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东城语文期末高一试卷及答案

东城语文期末高一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B.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C.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D.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需要不断努力。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科技界的骄傲。

D. 我在图书馆里找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但是这本书太厚了,我看不完。

3. 下列成语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差。

B.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形容一举两得,既得到好处,又避免了坏处。

C. 一帆风顺(yī fāng fēng shùn):形容事情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D.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形容一下子就成功,没有经过任何努力。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5.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可以开阔我的视野。

B.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可以说是全班第一。

C. 这场球赛非常精彩,让人热血沸腾。

D. 这座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的正确书写是()A. 纷至沓来B. 蹉跎岁月C. 惊心动魄D. 奋发有为7. 下列句子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8.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

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简练精兵减政蝉.联(chán) 肆无忌惮.(dàn)B.反复翻来复去拯.(zhěng)救亟.(jí)须纠正C.陵墓盛气凌人温馨.( xīn) 罄.(qìn)竹难书D.谰言推波助澜稗.(bài)官沁人心脾.(p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北京,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胡同,这些胡同与四合院水乳交融....,成为京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明清家具,尤其是黄花梨家具,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与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织绣、金石等比肩而立....。

C.在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上,由近千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军团夺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让其他参赛国家望其项背....。

D.自古以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决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妥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代医学认为,红薯除了含有一定的钙质,还含有大量的钾和镁,这些物质可以维持人体的离子平衡,减缓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骨钙流失。

B.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女士曾经提出“一本书主义”,大意是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的、传得下去的、并足以支撑自己的书。

C.目前在我国学术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学界应该倡导对学术敬畏,我们虽然无力改变这种大环境,但可以营造一个敬畏学术的小环境。

D.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山楂树之恋》如同淡雅的抒情散文一样具有某种纯粹的“爱情”感受,这种爱超越了时空,变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1年6月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10题,共30分;第Ⅱ卷11—21题,共120分。

请把答案写于答题卡上交,试题不用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注意: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鞭笞(chī)龟裂(ɡuī)萌蘖(niè)万乘之势(shènɡ)B.绚丽(xuàn)贮藏(zhù)糟粕(pò)纤尘不染(xiān)C.辞藻(zǎo)卑鄙(bì)吝啬(sè)下乘作品(chénɡ)D.笨坯(pī)修葺(qì)踌躇(chóu)垂涎欲滴(yán)2.下列各组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讥诮要挟瘦削心慌意乱B.孤僻怂恿周济哀声叹气C.混沌蛊惑陷媚故弄玄虚D.胡诌冒昧矫情再接再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文章最后,引用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句,借以展望现代荔枝生产的美好前景。

语言的思想性自不待言,其形象性、情感性更是意味无穷。

B.提起广东音乐《步步高》《平湖秋月》《旱天雷》等,无一例外都已经成为广大民众耳濡目染、喜闻乐见的作品。

C.据媒体透露,海南一位售楼小姐一年有13亿元的销售额,她的提成达200万元。

这令人瞠目结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疯狂。

D.王熙凤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看看她在荣、宁二府的所作所为你就清楚了。

整天看她翻云覆雨,争权夺利,人前为别人两肋插刀,背后恨不得插人两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不但富了,人民也富了。

B.创新思维培养的是学生的决解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许多代表今天早上在会议室里都热情地同我们交谈。

人教版高中语文(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高一放学期期末试卷(3)(北京市东城区)第Ⅰ卷(选择题共 25 分)一、( 10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A.钦差摇摆岑寂陈词烂调B.蕴籍援例涸辄装腔作势C.尺牍搓商古怪成绩蜚然D.吮血锱铢罅隙命运坎坷b5E2RGbCAP2.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2 分)①,人文科学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说没有社会价值。

②地坛,很荒芜,这恰好是使我微醉的感情的最好去向。

③王勃的《滕王阁序》正堪称“诗人之赋”,流传千年,。

A.即使宣泄琅琅上口 B. 固然发酵交口称赞C.即使发酵交口称赞 D. 固然宣泄琅琅上口p1EanqFDPw3.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适合的一组是( 2 分)精读以。

实践证明,有了外,还需要略读。

就教课而言,;但就成效而言,精读的训读,,进而养成一生不懈的浓重阅读兴趣。

① 略读是主体,精读不过增补② 精读是主体,略读不过增补③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④ 精读才是应用,略读是准备⑤我们就能够进行宽泛的应用⑥我们就能够进行宽泛的略读A.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DXDiTa9E3d4.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 分)A. 浙江省奉化市土地管理局依照《土地法》相关规定,某企业400 亩领土使用权已回收。

B.我们关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看法,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C.应当用“启事”而滥用“通告”的现象层出不穷,以致社会上有些人也见错而不怪了。

D.基于《金瓶梅词话》自己的缺点,问世不久便被禁,只供少量责备家去研究,到现在还是不宜公然发行的书。

RTCrpUDGiT5.以下相关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杜牧深受苏洵《六国论》的影响,“以古事为题,寓伤心之旨”,创作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

B.欧阳修不单是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他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并冠以短序,劝告北宋君王应汲取后唐消亡的历史教训。

北京市东城区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北京市东城区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为什么当飞机起飞或下降时,乘客有时会觉得鼓膜难受,此时连作几个吞咽动作可以减轻不适感? 为什么“十聋九哑”? 这是2005年春节晚会中最出彩的一个舞蹈节目《千手观音》。

很难想象,这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

他们是怎样知道音乐节奏的呢? 演出时,四位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成了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聋哑舞者便在“节奏”中舞出神奇而曼妙的姿态。

音乐响的时候,他们把手和脸放在音箱上,通过音箱的“振动”来感受音乐的节拍 。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邰丽华 注: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频率高于20000赫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叫次声波。

探究:用两只耳朵听的好处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欢迎光临 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观察耳,对照课本46页“耳的结构示意图”,你能看到耳的哪些结构? 对照课本46页“耳的结构示意图”,联系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耳 廓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耳廓还可以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

不过人类耳廓的运动能力已经退化,只能依靠转动头部来寻找声源的位置。

外耳道 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

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及脱落的表皮混合形成耳垢,可以抑制外耳道的细菌和真菌。

外耳道 鼓 膜 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

鼓膜厚度只有1/10毫米,像一张薄纸那么薄,平均面积约70平方毫米。

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分析

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分析

(2分)《村居》通过写村居景象,表达了诗 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闲愁的心情。
12 . 答案示例(4分组)
《禾熟》通过描写金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官 场的厌倦;《村居》通过描绘淡雅的田园风光,表 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生活中淡淡的闲愁。(4分) 孔诗描写大量金秋收获的乐景,衬托自己遭到贬 谪的无奈悲凉之情,抒发郁闷心情;张诗描绘出初 秋的田园风光,“花稀”、“寒鸦归”等景抒发了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闲静的喜爱和向往。(4分)
19.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 “取名”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 分) 指向课外。开放 性强。要求学生 立足文本 举一反三,深化 认识。
19题评分标准:(共10分) 1文章内容的把握3分; 2联系实际谈看法4分; 3语言表达3分。 3分+4分+3分=10分 三档: 10——9分; 8——6分; 5分以下。
形式—— 答为下文做铺垫并具体明确铺垫的内 容,得2分 只答为下文做铺垫,未明确具体内容, 得1分 答为下文做铺垫,但具体铺垫内容不 合理,得1分(如为下文男女取名不同埋 下伏笔等。) 答承上启下,得1分
4分示例: ①祖父为新添儿孙起名,全凭自己的意 愿,虽然外貌品性和名字一起会给人以 整体的印象,却很少有名副其实的,多 是传达了家人的美好期望,(2分)写 这一情景为后文对名字的思考做了铺垫。 (2分) ②旧时人们多将对孩子的期许寄予在姓 名中,(2分)为后文对名字文化的思 考做了铺垫。(2分)
1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斯坦尼斯拉夫斯 基“中国戏剧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则的自 由行动”论断的理解。(5分)

评分 准则
5分 分别解释“规则”(2分)和“自 由”(2分),语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说明:“规则”包括“程式性” 或“规范性表现手段(1分)“行 当”(1分); “自由”包括“对人物的态度评 价”(1分)和“对人感情的体验” 或者“深入人物内心”(1分)

2011东城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2011东城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2011-05-31 17:43:37| 分类:学语文|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高三语文本试卷共7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拾人牙慧糟粕(pò)棱(lénɡ)角分明B.眷顾欢渡佳节庇(pì)护锐不可当(dānɡ)C.坐阵星罗棋布徘徊(huái)酩酊(tīnɡ)大醉D. 松驰沧海一粟负荷(hè)拈(zhān)轻怕重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拥有“中国最美湿地公园”称号的鸣翠湖,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参观游览。

B.鼎新国际集团的她能力强、情商高、思路活,工作信手拈来,因而常常受到客户的好评。

C.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令世界刮目相看。

D.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360公司与腾讯公司的纠纷,在工信部等部委的干预下终于偃旗息鼓。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新数据分析表明,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B.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危机导致多个国家对核电发展前景产生忧虑,但我国相关部门表示此次危机不会影响我们既定的核电发展方针和规划。

C.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因为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实现从贴牌大国到品牌大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

D.目前在英国大约有5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这一数字会迅速增加,预计到2021年将要达到近100万人左右。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011年东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

2011年东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0——2011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A(B.欢度佳节/庇.(bì)护;C.坐镇/ 酩酊.(dǐnɡ)大醉;D.松弛 /拈(niān)轻怕重)2.B(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3.B(A.“它”指代不明;C.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成分赘余,“近”和“左右”有重合)4.D(法国的巴尔扎克)5.C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6.C.美好7.B.连词,那么(A.顺承连词,就/ 转折连词,却; C.介词,表被动,被/ 替,给; D.介词,在/ 对于)8.A(国都的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竹子当做珍宝)9.B(“厌恶”应为“轻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10分)(略)11.(5分)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

[参考译文]现今学问渊博记忆力强并且有良好的言行的人,(他们的)文章本来就精深;孤陋寡闻并且学识疏浅的人,(他们的)文章本来就浅陋。

但是世间有过于追求义理的人,他们的言辞杂乱没有条理,粗俗浅显,像语录体却没有文采;有过于追求考证的人,(他们的文章)到了琐碎繁绕的地步,并且言语没完没了。

自以为文章美到了极点却反而因此成了弊病,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得)太过份,而在(他)应当选择的东西上面智性变得愚钝糊涂了。

12.(8分)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④终刚强兮不可凌子魂魄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为鬼雄)⑤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⑥镜中衰鬓已先斑千载谁堪伯仲间13.(7分)(1)(3分)D(“冬日的太阳”应为“凄冷的太阳”)(2)(4分)【参考答案】江岛上,蓼草、荻花掩映着村民的竹篱、茅舍,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幽美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第一部分(18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溘.然(kè)美人觚.(gū)锋芒必露B.肄业洿.池(kuā)吐蕃族义愤填膺.(yīng)C.皮囊聒.噪(guō)秒杀客虚与委蛇.(yí)D.句读逡.巡(jūn)潭柘.寺(zhè)草管人命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某著名音乐人因醉驾被判拘役6个月的消息不胫而走....,网民们纷纷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数人赞成法院的判罚。

B.作为孔子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从汉代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各种对之进行注解、阐释的著作可谓叠床架屋....,举不胜举。

C.日本由大地震诱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周边居民首当其冲....,受到核辐射的威胁,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躲避危险。

D.中国的乒乓球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在各种国际大赛中包揽所有金牌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让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决定,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都会有所不同。

B.立足于当前基本国情,我们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转变发展,要从“外延式扩展”转变为“内聚式”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C.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最近决定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加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

D.全球耐药病原体不断出现并呈蔓延趋势,越来越多的常用药正在失效,为之,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呼吁人们关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4.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在通过林黛玉的行踪描写贾府典型环境的同时,引出了众多的人物,重点介绍了贾母、王夫人、元春四姐妹、王熙凤和贾宝玉。

B.《祝福》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其中,第一次肖像描写塑造的是一个身处社会底层,却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

C.《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之后,卡西莫多将弗罗洛从钟楼顶上推下去摔死,自己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

D.《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连续多日打鱼无获,后来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重达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但在归航途中,鱼被鲨鱼吃掉了。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切创造说到底是生命的自我 ① 。

与其说人是在发现着无限的外在,毋宁说人是借外在形式证明自己无限的发现力。

无限的外在形式,不过是人无限的内在发现力的印证罢了,这是人唯一可能得到的酬劳。

所以, ② , ③ 生命能有不尽的欢乐,灵魂能有普度之舟。

A .取悦 与其说维持生命是为了去做这种种发现,毋宁说种种发现是为了维持生命以便B .愉悦 与其说种种发现是为了维持生命,毋宁说维持生命是为了去做这种种发现以便C .愉悦 与其说种种发现是为了维持生命,毋宁说维持生命是为了去做这种种发现以致D .取悦 与其说维持生命是为了去做这种种发现,毋宁说种种发现是为了维持生命以致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去B .倚歌而和.之 和:同声相应,唱和 C .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托 D .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何为其然.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然.力足以至焉 生乎.吾前 方其.破荆州 虽.一毫而莫取 距其.院东五里 虽.有槁暴 A. C. B. D.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虽然身处逆境,但是并不消沉,所以昂扬奋发、积极进取成为本文的感情主调,这源于作者深厚的学养,开阔的思想,豪迈的胸襟,洒脱的气度。

B.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C.作者以赤壁之游为依托,将理论的反复申述与感情的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实现了哲理和诗情的高度融合。

D.本文是一篇用文赋这种形成于宋代的赋体写成的游记,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律赋在声律字句方面的限制,具有了散文伸缩自如、挥写自由的特征。

第二部分(82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0.意识到人生有限、生命短暂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

《赤壁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喟叹,《兰亭集序》中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悟。

请“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不少于100字)(5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4分)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取材于《孟子·告子上》)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5分)①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②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③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④锲而不舍,___________。

(《荀子·劝学》)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渲《过秦论》)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

(5分)水槛遣心①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水槛遣心:此诗大约作于公元761年。

水槛,诗人居所草堂的水亭之槛,专供垂钓、眺望。

②赊:远。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草堂环境特征:远离城郭,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能够极目远眺。

B.颔联写诗人凭槛眺望所见,“澄江”句是对远景的描绘,“幽树”句是对近景的描绘。

C.尾联呼应首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出草堂的闲适幽静。

D.此诗以“水槛”为中心意象展开描写,句句是景物呈现,句句又蕴含“遣心”之意。

②颈联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句,试赏析两句中动词的妙处并分析其所表达的感情。

(3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中国古人的眼中,动物如同人类一样,有着鲜活的生命观。

中国人认为,天生万物,每一物都蕴含着丰富的上天的信息,此之谓“天性”。

人类如此,万物莫不如此,动物也不例外。

中国人于动物中特喜羊。

汉字中带有“羊”部的都具美善意,如此“美”“善”二字,还有“群”“祥”“义”(繁体为“義”)“养”等。

羊天性善良,中国人最为钟情。

也可说中国人天性最为善良。

论功用,牛比羊有用得多,但中国传统并不十分重视牛,因牛仅供人使用,其本身并无明显的个性。

中国人喜群性,羊性善群,所以中国人喜欢;但中国人同样十分重视个性,毫无个性、一味从众的人同样为中国人所不齿,中国人鄙之曰“乡愿”。

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家畜中,最具个性的为马,其次为犬,皆为中国人所喜爱。

中国成语有“龙马精神”,是一好词;义犬的故事,屡见不鲜。

马有骏驽之分,闻有千里马,不闻有千里牛。

马极具个性,故同样深为中国人所爱。

近人屡讥讽中国人“无个性”,其实错了。

中国人最看重个性,但不是自私自利的哗众取宠。

中国人的个性着重在德行方面,期望个人为德日进,最好能为世之师表。

这种个性不仅于个人有益,更大有益于整体人生。

龙、凤、麟、龟,素为中国人所尊崇。

龙可谓中国人的象征。

但中国人同时又极尊崇龟,此点殊为现代人所不解。

中国人好让不好争,龟与世无争,这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相同;中国人希望人皆作普通人,不突出于人群之外,龟随处可见,正合中庸之道;中国人希望个人长寿,更看重家族、民族的寿命,龟寿龄极长,正符象征。

龟平时退藏不争,但龟甲在占卜时极为重要,必供奉于宗庙,此正见“进退出处”“荣辱现隐”的中国传统精神。

中国人以龟与龙、凤、麟同列,用心深长。

万物之性皆来自天,人性亦同样来自于天,所以人性与万物之性相通。

观其人平时性之所好,就可见其人之天性与命运。

印度人尊崇牛,奉为神物,正与印度人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相称。

西方人多爱鹰,取其矫健凶狠,国徽国旗上屡见不鲜,所以西方人认为此世界同样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当今世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争斗不息,也许是好“鹰”之过?14.下列表述与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人非常喜欢牛羊,因为牛羊都非常有用,而且性善喜群。

B.中国人对“个性”的理解和西方人不同,不强调哗众取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