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有机合成与推断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讲义《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一)》

高中化学讲义《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一)》

138有机合成碳链的变化官能团的变化有机合成的思路碳链的增加碳链的缩短碳链成环由环成链加成、加聚、缩聚、酯化及其他水解、裂化裂解环酯、环醚、环肽水解反应、环烯的氧化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除官能团位置和数目的变化官能团的保护官能团的衍变羟基、双键、卤素原子羟基、双键、卤素原子、醛基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多通过卤素原子的取代与消去板块一 有机合成的思路1. 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2.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3. 有机合成的重要方法:逆合成分析法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板块二 有机合成的技巧一、 碳骨架的变化1. 有机合成中的增减碳链的反应:通过观察分子式变化,尤其是碳数的变化,可以推断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 (1)C 数不变,则只是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睛 知识网络第24讲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合成如:CH2=CH2→CH3CH2OH →CH3CHO→CH3COOH(2)增长碳链的反应:①酯化反应②加聚反应③缩聚反应(3)减短碳链的反应:①水解反应:酯的水解,糖类、蛋白质的水解;②裂化和裂解反应;2.链状变环状:不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同一分子中或不同分子中两个官能团互相反应结合成环状结构。

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3.环状变链状:酯及多肽的水解、环烯的氧化等。

二、官能团的变化1.官能团的引入: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

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架的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键的引入。

有机合成及推断

有机合成及推断

有机合成与推断1、有机物F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A的名称为,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步骤Ⅵ的反应类型为。

(2)步骤Ⅰ的反应试剂和条件分别为、。

(3)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1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5)依据题中信息,完成以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图。

合成路线图示例如下:2、将猫薄荷中分离出的荆芥内酯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进行加成,得到的二氢荆芥内酯是一种有效的驱虫剂,可用于商业生产。

下图为二氢荆芥内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A(C10H16O)的结构中有一个五元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侧链上有四个不同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2:3:3。

(1)A的结构简式为,B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B与CH3OH发生的反应类型是,C与HBr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3)由D生成二氢荆芥内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4)D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高聚物,其结构简式为,若该高聚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54 b .108 c. 119 d.133(5)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荆芥内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其分子中最多有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①结构中含有苯环②只有一个侧链③能发生酯化反应④不能发生消去反应3、乙基香兰素是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常作为婴幼儿奶粉的添加剂。

制备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所示:已知:①R—ONa + R’—Br —→R—O—R’+ NaBr②Ⅲ中生成的Cu2O经氧化后可以循环利用(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A的结构简式为。

(2)Ⅰ中可能生成的一种烃是(填名称);催化剂PEG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PEG的结构简式为。

若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8,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5章 第70讲 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突破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5章 第70讲 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突破



D自身,还有7种同分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的有机物 的名称为__乙__酸____、__丙__酮___。
E为
,酸性高锰酸钾可以将双键
氧化断开,生成


提升 关键能力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 关键能力
2.官能团、反应类型的推断(详见第67讲) 3.近年高考热点反应信息举例 (1)成环反应
形成环烃 成环醚
双烯合成六元环
,取代反应 , 取代 反应 , 加成 反应
整合 必备知识
(2)苯环上引入碳链 芳香烃的烷基化 芳香烃的酰基化
整合 必备知识
(3)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为氨基 酮羰基还原成羟基 酯基还原成羟基
提升 关键能力
根据已知反应特征可知,H在碱性溶液中易发 生分子内缩合从而构建双环结构,主要产物为
I(
)和J(
)。若经此路线
由H合成I,会同时产生两种不饱和酮,二者互 溶,难以分离,导致原子利用率低。
提升 关键能力
3.(2022·全国乙卷,36)左旋米那普伦是治疗成人重度 抑郁症的药物之一,如右是其盐酸盐(化合物K)的一 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忽略立体化学): 已知:化合物F不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 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3_-氯__丙__烯___。
A属于氯代烯烃,其化学名称为3-氯丙烯。
提升 关键能力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E生成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 关键能力

高考第一轮复习:有机合成与推断

高考第一轮复习:有机合成与推断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考点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核心工作是确定其分子式、官能团
及官能团的位置。 1.元素组成及其质量分数的确定
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元素有 C、H、O、N、X(卤素)等元素,
一般采用燃烧或加热方式,测定产物的性质和量的大小,然后
确定元素的组成和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测定
①C∶H=1∶1 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②C∶H=1∶2 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 单烯烃等。 ③C∶H=1∶4 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3)式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见物质)。 ①式量为28的有:C2H4、N2、CO。 ②式量为30的有:C2H6、NO、HCHO。
③式量为44的有:C3H8、CH3CHO、CO2、 N2O。
7.几种重要的数据关系
(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①一分子有机物加成一分子 H2(或 Br2)含有一个双键。 ②一分子有机物加成两分子 H2(或 Br2)含有一个三键或两
个双键。
③一分子有机物加成三分子 H2 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 ④一个环相当于一个双键。
(2)符合一定碳氢比(物质的量比)的有机物。
2.官能团的消除 加成反应 (1)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消除 C==C 或 C≡C。如
催化剂 CH3CH3 。 CH2==CH2+H2 ――→ △ ____________ 浓硫酸 浓硫酸 (2)通过消去或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可消除—OH。 如 CH3CH2OH ――→ 170 ℃ 170℃ 催化剂 CH O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CH2↑+H2O ,2CH3CH2OH+O2 ――→ 3CHO+2H2 △ 2CH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⑦加入Na放出H2,表示含有____—__O_H____或__—__C__O_O__H__。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__—__C__O_O__H__ 。
(2)根据数据确定官能团的数目
⑤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含有1个 —OH;增加84,则含 有2个—OH。即—OH转变为—OOCCH3。 ⑥由—CHO转变为—COOH,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含2个—CHO。 ⑦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则含有1个—OH;若相对分子质 量减小4,则含有2个—OH。 (3)根据性质确定官能团的位置 ①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_C__H_2_O__H__”;若能氧化 成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 “_—__C__H_O__H__—__”。
需要注意的是—NH2 具有碱性,不能先引入—NH2 后,再用浓硫酸将羟基脱水成醚,
防止—NH2 要与浓硫酸反应。
答案
【归纳总结】 1.“三招”突破有机推断与合成
(1)确定官能团的变化 有机合成题目一般会给出产物、反应物或某些中间产物的结构等,在解题过程中应 抓住这些信息,对比物质转化中官能团的种类变化、位置变化等,掌握其反应实质。 (2)掌握两条经典合成路线 ①一元合成路线:RCH===CH2―→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 ―→酯。 ②二元合成路线:RCH===CH2―→二卤代烃―→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 ―→酯(链酯、环酯、聚酯)(R代表烃基或H)。
HO—CH2—OH,
与 HO—CH2—OH 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

(5)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被氧化为
,
,然后 与 H2O 作 用 下 生 成

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 学

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  学

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考点1. 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2.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考点解说1. 掌握官能团之间的互换和变化正确解答有机推断题与有机合成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其实质是官能团之间的互换和变化,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相互取代关系:如卤代烃与醇的关系:R-X+H2O====+HXR-OH,实际上是卤素原子与羟基的相互取代。

(2)氧化还原关系:如醇与醛、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实际上是醇中的–CH2OH氧化====还原-CHO氧化——→–COOH(3)消去加成关系:CH3CH2OH与浓硫酸共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和水,而CH2=CH2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前者是消去羟基形成新的官能团不饱和键,后者则是打开不饱和键结合水中的H—和一OH形成具有官能团—OH的化合物(醇)的过程。

(4)结合重组关系:如醇与羧酸的酯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RCOOH + R’–OH酯化====水解RCOOR’+H2O实际上是醇中—OH与羧酸中—COOH相互作用,重新组合生成—COO—和H—OH的过程,而酯的水解实际上是酯中—COO—和H—OH相互作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官能团—OH的醇和—COOH的羧酸的过程。

2.掌握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官能团的引入①引入羟基(—OH):烯烃与水加成、醛(酮)与氢气加成、卤代烃碱性条件下水解、酯的水解等。

②引入卤原子(一X):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等。

③引入双键: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醇的氧化引入C=O等。

(2)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④通过酯化消除羧基(—COOH)。

(3)官能团的衍变①通过消去(H2O)、加成(X2)、水解,将一元醇(RCH2CH2—OH)变为二元醇R-OH |CH-OH|CH2。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专题复习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专题复习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专题复习设计立意和思路:通过对有机物基础知识的梳理,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结构的特征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有机物分子结构或性质的推断和有机物合成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考查方式展望:有机推断和合成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

预测今后将继续成为有机部分化学试题的主要考点,并且很可能逐步向综合性、信息化、能力型方向发展。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梳理1.有机物分子结构剖析(烃的衍生物和烃的关系)①烃——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xHy,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M,则通过M/12,初步确定碳原子数,在 y ≤2x+2的前提下,然后依次增加12个氢,减少一个碳原子,同时结合常见的烃和题意进行分析。

②醇、酚与烃的比较:多一个羟基,实质上就是在碳氢键之间插入氧原子-O-③醚与烃相比较:醚可看作在烃的碳碳之间插入氧原子-O-④醛与烃相比较:在碳氢之间插入羰基——碳氧双键⑤羧酸、酯与烃相比较:分别是在碳氢和碳碳之间插入一个-COO-⑥卤代烃其实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氢原子2.符合一定碳氢比的有机物:①C:H=1:1的有机物有:乙炔、苯、苯酚、苯乙烯、立方烷②C:H=1:2的有机物有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酸、普通酯、葡萄糖等③C:H=1:4的有机物有CH4、CH3OH、CO(NH2)23.不饱和度的推算:一个双键或一个环,不饱和度均为1;一个叁键不饱和度为2;一个苯环,可看作是一个环加三个叁键,不饱和度为4;不饱和度为1,与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相比,少两个H,不饱和度为2,少四个H,依此类推。

4.官能团的结构及反应特点:①醇羟基:跟钠发生置换反应、可能脱水成烯、可能氧化成醛或酮、酯化反应②酚羟基:弱酸性、易被氧气氧化成粉红色物质、显色反应、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③醛基:可被还原或加成(与H2反应生成醇)、可被氧化(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④羧基:具有酸的通性、能发生酯化反应⑤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⑥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5.有机反应现象归类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裴林反应的:醛类、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②与钠反应产生H2的:醇、酚、羧酸③与NaOH等强碱反应的:酚、羧酸、酯、卤代烃④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羧酸⑤能氧化成醛或羧酸的醇必有—CH 2OH 结构,能氧化成酮的醇必有—CHOH 结构 ⑥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烯烃、炔烃、苯酚、醛及含醛基的物质⑦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苯酚、醛及含醛基的物质如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⑧能发生显色反应的:苯酚与FeCl 3、蛋白质与浓硝酸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引入官能团:①引入-X 的方法: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醇的取代②引入-OH 的方法:烯加水,醛、酮加氢,醛的氧化、酯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糖分解为乙醇和CO 2③引入C=C 的方法: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醇氧化引入C=O 2.消除官能团①消除双键方法:加成反应②消除羟基方法:消去、氧化、酯化 ③消除醛基方法:还原和氧化3.增长碳链:酯化,炔、烯加HCN ,聚合等4.缩短碳链:酯水解、裂化或裂解、烯催化氧化、脱羧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思路典型例题分析及常见方法1. 利用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和分子式例1:维生素K 是有机物A 的衍生物,A 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A 的分子式是。

高考真题汇编专题——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

高考真题汇编专题——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

高考真题汇编专题——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1.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线路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映类型别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映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线路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化合物G是医治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线路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映。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映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映类型为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映,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映,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医治肿瘤的药物。

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线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映试剂和反映条件别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映的类型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与推断
[知识指津]
1.有机合成的涵义:
有机合成是指以单质、无机化合物及易得到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是四个碳以下的有机物以及从石油化工生产容易得到的烯烃、芳香烃等化合物)为原料,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备较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准备知识:
(1)熟悉烃类物质(特别是乙烯、丙烯、1,3—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和萘等),烃的衍生物(特别是卤代烃、乙醇、乙醛、甲醛、苯酚、乙酸、乙酸乙酯、氨基酸、乙二醇、丙三醇等)、淀粉、纤维素等的重要化学性质,如乙烯的加成、加聚反应,乙炔的加成反应,淀粉及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等。

(2)熟悉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及烃的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规律。

3.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方法:
(1)引入卤原子
①加成反应,如CH2=CH2+Cl2CH2ClCH2Cl
CH≡CH+HCl CH2=CHCl
②取代反应,如:+Br2+HBr
(2)引入羟基
①加成反应,如:CH2=CH2+H-OH CH3CH2OH
②水解反应,如C2H5Cl+H-OH C2H5OH+HCl
CH3COOC2H5+H2O CH3COOH+CH3CH2OH
③分解反应,如:
C6H12O6(葡萄糖) 2C2H5OH+2CO2↑
(3)引入双键
①加成反应,如C H≡CH+H2CH2=CH2
②消去反应,如
醇的消去C2H5OH CH2=CH2↑+H2O
卤代烃的消去CH3CH2Cl CH2=CH2↑+HCl
(4)引入醛基或酮基,由醇羟基通过氧化反应可得到醛基或酮基,如:
注:以上是引入官能团常见的一步引入法,但在某些情况下,所要合成的化合物却不能通过简单一步反应制备,则必须通过两步或多步反应采用“迂回”法,逐步转化成被合成的化合物。

4.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减方法:
(1)增加碳链的反应
①加聚反应: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可以进行自聚或互聚,使碳链增加。

如:
②缩聚反应*:由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实现增加碳链的目的。

主要反应类型有酚醛类,聚酯类和聚酰胺类。

如:
③与HCN加成反应。

由于HCN分子中的-CN基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因此它和不饱和键加成时,可增加一个碳原子。

如:
与含双键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CN CH3CH2CN
如果HCN是与不对称的烯烃加成时,-CN加在含氢少的碳原子上。

如:
与含羰基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④酯化反应:在两个有机物间通过RO-基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羟基而使碳链增长,既可生成内环酯,又可生成聚酯类高聚物。

如:
⑤羟醛缩合反应。

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成羟醛。

⑥伍尔兹反应。

卤代烃在钠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连接起来。

如:
2CH3CH2Br+2Na CH3CH2CH2CH3+2NaBr
⑦羰基与格林试剂反应。

如:
⑧苯和卤代烃的反应也称付克烷基化反应。

如:+RX-R+HX
(2)减少碳链的反应
①脱羧反应。


②氧化反应。

包括燃烧、烯、炔的部分氧化、丁烷的直接氧化成乙酸,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等。

如:
③水解反应。

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如:
④裂化反应。

长碳链的烷烃在高温或者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裂解成短碳链的烷烃和烯烃。

如:
C4H10CH4+C3H6或C4H10 C2H4+C2H6
⑤甲基酮反应,具有的醛或者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HI3(碘仿)而沉淀出来。


5.有机成环反应方法:
(1)有机成环反应规律:
①有机成环方式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分子。

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水
或氨等而成环。

②成环反应生成的环上含有5个或6个碳原子的比较稳定。

(2)有机成环反应类型:
①双烯合成。

共轭二烯烃与含有C=C的化合物能进行1,4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
合物。

如:CH2=CH-CH=CH2+CH2=CH2
②聚合反应。

如:乙炔的聚合:3CH≡CH 醛的聚合:甲醛、乙醛等容易聚合而成环状化合物。

③脱水反应
多元醇脱水:
A:分子内脱水。

如:+H2O
B:分子间脱水。

如:++2H2O
多元酸脱水:如+H2O
④酯化反应
多元醇与多元酸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

如:
++2H2O
羟基酸酯化反应:
⑤缩合反应。

氨基酸可以分子内缩合生成内酰胺,也可分子间缩合生成交酰胺。

分子间缩合。

如:
⑥烷烃的环化(石油催化重整)
CH3(CH2)5CH3CH3+H2
⑦烯烃的氧化
⑧双烯的聚合(diels-Alder反应)

⑨3HCHO
⑩+2Na +2NaBr
6.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掩蔽和保护:
官能团的掩蔽和保护,在有机合成中,尤其是含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合成中,多种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即当制备某一官能团或拼接碳链时,分子中已有的官能团或者被破坏,或者首先发生反应,因而造成制备过程的困难甚至失败。

因此在制备的过程中要把分子中业已存在的官能团用恰当的方法掩蔽而保护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它转变过来,从而达到合成的目的。

7.有机合成常见题型:
(1)根据原料和有机产物选择合成路线。

这类题目的解答通常是由有机产物到原料的逆向推理过程而确定。

(2)根据原料及合成路线等求解其他问题。

①根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及各步变化中产物的分子式,确定它们的结构简式。

②根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及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确定各步变化中产物的结构简式。

③根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及各步变化中产物的名称,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

8.有机推断:
(1)题型特点:如某有机物的“水溶液显酸性,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可推断它含有羧基。

又若它“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不饱和键。

(2)有机推断方法
①根据官能团特性反应作出推理。

②根据反应后的产物逆向推断。

③根据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经分析综合寻找突破口进行推断。

④根据试题的信息,灵活运用有机物知识进行推断。

[范例点击]
1.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