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味瑶药分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104味瑶药分课件PPT资料38页

104味瑶药分课件PPT资料38页
• 别名:竹叶胎、爪金 龙、开喉剑、叶下藏 珠
• 来源:紫金牛科百两 金(Ardisia crispa (Thunb.)A.DC.)的根或 根茎
• 功效:风药。清热、 祛痰、利湿
七十二风——血风
• 别名:走马胎、大发 药、走马藤、山鼠、 血风
• 来源:紫金牛科大叶 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的根 茎
• 来源:卫矛科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藤茎
• 功效:风药。祛风湿、 活血络
七十二风——过节风
• 别名:七蛇莲、竹节 七、牛尾七
• 来源:百合科开口箭 (Tupistra chinensis Bak.)的根茎
• 功效:风药。滋阴泻 火、活血调经
七十二风——竹节风
• 功效:祛风除湿、舒 筋活络、壮筋骨
七十二风——破骨风
• 别名:破膝风、小泡 通、老鹰柴、破风藤
• 来源:木犀科光清香 藤或清香藤 (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 的根及茎
• 功效:祛风除湿、活 血止痛
七十二风——鸭仔风
• 别名:大血藤 • 来源:豆科长荚油麻
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的 茎 • 功效:舒筋活络、调 经
七十二风——走马风
• 别名:铺地走马、红 铺地毯
• 来源:紫金牛科心叶 紫金牛(Ardisia maclurei Merr.)的全株
• 功效:打药。用于咳 嗽、月经不调、产后 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七十二风——来角风
• 别名:箭杆风、九姜 连、九龙盘
• 来源:姜科山姜 (Alpinia japonica Miq.) 的根状茎
七十二风——鸡肠风

瑶族经典老班药配伍规律研究

瑶族经典老班药配伍规律研究
14
2 瑶药方剂组方特点
切合病情,全面兼顾,提高疗效.瑶医在临床实践中不
瑶医根据天、地、人“三元和谐” ,万物消长“盈亏
[
4]
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配伍方法,即主药、配药、引
平衡” 等理论及“祛 因 为 要”“风 亏 打 盈” 等 治 疗 原
路药的组 方 形 式 [11]. 主 药 乃 针 对 主 症 起 主 要 治 疗 作
配药、引路药,主要是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地
位为依据,但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并非主
药、配药、引 路 药 都 必 须 具 备,也 不 是 每 味 药 只 任 一
瑶医药组方简便廉验、灵活运用,具备如下几个特
点:组方简单有效;药量机动灵活;常用生鲜药物;疼痛
职 [1].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配药、引路药是
主症是纲,纲举目张.通过主药、配药与引路药的
[
5]
[
6]
则和临床实 践 经 验,按 药 物 特 点,将 瑶 药 分 为 “风 药 ”
用的药物,合理选择主药是瑶医对因治疗、辨病论治的
软,“风药”作用较为和缓,具有补虚、通塞、调节腑脏功
加强治疗主病的作用,三是缓和方中药物的偏性,制约
痛作用,作用较为峻猛.临床运用时,须根据不同脏腑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
老班药”是瑶族医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瑶药,由于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瑶 医 用 药 经 验 主 要 以 口 传 心 记
方式传承,瑶族各族系语言及用药经验不尽相同,“老班药”的 临 床 配 伍 规 律 至 今 未 得 到 深 入 研 究,更 是 缺 乏 统 一
念贯穿于治疗过 程 的 始 终,若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出 现 不 同

(精选医学PPT)104味瑶药

(精选医学PPT)104味瑶药
5
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
传在瑶族民间的一首药歌云: 五虎威振坐山中,寒热温平息息通。 九牛力大强筋骨,益寿超过庞宜宗。 十八武艺能掌握,那怕猎物无钩弓。 七二风名治百疾,留下后人去追踪。
6
瑶药的特征
“五虎”即入山虎、上山虎、下山虎、毛老虎、猛老虎。五 虎在功用方面大多是打药,例如,入山虎常称二半针、两面 针等,其解释为其一本药生长有刺,为正钩生长,方向朝向 山川,如猛虎爪样;其二是药性为攻剂,作用有如猛虎一样, 而被命名为入山虎。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散结 杀虫,在临床上常用于跌打、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等症。
8
五虎——入山虎
别名:入地金牛、两面针、 双面针、山椒
来源:芸香科光叶花椒
(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的干
燥根、茎 功效:打药。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活血散瘀、杀虫止 痒
9
五虎——毛老虎
别名:六轴子、八里麻、 闹羊花
来源:杜鹃科羊踯蹰 chíchú (Rhododendron molle (Bl.)G.Don)的花
来源:白花丹科白花丹 (Plumbago zeylanica L.) 的全草
功效:打药。散瘀消肿、祛 风除湿、消炎止痛、杀虫
12
五虎——上山虎
别名:吊灯笼、山栀茶 Shanzhicha 、山海桐
来源:海桐花科海金子 (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的种 子
来源:夹竹桃科毛杜仲 藤(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ang)的干燥茎皮及 树皮
功效:打药。祛风活络、 壮腰膝、强筋骨、消肿
15
九牛——青九牛

瑶药入山虎入地金牛

瑶药入山虎入地金牛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HisashiIshii,etal.《药学杂志》(日),1984,104(10):1030.
[2]FangShengDing,etal.JOrgChem,1993,58(19):5025.
[3]黄治勋等:《化学学报》,1980,38(6):535。
[4]王玫馨等:《药学通报),1981,16(2):114
用法用量
3~9克,水煎或浸酒服(蛇伤可用率30克);外用药酒搽或鲜根适量捣敷。
方例
1.牙痛入山虎(两面针)、扁化别(细辛)、金线风(粉叶轮环藤)根各等量,研细末,取适量放人牙痛处。2.麻醉止痛入山虎(两面针)、扁化别(细辛)、罗雷朗(九里香)根各适量,用米三花酒浸泡过药面,15天后可用,取药酒外搽局部,用于骨折复位止痛。3.毒蛇咬伤入山虎(两面针)根30克,水煎服或研末,每次用9克,开水冲服,另用药粉适量调洗米水外敷伤口周围。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7.抗菌作用两面针的乙醇提取液(1:1),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6]。
8.其他作用香叶木甙有明显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给药抗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的ED50为100mg/kg[17]。两面针结晶-8对小鼠血浆cAMP和cGMP的含量无明显影响[18]。两面针根水提取物用于腹部浸润麻醉时,2~6min出现局部麻醉作用[19]。
5.解痉作用结晶-8于1×10-6g/ml~1×10-4g/ml浓度时,对正常豚鼠离体回肠无明显影响,但对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氯化钡及组胺所致收缩有松弛作用。结晶-8可能对肠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2]。两面针成分N-4在1×10-5g/ml时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也有明显拮抗作用[1]。
生态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沟密林中。产于广西邕宁、龙州、防城、博白、容县、桂平、平南、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份。

瑶药浴知识PPT课件

瑶药浴知识PPT课件

十二经络之药草油疗效
药草油所到之处能迅速渗透肌肤筋骨、关节、畅通经络、净化血液、通畅淋 巴、排除毒素、从经络上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活血化瘀、调整内分泌、改 善亚健康不适等症状,从根本上达到养生保健、养颜美容的功效。
经络者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恬淡虚无、真气从生、病安从之
中草药精华的四大优势
脉道养生瑶浴产品篇
• • • 脉道舒筋活络汤 内置产品: 100g*10包 主要功效: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 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 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 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 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 适应人群:适用于关节肌肉各种不适人群 主要成份:青果、伸筋草、砂仁、桑枝、海风藤、木瓜等
• • • 脉道十二级通脉汤 内置产品:100g*10包 主要功效:可调节全身各脏腑的功能,疏通经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排出 体内堆积毒素,帮助减肥瘦身,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改善面部 萎黄、粗糙、痤疮、蝴蝶斑、敏感。色素沉着等皮肤问题,缓解腹胀、呕吐 、气喘、便秘、缓解身体沉重无力、膝股部内侧肿胀等症状。改善肺气不足 、咳喘无力、盗汗、易感冒等症状。有效改善神经衰弱、失眠、情绪不稳定 ,消除疲劳、郁闷、烦躁等。 适应人群:全身经络不通水肿,肿胀,毒素废物代谢不畅。 主要成份:仙人草、车前草、桂枝、杜仲根、佛手、茯苓等
• •
脉道养生瑶浴产品篇
• • • 木瓜:【性味】 酸,温。 【归经】 归肝、肺、肾、脾经。 【功能主治】 平肝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 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1.保肝作用 2.抗菌杀虫作用 3.抑制癌细胞作用,

瑶医药道(基本理论)

瑶医药道(基本理论)

颜色与功能理论
红、白、黄、黑 ——“以黄治黄,以白治白,以红治红……”
黑色多能助肾,黄色多可补脾,红色常能养血,
白色常能益肺
红色,走血分,有补血、破血、生肌作用—— 朱砂莲、破血子、人血草等; 黄色,走皮肉,有清热解毒、杀虫、除风 作用——岩防风、地苦丹、雄黄连等; 白色,走气分,有补气、行气、消气解毒 之功——白山七、紫金沙、罗卜七等;
风类药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补 气补血、健脾胃、益肝肾…… 【临床应用】痧病、肝胆、消化道疾病、妇科 疾病、神经科、小儿疳积等。 【特性】安全,毒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
九层风
九龙钻 麻骨风
打类药
【功效】散瘀消肿、止痛…… 【临床应用】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风湿骨 痛、无名肿毒、宜用于坠胎。 【特性】易伤身,孕产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 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
透骨消
鸟不站
韭菜
风打相兼药
【功效】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健脾消 气;散瘀消肿。 【临床应用】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坐骨神 经痛,跌打损伤;病后虚弱、头晕目眩、小儿疳积、 急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痛经、产后腹痛、 产后风瘫。 【特性】 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
大红钻
工作回顾
皮、全草等。
2017/11/17
瑶药品种
动物药:蛇类药、虫类药、飞禽类药、鱼类药 及贝类药等动物,用药部位包括动物的全体、角、 皮、骨、肉、血、内脏以及蜂类的巢、动物的粪 便、结石等。
工作回顾
矿物药:矿石、金属、泥土、燃烧后的烟灰等。
2017/11/17
瑶药品种和数量
植物1336
32科37属
•藤本似人经络,以通经活络为用。

100味中药教学课件幻灯片

100味中药教学课件幻灯片

薄荷的性味功能
【性味与归经】性凉,味辛。
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疏风,散热,
辟秽,解毒。主治外感风热,头 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
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14)
山楂又名山里红, 开胃健脾老少宜; 归脾肝经酸甘温, 活血散瘀强心力。 祖国医学中药妙, 传承国医为人类。
中药-山楂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 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果肉深黄色至棕色。中部横 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气微清香,味 酸、微甜。
山楂的性味功能
【性味与归经】性微温,味酸、 甘。归脾、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开胃消食、活血 散瘀、化痰行气等。主治高血压、 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 积停滞、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15)
珍贵灵芝救命草, 苦涩微香肝肾经; 滋补强壮安神灵, 增强免疫真是妙。 祖国医学中药妙, 传承国医为人类。
麦冬的性味功能
【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
甘、微苦、。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
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
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10)
五月花神赤芍药, 七夕之情花仙子; 寒酸苦凉归肝脾, 肝目舒畅瘀痛止。 祖国医学中药妙, 传承国医出大力。
中药-芍药
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在中国的栽培历 史近50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位列草本之首,被 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 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 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肉桂:出自《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 经》、《中华药海》。今俗用有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 入药最多,《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

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及鉴定目的:瑶药“铁钻”的品种调查。

方法对“铁钻”及其同名异物品种的来源、原植物、药材性状进行调查。

结果:瑶药“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的干燥藤茎。

结论:对瑶药“铁钻”资源应加以保护,以利于持续用药需要。

标签:铁钻仁昌南五味子瓜馥木小叶买麻藤瑶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流传。

在民间瑶医中流传着“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常用草药,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较为普遍。

在调查中发现,以“铁钻”为名入药的药材,品种较为混乱,有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1]和多花瓜馥木(别名牛耳风),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2](别名麻骨风)。

经深入调查研究,采集原植物标本,鉴定″铁钻″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F.Lon的干燥藤茎。

现就“铁钻”的同名药材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功效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作一报道。

1 “铁钻”同名药材的来源1.1铁钻(瑶文:hlieqc nzunx)。

为五味子科植物仁昌南五味子Kadsura renchangianc S. F. Lon的干燥藤茎。

别名中钻。

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消肿的功效。

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1.2 牛耳风(瑶文:ngungh normh buemg)。

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 (Hemsl.)Merr. 或多花瓜馥木F. polyanthum (Hook. f. et Thoms.)Merr.的干燥藤茎。

别名铁钻、黑风藤。

具有祛风活络,安神镇痉,活血止痛的功效。

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骨痛。

1.3 麻骨风(瑶文:ma bung beng)。

为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 (Warb.)C. Y. Cheng ex Chun 的干燥藤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