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口袋书

合集下载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ab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ab

[思考] 为什么珠穆
朗玛峰南北两侧 山坡的雪线海拔 不同?
坡向不同
[探究讨论]
1.影响黄土高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通过阅读资料,探究黄土高原地区各自然要素与 千沟万壑的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造成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它对其他自然要素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资料]
黄土高原的成因有许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是 这一地区盛行的偏北风把新疆、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 中亚沙漠中的大量沙尘刮到黄土高原地区,然后遇到秦岭 阻挡,便堆积下来而形成的。
搜集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 风光图片,并在中国地图上找 出拍摄照片的大致位置。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这种 差异性最直观地反映在植被景观 的差异上。
三个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分别沿着西 线、南线、江南——西藏三条线路旅游, 读图并讨论这三条旅行线路分别经过了哪 些地理自然带?
西线
天津
江南——西藏线 南线
[探究活动1]
选择路线和景点
1.旅行线路应沿着气候带变化的方向。 2.尽量避开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
近北极圈
欧非之旅 内陆 亚洲之旅
沿海
赤道
[观察探究1]
请同学们用网络地图系统设定自己的“旅 行”线路,并在“旅行”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 问题。
1.同学们沿着什么样的自然带变化方向进行旅 行探险的?这些自然带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2.这些自然带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什 么? 3.这些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 态。自人类文明社会以来,过度地开垦、战乱和采矿等人 类活动使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土质变得疏松, 容易遭受外力侵蚀。同时,该地区夏季暴雨集中且雨量大, 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在穿越黄土高原的过程中, 众多支流将两岸泥沙带入干流,把黄河“染成”了黄色。 据估计测算,流经这一地区的河流带入黄河的泥沙占黄河 泥沙总量的90%。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寒潮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 表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69页 0232页 0302页 0367页 0466页 0545页 0639页 0706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 线路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 域差异
2020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上海高一地理教辅

上海高一地理教辅

上海高一地理教辅
以下是一些上海高一地理教辅书推荐:
1. 《高中地理必修1》-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该教辅书是地理必修课程的教材辅助,内容全面,知识点详细,适合上海高一地理课程的学习。

2. 《高中地理必修1》- 北师大版
这本教辅书是北师大版的地理必修课辅导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3. 《上海高中地理通用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这本教辅书是上海地区高中地理课程的通用版,内容与教材配套,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4. 《地理知识大全》- 广东教育出版社
这本教辅书是地理知识的全面总结,包含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适合学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

5. 《高中地理习题与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教辅书主要是提供高中地理的习题和解析,通过做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是一些上海高一地理教辅书的推荐,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鲁教版)第3单元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鲁教版)第3单元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
123456
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纠错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地区。( × ) 提示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北方地区也有分布。 (2)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和工程建设较为有利。( × ) 提示 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和工程建设不利。 (3)溶洞的石柱是由向下发育的岩石与地面相连形成的。( × ) 提示 溶洞中的石柱由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而成。 (4)喀斯特地貌是我国特有的地貌类型。( × ) 提示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5)我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下水丰富。( √ )
123456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貌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 ) A.流水溶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搬运 4.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的成因关联 正确的是( C ) A.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侵蚀作用 B.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淀积作用 C.石钟乳——淀积作用 峰林——溶蚀作用 D.石钟乳——淀积作用 峰林——淀积作用
地下 喀斯特地貌。
位置 主要类型 特征 溶洞 地下水溶蚀所形成的地下空间 石钟乳 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
地下 石笋 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 石柱 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而成
要点笔记 峰丛是峰林的早期发育阶段,基部完全相连,通常分布于山地的 中心部位。 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而来的,基部断续相连,主要分布于岩溶盆地 的边缘。
【链接生活】 在一篇旅游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桂林就有着‘桂 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林的风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这里有平地拔 起、千姿百态的高山,还有蜿蜒曲折、明洁如镜的漓江……”文字中所说 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高山”属于哪种地貌?为什么?
地面喀斯特地貌的峰林或孤峰。峰林或孤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地势相 对平坦,才有平地拔起之感;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高山。

【知识手册】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上的运动(背诵版)

【知识手册】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上的运动(背诵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Chapter 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h(1°/4分钟)平均约1°/天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平均约30 km/s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二、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纬度因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思考方向答题术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地势纬度低(28.2°N),海拔高(1 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地形峡谷地形,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气象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高一知识点口袋书电子版

高一知识点口袋书电子版

高一知识点口袋书电子版高一是学习中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各科的知识点,我们特别准备了一本高一知识点口袋书的电子版。

这本电子书包含了高一各科的重要知识点总结,方便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查阅,提供便捷的学习工具。

第一章:数学知识点1.1 实数1.2 代数式与方程式1.3 平面向量1.4 三角函数1.5 解析几何1.6 概率与统计在数学知识点部分,我们总结了高一必修的数学知识点,并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例题。

这些知识点不仅包括了基础的数学概念,还涵盖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各种数学技巧和解题方法。

第二章:物理知识点2.1 运动的描述2.2 力的作用2.3 能量和功2.4 电学知识2.5 光学知识2.6 热学知识在物理知识点部分,我们详细整理了高一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物理规律、公式和实际应用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三章:化学知识点3.1 物质的组成3.2 化学计量3.3 气体状态及性质3.4 反应原理3.5 有机化学3.6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平衡在化学知识点部分,我们概括总结了高一化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等内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章:生物知识点4.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4.2 生物的基因组与表达调控4.3 生物的免疫与机体防御4.4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协调4.5 生态系统在生物知识点部分,我们精选了高一生物课程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生命起源、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从整体上把握生命科学的发展。

第五章:语文知识点5.1 古代文学5.2 现代文学5.3 阅读与写作技巧5.4 修辞与修辞手法5.5 文言文在语文知识点部分,我们注重对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总结。

通过对古诗词、文言文等文学形式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高一地理知识点书籍

高一地理知识点书籍

高一地理知识点书籍随着人们对地理学的认识不断深入,高中地理学科也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选择一本优秀的地理学习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一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点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

首先,我们推荐的第一本书籍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精讲精练》。

这本书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内容涵盖了高中地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

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这本书可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地理学习宝典,适合高一学生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教材。

第二本推荐的书籍是《高中地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

这本书的特点是强调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这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同时,这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

除了上述两本书籍之外,我们还推荐一本名为《地理学教程》的经典教材。

这本书是由地理学界的权威专家所编写的,涵盖了地理学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

这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讲解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提供了许多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的案例。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最后,我们还推荐一本名为《地理学习辞典》的工具书。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丰富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这本辞典详细解释了地理学相关术语的含义和用法,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学知识。

此外,辞典还提供了一些专业专题的解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地理知识点书籍是学习地理学科的关键。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活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构造问题研讨月球基地应当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活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罕有气象体系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更问题研讨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天然界的水轮回第二节大范围的海水活动第三节水资本的合理运用问题研讨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道地貌的发育问题研讨崇明岛的将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天然地理情况的整体性与差别性第一节天然地理情况的整体性第二节天然地理情况的差别性问题研讨若何对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重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比表必修二第一章生齿的变更第一节生齿的数目变更第二节生齿的空间变更第三节生齿的合理容量问题研讨若何对待农平易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构造第二节不合等级城市的办事功效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讨从市中间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成长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栽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讨故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成长;第一节工业的区位身分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讨煤城焦作出路安在第五章交通运输计划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法的计划第二节交通运输计划变更的影响问题研讨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照样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情况的调和成长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惟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中断成长实践必修三第一章地理情况与区域成长第一节地理情况对区域成长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巧在区域地理情况研讨中的运用问题研讨地理情况为新加坡经济成长供给了哪些前提第二章区域生态情况扶植第一节荒野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丛林的开辟和呵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讨为什么停滞开辟“北大荒”第三章区域天然资本分解开辟运用第一节能源资本的开辟──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道的分解开辟──以美国田纳西河道域为例问题研讨河道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成长第一节区域农业成长──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讨我的故乡如何成长第五章区际接洽与区域调和成长第一节资本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财产转移──以东亚为例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摸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平生和宇宙的演变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更第三章地球的演变和地表形态的变更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变和地质年月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更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摸索与熟悉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散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活动第四章海-气感化第一节海-气互相感化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辟第一节海岸带的开辟第二节海洋资本的开辟运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辟运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辟运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调和成长第一节海洋天然灾祸与防备第二节海洋情况问题与情况呵护第三节保护海洋权益增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感化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成长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本第一节旅游资本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旅游资本开辟前提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本第三章旅游景不雅的观赏第一节旅游景不雅的审美特征第二节旅游景不雅观赏的办法第三节中外有名旅游景不雅观赏第四章旅游开辟与呵护第一节旅游规矩第二节旅游开辟中的情况呵护第五章做一个及格的现代旅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介入旅游情况呵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成长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成长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情况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计划与调和成长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更第二节城镇计划与调和成长第三节城乡特点景不雅与传统文化的呵护第三章城乡计划第一节城乡计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地盘运用与功效分区第三节城乡计划中的重要计划第四章城乡扶植与人居情况第一节城村夫居情况第二节城乡贸易与生涯情况第三节城乡公共办事举措措施与生涯情况选修五第一章天然灾祸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天然灾祸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天然灾祸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天然灾祸第一节中国天然灾祸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祸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祸第四节中国的气候灾祸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祸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天然灾祸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天然灾祸的求援与乞助第三节天然灾祸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第一章情况与情况问题第一节我们四周的情况第二节当代情况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情况问题的根本思惟第二章情况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放弃物污染及其伤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天然资本的运用与呵护第一节人类面对的重要资本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本合理开辟运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本的合理运用与呵护第四章生态情况呵护第一节丛林及其呵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枯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情况问题及其防治门路第五章情况治理及大众介入第一节熟悉情况治理第二节情况治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大众介入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期与地理信息技巧第一节囊括全球的数字化海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巧的成长与运用第二章记载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对象——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合地图的特点和用处第三章人眼的延长——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运用第四章准肯定位的现代对象——全球定位体系(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运用与成长第五章数字时期的产品——地理信息体系(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根本功效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运用第四节GIS的成长第六章地理信息技巧的集成运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3S技巧的集成及其运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扶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宇宙1.天体: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2.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3.地球:⑴普遍性:八大行星(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⑵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外因:环境安全、光照稳定②内因:温度(日地距离)、大气(质量体积)、液态水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121.太阳辐射(2)对人类影响:提供所需要能源,维持地表温度 (3)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丰富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等;贫乏区:四川盆地、贵州等。

2.太阳活动 ⑵主要类型:黑子、耀斑(周期11年) ⑶对人类影响: (1)能量来源:4H He+能量 高温高压 核聚变 ⑴大气结构: 光球层、色球层、日内 外①对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电离层影响:耀斑爆发会扰动电离层,导致无线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③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三.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发展:空间探索→空间开发2.开发宇宙: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3.保护宇宙环境:空间垃圾来源、危害、清除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自转和公转比较3⑴恒星日与太阳日①恒星日:23h56m4s,地球自转的周期,以恒星为参照物。

②太阳日:24h,昼夜交替的周期,以太阳为参照物。

⑵自转角速度线与线速度4①角速度=360°/23h56m4s ≈15°/ h②线速度=2πR Cos φ/23h56m4s ≈1670 Cos φ(φ为纬度) ⑶公转近日点与远日点①近日点:1月初,公转角/线速度最快。

②远日点:7月初,公转角/线速度最慢。

2.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⑴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二分二至(名称冬至12月22日⑵恒星年与回归年①恒星年:365d6h9m10s,地球公转的周期②回归年:365d5h48m46s,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五.地球自转的意义1.昼夜交替⑴昼夜成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照射。

⑵昼夜交替成因:地球的自转。

⑶晨昏线:①判别方法: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夜→昼,表示日出。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表示日落。

②特点: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总是平分赤道;春秋分时,6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⑷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太阳的仰角。

①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线上H=0°;②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⑸周期:1太阳日(24h)2.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15°/h、1°/4m)⑴公式①: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h(注: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同减异加、少时借天)⑵公式②:时区序数=经度÷15°/h(四舍五入)⑶公式③: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序数差⑷日界线:0时经线、180°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跨过180°经线,日期必须减1天)7⑸特别计时方法:印度(东5.5区)、朝鲜(东9区)、中国(东8区)、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⑴原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规律:①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②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

六.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⑴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个半球相反。

⑵季节变化:由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越来越长(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82.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距|=90°-| ±φ|(同减异加)⑴纬度变化:在同一天中,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夏至日,H最大;冬至日,H最小。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夏至日,H最小;冬至日,H最大。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H最大。

3.四季和五带七.相关知识归纳1.直射点的纬度=90°-刚出现极昼的纬度2.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00经线的经度3.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4.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刻(地方时)相同、昼长9时间相等5.节气的判断:①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夏至日(6月22日)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冬至日(12月22日)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过极点):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6.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7.相对着的两条经线:时间相差12小时;经度相差180度(互补),东西经相反。

如图1,经线NA与NB时间相差12小时,经度相差180度。

10118.某纬度的昼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

例如:30°N 昼长=30°S 夜长,如图2,昼弧长AB=夜弧长CD 。

9.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00。

如图3。

6∶00 ∶000图2 图3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①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②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见下页表格)划分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状况(3)公式:t=t0-0.6△h100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②反射作用,③散射作用。

1213三、大气的运动(1)热力环流:①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②根据等压面,比较气压值:A、垂直方向——近地面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气压状况相反,高空为高压,近地面即为低压。

B、水平方向上——高凸低凹。

C、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①形成风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影响因素:14A、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

B、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的方向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③风向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①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A、七个气压带(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动力原因:15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B、六个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个高低压中心,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1617五、常见的天气系统18)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2.气候类型模式图19010203040607090°° ° ° °° ° 赤道低压带信风带 副高 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 大气环流32122234①定半球:根据最热月份若是7月(8月),为北半球;若是1月(2月)为南半球。

②定热量带:根据最冷月气温(T)24T>15℃,热带0℃<T<15℃,亚热带T<0℃,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T>0℃)③定气候类型:根据降水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七、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25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CO2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26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岩石:27①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②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③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用、岩浆活动28固结成岩作用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

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29430(1)海水的温度①水平分布:水温低纬>高纬②垂直分布: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保持着低温状态。

(2)海水的盐度31①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

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2.洋流的类型(图3.31,3.32)32(1)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①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②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③补偿流:秘鲁寒流(2)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环流,南半球逆时针环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③北印度洋的洋流:夏顺冬逆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33(2)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②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3)洋流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五、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435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2按循环周期分类 按空间分类3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