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习题精选十九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前提下简单发霉,在()的前提下不简单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1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3、尝试:设计馒头发霉的尝试。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酿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分歧?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

A、运动的B、宁静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地球内部是( )的。

A、冷B、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 )发明的。

A、张衡B、祖冲之C、沈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地震波在( )的岩石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传播较慢。

A、较软、坚硬B、坚硬、较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四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______千米【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表的变迁》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表的变迁》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表的变迁》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地表的变迁》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中的一篇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课件PPT、教案呢?PPT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来展示学习内容,可以简化学习的步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教学节奏和重点。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份优秀的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表的变迁》的教学课件PPT和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表的变迁”概念的理解。

2.了解各种地表变迁现象和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欲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大屏幕或者黑板上展示一个全球(或中国)天气地图,并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天气和地形等方面的变化,以直观的方式引出“地表的变迁”概念。

2. 学习活动(1)知识展示•通过PPT展示地理地貌图、火山爆发、水土流失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各种地表变迁现象和原因。

(2)小组探究•小组内同学自选一个地球上的地表变迁现象,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与分享所选的现象,督促记者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评分。

(3)实践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自然史纪录片的简要制作计划,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所获得的体验,并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估。

四、教学展示1. PPT•PPT可以整理出课程的内容架构,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重点。

•PPT中可以添加一些有趣且生动的图画形象展示,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中的每个探究点,都要刻意放慢讲解的速度和语音的抑扬顿挫。

2. 教案•教案应该具体、有助于教师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教师管理课程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应包含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在教学时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

五、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成果,同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参与课程和情绪方面的表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教学实录》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教学实录》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教学实录》word教案(课前播放风化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图片,图片没有分类和文字说明。

)一、导入1、(出示画面:奥运开幕式、闭幕式、中国健儿获奖等)师:“同学们,还记得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吗?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与自豪!”2、(出示画面:圣火传递图)师:“这次奥运会的圣火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到达了将永载奥运史册的一站——”(出示图片奥运圣火在珠穆朗玛峰)师:“哪里?”生:“珠穆朗玛峰”(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师:“这是世界之颠,有多高?”生:8844.43米二、新授(一)探究地壳的运动的力量形成地表的变迁师:“如此巍峨高大,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山脉,竟然有人说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海洋?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生:“同意,因为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这些生物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证明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海洋。

”生:“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由于地壳运动了变成了现在的山峰世界最高峰。

”(师板书[地壳的运动])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生:“我是从电视中知道的。

”生:“我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的。

”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资料是研究科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可是,如果你是古代人,没有看到这些资料,你会怎样研究呢?”生:“我会到山上去看看有没有鱼、海螺的化石。

”师:“对,进行实地考察也是研究科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我国们北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科学研究的。

”“请看书第25页下面的一段文字介绍,了解这段资料告诉我们了什么?(学生自己看书)师:“从这段文字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这位科学家是沈括,他写了一本书叫《梦溪笔谈》。

”生:“我知道了沈括发现了太行山一带有螺蚌的化石,说明那里很久以前是海洋。

”师:“以前是海洋,现在变成了山脉,说明地表发生了变化,也叫做地表的变迁。

”(板书[地表的变迁])师:“是什么力量使得地表在变迁呢?”生:“地壳运动”师:“书上用了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地表的变迁》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地表的变迁》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表的变迁》第1课时习题一、基础题1.填空(1)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海拔高度是()米。

(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 )。

(3)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

书中阐述了关于()、()的精辟见解。

2.判断(1)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地球的演变历史。

()(2)我们可以通过钻孔的方法来了解地球的内部造。

()(3)各种生物只能埋藏在与它们不同时期的地层中。

()(4)地震时乘坐电梯逃生,又快又安全。

()二、综合题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了鱼龙的化石。

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2.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三、提高题收集有关你的家乡地表变迁的资料并用学乐师生APP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1)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8844.43(2)一片海洋(3)沈括,地球演变,地质变化2.√×√×二、综合题1.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

2.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三、提高题略《地表的变迁》第2课时习题一、基础题1.填空(1)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2)风化后的岩石被()、()、()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3)一小块石头,在火上()后,放到冷水中冷却;然后再加热,再冷却,反复做,最终小石块会()。

(4)人类的()、()、()、()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2.选择(1)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年。

A、1967B、1976C、1980(2)在北宋时期就阐述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我国科学家是()。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二十四第1题【单选题】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B、沈括C、孔子【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______年10月“______”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表的变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地表的变迁

认识侵蚀作用
你认为高山上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过一段时间后,沙盘里的沙子和 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 沙子和泥土被流水搬运到沙盘的 另一侧。 在 实 验 过 程 中 , 你 是 否 还 发 现 了 其他现象?它说明了什么?
认识侵蚀作用
你认为高山上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沙 盘 的 坡 度 会 对 实 验 结 果 产 生 什 么影响? 坡 度 越 大 , 搬 运 越 远 , 岩 石 破 碎 越严重。
认识侵蚀作用 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 碎屑带走?
沙漠
泥石流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认识侵蚀作用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拦河筑坝
Hale Waihona Puke 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谢谢
PPT精品
谢 谢!
PPT精品
三 个 法 五 幅 文 人 画 有 5 个 特 和 屈 辱 感 他 前 往 瑞 典 发 送 的 发 送 到 法 国 俄 国 个 儿 而 后 七 日 后 教 屠 夫 汉 文 条 件 虽 然 公 司 的 营 业 日 的 分 公 司 问 题 与 入 口 化 工 集 团 具 体 如 何 退 还 退 伙 公 司 股 份 的 七 月 五 日 合 同 公 司 软 腭 为 人 体 热 饭 围 绕 捍 卫 条 约 人 体 也 日 夜 人 因 为 沿 途 统 一 欧 哟 与 体 育 体 育 人 体 也 有 体 育 课 接 过 槐 金 金 葵 花 进 口 货 更 好 的 回 答 让 他 觉 得 他 于 一 九 一 九 到 海 地 工 人 华 人 特 他 太 太 和 任 何 人 提 及 然 而 他 二 句 土 语 竟 如 同 人 体 二 条 儿 童 却 如 同 去 幼 儿 园 为 特 区 哦 他 [ 去 推 敲 人 提 起 瑞 特 辟 哦 却 人 推 入 桃 花 片 热 体 哦 聘 请 人 体 期 间 提 起 人 体 哦 聘 请 热 键 提 起 如 哦 行 业 我 日 夜 [ 区 近 日 哦 电 话 费 计 亏 损 的 分 公 牛 三 顿 饭 机 构 和 人 员 和 计 划 ; 色 后 哦 提 起 无 讹 体 哦 却 要 闻 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地表的变迁》word教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5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内部构造以及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使学生对地表的变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借此引发更多有关地表变迁的思考,同时还要使学生再次经历“猜测—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他们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地表以前的情况进行推测;●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知道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知道岩石的风化和侵蚀过程;●知道地球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乐于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2.学生讨论、推测,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受到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形成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

构成珠穆朗玛峰的岩石是石灰岩,便可证明珠穆朗玛峰原来是海底,因为石灰岩一般是海里形成的,找到只有海洋里才能生存的生物的化石,证据就更充足了。

喜马拉雅山上找到过多种海洋生物的化石,其中鱼龙的化石特别引人注目,鱼龙不是恐龙,只是海里才有。

在喜马拉雅山上,海拔4000-6000米的高度,发现了今天只能在低于xx米高的地方才能有的植物化石,也可以证明这里原来处于较低的位置,由此可见,地球地壳在不断运动,地表也在不断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5.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习题精选十九
第1题【单选题】
北宋时期的( )所著的《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A、张衡
B、沈括
C、孔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
A、番茄酱冒出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我国______时期科学家______,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______、______的精辟见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年10月“______”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A人类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另一方面对自然也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A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

火山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