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体会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摘要】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通过观察对比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常见并发症、观察及监测要点、护理措施、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体会等内容,总结出加强监测和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
对于护士来说,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术后康复顺利。
细致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了解和护理经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观察监测、护理措施、处理、护理体会、预防、监测、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常见介入手术,通过植入支架来恢复颈动脉血流,改善患者的症状。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也成为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血管损伤、术后出血、颈动脉狭窄再发等。
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手术之后的观察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以及手术部位的情况等。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还需要做好对患者的相关护理,包括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避免压迫伤口等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而言,加强监测和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精心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才能确保患者手术后的安全和康复。
2. 正文2.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常见并发症1. 血栓形成: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可引发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2. 感染:手术创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处理避免恶化。
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支架成形术1例的护理体会

作, 次持 续数 分钟 , 天发作 1 次 , 次发作 形式 无改 变 , 每 每 0余 每
症 状 无加 重。 发 生 上 述 情 况后 病 人 未 予 以 重视 和 治 疗 。入 院 前
2d 病人 突发 言语 不清 , , 右侧肢 体 无力 , 右手 不能持 物 , 下肢 右
不能 站 立 行 走 , 当地 医 院按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治 疗 2d无 效 。 到
入院后神 经 系统查体 : 意识 清楚 , 分性运动 性失语 , 部 右侧 中枢 性面舌瘫 , 右侧肢体偏 瘫 , 肌力 2级 , 右侧偏 身感觉减退 , 右侧 肢 体腱反 射亢进 , 右侧 病理反 射 阳性 , 国国立卫 生 院卒 中量表 美
( HS ) 分 为 8分 。 I 数 为 4 NI S 评 B指 0分 。 既往 无 高 血 压 、 尿 病 、 糖 高脂 血 症 病 史 ; 吸 烟 , 大 量 饮 酒 2 不 但 5年 (5 / ~ 5 0g d 。 2 0g d 0 / )
1 病 例 介 绍
过敏试 验。术前 6 h 食 、 、 禁 水 口服 药 , 晨 测体 温 、 搏 、 术 脉 呼吸
及血压 , 术前 2h开始微泵持续静脉给予尼莫地平 1 / 。 h mg 3 12 护理 准备 .. 护 理人员应 参加术前讨 论 , 熟知操作步骤 , 明确护 士术前 、 中、 术 术后 的职责 , 好所有急救 物品及药 物的 做 准备工作 。要详 细了解 病人病 情既往 病史 , 仔细评估 神经功 能 缺损及 日常生活能力 等情况 , 同时进 行血压 、 心率 、 心功能 的监 测, 了解病 人是否有肝素 、 抗血小板 因子 和碘 等药 物过敏史 。了 解 出凝血时间 、 肾功能及 血糖 的情况 。根据 各种辅助 检查结 肝 果了解 病人病变情况 , 以便进行 可能 发生 的情 况和并 发症 的抢 救和处理的充分准备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1]。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
我科于2006-2010年已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l0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TIA发作、肢体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
28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90%。
方法: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引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动脉,选用微导丝从导引导管内送入,先将微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到达颈动脉远端正常血管内5cm以上,在微导丝的支撑和导引下将支架缓慢送入狭窄血管,跨狭窄部位置,缓慢扩张球囊至推荐的最大压力,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回抽球囊内的造影剂,造影证实血管成形满意后,将球囊缓慢回撤,释放支架。
2结果本组28例病人,所有支架置入均获成功,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
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针静脉注射后好转。
所有病人均坚持按医嘱正规服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该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且费用较高。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此技术缺乏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3]。
护理人员应主动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况,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过程,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双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备皮;遵医嘱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包括碘、抗炎药物过敏试验;术前3d遵医嘱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体会

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体会作者:孙雪姣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13期【摘要】患者男性,64岁,主因“头昏沉2月余”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6年,遗留左侧肢体轻偏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5年,表现为发作性右眼黑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无抵抗。
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
左侧肢体腱反射增强,右侧正常。
感觉共济检查无异常。
左侧巴氏征阳性。
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右侧可见溃疡斑,左侧大脑中动脉瘤。
患者于2013年12月29日住院行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013年12月30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
给予替非罗班静点48 h。
2014年1月4日患者晨起时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查眼底未见出血,复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再通。
诊断脑栓塞,再次给予替非罗班静点24 h后视力明显改善,头昏沉缓解,左侧肢体力弱较前无明显变化。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脑血管疾病(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
其中,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1]。
我国1986~1990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217/10万。
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
存活者多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是CVD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CVD的70%。
因此,积极防治脑梗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成为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治疗策略,有效防止脑梗死发生的同时亦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文献报道,颈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年发病率为6.56%。
该患者出现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复习近10年文献,仅有一例类似病例报道,故此患者为极罕见病例。
1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并发高度迷走反射的抢救护理体会

2 4 1 调 整胰 岛 素用量 : .. 由于胎 盘排 出 , 胰 岛素 激 素迅 速 下降 , 抗 产 妇需 要 的 胰 岛 素 急 剧 下 降 , 应 根 据 血 糖 的监 测 结 果 调 整 胰 岛 素 的 故
用量 [ 2 4 2 预防感 染 : 尿病患 者抵 抗力低 , 易 患细 菌 性或 霉菌 感 染 , .. 糖 极 每 日观察 体 温 、 子宫 的 复旧 、 恶露 的量 与性状 、 阴 的伤 口情 , 持皮 肤 的 会 保 清 洁干燥 , 指导母 乳 喂养 的方 法 , 注意 乳房护 理 , 止乳腺 炎 的发生 防 2 4 3 糖尿 病 的婴儿 属 于高危 儿 , .. 即使足 月 分娩 , 按早 产儿 护理 , 均 出生 后立 即给 予保 暖 、 氧气 吸人 , 惕新 生儿低 血糖 等并 发症 的产生 。 警 3 出 院 指 导
2 1 1 建立 良好 的 护患关 系 : 妇人 院后 , 房 和床 铺 应 干净 整 洁 , .. 孕 病 用 轻切 的语言 、 和蔼 的态 度介 绍 医院 和 科室 的 规 章制 度 、 区 环境 、 病 主管 医生 、 责任 护士 、 全问 题等 , 安 营造 出家 的气 氛 。 2 1 2 心理 护理 : .. 糖尿 病 孕妇 承 受 疾病 本 身 带来 的痛 苦外 , 担 心 还 胎儿 安危 , 理压 力较 正常 孕 妇 大嘲 心 3。所 以责任 护 士根 据 孕 妇不 同 的心 理 给予正确 的指 导 , 之疾 病 有 关 的知 识 及 我们 的专业 技 术 是全 县 最 强 告 的 团队 , 使其 能够 积极 配合 医疗 护理 , 消除 不利 因素 , 分娩正 常顺 利嘲 。 使 2 1 3 常规 检查 : .. 协助 孕 妇做 好 医 生 开 出的 各种 检 查 , 解 释 各 种 并 检查 的 目的及 必要 性 。静 脉穿 刺 时要注 意 动作 轻 巧 , 格 消毒 , 严 防止 发 生 感染。 2 1 4 饮 食 护 理 : 励 孕 妇 正 常 饮 食 , 日热 卡 摄 入 在 1 0 ~ .. 鼓 每 80 2 0 ka[ ; 2 0 c l 嘱少 量 多餐制 , 日分 5 5 每 ~6餐 , 早餐 主食量 不宜 过多 , 注意 多 摄人 富含纤 维素 和维 生素 的食 品 , 血 糖 控 制在 6 1 ~7 1 mmo/ , 使 .1 .1 lL 孕 妇又 无饥饿 感为 理想 , 要 时遵 医嘱 给胰 岛素 治疗 。 必 2 1 5 胎 心音 的监 测 : 听胎 心 , .. 勤 注意 胎 动次 数 、 律 , 节 备好 接 生器 材, 随时做 好接 生 、 抢救 准备 。 2 2 分 娩 期 护 理 . 2 2 1 严 密观 察孕妇 的生命 体征 : .. 鼓励进 食 , 证 热量 供应 , 止低 保 防 血糖 的发生 。 2 2 2 严 密观 察 产 程 进 展 : .. 如胎 心 、 子宫 收缩 频 率 、 妇 的 生 命 体 产 征 , 现异 常情况 及 时处 理 , 好 预 防 肩难 产 的 准备 , 医嘱 常规 给 予抗 发 做 按 生 素预 防感染 , 娩 时应严 格 执行无 菌 操作 , 儿娩 出后 遵 医 嘱给 催产 素 分 胎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摘要】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观察和护理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术后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对于术后出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对于血栓形成,需注意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预防血栓形成;感染的观察要重点关注发热和局部炎症情况;对于神经损伤,需要注意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其他并发症也应及时识别和处理。
加强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持续学习和提高护理技能,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发症、观察、护理、出血、血栓、感染、神经损伤、患者安全、学习、提高技能1. 引言1.1 什么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又称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术在颈动脉内植入支架来治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技术。
颈动脉是连接大脑和头部血供的重要血管之一,其狭窄或闭塞可能会导致脑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动脉插管将支架导入到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使血流通畅。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疾病相关的并发症。
通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可以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风险,确保手术效果。
1.2 为什么要观察和护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性手术,常用于预防中风或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种手术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神经损伤等。
观察和护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术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窦汇至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叭时 间 正 常 , 细 胞 压 积 31 7 , 红 . m小 板 2 l× l i, 黏 0 / 眦 0
度 正 常 。脑 电 图 检 查 示 : 泛 性 慢 波 , 8波 为 主 ; 帧 C 广 以 头 T
特 异 症 状 和 体 征 。 由于 静 脉 回 流 障 碍 , 内 压 增 高 , 者 j 颅 患 l |
现头 疼 、 心 、 吐 、 神 状 态 改 变 或 视 乳 头 水 肿 。静 脉 窦 m 呕 精 栓 可 延 伸 到皮 层 静 脉 , 层 静 脉 闭 塞 可 引 起 出 m和 静 脉 性 梗 皮 塞 , 现 定 位 症 状 , 偏 瘫 或 癫 1 。若 静 脉 窦 血 栓 发 展 到 颈 出 如 瘌 内静 脉 , 往 提 示 患 者 病 情 较 乖 , 引 起 医 护 人 员 高 度 重 视 。 往 需 32 观察出血情况 . 应 用 抗 凝 药 物 前 应 先 核 对 凝 血 酶 原
大 多 为局 灶性 发 作 。但 有 早 发 性 癫 痢 和 人 院 时 颅 内 有 出
多 普 勒 超 声 示 : 底 动 脉 流 速 偏 高 。 诊 断 为 蛛 网 膜 下 腔 基
血 。予 以 脱 水 、 纤 溶 、 血 管 痉 挛 等 治疗 , 情 未 见 好 转 并 抗 抗 病 呈 逐 渐 加 重 趋 势 , 以 精 神 症 状 明 湿 , 时 伴 有 侧 肢 体 活 动 尤 同 明 减 少 。遂 转 入 我 院 进 一 步 治 疗 。查 体 : 睡 状 ; 底 检 昏 眼
维普资讯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N u s1 Chi A r n PL ・ 7 ・ 3
1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1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1】。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新技术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3】。
2016年5月,本院1名患者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小时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后成功行动脉溶栓,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护理一、临床资料1.患者,男,64岁,因“反复言语不清二十余天”于2016-6-25收住本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十余年,脑梗死病史十余年,长期服用厄贝沙坦片和氯吡格雷治疗。
文化程度初中,本地医保,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2.入院查体: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应灵敏,无眼震,鼻唇沟无变浅。
双侧额纹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颈部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全程闭塞;双侧颈动脉动脉硬化伴多发混合性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管腔呈重度狭窄。
3.患者于2016-6-29在局麻下行左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球囊成型+支架植入术,术后半小时出现意识障碍及右侧肢体瘫痪,急诊复查头颅CT:颅内未见出血;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示:支架内血栓形成,行左颈内动脉溶栓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意识清楚,四肢肌力5级,术后第8天康复出院。
二、护理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禁忌症。
1.1心理护理:患者有脑梗史十余年,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之前并未行介入相关治疗,对治疗方式的不了解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心理。
患者家庭支持系统良好,经济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术前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操作方法和目的,告知介入治疗的优势,同时让病人了解术中配合和注意事项等,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消除手术顾虑【4】。
1.2用药护理:术前每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至少3天【5】,术晨不停药;手术带药盐酸法舒地尔30mg至介入室,术前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体会患者男性,64岁,主因“头昏沉2月余”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脑梗死病史6年,遗留左侧肢体轻偏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5年,表现为发作性右眼黑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无抵抗。
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
左侧肢体腱反射增强,右侧正常。
感觉共济检查无异常。
左侧巴氏征阳性。
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右侧可见溃疡斑,左侧大脑中动脉瘤。
患者于2013年12月29日住院行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013年12月30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
给予替非罗班静点48 h。
2014年1月4日患者晨起时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查眼底未见出血,复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侧颈内动脉再通。
诊断脑栓塞,再次给予替非罗班静点24 h后视力明显改善,头昏沉缓解,左侧肢体力弱较前无明显变化。
脑血管疾病(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
其中,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1]。
我国1986~1990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217/10万。
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
存活者多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是CVD的常见类型,约占全部CVD的70%。
因此,积极防治脑梗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成为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治疗策略,有效防止脑梗死发生的同时亦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文献报道,颈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年发病率为6.56%。
该患者出现颈内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复习近10年文献,仅有一例类似病例报道,故此患者为极罕见病例。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若干环节,护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结合该病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为有创操作并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不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心等心理。
所以术前应多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手术目的和过程、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造影剂时身体有灼热感)等。
消除其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手术。
对于过度紧张患者,可适当予以镇静剂,以保证睡眠充足,配合第二天手术[2]。
1.2 术前准备术前检查:首先要了解患者有无禁忌症,完善各种常规检查,进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6 h禁食水防止术中呕吐,留置导尿[3]。
术前监测: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其中血压的监控至关重要。
拟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均存在中、重度的血管狭窄,需要维持较高血压水平以保证脑灌注,警惕低血压,防止低灌注性脑梗死的发生。
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血压不宜控制过低,但同时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血压亦不能过高否则增加出血风险。
结合该患者总结,血压的控制目标值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护理人员应和医生充分沟通,不可一概论之。
心率的监测亦不容忽视,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心律失常,尤其是隐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快慢综合征者)。
因支架置入过程中颈动脉窦受到刺激心率可进一步减慢,易出现生命危险。
有研究表明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可以在术中发生,也可以在术后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持续两周以上的报道[4]。
观察肢体活动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手术前后对比。
1.3 术前体位训练因手术时要采取平卧位,患者必须保持不动,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制动[5]。
术前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24 h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6]。
1.4 术前用药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常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至少三天。
因患者术前6 h需要禁食水,故需特别注意叮嘱患者不能漏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该患者因存在高出血风险疾病-颅内动脉瘤,故术前仅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急性血栓形成风险相对更高。
2 术后护理2.1 基础护理患者平卧给氧,24 h心电监护。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侧腹股沟,用1000 g 沙袋压迫穿刺点6 h,术侧肢体制动24 h,无异常后用生理盐水浸湿绷带再拆除弹力绷带,防止损伤皮肤,穿刺点常规消毒给予无菌敷料覆盖,及时发现并处理血肿、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7]。
术后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告知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住穿刺点防止出血。
术后遵医嘱补液,嘱患者多饮水利于造影剂的排出[8]。
观察患者尿量,警惕尿量减少原因,因部分患者行动不便摄入不足可造成肾前性尿量减少、造影剂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可造成肾性尿量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较大,为此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是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9]),注意鉴别原因。
2.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血肿;肢体皮温、肤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感觉的变化[10]。
其中应重视术后血压水平,血压不能过高,避免高灌注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高颅压症状和癫痫发作,可伴有明显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11]”Morrish等[12]报道部分患者即使无明显血压增高,也可因该血管供应区的过度灌注导致颅内出血。
此患者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未解决,血压过低易发生低灌注梗死,故血压应维持适当水平。
支架术后如出现高灌注损伤、脑出血、脑栓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多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但该患者血供代偿良好,未出现临床症状,于术后常规复查颈部血管超声时发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所以不能因为患者制动、行动不便等原因耽搁重要检查,应及时检查并注意检查结果。
2.3 穿刺点血肿的预防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术侧肢体末梢血运情况、有无水肿、穿刺点局部皮下有无淤血等,评价加压包扎的效果[13]。
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出血量大时可导致远端静脉回流受阻,应给予局部冷敷,6~12 h无效者行血肿清除术。
该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出现。
2.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由于下肢制动、包扎过紧或患者本身的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缓慢等原因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并有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的风险,护理人员应特别警惕。
嘱病人经常轻微活动非穿刺侧肢体,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病人,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如患者有下肢麻木、发绀、明显肿胀、皮温较低等[14]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5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术后患肢制动,穿刺处加压包扎、血流缓慢等均易导致血栓形成。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加压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侧肢体温度和色泽[15],同时观察术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
既要止血,又要避免血栓形成。
2.6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双侧颈内动脉病变、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支架置入后残存狭窄率高、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抵抗等。
因此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主要应重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脂稳定斑块内膜药物用药执行的情况。
该患者存在多种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仍出现急性血栓形成,因存在动脉瘤而未能进行急诊动脉溶栓治疗,改用血小板Ⅱb Ⅲa受体拮抗剂静点,并且用药后血管再通且出现眼动脉栓塞症状。
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此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输液量、速度等,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私自调节输液速度,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3 出院指导患者宜清淡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出院后3~4周内避免重体力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需长期抗凝,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告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减量、停药,告知患者来院复查的必要性和时间,定期复查血象。
4 小结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新开展的介入治疗方法,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全身情况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后精心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是减少和降低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为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颈动脉狭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研究表明,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均是颈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16]。
参考文献[1] 贾建平.《神经病学》,2011,11,(6):171.[2] 谭肖玲,张吉凤.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J].广州医学杂志,2007,28(8):1368-1369.[3] 李雪,黄青霞,王艳生,邹金海,等.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护理体会[J].2012,21(4):431-432.[4] 李海涛,任士卿,姜卫剑.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2):1902191.[5] 覃桂成,曾云,罗红梅,等.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38例护理[J].内科,2009,4(6):975-977.[6] 石立华,薛伟伟,伊怒嵘.急性出血性脑中风全脑血管造影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2008,16(8):345.[7] 麦爱欢,张杏,夏令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90-991.[8] 李彩侠.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术22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2(2):21.[9] 赵景宏,黄岚.造影剂肾病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7,36(1):87.[10] 潘小宁.脑血管病变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19(4):20-21.[11] CouttsSB,HillMD,HuWY.Hyperfusionsyndrome:to2wardastricterdefinition[J].Neurosurgery,2003,53:105321060.[12] Morrishw,GrahovacS,DouenA,eta.1Intracrania1hemor2rhageafterstentingandangioplastyofextracranialcarotidste2nos is[J].AJNRAmJNeuroradiol,2000,21:19112191.[13] 王设霞,王红娟.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111.[14] 张秋妹.脑血管造影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制动方法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9612-9624.[15] 王秀霞.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11):4340-4341.[16] 毛燕君,许秀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