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检测题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多项选择题。
1、ACD 2、ACD 3、ABCD 4、ABCD二、填空题。
1、水温度 2、交换 3、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 5、种子 6、植物7、食物 8、食物链 9、生产消费者 10、绿色植物肉食动物 11、食物网 12、生态群落13、沙尘暴沙尘暴 14、美国广东 15、广东 16、生态系统 17、大熊猫 18、最大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11、对 12、对四、实验探究题。
1、参考3页实验计划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D A 5、C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BCD三、填空题。
1、光源 2、位置方向 3、距离 4、侧面 5、投影投影 6、反 7、短长8、直线直线 9、太阳 10、深色浅色 11、垂直倾斜 12、太阳能热水器 13、影子14、30 8 15、光的反射反光 16、汽车反光镜额镜 17、凹面镜 18、凸透镜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D A 5、C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D 3、ABCD 4、ABCD 5、ABC三、填空题。
1、水温度 2、交换 3、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 5、种子 6、植物7、食物 8、食物链 9、生产消费者 10、绿色植物肉食动物 11、食物网 12、生态群落13、光源 14、位置方向 15、距离 16、侧面 17、投影投影 18、反 19、短长20、直线直线 21、太阳 22、深色浅色 23、垂直倾斜 24、太阳能热水器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判断题。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
2、根据土壤中含有沙、粘、壤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质土。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根吸收的。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光照法。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细胞壁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
7、沙质土中容易流失,但透气性好;黏质土保水性和透气性都差;壤质土透气性和保水性都好。
8、植物茂盛的地方的泉眼等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
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保护。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90%左右。
11、“雨露滋润青苗,阳光照耀大地。
”这说明水和光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水分等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
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C)秋天不会萌发。
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B)根。
4、黑猩猩属于(C)杂食性动物。
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
10天后,(B)乙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4、“喜阴植物”只能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5、我们经常吃的马铃薯是根。
(√)6、凡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都是草食性动物。
(×)7、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
科学活动与测评五年级上册答案

丘;C. 自然界中的降雨
2. 对比 ①③④ ②
3. 无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
到的侵蚀作用严重
4. 植树造林、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
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适当压缩牲畜数量,
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等。(答案合理即可)
计量时间
1. 时间在流逝
活动记录 根据自然现象可以判断时间 1. 日出、日落 2. 日晷、圭表等 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即可。 我的结论:在不受外因干扰的情况下,燃烧
1. √ 2.× 3. √
7. 总结我们的认识
活动记录 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模拟对象:湿润且有少量沙石的土代表 无植
物生长的山丘;有植物生长的土代表有植物生长
(答案合理即可) 同步测评 判断。
1.× 2. √ 3. √
6. 水的作用
的山丘;喷水器喷出的水代表降雨。 设计实验:在模拟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
等分的一炷香每份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燃香变 短的速度基本是相同的,像这样有规律的事情可 以用来计时。 同步测评
1.B 2.C 3.D 4.C 5.C
2. 用水计量时间
活动记录 观察水流速度 我的观察:水流速度不是保持均匀的。 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即可。 测量更多水流速度的变化 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即可。 我的发现:流掉前 50 毫升水与流完前 100 毫
科学活动与测评 五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光
1. 有关光的思考
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活动记录
区分光源与非光源
科学回顾
1. 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3. 自身发光
非自身发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带下载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形图上的蓝色通常表示()。
A.海洋B.高原C.平原D.盆地2.下列哪一项的形成与水流的作用无关()。
A.黄土高原的沟壑B.入海口三角洲C.土壤沙化3.从火山喷发现象和喷发物中, 不能推断出的是()。
A.地球内部温度很高B.地球内部压力很大C.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D.沉积的石、砂会胶结与压合4.如图所示,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 那么它形成于强烈的()A.火山喷发B.陨石撞击C.地震5.地球表面的形态复杂多样, 不属于风蚀型地貌的是()。
A.风蚀蘑菇B.沙漠C.雅丹地貌二.填空题(共5题, 共32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
2.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等。
3.地球内部由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三部分, 汶川地震发生在()内。
4.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由于地球()引起的, 它们能使地球表面发生剧烈的变化。
风的作用和()等也能引起地形的变化, 它们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
5.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平原、()、山地、丘陵、()五种地形齐备, 山区面积广大, 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 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2.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土壤。
()3.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不会喷发了。
()4.一处岩石如果没有人为破坏是永远不会改变模样的。
()5.侵蚀会改变土地的地形地貌, 但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四.连线题(共1题, 共2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主要成因连线。
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2.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3.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至少写出四种)5.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看到彩虹。
()
7.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是不会改变行进的
方向。
()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线。
()
四、我认识。 1.把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在一起, 能制作一种观测器,它就是:
答:望远镜。
2.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 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 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是光沿直线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 及答案
4.光的折射是指 光通过两种不同的 透明物体时会改变它的行进方向 。
5.1666年,英国科学家 牛顿 在暗室中 让阳光(白光)透过 三棱镜 折射到墙
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 光。
6.彩虹是由空气中的 小水滴 使阳 光发生 折射 形成的。
二、选择题。
1.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效果
实验步骤
打开手电筒,移动带孔的纸片, 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 孔,看是否能照射到墙上。
观 察 到 的 手电筒的光能穿过所有纸板上的
现象
孔,照射到墙上。
通 过 实 验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 我知道了 进的。
七、分析应用。
1.设计一个不回头可见到身后景物 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2.这是小明在学习《照镜子》一课时, 在镜子里观察到的像,你能帮她画出 实际的物体来吗?
传播的性质形成的。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水滴是透明的介质。 水滴在空气中由于表面张力 的作用呈椭圆体表面为曲面, 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2.七彩的陀螺转动后为什么变成白 色的呢?
答:因为白光是由七种不同颜 色的光合成的。
六、科学探究。 研究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考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哪里进行的?A. 根部B. 叶片C. 花朵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相同。
(×)2. 植物的根部只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水在0℃时会结冰。
(√)4.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5.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3.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______的能源。
4.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______。
5. 水在______℃时会结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
3. 请简述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请简述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的不同之处。
5. 请简述水在0℃时的状态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棵植物叶片的面积增加了,那么它的光合作用效率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快,那么一天的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3. 如果一个地区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利用风能?4. 如果一个地区的石油资源枯竭了,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能源危机?5. 如果一个地区的淡水资源非常匮乏,那么这个地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有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将热“发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指生物具有()的特性。
A.生长B.遗传C.变异3.在火焰周围感受到的温度高低与()有关。
A.火焰的形状B.火焰的颜色C.我们离火焰的距离4.在热饭菜时,你认为下面哪个方法将饭菜热得最快()。
A.盖上锅盖B.用小火加热C.用大火并用铲子不断翻炒5.在研究几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时,需要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A.材料的形状一样B.材料的颜色一样C.材料的轻重一样6.以下材料,可以作为保温材料的是()。
A.棉花B.铜C.铁7.在夏天,狗经常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
A.散热B.保温C.加热8.下列的哪种环境中能采集到的微生物()。
A.池塘里B.纯净水里C.自来水里9.冬天里,用手摸刀比摸木棍要凉,这是因为()。
A.刀比木棍重B.刀比木棍传热快C.刀比木棍传热慢10.不靠空气、水和其他物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A.蚯蚓B.石头C.花草12.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有些微生物被人类所利用,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和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作泡菜、酸奶。
______还可以用于制作药品,生产_______等。
14.1666年,_______用三棱镜对太阳光进行研究,发现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
15.________用自己磨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微小世界,并且发现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微小生物的存在。
16.我们在_______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_______。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1.光和影1.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当用手电筒在物体的左边照射时,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面)。
2.(1)只要有光源就一定有影子。
(×)(2)影子总是出现在和光源相反的方向。
(√)(3)看起来比较明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5)做手影游戏时,除了用手挡住光以外,还必须要有显示影子的屏。
(√)3.一个人走过一盏路灯,认得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D)A.一直变短B.一直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4.在下列四种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C)A.太阳B.萤火虫C.月亮D.篝火5.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第二单元1.(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呈现影子的屏。
(2)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影子的特点:A.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B.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C.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系。
(4)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当用手电筒在物体的左边照射时,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面2.(1)只要有光源就一定有影子。
×(2)影子总是出现在和光源相反的方向。
√(3)看起来比较明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5)做手影游戏时,除了用手挡住光以外,还必须要有显示影子的屏。
√3.(1)一个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DA.一直变短B.一直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2)在下列四种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CA.太阳B.萤火虫C.月亮D.篝火4.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
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2.阳光下的影子1.(1)根据我们的观察,一天中的影子不仅有(长短)的变化,还有(方向)的变化,这是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2)当太阳在南方时,你的影子在(北)边,当你的影子在身后时,太阳则在你的(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
(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9、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20、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2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2、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
2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
24、植物种子的发芽与光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
(√)25、蚯蚓喜欢干燥明亮的环境。
(×)
26、在研究绿豆芽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空气等。
(√)
2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28、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29、光照的强弱对绿豆芽的生长没有任何的影响。
(×)30、人类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
(×)
31、给植物嫩芽浇水,不但不利于其生长,反而会加速其腐烂的速度。
(×)
32、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则不需要。
(×)33、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34、在“草——虫——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生产者。
(×)
35、稻田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
(√)
3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原来的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新的环境。
(√)
37、池塘里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38、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39、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
40、草原上的草减少了,草原上的鹰也人相应地减少。
(√)
4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
42、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
43、各种生物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时,它们才能生存下来。
(√)
4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45、查阅资料对我们建造生态瓶是很有帮助的。
(√)46、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47、蚱蜢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48环境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4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50、任何动物都不会把淤泥当作自己的栖身之所。
(×)
51、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生活的环境完全相同(×)52、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
53、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不会对生态瓶里的动植物有任何影响。
(×)
54、沙尘暴虽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较大,但不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
5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56、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57、老鹰吃蛇,蛇吃青蛙是一条食物链。
(×)58、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三、选择题(错一题扣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
A、光B、温度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A)。
A、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B)的方向生长。
A、没有水B、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B)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B)。
A、有相同的需求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C)的。
A、黄色B、灰色C、绿色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C)。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C)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B、土壤C、植物
10、在研究种子发芽受水影响的实验中,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是(A)A水B光C温度D养分
11、在研究种子发芽受水影响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这个组叫做(B)A对照组B实验组C观察组D控制组
12、适应香蕉生活的环境是(C)A、沙漠B、山地C、雨林
13、以下自然保护区,在湖北境内的是(A)
A、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保护区C、王朗自然保护区D、红树林保护区
1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B)A相互利用B吃与被吃C相互竞争D互惠互利
15、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C)地方。
A阴暗B阴暗、有阳光都行C阳光
四、问答题。
(共10分附加分,答对一空加1分)
1、请你写出两条水田里的食物链. ①水稻→田鼠→蛇→鹰。
②水稻→蝗虫→小鸟→鹰
2、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答: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3、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到什么保护动植物、合理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4、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系统失衡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大量捕杀动物、滥砍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