着,我只遗憾⾃⼰没在五年之前死去,那时这些讨厌的东西⾄少还没在我眼前出现。

" ⽼⼈在为经典物理作最后⼏乎悲壮的辩护。

量子通信概述

量子通信概述

主要内容:
量子通信的定义 量子通信的需求 该领域国内外最新成果 量子通信系统简介 量子通信基础理论 量子通信发展简史 E91量子通信协议
定义:
所谓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 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 种新型的通讯方式,是近二 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 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 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 信具有高效率和绝对安全等 特点,是目前国际量子物理 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量子纠缠理论的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量子力学快速发展并完善起来。在 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 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只要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就能 立即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即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 距多远,都能“感知”和影响对方的状态,这就是量子纠缠。 尽管爱因斯坦最早注意到微观世界中这一现象的存在,但却 不愿意接受它,并斥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 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 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量子纠缠” 的现象确实存在, 量子纠缠的实证已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 一,对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量子计算机 和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并从理论走向现实,逐渐走进人们 的日常生活。
爱因斯坦光量子:
1905年,爱因斯坦在一篇论 文中提出,关于光的产生和 转化的瞬时现象,波动论的 结论同经验不相符;要解释 这类现象,只能假设光是由 能量子所组成,即“光量 子”,以后人们称其为“光 子”。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 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 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 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同时也为量子理论的发展打 开了局面。
量子通信基础理论:
量子通信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量 子信息学告诉人们,在微观世界里,不论两个粒子间距 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叫 量子纠缠,这一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诡异的互动性”。

全球最具智慧的一张照片

全球最具智慧的一张照片

照片的前排坐着 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 科学巨匠。左起第五 位是谁都认识的爱因 斯坦。 爱因斯坦是20世 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他的名字与相对论密不可分。其实,相对论包括两种理论: 其一是他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其二是他1915年提出的广义 相对论,或者称之为爱因斯坦引力论。
全球最具智慧的照片
背景音乐:蝴蝶曲
Sjl-107 20140208
这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 的合影。几乎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几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 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
欧内斯特· 索尔维(E.Ernest Solvay 1838-1922),比利时工 业化学家。
波恩左侧,是法国 “革命王子” 德布罗意。他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确立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为量子力 学的建立扫清了道路。 路易· 维克多· 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 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 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 袖尼尔斯· 玻尔。玻尔第一个提出量子化的氢原子模型,后来又提 出过互补原理和哲学上的对应原理,他与爱因斯坦的世纪大辩论 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尼尔斯.玻尔(bohr,niels)1885年10月7日生于丹麦首都哥本 哈根,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903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1909年获科学硕士学位, 1911年获博士学位.大学二年级时研究水的表面张力问题,自制 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取得了精确的数据,并在理论方面改进了物 理学家瑞利的理论,研究论文获得丹麦科学院的金奖章。

索尔维会议,二十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史上最珍贵的一张历史照片

索尔维会议,二十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史上最珍贵的一张历史照片

索尔维会议,二十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史上最珍贵的一张历史照片一位学友传过来一张照片,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一群物理学界的巨人们的合影。

后来我在网上遛达遛达,发现这是一张最近被疯传的历史照片。

因为其中有爱因斯坦,有居里夫人,因此人们认为一定是一群了不起的科学家们的合影,因此,不管他是不是了解物理学,是不是喜欢物理学,都在以惊人的热情传播张张照片。

只是,大多数人对这张照片的背景和人物的说明都语焉不详,或者错误颇多。

我多年不读物理学方面的书了,但这个氛围还是催动自己写一点笔记。

科学史上有多得数不清的高端论坛,但是,可以说,几乎没有一次聚会的光耀,能与我们这张照片争辉!这一张照片,是出席于1927年10月24-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次索尔未会议的物理学家们的一张合影。

毫无疑问,他们是物理学史上创造新纪元的精英,29个人之中有15人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二十世纪科学进步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进步,源起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伟大理论的建立。

为了协调新概念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1910-1911年间,德国物理学界的两位领袖级人物普朗克(Max.K.E.L.Planck,1858-1947)和能斯脱(W.H.Walther Hermann Nernst,1864-1941)酝酿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取得了著名的比利时化学工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索尔维(E.Ernest Solvay,1838-1922)的支持。

于是,诞生了索尔维物理学会议(Solway Conference on Physics)。

第一次索尔维国际物理学会议是在1911年10月于布鲁塞尔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辐射与量子论,著名的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H.A.Lorentz)担任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参加的科学家有爱因斯坦、普朗克、居里夫人、索末菲、维恩、卢瑟福、朗之万、布里渊、彭加勒等人。

第二次索尔维会议召开于1913年,第三次召开于1921年,第四次召开于1924年,第五次召开于1927年,都由洛伦兹担任主席。

传说中的宇宙最水诺奖得主:本科历史学,却凭借“一纸”博士论文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出道即巅峰!

传说中的宇宙最水诺奖得主:本科历史学,却凭借“一纸”博士论文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出道即巅峰!

传说中的宇宙最水诺奖得主:本科历史学,却凭借“一纸”博士论文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出道即巅峰!他,到底是不是最水的诺奖得主?上个星期,超模君介绍了学历史,最终成为数学、物理大牛的威滕(传送门),然而热门评论第一竟然是德布罗意姥爷!那今天,超模君就讲讲这位“宇宙最水诺奖得主”吧!关于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有个流传非常广的故事。

德布罗意是一个出身贵族的纨绔子弟,脾气暴躁,在大学学习历史的时候,突然喜欢上物理,然后拜师郎之万。

而在读博期间,德布罗意完全没把学习放在心上,毕业的时候为了能拿到博士学位,东拼西凑地完成了只有一页多纸的论文,而导师郎之万碍于德布罗意显赫的家庭背景,不敢明目张胆地批判德布罗意的论文,只好将它交给了顶顶大名的爱因斯坦。

不料,爱因斯坦却对德布罗意的论文大加赞叹,说它“揭开了大幕的一角”,后来,德布罗意简直是走了狗屎运,因此论文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故事归故事,真实的德布罗意到底是怎样的?真的像谣传的那样毫无真才实学,只靠家庭背景吗?1892年,德布罗意出生在法国的名门望族,祖父曾担任法国总理,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德布罗意家族在17世纪40年代就以功勋显赫于法国历史。

1742年,F.M.德布罗意被封为公爵,子孙世袭;其后,这个家庭为法国提供了至少一位总理、一位国会领袖、三员上将、一位外交部长、一位教育部长和两任驻英大使。

可幸的是,如此显赫的家庭学术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他家里有私人实验室、图书馆等,德布罗意从小就沉迷历史和文学(其实应该是各种书籍都有涉猎),希望长大后能够继承祖业。

于是,中学毕业后,德布罗意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并于191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获得学士学位后,德布罗意又专攻了一年法律,后来又被科学哲学吸引,读了好多科学书籍,尤其是看完庞加莱的《科学的假设》和《科学的价值》之后,深受启发,再加上当时刚好听到作为第一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秘书的莫里斯谈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德布罗意突然发现物理十分有趣,决定转学物理。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 2011年04月01日第一届及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超大图片合影比利时的企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对物理学和化学很感兴趣,于是他于1911年开始邀请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到布鲁塞尔进行会谈讨论最前沿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索尔维会议。

主持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是洛伦茨——高中时电磁中学到的洛伦茨力,便是以他命名,参加本次会议的著名人物还有彭加勒(自然科学中被翻译成庞加莱,但是哲学中被翻译成彭加勒)——科技哲学的创始人,同时是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的庞加莱猜想(任何一个封闭的,并能柔软延展的三维空间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如果都可以收缩成一点,则该空间一定能被吹涨成一个三维圆球)是数学上最著名的猜想之一,于06年6月被证明。

以及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

因为第一届的成功举办,索尔维会议也逐渐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最高标准的峰会。

在20世纪早期,由于正处于量子物理学创立发展的阶段,各学派各大家都在这里激辩,因而也成为了索尔维会议最引人瞩目的时期。

尤其是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号称有史以来汇聚了最多伟大人物的一次盛会,而这次会议的合影,也被称为史上最强合影。

只需看看这两张合影,就能知道索尔维会议的规格之高了。

看看里面有多少你认识的,坐者(从左至右):沃尔特?能斯特、马塞尔?布里渊、欧内斯特?索尔维、亨得里克?洛仑兹、埃米尔?沃伯格、让?贝汉、威廉?维恩、玛丽?居里、亨利?彭加勒。

站者(从左至右):罗伯特?古德施密特、马克斯?普朗克、海因里希?鲁本斯、阿诺德?索默菲、弗雷德里克?林德曼、莫里斯?德?布罗伊、马丁?努森、Friedrich Hasenöhrl、Georges Hostelet、Edouard Herzen、James Hopwood Jeans, 欧内斯特?卢瑟福、卡末林,昂内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

科普量子通信(共7张PPT)

科普量子通信(共7张PPT)
-1-
量子的由来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1927年)
一张传说中集中了地球上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2-
-3-
-4-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量子物理+信息科学
量子物理
研究微观粒子的运 动规律

量子通信 其特点:高效率
绝对安全
信息科学 人与人、物与物传递 的消息
-5-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1927年) “量子通信”=量子物理+信息科学 人与人、物与物传递的消息 一人张与传 人说、中物集与中物了传地递球的上消三息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第量五子次通索信尔”=维量会子议物与理会+信者息合科影学(1927年) 一“量张子传通说信中”=集量中子了物地理球+信上息三科分学之一智慧的照片 “研量究子微通观信粒”=子量的子运物动理规+信律息科学 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第一五张次 传索说尔中维集会中议了与地会球者上合三影分之(19一2智7年慧) 的照片 一研张究传 微说观中粒集子中的了运地动球规上律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一 人张与传人说 、中 物集 与中 物了 传地 递球 的上消三 息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量子通信”=量子物理+信息科学 “研量究子微通观信粒”=子量的子运物动理规+信律息科学 人与人、物与物传递的消息 一张传说中集中了地球上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1927年)
-6-
-7-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几乎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

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亓届索尔维会议参加者的合影。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

这就是索尔维会议的来历。

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

左起第三位那个白头发老太太就是居里夫人,她是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性。

在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当中那位老者是真正的元老级人物洛伦兹,电动力学里的洛伦兹力公式,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同等重要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也是他最先提出的。

左起第二位则是量子论的奠基者普朗克,他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量子”的概念。

这一排里还有提出原子结合能理论的郎之万、发明云雾室的威尔逊等,个个堪称德高望重。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尼尔斯·玻尔,玻尔第一个提出量子化的氢原子模型,后来又提出过互补原理和哲学上的对应原理,他与爱因斯坦的世纪大辩论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玻尔旁边是德国大物理学家玻恩,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

再往左,是法国“革命王子”德布罗意,他提出了物质法的概念,确立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为量子力学的建立扫清了道路。

德布罗意左边,是因发现了原子的康普顿效应而著称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

再左边,则是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一般形式以及表象理论,率先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创立了量子电动力学。

这一排里,还有发明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布拉格等。

第三排右起第三人,就是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的创立者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也是他提出来的。

他的左边,是他的大学同学兹挚友泡利,泡利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微观粒子自旋理论(泡利矩阵)的始作俑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索尔维会议照片
震动的微粒子的解说者——量子论。

上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了索尔维会议。

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以后每3年举行一届。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数十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

后排左起:A.皮卡尔德(A.Piccard);E.亨利厄特(E.Henriot);P.埃伦费斯特(P.Ehrenfest);Ed.赫尔岑(Ed.Herzen);Th.顿德尔(德康德)(Th.De Donder);E.薛定谔(E.Schrodinger);E.费尔夏费尔德(E.Verschaffelt);W.泡利(W.Pauli);W.海森堡(W.Heisenberg);R.H.否勒(R.H.Fowler);L.布里渊(L.Brillouin )中排左起:P.德拜(P.Debye);M.克努森(M.Knudsen);W.L.布拉格(W.L.Bragg);H.A.克莱默(H.A.Kramers);P.A.M狄拉克(P.A.M.Dirac);A.H.康普顿(pton );L.德布罗意(L.de Broglie);M.波恩(M.Born);N.玻尔(N.Bchr )
前排左起:I.朗缪尔(ngmuir);M.普朗克(M.Planck);M.居里夫人(Mme Curie );H.A.洛伦兹(H.A.Lorentz );A.爱因斯坦(A.Einstein);P.朗之万(ngevin);Ch.E.古伊(Ch.E.Guye);C.T.R.威尔逊(C.T.R.Wilson);O.W.里查逊(O.W.Richards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