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第05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PPT精选文档

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PPT精选文档
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习要点
01
熟悉影响分娩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掌握临产的判断;熟悉分娩机制 掌握产程的分期;能正确评估各个产程; 掌握各产程的护理 掌握新生儿Apgar 评分的内容及其方法
02
03
04
Part One 影响分娩的因素
——分娩(delivery)是指妊娠满28 周及其以 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临产
宫口扩张 胎先露下降
产程分期
1
第一产程
从出现规律宫缩 开始,到宫口开 全为止;初产妇
2
第二产程
从宫口开全到胎 儿娩出为止;初 产妇需1~2h;经
3
第三产程
从胎儿娩出到胎 盘娩出为止;需 5~15 min, 一般
需11~12h;经产
妇需6~8h
产妇需几分钟至
1h
不超过30min
四、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
延长(50~60 s)
间歇时间逐渐 缩短(2~3 min)
达60s或以上
而间歇期仅1min 或稍长
(2) 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可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来确定
宫口开大10cm, 称宫口开全
宫口扩张: a. 潜伏期 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 cm
此期宫口扩张较慢,平均每2~3h开大1cm,需8~16h b. 活跃期 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 此期宫口扩张明显加快,需4~8h
(四)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了解产妇有无贫血、肝肾功能异常等 2. 胎儿监护仪 监测胎儿宫内状况
(二) 护理诊断/ 合作性问题
舒适改变 关 疼痛 焦虑 与宫缩、环境嘈杂、膀胱充盈、胎膜破裂等有
与宫缩有关 与知识缺乏、担心胎儿和自身健康有关

妇科护理学讲义-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妇科护理学讲义-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护理学讲义-分娩期妇女的护理正常分娩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足月产: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产道:骨产道与软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一)产力(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动力。

特点:1)节律性:临产开始时,宫缩间歇期5~6分钟,持续约30秒。

随产程进展,宫缩间歇期渐短,持续时间渐长。

宫口开全(10cm)后,宫缩间歇期仅1~2分钟,持续时间60秒,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2)对称性: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部集中,然后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引起协调一致的宫缩。

3)极性: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变短。

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4)缩复作用:每当子宫收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能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宫颈管逐渐展平、扩张。

(2)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可顺利娩出胎儿及胎盘,若产妇用力过早,易使产妇疲劳,造成子宫颈水肿,产程延长。

(3)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中,宫缩时肛提肌的收缩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等作用,有利于胎儿娩出,并且在第三产程时可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1)骨产道:三个平面五条径线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①骨盆轴和产轴: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为骨盆轴。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②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60°。

2022年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练习题

2022年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练习题

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一、选择题A1型题1.初产妇第—产程约为A.6~8小时B.11~12小时C.16~20小时D.18~20小时E.20~24小时2.产程中观察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是A.耻骨联合B.骶尾关节C.坐骨结节水平D.坐骨棘水平E.骶骨岬3.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A.体温B.心率C.呼吸D.肌张力E.皮肤颜色4.产妇临产的重要标志是A.有排便感B.规律性宫缩C.胎膜破裂D.胎先露下降E.宫口开全5.接产时会阴保护开始于A.宫口开全时B.阴道口见儿头时C.胎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D.胎头着冠时E.双顶径出阴道口时6.正常分娩经过下述正确的选项是A.初产妇第二产程1~2小时完成B.第三产程平均30分钟完成C.见红是临产的主要标志D.胎盘以母风光娩出为多见E.宫缩时胎心加快7.分娩时主要产力是A.腹肌收缩力B.肛提肌收缩力C.盆底肌收缩力D.子宫收缩力E.骨骼肌收缩力8.关于分娩先兆不正确的选项是A.不规则子宫收缩B.宫颈缓慢扩张C.先露下降D.阴道血性分泌物E.见红后24~48小时内开始分娩A2型题9.张女士,26岁,妊娠40周,规律宫缩6小时,宫口开大2㎝,胎心136次/分,宫缩每4~5分钟一次,每次连续40秒,产妇不断叫嚷痛得受不了,要求剖宫产。

该产妇首先的护理是A.严密观察产程B.按时听胎心C.做好心理调适D.按时做肛查E.鼓舞进食10.某产妇,26岁,第—胎足月临产14小时,肛查:宫口开全,胎膜已破,胎方位正常,先露头,刚开始拨露,胎心音正常,在处理中,首先考虑是A.陪伴在产妇身旁,指导使用腹压B观察胎头是否已到达阴道口C.打算产包D.消毒外阴E.洗手打算接生11.在正常分娩中,胎头娩出后的第—个动作是A.外旋转B.内旋转C.仰伸D.复位E.衔接12.初产妇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产。

检查:规律宫缩,枕左前位,胎心146次/min,宫口开大8cm。

在产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选项是A.鼓舞2~4小时排尿一次B.休息时取左侧卧位C.宫缩时不宜用腹压D.每隔1~2小时听一次胎心E.指导合理进食13.产妇,26岁,经阴道顺产一男婴,产妇一般情况良好,但胎儿娩出后哭声不畅,此时的护理措施应是A.处理胎盘B.保暖C.清理口鼻腔粘液D.擦净胎脂E.断脐14.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内情况是:心率92次/分,无呼吸,四肢稍屈,刺激咽喉部稍有反响,但无咳嗽,躯干红,四肢紫,新生儿评分应得A.10分B.8分C.6分D.4分E.2分X型题15.第三产程处理正确的选项是A.胎儿娩出后应马上挤压子宫,促使胎盘娩出B.胎盘娩出后详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C.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D.第三产程结束后,产妇在产房观察2小时E.产后2小时情况良好,护送到休养室16.产妇孙女士,自然分娩,产后2h观察内容包含A.血压及脉搏B.子宫收缩情况C.阴道流血量D.乳汁分泌情况E.膀胱充盈情况17.第二产程护理内容包含A.保持适宜体位B.每隔10分钟左右听胎心1次C.依据需要灌肠D.指导产妇使用腹压E.打算产包18.属于第—产程临床表现的是A.宫口扩张B.破膜C.见红D.拨露E.着冠19.以下情况,可以进行灌肠操作的是A.经产妇宫口开4㎝B.重度妊高征C.初产妇宫口开4㎝内D.胎膜早破E.经产妇宫口开大2㎝以内二、是非题1.胎儿先露部经分娩机制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

妇产科护理学第05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05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0
1分
2分
0
<100次
≥100次
0
浅、慢、有些动作
四肢屈曲, 活动好
咳嗽,恶心
全身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粉红
2妇0产21科/1护0理/1学0(第5版)
【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
(三)护理诊断/问题
有母子依恋关系改变的危险 与疲乏、会阴切口疼痛 或新生儿性别不理想有关。
促使胎儿娩出 促使胎盘娩出
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 利于胎盘娩出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
骨产道(真骨盆)
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软产道
子宫下段形成 骨盆底组织、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心状况 3.相关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
(三)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与宫缩及会阴部伤口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会阴裂伤及婴儿产伤等有关。
(四)预期目标
1.产妇能正确使用腹压,不适减轻。 2.产妇未发生会阴裂伤,新生儿没有发生头颅血肿、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临产诊断】
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 间歇5~6分钟
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宫颈口扩张 胎先露下降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产程分期】
总产程(total stage of labor) 第一产程(first stage of labor) 第二产程(second stage of labor) 第三产程(third stage of labor)

妇产科护理学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 • • • • • • 1.衔接 2.下降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儿娩出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 盆入口平面,胎头 颅骨最低点接近或 达到坐骨棘水平, 称衔接。 初产妇多数于预产 期前二周左右衔接。
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 前进的动作。以 先露部位最低点 与坐骨棘水平的 关系来表示下降 程度。
中骨盆平面
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 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 下端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11.5cm。 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 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 l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 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 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出口平面
• 即骨盆腔的下口,由两 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 形组成,有四条径线: • 出口前后径:11.5cm • 出口横径:9cm,其长短 与分娩关系密切。 • 出口前矢状径:6cm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 掌握影响分娩的四要素及四要素间的关 系 • 掌握临产的诊断、三产程的分期、临床 表现及护理措施 • 熟悉枕先露的分娩机转、产程图的应用
• 分娩:孕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 物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 早产:孕满28周~不满37周分娩。 • 足月产:孕满37周~不满42周分娩。 • 过期产:孕满42周及以后分娩。
且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2cm/sec 15sec
缩复作用
• 当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 缩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反复收 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 使宫腔内容积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不 断下降、子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腹肌、膈肌收缩力
参与第二产程用力,宫口开全,胎先 露下降至阴道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 反射性引起排便感,产妇主动屏气。

妇产科护理学第05章产褥期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05章产褥期护理

产后抑郁的预防与护理
01
02
03
04
心理评估
在产妇入院时和产后定期进行 心理评估,了解产妇的心理状
态,筛查抑郁症状。
提供心理支持
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 鼓励其表达情感,减轻心理压
力。
健康教育
向产妇和家属提供有关产后抑 郁的知识,增加其对抑郁症状
的认识和理解。
必要时转诊
对于疑似产后抑郁的产妇,应 及时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04产褥期康复与保健指导
产后康复训练
1 2 3
肌肉恢复训练
针对孕期肌肉拉伸和产后肌肉松弛的情况,进行 适合的肌肉锻炼,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紧致度。
盆底功能训练
孕产过程中可能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损伤,需进 行专业的盆底功能训练,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尿 失禁等问题。
有氧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 恢复。
产后营养指导
均衡膳食
01
产后需要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营养素,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
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
02
产后妈妈多会有一定程度的贫血,应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
红枣、黑木耳、猪肝等。
适量补充水分
03
产后易出汗,需要适量补充水分,但应避免一次性过多饮水,
以免影响哺乳。
建立母婴关系
预防并发症
产褥期是母婴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产妇 在此阶段逐渐适应母亲角色,与新生儿建 立情感联系。
产褥期护理不当可能导致产后出血、感染 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产褥期护理有助于 预防这些并发症,保障产妇健康。
02
产褥期护理评估
产妇健康评估
生理状况评估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详细讲解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详细讲解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详细讲解分娩期是指从宫缩开始到胎盘娩出的整个过程,属于孕产妇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分娩期,孕妇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以保障她们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详细讲解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一、前期护理:1.认识与沟通:在孕妇入院时,护士要与她进行认识和沟通,以便了解她的情况和需求。

同时,护士应向孕妇详细介绍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孕妇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2.生活起居护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房间的通风与清洁。

协助孕妇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如换洗衣物、洗澡、刷牙等。

鼓励孕妇适当活动,如散步、练习盆底肌肉等。

3.饮食护理:孕妇的饮食要保持均衡,注意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孕妇应该多摄入一些含有丰富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4.心理护理:分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孕妇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护士应对孕妇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分娩过程中的护理:1.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测量孕妇的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监测宫缩:通过外检或电子监测仪监测宫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及时掌握分娩进程,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3.协助孕妇呼吸:分娩期间,孕妇需要进行正确的呼吸练习,以减轻疼痛和保持身体的放松。

4.疼痛管理:分娩是疼痛的过程,护士应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热敷、给予止痛药物等,以减轻孕妇的疼痛感。

5.保护会阴:在分娩的过程中,会阴可能会受到撕裂或切开。

护士应及时保护会阴,掌握分娩过程中会阴的情况,及时进行缝合或处理。

6.保护孕妇的隐私:分娩期间,护士要保护孕妇的隐私权,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进入产房,并保证分娩环境的安静和整洁。

三、产后护理:1.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产后护士应对产妇进行密切的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观察产妇出血情况:分娩后的产妇容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护士应定期观察孕妇的血量和血块,并及时处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妇产科护理学-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妇产科护理学-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妇产科护理学-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单选题]1.有关分娩机制的概念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俯屈:前囟位置下降最低B.内旋转:前囟转向母体前方C.仰伸:颏部紧贴胸部D(江南博哥).外旋转:胎头随肩胛的内旋转而外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E.衔接:无论初产妇经产妇均在临产后衔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俯屈时,位置最低的不是前囟。

故A错。

内旋转是后囟转至母体前方。

故B错。

仰伸是颏部与胸部分开。

故C错。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故E错。

掌握对“基础知识-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枕先露的分娩机制)”知识点进行知识点。

[单选题]2.有关软产道的组成,正确的是A.子宫体、子宫颈、阴道所组成的弯曲管道B.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所组成的弯曲管道C.子宫底、子宫体、宫颈、阴道所组成的弯曲管道D.子宫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所组成的弯曲管道E.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所组成的弯曲管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和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掌握对“基础知识-影响分娩的因素(产道)”知识点进行知识点。

[单选题]3.进入产程中的子宫收缩的特征,下列不正确的是A.收缩以子宫底部为最强烈,子宫下段收缩最弱B.宫缩具有对称性C.是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D.子宫肌纤维在宫缩时变短变宽,间歇时松弛恢复如旧E.子宫收缩间隔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子宫肌收缩与其他部位平滑肌或横纹肌不同,每次宫缩时,子宫肌纤维缩短变宽,宫缩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此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掌握对“基础知识-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知识点进行知识点。

[单选题]4.胎儿双顶径是A.由前囟门中央到枕骨隆突下方B.由颏骨下方中央到后囟门顶部C.由鼻根到枕骨隆突D.两顶骨隆突之间E.由前囟门前端到枕骨大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以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