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课
第2章 综合复习课

第2章 综合复习课[必练篇]A 组 基础练1. 算式-3-(-5)+(-2)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A )A. -3+5-2B. -3+5+2C. -3-5-2D. 3+5-22.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A)第2题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 大于b3. 如果n 为奇数,那么-49×[1+(-1)n ]×⎝⎛⎭⎪⎪⎫5-423=__0__.4. [2017•六盘水]定义:A ={b ,c ,a},B ={c},A ∪B ={a ,b ,c}.若M ={-1},N ={0,1,-1},则M∪N={__1,0,-1__}.5. 计算:(1) ⎣⎢⎢⎡⎦⎥⎥⎤2-5×⎝ ⎛⎭⎪⎪⎫-122÷⎝ ⎛⎭⎪⎪⎫-14; (2) 112×57-⎝ ⎛⎭⎪⎪⎫-57×212+⎝ ⎛⎭⎪⎪⎫-12÷125;(3) -14-⎣⎢⎢⎡⎦⎥⎥⎤1-⎝⎛⎭⎪⎪⎫1-0.5×13×6. 解:(1) -3(2) 52(3) -2B 组 提升练6. [2018·山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我省吉县城西45km 处,是黄河上最具气势的自然景观.其落差约30m ,年平均流量1010m 3/s.若以小时为时间单位,则其年平均流量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C )第6题A. 6.06×104m 3/hB. 3.136×106m 3/hC. 3.636×106m 3/hD. 36.36×105m 3/h7. [2018·杭州市下城区月考]我们把2÷2÷2记作 2③,(-4)÷(-4)记作(-4)②,则计算9×(-3)④的结果为(A )A. 1B. 3C. 13D. 198. 若“三角”表示运算a -b +c ,若“方框”表示运算x -y +z +w, 求的值,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解:⎝ ⎛⎭⎪⎪⎫14-12+16×[-2-1.5+1.5+()-6]=-112×()-8 =23. 9. 某同学在计算7×(θ-3)时,误将括号漏掉,变成7×θ-3,使得计算结果为y ,而正确答案为x ,求x -y 的值.解:x -y =7×(θ-3)-(7×θ-3)=7×θ-21-7×θ+3=-18.C 组 挑战练10. [2018·台湾]如图为大兴电器行的促销活动传单,已知促销第一天美食牌微波炉卖出10台,且其销售额为61000元.若活动期间此款微波炉总共卖出50台,则其总销售额为多少元?(C )第10题A. 305000B. 321000C. 329000D. 342000解:此款微波炉的单价为(61000+10×800)÷10=6900元,则卖出50台的总销售额为:61000×2+6900×30=329000元.第3周周末作业卷(第2章)(考查内容:有理数的运算)一、仔细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有理数-10的表述正确的是(C)A. -(-10)<0B. -10>-110C. -102<0D. -(-10)2>02. 已知两数相乘大于0,两数相加小于0,则这两数的符号为(B)A. 同正B. 同负C. 一正一负D. 无法确定3. 若-2减去一个有理数的差是-5,则-2乘这个有理数的积是(D)A. 10B. -10C. 6D. -64. 乐乐在学习绝对值时,发现“||”像是一个神奇的箱子;当负数钻进这个箱子以后,结果就转化为它的相反数;正数或零钻进这个箱子以后,结果没有发生变化,乐乐把-(-3)2-4放进了这个神奇的箱子,发现|-(-3)2-4|的结果是(A)A. 13B. 5C. -13D. 105. [2017·宁波]2017年2月13日,宁波舟山港45万t 原油码头首次挂靠全球最大油轮——“泰欧”轮,其中45万t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 )A. 0.45×106tB. 4.5×105tC. 45×104tD. 4.5×104t6. 某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60%的男生和30%的女生参加了天文小组,该班参加天文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B )A. 60%B. 48%C. 45%D. 30%7. 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用煤气不超过60m 3,按0.8元/m 3收费;如果超过60m 3,超过部分按1.2元/m 3收费.已知甲用户某月份用煤气80m 3,那么这个月甲用户应交煤气费(B )A. 64元B. 66元C. 72元D. 96元8. 3是313的近似值,其中313叫做真值.若某数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27,则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27的真值的是(A )A. 26.48B. 26.53C. 26.99D. 27.029. [2018·绍兴市上虞区期末]如果一对有理数a ,b 使等式a -b =a·b+1成立,那么这对有理数a ,b 叫做“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 ,b).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四对有理数中不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D )A. ⎝ ⎛⎭⎪⎪⎫3,12B. ⎝ ⎛⎭⎪⎪⎫2,13 C. ⎝ ⎛⎭⎪⎪⎫5,23 D. ⎝⎛⎭⎪⎪⎫-2,-13 10. [2018·长兴县期中]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个a(a≠0)记作a ,读作“a 的圈n 次方”.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C.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D. 3④=4③ 二、认真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24分)11. -23的倒数是__-32__;-23的平方是__49__. 12. (1) 近似数2.50万精确到__百__位;(2) 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5米=__2.5×1010__纳米.13. [2017·宁波市鄞州区月考]最小正整数与最大负整数的积等于__-1__.14. (-1)2+(-1)3+…+(-1)2017=__0__.15. 李明与王伟在玩一种计算的游戏,计算的规则是⎪⎪⎪⎪⎪⎪⎪⎪a b c d =ad -bc ,李明轮到计算⎪⎪⎪⎪⎪⎪⎪⎪3 25 1,根据规则⎪⎪⎪⎪⎪⎪⎪⎪3 25 1=3×1-2×5=3-10=-7,现在轮到王伟计算⎪⎪⎪⎪⎪⎪⎪⎪2 36 5,请你帮忙算一算,得__-8__.16. [2018·绍兴市越城区期末]某校组织了一次数学测试,试卷的计分规则如下:若某考生考了82分及以下,则他的分数就是实际分数;若考了82分以上,则超过82分的部分按一半计算,例如小明同学考了90分,按这个规则得82+8÷2=86分.已知全部答对的学生按照这个规则得100分.若某一个同学按照这个规则得到的最后分数是93分,则他实际考试被扣了__14__分.解:由题意可得,这次考试总分为:82+(100-82)×2=118(分),∵某一个同学按照这个规则的最后分数是93分, ∴这个同学的实际考试被扣了:118-[82+(93-82)×2]=118-(82+11×2)=118-(82+22)=118-104=14(分).三、全面答一答(共66分)17. (6分)计算:(1) |-45|+(-71)+|-5|+(-9);(2) (-53)+(+21)-(-69)-(+37).解:(1)原式=45-71+5-9=-30.(2) 原式=-53+21+69-37=0.18. (6分)计算:(1) (-18)÷214×49÷(-16); (2) 4+3×(-2)3+33.解:原式=18×49×49×116=29. (2) 原式=4+3×(-8)+27=7.19. (6分)计算:(1) -63×⎝ ⎛⎭⎪⎪⎫-162-72;(2) 30÷⎝ ⎛⎭⎪⎪⎫15-16. 解:原式=-216×136-49=-55.(2) 解:原式=30÷130=900.20. (8分)“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中,对某小组做好事情况进行统计如下表:(1) 请求出上表空格的数据.(2) 问:谁做的好事最多,谁最少?(3) 问: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解:(1) 人均数=18-3=15(件),∴小娟做好事15件,小青11件,小红所做好事与人均差值为+1.(2) 根据(1)的数据小明最多、小青最少.(3) 最多的是小明18件,最少的是小青11件,∴最多的比最少的多7件.21. (8分)[2018·安吉县期末]一次数学活动课上,七(1)班有8个同学藏在大木牌后面,男同学的木牌前写的是正数,女同学木牌前写的是负数,8个木牌如图所示.请你逐一判断,确定女生人数.第21题解:∵x2+1≥1>0,故①是男生;-|-8|=-8<0,故②是女生;-(-2)-2.1=2-2.1=-0.1<0,故③是女生;-3+32=-32<0,故④是女生;(-6)3×(-3)6=-63×36<0,故⑤是女生;(-2)3+(-3)2=(-8)+9=1>0,故⑥是男生;(-10)7=-107<0,故⑦是女生;-6的倒数是-16,故⑧是女生.∴总共有6名女生.22. (10分)请根据图示的对话解答下列问题.求:(1) a,b的值;(2) 8-a+b-c的值.解:(1) ∵a 的相反数是3,b 的绝对值是7, ∴a =-3,b =±7;(2) ∵a=-3,b =±7,c 和b 的和是-8, ∴当b =7时,c =-15, 当b =-7时,c =-1, 当a =-3,b =7,c =-15时,8-a +b -c =8-(-3)+7-(-15)=33; 当a =-3,b =-7,c =-1时,8-a +b -c =8-(-3)+(-7)-(-1)=5.23. (10分)小明学了有理数的乘方后,知道23=8,25=32,他问老师,有没有20,2-3,如果有,等于多少?老师耐心提示他:25÷23=4,25-3=4,即25÷23=25-3=22=4,…“哦,我明白了,”小明说,并且很快算出了答案,亲爱的同学,你想出来了吗?(1) 请仿照老师的方法,推算出20,2-3的值. (2) 据此比较(-3)-2与(-2)-3的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解:(1) 20=21-1=2÷2=1,2-3=21-4=2÷24=216=18;(2) ∵(-3)-2=(-3)1-3=(-3)÷(-3)3=-3-27=19,(-2)-3=(-2)1-4=(-2)÷(-2)4=-216=-18.∴(-3)-2>(-2)-3.24. (12分)观察图形,解答问题:第24题(1) 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2) 请用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4中的数x.解:(1) 图2:积与和的商为(-60)÷(-12)=5;图3: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为(-2)×(-5)×17=170,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为(-2)+(-5)+17=10,积与和的商为170÷10=17.(2) 图4:5×(-8)×(-9)=360,5+(-8)+(-9)=-12,x=360÷(-12)=-30.。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第一课万物都有名字
教学目标
- 能够认识到万物都有名字
- 能够理解事物名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 认识万物都有名字这一事实
- 理解事物名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 掌握事物名称的记忆方法
教学内容
1. 导入新课:
老师问孩子们:“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孩子们认识这些物品。
2. 教学过程:
(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万物都有名字这一事实;
(2)通过故事、图片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事物名称的重要性;
(3)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例,引导孩子们研究记忆事物的名称。
3. 温故知新:
通过对老师之前讲授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复,再次提醒孩子们万物都有名字这一事实的重要性。
活动安排
- 导入新课(10分钟)
- 教学过程(30分钟)
- 温故知新(10分钟)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例,让孩子们理解事物名称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学习记忆事物的名称,相应的教学目标、重点和
难点也被很好地解决了。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创新地利用已学到的知识,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综合复习教案课题:生物综合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2.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教学内容:1. 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与进化4. 生物多样性5. 生态学基础知识教学步骤:一、复习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1. 概念解释: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举例说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特征是什么?3. 讨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4. 小结: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进行讨论。
二、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探讨细胞的功能:呼吸、消化、分泌等3. 实验演示:观察细胞的结构并进行解释4. 思考问题: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为什么会这样说?三、复习遗传与进化1. 回顾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2. 讨论基因的作用:基因决定了生物的什么特征?3. 理解进化:进化是生物的自然选择过程4. 思考问题:人类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四、复习生物多样性1. 探讨生物的分类方法:物种、属、目等2.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实地考察:参观动植物园,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4. 思考问题: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五、复习生态学基础知识1. 理解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 探讨生态平衡与稳定: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3. 实验研究:模拟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4. 思考问题:生态学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生物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课程名称:复习课课时数:1课时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 复习已学习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2.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 准备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1. 语文:语言表达技巧、作文写作技巧;2. 数学:集合、代数方程、质数与合数;3. 英语:单词拼写、阅读理解;4. 历史:古代文明;5. 地理:地球与人类社会;6. 物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7. 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8. 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分类。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复习课的相关教材、教辅资料;2.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教材、教辅资料。
教学流程:1. 概述复习内容(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并概述今日复习的内容和目标。
2. 统一复习(20分钟)教师针对各学科的复习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有限时间回答问题,并展示答案。
3. 知识点整理与总结(10分钟)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和学生的回答,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总结。
同时,向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解释相关知识要点。
4. 提问与疑惑解答(15分钟)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对复习内容的疑惑。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进行一些拓展性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并巩固知识。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复习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并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已学习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掌握程度,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
因此,本节课注重对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题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此外,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方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复习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巩固了数位顺序表,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数的大小、改写多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和计数方法的发展过程等,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比较大小,求近似数,改写多位数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
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
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 8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意思。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掌握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写多位数和比较数的大小。
3.进一步认识大数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改写多位数与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1、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2/ 81.大数的认识。
师:观察数位顺序表,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大数的读写。
师:如何读大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并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1545623687读作:3000000000读作:600070000读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反馈,课件演示。
3/ 84/ 85/ 86/ 87/ 88/ 8。
复习课备课教案

复习课备课教案教案标题:复习课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提供学生回顾和巩固知识的机会。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复习。
教学重点:1. 回顾和巩固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知识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如何巩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教师熟悉所需复习的知识点和难点。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复习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上一学习周期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主要知识点(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
3.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15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强调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解释或演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进行综合性复习(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复习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解决问题。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和反馈(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推荐书目。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在混合运算中要“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会熟练运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6教学重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63/ 61.计算。
49-3×8 14+6×4 3×8-16(60-36)÷4 100-(36+64) 57-34-142.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4/ 63.谁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多少元?1.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2.花花和她的6个好朋友准备折120只纸鹤,现在每人折了9只,他们还要再折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3.玩具店部分玩具价格如图:5/ 6(1)乐乐买了1把玩具手枪和1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2)如果分别买5个悠悠球和5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3)天天带的钱正好可以买8个悠悠球和1把玩具手枪,天天带了多少元?6/ 6。
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教案(全册)

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教案(全册)简介本教案是为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准备的,全册教案包含800字以上的内容。
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六年级科学的知识点,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教学目标- 回顾和巩固六年级科学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实验步骤。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准备学生参加六年级科学的考试。
教学内容单元1: 科学实验- 学生将复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他们将研究如何进行实验以及如何记录实验结果。
单元2: 植物和动物- 学生将回顾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包括植物的结构、生长过程、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等。
单元3: 环境保护- 学生将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单元4: 太阳系和天文现象- 学生将复太阳系和天文现象的相关知识,包括星星、行星、月亮等。
他们将研究有关太阳系运动和天文事件的基本概念。
单元5: 生命的循环- 学生将回顾生命的循环过程,包括人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繁殖、动物的生殖等。
单元6: 物质的性质- 学生将研究有关物质性质的知识,包括不同物质的特征、溶解性、能量转化等内容。
教学活动- 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记录实验结果。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观察和描述周围的自然现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猜测。
- 组织小测验和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通过小测验和练评估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是否准确。
- 通过口头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 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籍- 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录像、图片和图表等多媒体资源结束语本教案旨在全面复习小学六年级科学的所有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准备他们参加科学的考试。
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的综合复习课》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小组交流,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有关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会运用公式准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
体的体积。
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流程:一、【回顾旧知】
2.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 S = )
圆柱的底面积( S = )
圆柱的表面积( S = )
圆柱的体积( V = )
圆锥的体积( V = )
思考:这些公式中你认为哪个比较容易错?
二、【自学检测】(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5 分米,高是是 3 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8 厘米,高是 10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3)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4 厘米,高是12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三、【尝试运用】(先自己试做,再组内交流)
1.选择题。
在下面各题中选择“体积”、“容积”、“表面积”、和“侧面积”。
(1)一个圆柱形游泳池贴多少瓷片,就是求它的( )。
(2)为一个圆柱形茶叶筒贴商标纸(上下面不贴), 就是求它的( )。
(3)一个圆锥形水杯能装多少水 ?就是计算水杯的( )。
(4)求一个圆锥形沙堆占空间的多少?就是求沙堆的( )。
2.判断:
(1)圆锥体的体积一定比圆柱体的体积小。
( )
(2)计算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
( )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
立方米。
( ) (4)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半径是2m ,深1m 。
(1)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
(2)在水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拓展延伸】
1.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数学书30页第6题。
【我的收获】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