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回顾·拓展 一(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优质课教学设计_4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古诗文幻灯片。
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使用了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与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1.在很多描写景物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1)学生自由吟诵。
(2)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①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以此来说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在静静的月夜,虫声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二十九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件)公开课课件

呼风唤雨的世纪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登上月球 深入海底
因特网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一些引用的 含义深刻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初读感知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英国数学家波特兰·罗素是怎样评 价科学技术? “归根到底,是科学 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
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 理解: 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
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精读感悟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 属于我们。我们要回顾历程科学, 创造神话,美化生活;要展望未来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技使呼风唤
雨成为现实
爱科学 学科学 探索科学
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精读感悟
课堂总结
学 完 本 课 收 获 多 多
了解了20世纪以来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
展的历程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
2
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学 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堂练习
2. 辨一辨,再组词。 驾(驾车) 幻(幻想) 核( 核弹)
架(打架)
幼(幼儿)
该( 应该)
这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
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
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初读感知
bó 舶
程 ché ng 赖
qiǎn 潜
zhé 哲
耕 gēng
là i
初读感知
依赖 农耕 潜水 船舶 哲学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回顾·拓展八(公开课课件)

宽 带 网
这次“宽带网”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 术发展的新成就,并不断体会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 变化。在这几段文字中,先列举了我国科技人员近年来创造
的科学奇迹:载人航天飞船成功上天,超高产杂交水稻诞生;
接着列举了科学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后对学生提 出了进一步扩展学习的要求。 学习时,可以先读一读这几段文字,说说从中了解到了 什么,然后继续搜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资料,并在日常生 活中关注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类现象可以当面劝告或写信告知,让他们改过来。
日 积 月 累
此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几句关于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这几 句名言告诫并激励学生,大胆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创新,才 能创造奇迹,成为科学道路上的成功者。 学习时,可以先朗读这些名人名言,然后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在交流时,可以结合本组的一些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这些名言的含义, 如,“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科学家们注意到了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 处,做出了大胆的猜测,并不断加以验证,才得出了鸟类是由恐龙的 一支进化而来的结论。 此外,还要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再积累一些名人名言,不断提高 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拓展积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一 般来说,成语中的字或词不能随便颠倒、增减或更换。 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乱用成语的广告 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如:咳(刻)不容缓(药 品广告)、出神入画(化)(房地产广告)、口蜜腹健
(剑)(饮料广告)、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遇到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示例:科技让世博更精彩: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世博会弘扬了绿色、 环保、低碳等科技发展的新理念,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 科技成就,彰显了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城市,让生
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2、专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 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 用这么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组交流:把你学习收获在小组 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第4页
二十世纪成就,真能够 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来形容。
潜入 洞察 依赖 农耕 回顾 船舶 幻想 联络 物质 改进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哲学家 王公贵族 程控电话 呼风唤雨 归根到底 出乎意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2页
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世纪。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神仙,来寄 托自己美好愿望。
第3页
自学提醒
第5页
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 人类生存方式,它将使 人类生活愈加美好。
第6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回顾·拓展二(公开课课件)

对话,引导我们深入体会:正是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
正是因为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 那么准确。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 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拓 展 积 累
我们可以先阅读给出的课文中的三个句子,体会文
章的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的;然后读读对话 部分,先看看小林和小东在学习课文时发现了什么,再 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还可以从课文或其他阅读 材料中举出类似的语句,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我 的 发 现
例句: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
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头朝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发现规律:这次“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
他胸有成竹地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学习留心观察的方法。
日 积 月 累
这首歌谣按照农历的月份对十二种花进行了介绍, 表现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月份 正月 二月 花名 梅花 兰花 特点 香又香 盆里装 点拨 早春开放、清香 二月适宜种植兰花
三月
桃花
连十里
桃花在三月里盛开, 红艳艳连成片
四月
五月
蔷薇
石榴
靠短墙
红似火
蔷薇花在四月的短墙边 开放 五月石榴开出了火红的 花
成 语 故 事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写由 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 研究,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本文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
段揭示成语内涵的部分。这段话说明文与可对竹子非 常熟悉,所以他画竹子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靠理解 和记忆,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 盘古开天地》优秀PPT课件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突出地表现了天与地的不同,使人们对 天与地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1. 认读生字。
睁翻 斧劈缓
浊丈撑竭累
血液 奔茂滋
复习导入 2. 天地一片混沌之时,盘古做了哪两件事?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品读课文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
12 盘古开天地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神话是什么?
神话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 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 落故事。神话的产生是由于远古先民对自然和 社会现象无法做科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表达 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你听过或看过哪些神话故事?
女
女
娲
娲
补
造
你仿佛看见一个怎样的盘古?
品读课文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句话在第5自然段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也是本段的中 心句,下文围绕这句话具体写盘古的身体发 生了哪些变化。
品读课文 ➢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呼出的气息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发出的声音 隆隆的雷声
课后作业
1. 将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找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推荐书籍
《中外神话传说》。
随堂练习 二、选词填空。 创作
创造
➢ 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创造 )了美丽 的世界。
➢ 他( 创作 )了一部有趣的小说。
随堂练习 三、拓展阅读。 出自古代神话的成语: 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 叶公好龙 天衣无缝 八仙过海 沧海桑田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点石成金 牛郎织女 海市蜃楼 补天浴日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精品课件

日积月累
延展阅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 收获?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反思
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 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天
天
爱
学
习
伴你成长
(2)我正抚摸着那只小狗,忽然,它跑走了,我连忙追上去。它跑到小河 边喝水,哦,原来它渴了。喝完水,它看到一只大狗,就飞快地跑过 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大 狗也亲热地舔着小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宝贝。看着小狗那水汪汪的 小眼睛,就像要哭了,它一定是想妈妈了,多可怜的小狗呀!。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场景的, 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词句段运用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
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
我们要结合日常生 活,用上加点的词 语,根据意思自由 地描写画面。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如何写好这些字呢?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
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书写提示
练一练,学运用
①举行书写比赛。 ②先同桌评、小组评,选出小组最漂亮的字。 ③比一比找差距,再重新写一遍。
交流平台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在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回顾·拓展四(公开课课件)

想: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谁
说的话也有这种特点?
我的发现
这三个句子,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这些小动物,
实际上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恰当地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 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日 积 月 累
解释成语
望子成龙(wànɡ zǐ chénɡ lónɡ):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
(拓展:鼠目寸光 鸡犬不宁)
胆小如鼠
趣 味 语 文
这篇短文写的是苏东坡便装到寺庙去游玩,寺庙 的住持对待他先后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后来苏东 坡以一副对联来回敬住持,令其哭笑不得。
这副对联,诙谐有趣,把老和尚以貌取人,十分
世故的嘴脸,勾画得惟妙惟肖。对联即景生情,对仗 工整,又寓意深刻,观者闻者皆拍案叫绝。告诉我们, 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小视平常人。
事业上有成就。 来龙去脉(lái lónɡ qù mài):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 因后果。 群龙无首(qún lónɡ wú shǒu):比喻一群人中没有领头的人。
龙飞凤舞(lónɡ fēi fènɡ wǔ):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也形容
书法笔势有力,Leabharlann 活舒展。如虎添翼(rú hǔ tiān yì):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 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 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骑虎难下(qí hǔ nán xià):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 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照猫画虎(zhào māo huà hǔ):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ɡ kōnɡ):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 拘束。 汗马功劳(hàn mǎ ɡōnɡ láo):汗马,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 指战功,也泛指大的功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涧联,用叠字的形式,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 丁冬、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深语绝,读来余味无 穷。意思是:群山起伏重叠,山路弯弯曲曲;山泉发 出丁丁冬冬的声音,树木高矮不一,错落有致。
趣 味 语 文
一、趣味语文的第一项活动是一副有趣的对联,这副对联是 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此联妙在一个“好”字, 语意双关,耐人寻味。这要求我们正确读准“好”字的读音,将 对联的意思表达正确。 这副对联的读法应当为: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 (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 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老了,懂 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 不能好好读书了。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二、拓展积累
读了这段对话,我们知道了:在读书时,要边读
边想象,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日 积 月 累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 天连水尾水连天
本次“日积月累” 安排的是有关自然景观 的四副对联。对联又称 对子,是写在纸、布上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 丁丁冬冬泉 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
或刻在竹子、木头、柱
子上的对偶语句。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出自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 回文联。回文联是楹(yínɡ)联中的特殊手法,其特
点是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
读字序不变,且有对称美。意思是:大雾弥漫,看 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绿水本无忧
青山原不老
因风皱面
为雪白头
这副对联出自浙江宁波天童寺,对联的字面意 思是说:绿水本来没有忧愁,只因风一吹,才愁眉
苦脸;青山原本不老,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
了头。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人看来却是含意万千, 用拟人手法写景,手法独特,别具一格。
二、趣味语文的第二项趣味活动是读回文句。这是一个
脍炙人口的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
句颇有意趣的话;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都能体会出爱茶人的 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我们
也可以体会到汉语的奇妙。
按顺时针读这五个字,可以依次读为:可以清心也,以 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尽管句 子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即:品茶可以使人的心得到清净、 放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我 的 发 现
—、发现规律
这次“我的发现”抓住了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
引导我们交流: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情境,边 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可以先读一读小林和小 东的对话,然后思考:他们在对话中谈的是什么内容? 接着,可以像小林和小东那样举例说说自己读书时想象
到的画面,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西湖,是叠字联,也是
回文联。意思是:山水相依到处是明艳、秀丽的景 色;时而晴天,时而下雨,变幻不定,景色非常奇 特。联句立意新颖,用字恰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 的景观中,非常贴切、自然。西湖美景如在眼前,
使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重重叠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