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基本知识

尿素基本知识
尿素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尿素合成反应原理为:(1)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Q1,,(2)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2.合成塔原始开车投料前,升温至150℃是为了使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得到液态甲铵;升压至80-100公斤/厘米2是为了使液态甲铵不分解。

3. 中压吸收塔顶部气相出口温度,是由顶部氨水浓度和中压系统压力所决定的。此温度可看作是一定压力下浓氨水的沸点温度。

4. 尿素合成塔压力指标是19.8±0.2MPa、尿素合成塔顶部温度指标为188±2℃。

5. 影响缩二脲生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氨分压、停留时间、尿液的温度。

6.成品尿素粒度差的原因有两方面:机械原因,和化学原因。

7. 合成塔操作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压力、温度、进料物料中的氨碳比与水碳比。

8. 原始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应慢速送少量氨水入塔。短期停车后的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不能先送氨水入塔,而是等投二氧化碳后,要根据一段吸收塔的操作情况尽量晚送一甲液。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中压泄压至(D ),停空压机。

A 0.4MPa左右

B 0.6MPa左右

C 0.2MPa左右

D 0.8MPa左右

2、在NH3/CO2分子比不变, H2O/CO2 (分子比)增高, 塔底温度增高, 塔顶温度( B )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3、氨循环的目的是(ABD )

A 合成塔衬里焊缝及塔的密封处是否泄漏B一段循环密封处是否泄漏

C 升压

D 检查氨冷凝器的冷凝情况

4、合成塔原始开车出料时会出现的现象(ABCDE)

A塔顶温度会突然升高B合成塔压力突然上升C预分离的温度出现降低的拐点

D中压分解塔分离器出现液位E中压吸收塔底部温度上升

5、合成塔温度的选择是以( A ) 作主要因素

A 材料耐腐蚀能力

B 反应速度

C 反应温度

D 合成塔压力

6、尾吸系统爆炸的措施: ( ACD )

A防止静电作用,泄压应该缓慢

B加快气体流速,将爆炸气体快速放出

C尾气放空管与蒸汽喷射泵蒸汽出口汇合在一起,冲稀可爆炸气体的成分

D注意防止在易爆的设备内产生气流瞬时冲击

7、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 E ),底部占( A ),实际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底回流氨可不加。

A 20%

B 30%

C 50%

D 70%

E 80%

8、一分塔分离器无液位出现( AB )

A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B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

C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上升

D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

三、问答题:

1、请写出氨中毒的急救方法(20分)

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

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已知尿塔容积20m3,每小时生产成品尿素20吨,估算合成塔内物料的停留时间?(16分)

答:T=20×V/G=20×20/20=20(分钟)

四、请画出蒸发系统流程图?(2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尿素合成反应原理为:(1)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Q1,,(2)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2.合成塔原始开车投料前,升温至150℃是为了使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得到液态甲铵;升压至80-100公斤/厘米2是为了使液态甲铵不分解。

3. 中压吸收塔顶部气相出口温度,是由顶部氨水浓度和中压系统压力所决定的。此温度可看作是一定压力下浓氨水的沸点温度。

4. 尿素合成塔压力指标是19.8±0.2MPa、尿素合成塔顶部温度指标为188±2℃。

5. 影响缩二脲生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氨分压、停留时间、尿液的温度。

6.成品尿素粒度差的原因有两方面:机械原因,和化学原因。

7. 合成塔操作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压力、温度、进料物料中的氨碳比与水碳比。

8. 原始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应慢速送少量氨水入塔。短期停车后的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不能先送氨水入塔,而是等投二氧化碳后,要根据一段吸收塔的操作情况尽量晚送一甲液。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中压泄压至(D ),停空压机。

A 0.4MPa左右

B 0.6MPa左右

C 0.2MPa左右

D 0.8MPa左右

2、在NH3/CO2分子比不变, H2O/CO2 (分子比)增高, 塔底温度增高, 塔顶温度( B )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3、氨循环的目的是(ABD )

A 合成塔衬里焊缝及塔的密封处是否泄漏B一段循环密封处是否泄漏

C 升压

D 检查氨冷凝器的冷凝情况

4、合成塔原始开车出料时会出现的现象(ABCDE)

A塔顶温度会突然升高B合成塔压力突然上升C预分离的温度出现降低的拐点

D中压分解塔分离器出现液位E中压吸收塔底部温度上升

5、合成塔温度的选择是以( A ) 作主要因素

A 材料耐腐蚀能力

B 反应速度

C 反应温度

D 合成塔压力

6、尾吸系统爆炸的措施: ( ACD )

A防止静电作用,泄压应该缓慢

B加快气体流速,将爆炸气体快速放出

C尾气放空管与蒸汽喷射泵蒸汽出口汇合在一起,冲稀可爆炸气体的成分

D注意防止在易爆的设备内产生气流瞬时冲击

7、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 E ),底部占( A ),实际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底回流氨可不加。

A 20%

B 30%

C 50%

D 70%

E 80%

8、一分塔分离器无液位出现( AB )

A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B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

C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上升

D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

三、问答题:

1、请写出氨中毒的急救方法(20分)

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已知尿塔容积20m3,每小时生产成品尿素20吨,估算合成塔内物料的停留时间?(16分)

答:T=20×V/G=20×20/20=20(分钟)

四、请画出蒸发系统流程图?(20分)

设备

1熔融泵出口过滤网有堵。处理方法:()。停造粒,清主线过滤网

2影响柱塞泵填料使用寿命因素主要有:()、()、()、()及连接、安装质量。

密封水,导向套的材质,填料的形式和材料,柱塞镀铬质量

3对蒸汽管道和物料管道,要求使用金属缠绕垫,并注意材质。一甲液、二甲液使用()金属缠绕垫,其他选用()金属缠绕垫。316L,304

4一甲泵不正常原因及处理方法有那些?

?一甲泵气缚

一甲液组分失调NH3/CO2分子比大于正常范围(2.8-3.2),应通知总控调整一甲液组分,一甲泵进口带冷凝液。

?一甲泵打不起压

组合阀阀片磨损,密封面上由于脏物压成凹良或阀片打毛;弹簧失效;组合阀高低压阀之间垫片或组合阀与缸体之间密封垫损坏;组合阀安装时未对准或锁紧,运转时松动;一甲液组分失控。均应停泵处理。

?一甲泵进出口管堵

一般进口管堵机会较多,停车时应注意用冲洗水泵冲洗一吸塔

5请画出水解气提塔设备图?

6请画出1#总控一吸塔塔设备图?

7操作工巡检发现—————、————时,由当班班长联系调度,维修班长处理,并由当班班长在交接班本上注明联系人及处理事项。如当班内不能处理由当班班长报至————————,由副部长批准同意后由下一班处理

填料泄漏、压盖晃动、事业部设备副部长

8电机的日常维护保养由————、————、————共同负责。操作工————巡检一次,维修工、电工————巡检一次,由操作工将异常情况记录在《设备巡检检修记录本》上。电机的防腐及清洁卫生由使用单位负责。

电工、维修工、操作工、每小时、每天

9电机日常巡检内容包括:电机————、————温度、————温度、电流;电机————情况;电机风扇运转情况;是否有润滑油————;电机紧固螺丝、接线盒是否————;现场控制箱、按钮、电流表是否完好; 电机现场控制箱的防护设施(遮雨罩)、安全设施(接地、接零)是否完好等。

运行声音、整机、轴承、振动、溢出、松动

10设备卫生:事业部将所有设备包机到人,实行——————责任制。包机人定期做设备、现场卫生,保持设备无———、————,现场无杂物。

双包机、灰尘、油污

11离心泵运行中要定期检查项目

轴承工作是否正常;

油温是否正常;

电机的温度是否正常;

油位是否正常;

油质情况:不能进水,进杂质,不能乳化或变黑;

12柱塞泵启动后打不上压的原因

介质温度高汽化;

进出口单向阀泄漏,弹簧失效或杂质卡住;

泵有气没排干净;

物料易汽化组分浓度高;

进口阀堵塞或未打开或被杂质卡住;

泵出口副线阀漏;

压力表阀没打开或压力表失灵。

13 .柱塞泵跳闸的原因

变频器器故障;

电机故障;

负荷过重,电流超标;

电器故障;

润滑油压低、连锁动作;

断电。

14尿素岗位使用的现场压力表主要为()。

弹簧管压力表

15尿素岗位仪表控制调节阀为()调节阀。

气动薄膜式

操作工发现()、()、()、()等应立即将详细内容明确通知电控部DCS维护人员,不允许如计算机有问题、计算机死机等(模糊问题)的电话通知,以免延误处理问题。

趋势无,鼠标不动,键盘失灵,计算机死机

16现场压力表不准影响因素

弹簧失去弹性;压力表内部部件腐蚀;引压管堵塞,导致压力不准。

17电机巡检注意事项

对电机首尾端轴承进行测温,听声音,温升不应超过规定值,温度也不应该有很大波动, 轴承温度陡升超出正常范围,电机发出剧烈的杂音和电机异常震动均应立即停机;巡检检查电机电流应在额定范围之内,在负荷没有变化而电机电流变化很大也应视为异常应通知电工;检查油泵油压是否正常,各辅机运行是否完好;电机通风散热完好,周围无水、汽、高温等有可能影响电器安全运行的危险源;电机有放电、冒烟、冒火等不正常现象应先停机,再通知

18普通电机运行时温度参考标准

电机温度参考标准:

电机本体夏天≤80℃

冬天≤60℃

电机轴承夏天≤60℃

冬天≤30℃

新注油电机轴承24小时内≤90℃

19气动薄膜式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电气阀门定位器来控制气源压力的大小,使空气作用于调节阀的橡胶膜片,膜片的收缩与扩张再带动阀杆上下动作,而达到控制介质的目的。

安全

1四懂:懂性能,___,懂结构,____。三会:__,会维护保养,_。

懂工艺流程、懂原理、会操作、会判断故障

2安全“五最”是什么?

安全“五最”是指最重视、最有意志力、最得力的措施、最残酷的处罚、最持之以恒的工作。3液氨不能贮存在密闭的容器或管道内的原因有那些

液氨在容器内的压力取决于温度;液体是不易可压缩的C温度的升高液氨膨胀容器中的压力将很快升高。

4一般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若直接经济损失不便计算则按增加排污费计算);或者单套系统减量达当日产量————————以下的环境污染事故。

5万元(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30%(含)以上50%(不含)

5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若直接经济损失不便计算则按增加排污费计算);或者单套系统停车并影响当日产量——————;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环保局介入调查的环境污染事故。10万元以上50万元(含)以下、50%-100%(含)、县、市一级

6《尿素解析废液排放环保标准》概念:控制三关键点————————,规范两类管理————————,实现————————。

温度、颜色、浓度、正常操作,异情处理、达标排放

7正常操作要点:尿素总控操作人员每小时对解吸系统巡检一次,观察废液是否显蓝色,并做详细记录;尿素总控分析人员每班分析一次精炼来氨水浓度——————;尿素总控操作人员实时监控解吸塔底部温度————。

>8﹪、≥155℃

8异情处理:当废液pH>10时,将废液改进——————,再用泵进行回收到氨水槽,并及时向岗位技术员、值长汇报;当废液7<pH<10废液或显蓝色时,将废液改进事故池(即地槽),及时向岗位————————汇报,并联系事业部————————向安环部请求将废液用泵排至山洪沟。

事故池(即地槽)、技术员、值长、安全总监、生产总监

10《污水临时排放申报标准》适用范围,各事业部非正常生产的——————、设备——————、置换排水、循环水——————等临时性生产污水排放的监控和管理。

工艺排水、检修清洗、置换排水

11各事业部必须在得到————————相关负责人审批签字认可后方能进行污水临时性排放,夜间或紧急情况下除外,但必须及时电话请示,同意后方可排放,————补办申报

生产部、安环部、第二天

12系统引氨应注意那些?

新鲜氨从氨库送至系统的过程叫系统引氨。引氨的多少和速度的快慢,由系统液氨缓冲槽液位调节阀来调节控制。?必须将氨系统的设备管道与氨泵泵体内的水排除干净。如果水未排干净,引氨后液氨与水混合,放出热量,氨气化产生局部气阻,使氨泵气缚打不好。新鲜氨也不易进入系统。中压吸收塔回流加不进,存水过多时,产生严重的“水击”振坏管道;?引氨前一定要注意开氨冷凝器冷却水阀。引氨时要缓慢操作,保证系统压力缓慢上升;?引氨过程中要联系好,防止氨贮罐气进入系统。

13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干粉灭火器: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

14 NH3泄漏怎样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成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15氨中毒的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16自吸式长管放毒面具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适用于容器中的抢修和部分维修工作,以及较高毒物浓度区的维修和抢救工作。使用及注意事项

使用首先将面罩与长管联接好,检查头罩于导气管、呼吸阀密封性能,将导气管放平、放直,进气端放至上风口,远离毒区,然后戴上面罩进行深呼吸2-3次,如果呼吸畅通即可投入使用。

导气管的进气端应放在远离毒区的上风口并距离地面10cm。

使用中不能将导气管猛拉猛拖,现场应设专人监护负责导气管畅通无阻,严防导气管被压、踩,被戳和折叠。

使用过程中如呼吸困难(不畅)和有异味时应迅速撤离毒区,严禁在毒区摘下面罩。

17氨的危害有那些

氨的液体及气体对眼睛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使皮肤及皮下灼伤,还可引起肺冲血、肺气肿,中毒严重时,可损伤心脏而死亡。

18请画出蒸发系统流程图?

蒸发造粒法的尿液提浓为何采用二段蒸发?

为得到含水量较低的产品,造粒前尿液浓缩到99.7%。为到达这样的浓度,气相水蒸汽分压降的很低,当温度为140℃时,水蒸汽分压应不超过25毫米汞柱,这就决定了最终蒸发在很低的绝压下进行。

蒸发前,尿液浓度约为74%,压力为常压。如直接减到25毫米汞柱绝压,则尿液在低于结晶

温度条件下蒸发而析出结晶。尿液中析出固体物后,将影响到蒸发传热,甚至引起堵塞,而使蒸发过程不能正常进行。

从经济角度考虑,稀尿液一开始就在这样低的压力下蒸发大量水分是不经济的,因这样低的压力下二次蒸汽的冷凝液很困难,且惰性气体压缩排出需要较大的动力。

因此,尿液蒸发必须分二段进行,第一段蒸发的目的是在较高压力下初步提浓,蒸去大部分的水,再在第二段蒸发中进一步提浓达到造粒要求。

一段蒸发加热器分上下两段的原因?

一段蒸发加热器上段为蒸汽加热段,下段利用一段分解气作热源,用一段分解气加热蒸发尿液,既可节省蒸发蒸汽用量,又可减少一段吸收塔负荷。

尿素SCR系统对柴油车NOx排放控制的进展

尿素SCR系统对柴油车NOx排放控制的进展 [来源:本网讯 2007/02/05] [美] Tennison P Lambert C Levin M 【摘要】与相同技术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车具有工作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HC、CO和CO2排放低等明显优势,但柴油机的NOx排放控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排气中的O2浓度较高,传统的三效催化器无法解决。目前有2种车载系统能降低NOx的排放:以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和稀NOx捕集器(LNT)。研究探讨了SCR的应用。用氨作还原剂的SCR多年来一直用于固定源的排放控制,而尿素水溶液便于车载中制氨,且NOx的高效还原已在Ford车和其他使用尿素的场合得到了验证。在改进的欧洲Ford Focus 1.8 L TDCi柴油机上采用绿色催化系统后,NOx尾气排放可降到超低排放(ULEV Ⅱ)水平NOx 0.05 g/mile①)。排放也达到美国联邦试验规程(SFTP US06)第二阶段(Tier 2)标准(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 NOx 0.14 g/mile)范围内。尿素SCR上游由发动机排出的HC和CO通过氧化催化器来转化,尿素水溶液由Ford公司开发的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喷入废气流中,添加的尿素还原剂用作SCR金属沸石基的催化剂,在稀燃状态下将NOx还原为N2。 1 前言 为了满足未来的排放标准,柴油车的NOx和颗粒(PM)排放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柴油车的CO2排放比现今的汽油车约低20%,而燃油经济性有可能高出40%。但是,由于排气中缺少还原物质,因此在稀薄(富氧)废气中去除NOx成了关键问题。用氨作还原剂的SCR技术一直被广泛用于固定源排放的NOx治理[1]。在富氧环境下氨与NOx的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使SCR系统对轻型柴油车具有一定吸引力。与氨相比,尿素水溶液喷射装置更便于车载使用,其可行性已被Ford[2]、Volkswagen[3]、Mack Truck[4]及Daimler-Chrysler[5]公司的应用所证实。 个人用车配装尿素SCR系统需具备以下条件: (1)在加油站和维修点应有尿素水溶液供给设施; (2)尿素水溶液的添加方式应便于司机操作。 尿素水溶液供给设施的使用期限已有相关论述[6~8]。其费用由Ford公司基于市场销售情况评估为0.50~3.00美元/gal,由此得出,轻型车中轿车的尿素消耗为4 000 mile/gal,较重的多功能运动车(SUV)为1 000mile/gal,其寿命周期(12万mile)成本约为15~360美元,或小于柴油成本的5%。 添加尿素最好是在汽车加油时通过常规喷油嘴和加油管口同时进行,尿素的这种添加方式较为适宜。个人在这方面无需过多的知识和技巧,只要根据分配器上的提示和标价操作即可[9]。车载中混合添加尿素的方法已在轻、重型车运用上得到验证[10]。 本研究旨在对改进的欧洲Ford Focus 1.8 1TDCi柴油机排气系统,包括氧化催化器、尿素水溶液SCR系统和柴油机颗粒催化过滤器(CDPF)的转化效率进行评估,目的是论证其排放与ULEVⅡ排放标准NOx 0.05 g/mile、PM 0.01 g/mile、NMOG 0.040 g/mile和CO 1.7 g/mile)的可比性。同时也表明其排放达到Tier 2 SFTP US06工况标准(NMHC+NOx 0.14 g/mile)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含硫量约5×10-6的低硫柴油。全部车辆试验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的Ford汽车研究和先进工程部的排放控制研究室中进行。 2 试验 2.1 化学试验 一旦与高温废气相遇,尿素水溶液就能迅速分解成氨(NH3)。特别采用摩尔比NH3/NOx=1(或略低于化学计量比),以避免NH3在流经SCR时“逸出”并随尾气排放进入大气中。另外,在速度和负荷

尿素的工业发展过程

尿素的工业发展过程 化学工程 2008级工程硕士 摘要对尿素工业发展历史进行介绍,简述了尿素工业化过程、体系结构与发展趋势 1、尿素简介 尿素,H2NCONH2学名碳酰二胺化学名称为脲,或者碳酰胺,以氨和二氧化碳合成的一种主要的氮肥。因人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而得名,白色针状或柱状结晶,熔点132.7℃,常压下温度超过熔点即分解。现在是一 种常见而普通的化工产品,但是它的发现特别是人工合成、工业化一系列过程 却非常有意义,即体现近代工业发展的情况,更是对人类哲学、宗教理念的一 次冲击。当然现在尿素不仅作为肥料给我们带来的是农作物的高产,同时也广 泛应用与工业作为高聚合材料、多种添加剂、医药、试剂等方面。 2、尿素的发展史 尿素最先在动物的排泄物中发现。第一次得到尿素结晶是1773年,化学 家鲁埃勒(Rouelle)蒸干人尿而得。第一次得到纯尿素是1798年富克拉伊(Rourcray)等人从尿素硝酸盐中制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从无机物中制的尿素,是在1824年,德国化学家武勒(Friedrich Wohler)使用氰酸与氨反应,产生了白色的尿素,而且证明其与从尿液中提取的尿素一样。打破了当时生命力论的理论,即有机体 内的含碳化合物是由奇妙的“生命力”造成,无法用人力取得,只能由有机物 产生有机物。这次实验的成功,成为现代有机化学兴起的标志。同时在哲学上 也是一场革命。 在这之后,又出现了50多种制备尿素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或者原料难取、或者有毒、或者难以控制、或者不经济,最终都未工业化。1868年俄国化学家巴扎罗夫找到工业化的基础反应办法,即将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长期加热 而达到尿素。 现代工业都是以氨与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世界上第一座这样的工厂是德国的法本公司于1922年在Oppau建成投产的,采用热混合气压缩循环。

尿素习题及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尿素学名,分子式.纯净得尿素为、、 得或状晶体。 2、尿素在蒸发过程中,所发生得主要副反应有:与。 3、尿素得用途有、、。 4、1828年佛勒在实验室首先用与合成了尿素。 5、尿素生产得原料,对原料液氨得要求,其质量分数为,氨,水,油,对原料二氧化碳气得要求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干基),H2S 。 6、液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在液相中就是分两步进行得,一步就是 ,第二步就是,其中就是控制步骤。 7、尿素在水中可缓慢水解,最初转化为,然后形成,最后分解为与。 8、以氨与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尿素得生产过程中,经反应后,最终产物分为 两相,气相中含有、、及;液相中主要含有、、及。 9、尿素得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提高而先,后,存在。 10、影响尿素合成得主要因素有、、、等. 11、尿素合成过程中,氨碳比必须。 12、尿素合成过程中,尿素得转化率随压力增加而。 13、尿素合成工业生产过程中,其操作压力一定要高于物系得。 14、尿素合成中,对于未反应物得分离与回收得总体要求就是 ;. 15、工业上采用得分离与回收方法主要有

及。 16、采用两段减压加热分离时,第一步称为:,其压力为; 第二步称为:,其压力为。 17、经分析,要防止尿素水解、缩合等反应,蒸发过程应在尽可能下进行,并应在得时间内完成。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液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得反应就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 2、液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得反应就是一步进行得。() 3、尿素较易吸湿,其吸湿性次于硝酸铵。( ) 4、纯净得尿素为白色针状晶体。() 5、尿素水解得最终产物为水与二氧化碳。() 6、尿素在强酸溶液中呈弱碱性。() 7、尿素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呈碱性。() 8、以氨与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尿素得生产过程中,经反应后,最终产物只有一相.() 9、尿素得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得升高而不断增大。() 10、尿素合成过程中,温度应选择在最高平衡转化率时得温度。( ) 11、尿素合成过程中,氨碳比必须大于2。() 12、尿素合成过程中,氨碳比可以就是任意值。() 1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水碳比来加快反应速率。() 14、在尿素合成得工业生产过程中,操作压力一定要高于物系得平衡压力.() 15、气提过程就是一个单纯得物理操作过程。()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1、尿素转化率 2、氨碳比 3、氨过量率 4、水碳比 5、甲铵分解率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知识交流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1.1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 从上道工序送来的CO 2气体将所含液滴分离后进入CO 2 压缩机。在压缩机各进 出口设有若干温度、压力监测点,以便于监视压缩机的运行状况,压缩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来控制的,经压缩后的气体(压力约为14.3MPa,温度为110℃左右)送去脱氢系统。 1.2氨气的加压 合成氨装置送来的液氨经流量计量后引入高压氨泵,液氨在泵内加压至16.0MPa(A)左右。液氨的流量根据系统的负荷,通过控制氨泵的转速来调节。加压后的液氨经高压喷射器与来自高压洗涤器中的甲铵液,一起由顶部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 1.3液氨的加压高压合成与CO 2 气提回收 合成塔、气提塔、高压冷凝器和高压洗涤器这四个设备组成高压圈,这是二氧化碳气提法的核心部分,这四个设备的操作条件是统一考虑的,以达到尿素的最大产率和热量的最大回收。 从高压冷凝器底部导出的液体甲铵和少量的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分别用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底,合成塔内设有筛板,形成类似几个串联的反应器,塔板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在塔内返混。尿素合成反应液从塔内上升到正常液位,经过溢流管从塔下出口排出,经过液位控制阀进入气提塔上部,再经塔内液体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液体沿管壁成液膜下降,分配器液位高低起着自动调节各管内流量的作用。由塔下部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内与合成反应液逆流相遇。管间以蒸汽加热,合成反应液中过剩氨及未转化的甲铵将被蒸出和分解,从塔顶排出,尿液及少量未分解的甲铵从塔底排出。 从气提塔顶排出的高温气体,与新鲜氨及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液在约高压下一起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顶部。高压甲铵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以副产低压蒸汽。为了使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的气相和液相得到更好的混合,增加其接触时间,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设有一个液体分布器。在分布器上维持一定的液位,就可以保证气-液的良好分布。

一汽解放-尿素喷射系统售后培训课件]

尿素喷射系统 售后培训课件
发动机部 附件室 2014-3-20
1

培训内容
1 2 3 4
SCR系统原理 FAW尿素喷射系统列举 尿素喷射系统维修保养 典型故障排查、解决
2

1. SCR系统原理
1.1 SCR系统-应用必要性 环境 法规 技术解决方案
NOx危害
OBD要求
SCR技术优势 SCR技术优势
EGR
为了改善环境,满足法规要求,目前国Ⅳ阶段,一汽的国Ⅳ车大多采用SCR技术方案。
3

1. SCR系统原理
1.2 SCR系统-反应原理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最终需要外界提供的反应物为NH3。 2、常规的尿素消耗量约为柴油的2%~5% ,要看车辆具体的运行工况及排气温度。
4

1. SCR系统原理
1.3 尿素喷射系统-后处理器(不只是消声器)
1、预热腔将排气引入后处理器,并对SCR载体进行预热。 2、NH3扩散腔将氨均匀分散在SCR载体表面上,使NH3在 SCR涂层的作用下与NOx进行催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过程。 3、消声腔用于消除发动机的排气噪声。
5

1. SCR系统原理
1.4 尿素水溶液-优点
移动源-柴油车
固定源-燃煤电厂
1、32.5%的尿素水溶液结冰点最低(-11.5℃),适合移动的柴油车辆使用。 2、冬季,尿素喷射系统在完成解冻功能之前,系统不喷射尿素水溶液。
6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一分厂生产流程及说明 一分厂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说明 原料煤利用蒸汽和空气为气化剂,在煤气发生炉内产生半水煤气,经一次脱硫、变换、二次脱硫、脱碳、精脱硫、甲醇、烃化等工艺将气体净化,除去各种杂质后,将纯净的氮氢混合气压 缩到高压,并在高温、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合成为氨。脱碳解吸岀来的二氧化碳经净化和压缩 后,与氨一起送入尿素合成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尿素, 经蒸发、造粒后包装销售。 粗甲醇经精馏得到精甲醇销售。 各工段流程 1造气工段 工艺流程说明: 采用间歇式固定常压气化法,即在煤气发生炉内,以无烟块煤或焦炭为原料,并保持一定的炭层,在高温下,交替地吹入空气和蒸汽,使煤气化,以制取合格的半水煤气。经除尘、热量回用降温后送入气柜。自上一次开始送风至下一次开始送风为止,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分吹风、上吹、下吹、二次2、一脱工段 上吹和吹净五个部分。 来自造气的半水煤气,经半水煤气气柜出口冷洗塔除去部分粉尘,煤焦油等杂质并降低一定温度后由萝茨风机加压送到冷却清洗塔下段降温、除尘后进入脱硫塔,脱除部分H 2S,然后进入冷却清洗塔上段降温后,经静电除焦除去焦油等杂质后送往压缩一入。目前使用的脱硫方法为栲胶脱硫法。

3、变换工段 流程说明: 半水煤气经除油器除去气体挟带的油等杂质后,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下变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通过变换既除去了一氧化碳,又得到了制合成氨的原料气氢和制尿素所需的原料气二氧化碳,使热量得到有效回收。本工段采用全低变工艺进行变换。 4.二次脱硫 流程说明: 变换气经过气液分离器后进入脱硫塔脱除变换气中的H 2S 后送往压缩三入。并经溶液再生,提取单质硫。米用栲胶脱硫法脱硫。 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在碳丙液中溶解度大的特点,除去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气经精脱硫脱除微量硫后送往压缩四段。二氧化碳气体经净化、压缩,送至尿素合成塔。碳丙液对CO的吸收在低压下符合亨利定律,因此采用加压吸收,减压再生

尿素硝铵溶液(UAN)在农业中的应用知识讲解

尿素硝铵溶液(U A N)在农业中的应用

尿素硝铵溶液(UAN)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尿素硝铵溶液的基本情况 尿素硝铵溶液(Urea Ammonium Nitrate solution), 简称UAN溶液,国外也称为氮溶液(N solution), 是由尿素、硝铵和水配制而成。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得到广泛使用。2012年全球尿素硝铵溶液的产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美国占了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达到1360万吨,法国200万吨,其它如加拿大、德国、白俄罗斯、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产量在100万吨以内。我国是氮肥生产大国,但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刚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一般有3个等级的尿素硝铵溶液销售,即含N 28%, 30% 和32%。不同含量对应不同的盐析温度,适合在不同温度地区销售。含N28%的盐析温度为-18℃,含N 30%的盐析温度为-10℃,含N32%的盐析温度为-2℃。在尿素硝铵溶液中,通常硝态氮含量在6.5~7.5%,铵态氮含量在6.5~7.5%,酰胺态氮含量在14~17%。 表1、几种常见尿素硝铵溶液的配方及性质 原料/性质含N 28%含 N 30%含 N 32% 41%44%47% 硝酸铵 32%34%37% 尿素 27%22%16% 水 1.283 1.303 1.320 比重 -18℃-10℃-2℃ 盐析温度 由于灌溉设备和施肥机械的推广,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已经大量使用氨水和液氨。由于这两种液体氮肥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在贮藏、运输和施用过程中都有特别的设备和操作要求。尿素硝铵溶液是一种常压下的稳定产品,对设备和操作要求均比氨水低。该溶液除含有铵态氮外,还有其它氮形态。肥效上也优于氨水。特别是硝酸铵原料,作为固体原料存在危险性,但与尿素配成溶液后,消除了它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十分安全。因此尿素硝铵溶液一推出市场,比氨水液氨更受欢迎。 尿素硝铵溶液将三种氮源集中于一种产品,可以发挥各种氮源的优势。硝态氮可以提供即时的氮源,供作物快速吸收。铵态氮一部分被即时吸收,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从而延长肥效。尿素水解需要时间,尤其在低温下通常起到长效氮肥的作用。为减少氮的淋溶损失,现在在尿素硝铵溶液中通常会加入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新编实用版

YF-ED-J142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新 编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新编实用 版 提示:该合同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甲方:(供货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需货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平等协商,就农药、农 膜、化肥以及地灌、设施供货一事,自愿签订 本合同,合同条款如下: 一、商品名称: 1、尿素:一亩地30公斤,一公斤3元, 总亩数:1250亩。计112500元。 2、二胺:一亩地30公斤,一公斤5元, 总亩数:1250亩。计:187500元。

3、种子:一亩地8公斤,一公斤11元。总亩数:1250亩。计:110000元。 4、地灌设施以及地灌袋直管:一亩地620元,总亩数:1250亩,计:775000元。 5、农机:一亩地60元,犁播总亩数:1250亩,计:75000元。 6、打棉花杆以及清理:一亩地20元,总亩数:1250亩,计:25000元。 7、铺膜:一亩地30元,总亩数:1250亩,计:37500元。 8、平整土地:一亩地50元,总亩数:1250亩,计:62500元。 9、农药:一亩地4公斤,一公斤8元。总亩数:1250亩,计:40000元。 10、围栏以及所有设施和人工费用: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的CFD分析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的CFD分析 王毓琨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省潍坊市民生东街26号)摘要:采用FIRE软件对柴油机SCR系统尿素喷射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简单介绍了数值仿真过程,对尿素喷射设角度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对尿素喷射设位置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SCR;CFD 主要软件:A VL FIRE 1. 前言 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各国对汽车废气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目前我国已经实施国III 排放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IV排放法规的实施也将提上日程,这样极大推进了柴油机SCR系统的研发,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CFD方法在SCR系统的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 计算模型 图1为某国IV柴油机SCR系统示意图,SCR系统包括增压器至催化转化器之间的整个排气管路和SCR催化转化器,本文中计算模型只选取增压器至催化转化器之间的整个排气管路;在排气管上有两个尿素喷射位置可以选择,设为位置1、位置2。CFD的计算目的是:观察喷雾雾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喷射位置,优化喷射角度。 图1 国4柴油机SCR系统示意图 网格划分采用FAME技术,自动生成Fame Advanced Hybrid网格,网格的质量、大小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性和收敛性,因此采用3D Objects的Ogl_Line对尿素喷射区域进行了网格细化,如图2所示,并对网格依赖性进行了研究,选择最合适的网格尺寸。

位置1计算模型如下图3所示: 位置2计算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位置2 计算模型

3. 边界条件 计算分析选取A25、B50、C100三个典型工况进行计算。部分边界条件设置见表1。 表1 对于尿素喷射的仿真,边界条件如:液滴喷射速度,喷雾锥角,液滴直径数量百分比分 布等,均按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数据进行设置。 4. 计算分析 尿素溶液喷入排气管的废气中,对于其入射角度的选择非常关键,入射角度定义下图5所示,箭头为尿素喷雾锥角的中心线(Spray axis )。 图5 入射角度定义 排气管中,废气温度很高,尿素溶液喷入废气中,直径小的液滴会很快气化,直径大的液滴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气化,排气管中,废气气流速度很高,直径小的液滴很容易受废气气流速度影响而改变运动轨迹,直径大的液滴受影响程度小一些。 当入射角度过大时如图6所示,直径较大的液滴受废气气流速度小影响,容易撞到对面弯管上;管壁温度相对较低,部分液滴在管壁上吸热气化使管壁温度进步降低,容易形成结晶如图6左下角,蓝色圈内为形成结晶的位置,两个蓝色圈是同一个位置,不同之处是一个是仿真结果一个是实物。图6的右边为排气管中尿素喷射位置处实物照片,其中的铁杆表示尿素喷雾锥角的中心线(Spray axis ),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铁杆。 图6 入射角度过大导致的结晶 工况点 出口压力 bar 温度 ℃ 喷射持续 时间ms A25 1.02 257 36 B50 1.07 338 113 C100 1.18 544 153

尿素生产工艺 图文详解

尿素生产工艺图文详解 1性质:尿素:学名为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相对分子量为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故称为尿素。 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状的晶体,含氮量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 尿素的熔点在常压下为132.6℃,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其吸湿性次于硝酸铵而大于硫酸铵,故包装、贮存要注意防潮。尿素易容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尿素还能容于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苯等。 2用途:尿素的用途非常的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作肥料,而且还可以用作工业原料以及哺乳动物的饲料。 2.1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化肥; 2.2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尿素可用来制取高聚物合成材料,尿素甲醛树脂可用于生产塑料漆料和胶合剂等;在医药工业中,尿素可作为生产利尿剂、镇静剂、止痛剂等的原料。此外,在石油、纺织、纤维素、造纸、炸药、制革、染料和选矿等生产中也要尿素; 2.3尿素可用作牛、羊等动物的辅助饲料,哺乳动物胃中的微生物将尿素的胺态氮转变为蛋白质,使肉、奶增产。但作为饲料的尿素规格和用法有特殊的要求,不能乱用。 3原料来源:生产尿素的原料主要是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液氨是合成氨厂的主要产品,二氧化碳气体是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的副产品。合成尿素用的液氨要求纯度高于99.5%,油含量小于10PPm,水和惰性气体小于0.5%并不含催化剂粉、铁锈等固体杂质。要求二氧化碳的纯度大于98.5%,硫化物含量低于15mg/Nm3。 4生产方法:水溶液全循环法. 5生产原理: 5.1化学及热、动力学原理:液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式为: 2NH3(l)+CO2=CO(NH2)2+H2O这是一个放热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反应机理目前有很多的解释,但一般认为,反应在液相中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液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铵,故称其为甲铵生成反应:2NH3(l)+CO2(g)=NH4COONH2(l)该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强放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此反应速率很快,容易达到平衡.且此反应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很高.然后是液态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称为甲铵脱水反应:NH4COONH2(l) =CO(NH2)2(l)+H2O该反应是微吸热反应,平衡转化率不是很高,一般为50%-70%.此步反应的速率很慢是尿素合成中的控制反应. 5.2工艺条件选择:根据前述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可知,影响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原料的配方压力、反映时间等. 5.2.1温度尿素合成的控制反应是甲铵脱水,它是一个微吸热反应,故提高温度、甲铵脱水速度加快.温度每升10℃,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因此,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是有利的. 目前应选择略高于最高平衡转化率时的温度,故尿素合成塔上部大致为185~200℃;在合成塔的下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对温度起者决定性的作用.操作温度要低于物系平衡的温度. 5.2.2氨碳比工业生产上,通过综合考虑,一般水溶液全循环法氨碳比应选择在4左右,若利用合成塔副产蒸汽,则氨碳比取3.5以下. 5.2.3水碳比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水碳比一般控制在0.6~0.7;(1)操作压力一般情况下,生产的操作压力要高于合成塔顶物料和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二章)

习题解答(第二章) 一、选择题 1.25℃时,0.01mol/kg的糖水的渗透压为π1,而0.01 mol/kg的尿素水溶液的渗透压π2,则___ B _。 (A)π1<π2(B)π1 =π2(C)π1>π2(D)无法确定 2.应用克-克方程回答问题:当物质由固相变为气相时,平衡压力随温度降低而__ C__。 (A)不变(B)升高(C)降低(D)视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 3.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__ C的物质。 (A)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B)改变溶液的导电能力 (C)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D)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4.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_ D___。 (A)气体为理想气体 (B)多分子层吸附 (C)固体表面各吸附位置上的吸附能力是不同的 (D)单分子层吸附 5.溶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D__。 (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稳定的系统 (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不稳定的系统 (C)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系统 (D)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系统 6.下列各性质中,属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的是___A___。 (A)布朗运动(B)电泳(C)丁达尔现象(D)流动电势 7.引起溶胶聚沉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___D__。 (A)温度的变化(B)溶胶浓度的变化 (C)非电解质的影响(D)电解质的影响 8.用KBr加入浓的AgNO3溶液中,制备得AgBr溶胶,再向其中加入下列不同的电解质,能使它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最少的是__ C _。 (A)Na2SO4(B)NaNO3 (C)K3[Fe(CN)6] (D)KCl 9.等体积0.10mol/dm3 KI和0.12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制成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___D__。

尿素的标准化学知识点归纳

尿素的标准化学知识点归纳 尿素的标准化学知识点归纳 尿素的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其主要用途为农业肥料、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部门的原料。 分子式: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60.055(根据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2引用标准 GB/T2441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2443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2444尿素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2445工业用尿素铁含量的测定邻菲 GB/T2446工业用尿素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GB/T2447工业用尿素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2448尿素粒度的测定筛分法 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13256工业用尿素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 3技术要求

3.1外观:颗粒或结晶。 3.2尿素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尿素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工业用农业用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氮(N)含量(以干基计)≥46.346.346.346.346.346.0 缩二脲含量≤0.50.91.00.91.01.5 水分(H2O)含量≤0.30.50.70.50.51.0 铁含量(以Fe计)≤0.00050.00050.0010 碱度(以NH3计)≤0.010.020.03 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0.0050.0100.020 水不溶物含量≤0.0050.0100.040 粒度(φ0.85~2.80mm)≥909090909090注:结晶状尿素不控制粒度指标。4试验方法 4.1总氮含量的测定按照GB/T2441的规定进行。 4.2缩二脲含量的测定按照GB/T2443的规定进行。 4.3水分的测定按照GB/T2444的规定进行。 4.4铁含量的测定按照GB/T2445的规定进行。 4.5碱度的测定按照GB/T2446的规定进行。 4.6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按照GB/T13256的规定进行。 4.7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按照GB/T2447的规定进行。 4.8粒度的测定按照GB/T2448的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常见的几种尿素生产工艺介绍.

常见的几种尿素生产工艺介绍 第一节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艺 斯塔米卡公司((Stamicarbon.B.V是荷兰国营矿业公司(DSM的子公司,在4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尿素生产工艺。早期尿素生产由于存在着合成塔等设备的晋严重腐蚀问题,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生产技术的推广。直至1953年,斯塔米卡邦提出在二氧碳原料气中加少量氧气的办法,解决了尿素设备的腐蚀问题,为后来尿素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开辟了道路。由该公司设计的第一个工业规模尿素厂于1956年投产。在60年代初,斯塔米卡邦与国营矿业公司研究中心一起,开发了新的尿素工艺,即二氧碳化碳汽提法。从工作1964年建设投产日产20吨尿素的实验厂开始,到1967年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厂正式投产。随后在很多国家建设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工厂。 工艺流程 二氧化碳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压缩和脱氢、液氨升压、合成和汽提、循环、蒸发造粒、产品贮存和包装、解吸和水解等工序。 (一二氧化碳压缩和脱氢 从合成氨厂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CO2分离罐101——F与工艺空气压缩机101-J供给的一定量的空气混合,空气量为二氧化碳体积的4%,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102-J。在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段进口对二氧化碳气中的氧含量自动栓测。二氧化碳最终压缩到14。1MPa(A进入脱氢反应器101-D,内装铂系催化剂,操作温度:入口 ≥150℃,出口<300℃。脱氢的目的是防止高压洗涤器排出气发生爆炸。在脱氢反应器中H2被选择氧化为H2O。脱氢后二氧化碳含氢及其它可燃气体小于50*10-6。 二氧化碳压缩机102-J是单例蒸汽透平驱动的双缸四段离心式压缩机,带有中间冷凝器和分离器。蒸汽透平机转速,由速度控制器控制并自动调节转速,以适应尿素的生产负荷。多余的二氧化碳由放空管放空,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气量,应超过压缩机的喘振点。为使进口气量小于喘振气量时也不发生故态障,设有自动防喘振系统。

车用尿素水溶液

关于车用尿素水溶液的常见问题解答 一、尿素水溶液的别名及成分 答: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或汽车环保尿素)。其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组成。尿素水溶液为高纯度透明液体,有淡淡的氨水气味。 二、为什么要用尿素水溶液 答:国家自2014年7月1日起强制推行国四标准,车用尿素水溶液成了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汽车,重型卡车,客车,公交车等车型的柴油发动机必备产品。使用时直接把车用尿素水溶液加入尿素罐内即可。车用尿素水溶液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水排出,从而降低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污染,达到国四排放标准。 三、尿素罐的位置 答:国四车相对国三车多了一个小储液罐,这个储液罐就是尿素罐。国内尿素罐基本都是独立放置在车架侧面。 四、尿素水溶液的储存条件 答:车用尿素必须在-5℃—35℃之间储存,其保质期与储存温度有直接关系,储存温度越低,其保质期越长。当温度超过35℃时,车用尿素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以防加入已变质的尿素水溶液。另外,车用尿素水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凝固。 五、尿素水溶液是否产生更多的成本消耗? 答:尿素使用量为燃油消耗量的3%-5%,意思就是每消耗100L 的燃油,需要消耗3L-5L的车用尿素。在这个过程中只消耗车用尿素,并不会带来油耗的增加。另外,国四发动机燃油相比原来国三发动机会节省3%-5%,这就抵消了尿素水溶液的购置成本,所以尿素水溶液的使用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成本消耗。 六、使用尿素水溶液的好处 答:1、采用高纯尿素和深度精制的水配制而成,无色无味,几乎不含杂质,对车内部件无损害。 2、明显改善废弃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 3、有利于延长SCR系统的使用寿命。 4、对催化剂毒害微小。 5、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

尿素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尿素合成反应原理为:(1)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Q1,,(2)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2.合成塔原始开车投料前,升温至150℃是为了使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得到液态甲铵;升压至80-100公斤/厘米2是为了使液态甲铵不分解。 3. 中压吸收塔顶部气相出口温度,是由顶部氨水浓度和中压系统压力所决定的。此温度可看作是一定压力下浓氨水的沸点温度。 4. 尿素合成塔压力指标是19.8±0.2MPa、尿素合成塔顶部温度指标为188±2℃。 5. 影响缩二脲生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氨分压、停留时间、尿液的温度。 6.成品尿素粒度差的原因有两方面:机械原因,和化学原因。 7. 合成塔操作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压力、温度、进料物料中的氨碳比与水碳比。 8. 原始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应慢速送少量氨水入塔。短期停车后的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不能先送氨水入塔,而是等投二氧化碳后,要根据一段吸收塔的操作情况尽量晚送一甲液。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中压泄压至(D ),停空压机。 A 0.4MPa左右 B 0.6MPa左右 C 0.2MPa左右 D 0.8MPa左右 2、在NH3/CO2分子比不变, H2O/CO2 (分子比)增高, 塔底温度增高, 塔顶温度( B )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3、氨循环的目的是(ABD ) A 合成塔衬里焊缝及塔的密封处是否泄漏B一段循环密封处是否泄漏 C 升压 D 检查氨冷凝器的冷凝情况 4、合成塔原始开车出料时会出现的现象(ABCDE) A塔顶温度会突然升高B合成塔压力突然上升C预分离的温度出现降低的拐点 D中压分解塔分离器出现液位E中压吸收塔底部温度上升 5、合成塔温度的选择是以( A ) 作主要因素 A 材料耐腐蚀能力 B 反应速度 C 反应温度 D 合成塔压力 6、尾吸系统爆炸的措施: ( ACD ) A防止静电作用,泄压应该缓慢 B加快气体流速,将爆炸气体快速放出 C尾气放空管与蒸汽喷射泵蒸汽出口汇合在一起,冲稀可爆炸气体的成分 D注意防止在易爆的设备内产生气流瞬时冲击 7、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 E ),底部占( A ),实际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底回流氨可不加。 A 20% B 30% C 50% D 70% E 80% 8、一分塔分离器无液位出现( AB ) A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B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 C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上升 D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 三、问答题: 1、请写出氨中毒的急救方法(20分) 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正式版)模板

YOUR LOGO 如有logo可在此插入合同书—CONTRACT TEMPLATE— 精诚合作携手共赢 Sincer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正式版)模板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 o Clarify The Civi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Or Both Parties.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This Document Is Hereby Prepared 注意事项:此合同书文件主要为明确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特此编制,文件下载即可修改,可根据实际情况套用。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模板一 甲方:(供货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需货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平等协商,就农药、农膜、化肥以及地灌、设施供货一事,自愿签订本合同,合同条款如下: 一、商品名称: 1、尿素:一亩地30公斤,一公斤3元,总亩数:1250亩。计112500元。 2、二胺:一亩地30公斤,一公斤5元,总亩数:1250亩。计:187500元。 3、种子:一亩地8公斤,一公斤11元。总亩数:1250亩。计:110000元。

4、地灌设施以及地灌袋直管:一亩地620元,总亩数:1250亩,计:775000元。 5、农机:一亩地60元,犁播总亩数:1250亩,计:75000元。 6、打棉花杆以及清理:一亩地20元,总亩数:1250亩,计:25000元。 7、铺膜:一亩地30元,总亩数:1250亩,计:37500元。 8、平整土地:一亩地50元,总亩数:1250亩,计:62500元。 9、农药:一亩地4公斤,一公斤8元。总亩数:1250亩,计:40000元。 10、围栏以及所有设施和人工费用:556000元。 11、树苗:30000元 二、质量标准及要求,甲方供给乙方的产品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保证产品的有效期。 三、送(取)货方式及运费,甲方负责将产品运往乙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重型卡车、 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 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SCR则可耐350ppm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 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 求。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 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 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溶液(AdBlue)是用不含其他任何添加物的高纯尿素和纯水一起配 制的溶液,该溶液中尿素含量为%(质量分数)。国内外重型柴油机厂家大多 数采用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满足欧IV、欧Ⅴ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SCR技术的的车辆必须添加尿素溶液作为催化还原剂,使车辆达标 排放。 ? ? ? 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在中国和欧洲称为AdBlue,在美洲称为DEF,在巴西称为ARLA32. A dBlue 是由成分为%的高纯尿素和%的去离子水组成的高纯度透明液体,有淡淡的氨水气味。如果溅出,水分蒸发并形成结晶。AdBlue用于配有SCR(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轿车、卡车、客车和重型非道路使用柴油发 动机车辆,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与SCR催化剂一起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转换成无害的水蒸气和氮。SCR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催化剂,AdBlue注入装置,AdBlue容器和AdBlue剂量控制器。几乎所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包括中国的重型汽车制造商也为车辆配备选择性催 化还原系统并配以AdBlue工作液,以达到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如欧四、欧五)AdBlue和SCR技术共同作用下,能优化发动机性能和燃料消耗,减少柴油消耗可高达6%,显着降低成本。AdBlue 的平均消耗量是一般柴油消耗

(整理)农业生产基本常识

农业生产基本常识 洪殿玉 一、农业生产常用的名词概念 1、土壤耕作:是根据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2、土壤耕作主要内容:松、翻、耙、中耕、镇压。 3、作物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4、作物的生育时期:指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并从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止之间所经历的天数。 5、作物的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的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的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例如:水稻出苗;不完全突破芽鞘;叶色转绿。 6、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成为种子。 7、种子萌发需要的生态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二氧化碳。 8、土壤肥力:土壤提供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9、冻融交替和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是通过气温在零度以下时,

使液态水变为固态水,体积膨胀,扩大了孔经,而土体缩小,涨破了原来的结构,在春季解冻后形成了疏松多孔的土壤;干湿交替是土壤干和湿的过程中,土体涨缩破坏了原来的结构而变得疏松。 10、春化现象:作物要求经过一定的向低温以后才能开花1结实的现象。例如:小麦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即对低温的范围和作用的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一要求之后,才能开花结实。 11、土壤墒情:我们习惯上把土壤的含水量状况称为土壤墒情。 12、肥料三要素: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等十几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较多,而土壤中可提供的有效含量一般都不足,常常须通过施肥来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所以称他们为肥料三要素。 13、肥料利用率:是指一季作物对肥料中养分吸收的数量与施用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的百分数。 14、根瘤菌:是一种无芽孢单生的好气性杆状细菌,具有固氮能力,它存在于土壤中及某些作物的根瘤里。 15、犁底层:在耕作层以下,一般厚约5-10cm,它是由于耕作农具多年的挤压,人畜践踏的静水压力所形成的。 16、微生物肥料: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有益的微生物,经人工选育和大量繁殖,制成各种菌剂,用做肥料施入土中,这些菌剂通称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 17、径流:降水从地表或地下进入河流中的水流,从地表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