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有毒有害物质(HNS)应急反应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有害有毒物质(HNS)事故的应急反应

有害有毒物质(HNS)事故的应急反应

有毒有害物质(HNS) 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物质:
1. 油类衍生物 (例如苯、乙烯)
2. 液体危险化学品(例如硫酸、盐酸、苯乙烯)
3. 液化气体(例如LPG) 4. 闪点低于60 ℃的液体(例如乙醚、乙醇) 5. 包装危险品和有害物质(例如桶装氰化钠、放射源) 6. 散装固体危险物质(例如硫磺)
HNS事故的特点之一
世界HNS应急能力现状
各国应对重大HNS事故的能力普遍不高 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 欧洲:法国(Cedre)、德国应急能力较强,英国正开展能力建设 日本:海岸警卫队(JCG)和海上灾难预防中心(MDPC)
世界HNS应急能力现状
专业应急船
世界HNS应急能力现状
专业应急船
Thanks!
溶解物质: 几乎不可能围控、回收或中和,仅能采取措施加速其自然分 散;随时监测水中有害物质浓度。 漂浮物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遥感手段加以监视,某些物质可以用围油 栏、撇油器加以围控回收,但有可能损伤设备。 沉底物质:浅水区可采用挖泥设备清除受污染的沉积物 水中包装形式的HNS:包装完好的可以打捞回收,包装破损的加以标记 或摧毁
HNS事故应急反应:探测沉底化学品或包装体
侧扫声纳
回声探测
HNS事故应急反应:干预行动
1. 气体或蒸发性物质(液氨、丙烷、LPG、氯气等)
水雾或泡沫压制
HNS事故应急反应:干预行动
1. 气体或蒸发性物质(液氨、丙烷、LPG、氯气等)
堵漏
HNS事故应急反应:干预行动
2. 漂浮物质(甲苯、苯乙烯、丁醇、BuA等) 围控 (注意监控气体浓度)
国际危规(IMDG Code)
• 海运危险货物运输方面的国际准则 • 根据SOLAS第VII章的原则制定 • 具有强制力 • 是实施SOLAS和MARPOL的具体规则 • 国际危规所提供的技术信息是事故应急的重要指南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的应用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的应用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的应用
一、应急措施简介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Emergency Procedures For Ships Carrying Dangerous Goods),指的是船舶在发生危险、危害或有害物质或物品事故时应采取的处理办法。

又因为应急措施是组合形式的,所以简称为分组应急措施表(Group Emergency Schedules:EmS)。

EmS由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通过,1981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

1990年被收编在《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补充本中。

二、应急措施的适用范围
EmS适用于海上事故应急存在问题(如船上的设备、器材有限,在海上得不到其他方面的援助,船上缺乏专业人员等)的情况下,旨在为船员在应急时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从而给船员以最大程度的安全和保障。

三、应急措施的内容
EmS以组合应急表的形式列明的,分成5个部分:
1.具有应急表序号(EmS No.)的分组应急表标题;
2.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
3.应急措施;
4.应急行动(取决于舱内还是舱面,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5.医疗急救;
另外,有的应急表还有特别的注释。

四、应急措施的使用
EmS所建议的应急措施和应急行动适用于《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所列的物质和物品,因此应与《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MFAG)所提供的资料一起使用。

在使用EmS时应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危险货物一览表中第15栏列明应急措施表号;其次,在索引中列出应急措施表号;最后,在应急表序号中找出和物质类别、副危险性、物质形态等对应的标题。

我国加入OPRC-HNS议定书的利弊分析

我国加入OPRC-HNS议定书的利弊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有毒有害物质(简称HNS)水上运输量持续增长,伴随的船载HNS污染风险也越来越严峻。

自《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与合作公约(简称“OPRC公约”)》于1995年起生效实施后,IMO开始考虑将HNS纳入到全球防备与反应合作框架之中,并在2000年3月15日召开的IMO外交大会上正式通过了《2000年有毒有害物质(HNS)污染事故防备、反应与合作议定书》(简称“OPRC-HNS议定书”)。

随着葡萄牙作为第15个缔约国在2006年6月14日加入该议定书,OPRC-HNS议定书已满足生效条件,并已于2007年6月14日生效。

截止到2008年1月31日,已有19个国家加入OPRC-HNS议定书,其所拥有的商船总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19.28%。

OPRC-HNS议定书旨在为抵御HNS污染事故搭建国际合作框架,推动HNS污染事故防备与响应方面的科技研究,并促进在反应技术方面的技术合作。

1我国HNS水上运输的风险分析1.1HNS水上运输概况据统计分析,从HNS水上运输量来看,除煤、黄铁矿等具有化学危险性的散装固体物质外,2002至2006年我国HNS水上运输总量达4.426亿吨,其中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量最大,约2.296亿吨,占总量51%;包装危险货物其次,为9090万吨,占总量21%;散装液化气运输量为6594万吨,占总量15%;固体散装危险货物的运输量最少,为5619万吨,占总量13%。

从载运HNS船舶的进出港艘次来看,2002年至2006年载运HNS船舶进出港艘次增长并不明显;但从HNS水上运输量来看,2002年至2006年HNS水上运输量显著增长,2006年HNS水上运输量已突破1亿吨,平均年增长率达12.5%(见表1)。

由此可见,载运HNS船舶正朝大型化趋势发展。

1.2HNS污染事故概况我国船载HNS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以有毒液体物质为例,1991年至2004年,我国发生的有毒液体物质我国加入《OPRC—HNS议定书》的利弊分析上海海事局吴红兵王星星内容提要:本文针对《2000年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与合作议定书》(简称OPRC—HNS协定书)的生效情况、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我国加入该议定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加入议定书的立场建议。

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意义和设想

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意义和设想
建立长江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意义和设想 朱汝明 等
・ 研究与探讨 ・
建立长江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意义和设想
!"#$"%"&’$&( ’$) *($+’+",( -)(’. /$ 0.+’12".3"$# +3( !4.+(5 /% 67(,($+"$# +3( *37(( 8/7#( 9(./7,/"7 :7(’ %7/5 ;("$# 6/22<+() 14 =(..(2.
收稿日期: H##$J#PJH# 作者简介: 朱汝明 ($B%P G ) , 男, 江苏靖江人, 大学毕业, 现任芜湖长江港航监督局局长。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环保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将增加, 从而对库底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预见,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 后, 如仍然保持目前的污染物排放趋势, 库区水质将 会有所恶化。 船舶污染是三峡库区整个污染源的一部分, 具 有流动性、 排放隐蔽性等特点。据统计, !### 年船 籍在库区船舶共 $ %&& 艘, 年排入库区机舱污水总 总污染物 !(% 吨, 其中石油类 $& 吨, 悬 量 %%’# 万吨, 浮物 )" 吨。三峡成库后, 由于航道条件的改善、 水 域的拓展, 三峡库区船舶数量将有飞速的发展, 污染 物排放量也将大大增加。这些污染物除部分是由于 船方偷排入江的外, 很多是由于船舶装卸作业不当、 船舶发生触礁、 碰撞等意外事故所引起的。在三峡 库区建立船舶污染应急处理体系后, 由于有完善的 监视系统、 应急处理系统, 将大大增强对意外事故引 起的船舶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此 类污染事故的排放量。 (*) 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 染源监测体系 为全面系统了解、 掌握受三峡工程影响的生态 与环境因子变化情况, 特别是主要环境因子和影响 严重地区的变化情况, 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对策措施, 国家在三峡地 区建立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 其中包括 三峡库区船舶流动污染源监测子系统。该子系统由 重庆、 万洲、 三峡三个监测站组成, 已开始每年的定 期监测工作。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 该系统现监 测的污染物种类较单一, 主要以监测船舶舱底水及 油分器排出水为主, 对船舶排放的大量硫酸、 农药等 有毒化学品没有监测能力。监测船舶数量较少, 年 监测船舶约 $++ 艘, 不能完全满足三峡工程监测工 作的需要。而且由于监测运行费用迟迟不能到位, 各监测站监测工作难以持续。 由于船舶应急处理体系中包括监测系统, 因而 如果在三峡库区建立应急体系, 则可以在现有监测 系统的基础上, 对其进一步完善, 使其具备一些主要 有毒化学品的监测能力, 增加监测数量, 从而更好地 为三峡工程服务。 !"! 是最大限度减小船舶污染事故危害, 保护库区 水域环境的需要 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峡地区船舶数量 日益增加, 船舶污染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由于船舶 触礁、 碰撞等交通事故造成有毒货物大量泄漏及由 于装卸作业不当造成的有毒货物溢漏等事故, 由于 排放量大而集中, 给水域环境带来较大破坏, 给两岸 人民的生命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这 方面的典型事故安全案例如: ! 一装运苯酚的钢甲驳船 !##+ 年 ) 月 "% 日,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二篇)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二篇)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一、前言海上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破坏行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为了高效、有序地应对船舶海上污染事件,制定一份全面的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预案旨在准确、快速地进行船舶海上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护海洋环境和保障人类生活与安全。

本预案分为八个部分:背景和目的、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流程、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共享和评估监控、应急演练与技术培训。

二、背景和目的船舶海上污染是指由于船舶运输中未能采取适当措施导致的海上油污、化学物质泄漏或溢出等污染行为。

船舶海上污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船舶海上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应急救援组织1.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的不同,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相关政府部门、船舶管理机构、海洋环保机构、救援力量等组成。

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船舶海上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 救援队成立专业化的船舶海上污染救援队伍,该队伍由经过培训和具备相关技术和装备的人员组成。

救援队将根据具体任务,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和清理工作。

3. 协调机构成立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协调机构,该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船舶海上污染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四、应急救援措施1. 防范措施加强对船舶海上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推行防污染技术和装备、提高船员的应急意识等。

2. 应急处置措施当船舶海上污染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处置措施包括封堵污染源,清理泄漏物质,控制和减轻污染扩散,恢复受损环境等。

3. 环境修复措施当事故处理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环境修复工作,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

船舶有毒有害物质(HNS)应急响应分类研究

船舶有毒有害物质(HNS)应急响应分类研究
波 恩 协 议 的 响应 分类 方法 , 结合 HN S 的 行 为 状态 和 危 害 性 ,
对 HNS的应急响应进行分类 , 从而有利于 HN S应 急对策 的
制 定 和 响应 设 备 的配 备 。
1 . HNS的 行 为 状 态 分 类
( 2 )HNS 的危 害性 分类 考 虑 到 HNS 的易 燃 性 和 易 爆 性 往 往 同时 具 有 , 本文 将 综 合 考 虑 HNS 的燃 爆 性 。同 时鉴 于 HNS种 类繁 多 ,反应 性 比 较复杂 , 而 应 急 响应 类别 不宜 过 多过 细 ,因 此 本文 根 据 HNS 的燃 爆 性 、 毒 性 和 腐 蚀 性 进 行 分 类 ,而 将 其 反 应 性 归为 其 它
目前 ,大 多 国 家 沿 用 的 都 是 欧 盟 的 分 类 方 法 。 我 国在 HNS应 急 响应 分 类 方 面 研 究 较少 ,大 多 也采 用欧 盟 分 法 ,只 有 宁 波 辖 区船 舶 散 装 液 体 化 学 品泄 漏 应 急 处 置 机 制 研 究 依 据 HN S在 水 中 的 不 同 扩 散 方 式 和易 燃 性 、 毒性分别设置代 码, 形成散化应急处置代码组合表 , 不 仅 考 虑 了 HN S 的行 为 状态 ( 在 水 中的 扩 散 方 式 ),同时 考 虑 了 HNS 的燃 爆 性 和 毒 性 。 但 此 种 分 类 方 法 使 用 代 码 ,应 用 较 复 杂按 物 质 形态 有 不 同 的表 达 指 标 , 散 装 液 体 用 闪 点表 征 ,气 体 用爆 炸 极 限 ( 体积 比 ) 更 多 。考 虑 到 应 急 情 形 是水 上 泄 漏 ,燃 爆 性 固体 多 沉 降 的情 况 ,选 取 可
燃 液 体 、 气 体 的燃 爆 指 标 对 燃 爆 性 进 行 界 定 。 综 合 石 油化 工 企 业 设计 防 火规 范 > ) ( GB5 0 1 6 0 — 2 0 0 8 ) 、 建 筑 设 计 防 火规 范 ( GB5 0 0 1 6 — 2 0 0 6 ) 、 易燃 易 爆 危 险

关于船舶海上污染的应急救援预案(精选)

关于船舶海上污染的应急救援预案(精选)

现场处置措施及程序
A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根据污染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启动相应的应急 响应程序,包括现场封锁、人员疏散等措施。
实施污染源控制
采取关闭阀门、堵塞漏洞等措施,防止污 染源的进一步扩大。
B
C
开展污染处置
使用吸附材料、围油栏等设备,对污染物进 行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监测
对事故周边海域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物 的扩散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
生活污水
包括船舶上的厕所废水、洗涤将导致海 水富营养化。
其他类型污染
01
02
03
大气污染
船舶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 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 物质,对海洋大气环境造 成污染。
噪声污染
船舶航行和作业过程中产 生的噪声对海洋生物和人 类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背景与意义
02
制定背景
01
海上船舶事故频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上船舶事故频 发,导致大量污染物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 胁。
03
02
国际法规日益严格
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 要求不断提高,各国政府也加强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 行。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国际法规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MARPOL公约)是防治海上污染的主要国际法规,对船 舶排放标准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国内法规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 例》等法律法规对海上污染的防治和应急处理做出了明确规 定,要求船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并制定应急预 案以应对可能的污染事故。

有害有毒物质HNS事故的应急反应——烟台溢油应急中心

有害有毒物质HNS事故的应急反应——烟台溢油应急中心

HNS应急反应
HNS事故应急反应:模型预测
? 对于应对气体、蒸发性、溶解性 HNS的事故很重要
? 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操作者 的经验
? 没有模型软件时,也可以采用粗略估算的方法
? 模型预测不能取代现场监测
HNS事故应急反应:模型预测
ALOHA: 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
HNS应急行动组织结构
领导小组
技术与法律专家组
公共关系组
现场指挥部
通讯后勤组
应急救援力量
疏散、警戒与交 管组
监视监测组
人员救护组
火灾控制组
泄漏控制组
污染消除组
展应急行动
溢油变化
HNS
事故应急中采用的HNS分类方式
气体
不溶于水的气体 (G) 溶于水的气体 (GD)
HNS事故应急反应:现场气体浓度监测
便携式气体探测设备
HNS事故应急反应:现场气体浓度监测
划定隔离区
安全区

风向
HNS事故应急反应:水体监测
? 监测水面、水中、水底HNS浓度 ? 现场测定的难度较大 ? 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便携设备或自动
分析设备
HNS事故应急反应:水体监测
HNS事故应急反应:航空监视
? 侧视雷达(SLAR ) ? 红外探头(IR) ? 紫外探头(UV) ? 前视红外(FLIR)
HNS事故应急反应:探测沉底化学品或包装体
侧扫声纳
回声探测
HNS事故应急反应:干预行动
1. 气体或蒸发性物质(液氨、丙烷、 LPG、氯气等)
水雾或泡沫压制
HNS事故应急反应:干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镇 扬 泰 常 江 张 家 南 常 太 港 一 江 州 州 帅 阴 港 通 熟 仓 尿 『
危 险品 码头 1 0 , 化码 头 1 8 。从 2 0 至 2 0 年 8座 散 6座 01 09 HNS 上 运输 情况 统计 表 可 以看 出 , 苏 辖 区载运 HNS 水 江 的船 舶 进 出港 艘 次 及 运输 量均 在 迅 速 增 长 。2 0 年 , 09 通 过 长 江 下 游 江 苏 段 江 苏 海 事 局 辖 区载 运 危 险 货 物 1 26 3 0 9 艘次 , 运输 量 10 f : 其 中包装 危 险货 物2 3 .2LD ,  ̄ 9 万 Ⅱ 、 装 固体危 险 货物5 万 吨、 装 液体化学 品3 9 屯散 0 散 1 9 万 吨 、 装 液化 气1 8 吨、散 装油 类 5 7 0 吨。辖 区 散 8万 4 万 危 险货 物运输 量 主要 以散 装 油类 和散 装 液体 危 险化 学品
中图分 类号 :U6 87 9.
文献标 志码 :A
析 了江 苏船 载HNS 急反应 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加 强应 急 应 技 术研 究 、完善应急预案 、健 全三级应急反 应 系统 ,以期 提 高HNS 污染事故防控 水平及 处置能力 关键 词 :船载HNS ;应 急反应 ;技 术研 究
江 苏海 事局 辖 区船 载 HNS中散 装 液体 化学 品 , 运输
降低 辖区水 域环 境 风 险。

量 全 国第一 , 以每年 1 %左 右 的速度 递增 , 且 O 详见 图2 。
运输最 ( 万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船载HNS 运输风险分析
( ) 一 有毒 有 害物质 ( HNS) 《 RC OP —HNS 0 0 定 书 将 有 毒有 害 物质 定 义 2 0议 为 除油 类 以 外 的物质 , 类物 质 如 进 入 海 洋 , 可能 会 该 有 给人类健 康 带来危害 , 破坏 生物资源 , 污染海洋 环 境 或妨 碍 其他 对 海洋 资源 的合 法 利用 。 照 国 际公约 和 规 则 , 参
蛎 ∞ ∞ ∞ ∞ ∞ ∞ ∞ ∞ ∞ 0 % 加 l 加 三
2 0 年 , 家港海 事局 辖 区散 装 化学 品船 舶运 输量 09 张 最 大 , 到1 8 万 吨 ,占辖 区化学 品运 输量 的3 .1 : 达 18 03 %
南 京海事局 、 阴海事局 、 通海 事局辖 区运输 量较 大, 江 南
2 1 年 2 9日对我 国生效 。这 对船 载 HNS 急反 应机 0 0 月1 应
收稿 日期 : 0 0 0 — 5 2 1- 9 2 第一一 作者简介 : 陈桂平 (9 7 ) 男, 15 一 , 江苏南通人, 高级 丁程师, 本科, 研究方向为船舶管理
中国海事 3 9
制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必须提高船 载 H 应急处 置能力 , NS
冯 争 官 埋
陈桂平 ( 江苏海事局 , 南京 2() ) 1() )8 (
CHE Gu— i g( a g uM S Na g 2 () 8 Ch n ) N i p n J n s A, 蛆 n 1}0 , i a i f

要 :文 中通过 分析 江 苏船 载HNs 运输 风 险现状 ,剖
运输 环 境复 杂等 特点 , 一旦 发生事 故 , 对水体 危害 大、 扩
散速 度快 、 响范围广, 影 而且 事故救 助难 度 更大 。
( ) 二 江苏船载 HN 运 输概 况 S 长 江 下游 江 苏 段 是 长 江 航 运 最 繁 忙 的航 段 , 有 拥
运 吨 )蠢 1 ’ 量\ 生z ( 万
海 事处、常熟海 事 处辖 区运输 相对 较小 。 0 9 与2 0 2 0年 08 年相比, 各单 位 辖 区 运输 量 都 有 一定程 度 的增 加 , 京 南 海 事局 、江 阴海 事局 、扬 州海 事 局 、常熟 海 事 处 增 幅 较 大, 详见表 1 。
表 1 局属 各 单 位 辖 区 散 装 化学 品 运输 量 对 比表
文章编 号 :1 7 - 2 8( 0 ()1 ( 3 一) 6 3 2 7 2 1) 卜 ) 9 ( 0 4 随 着 世 界化 工 产业 的迅 猛 发 展 ,国际 贸易运 输 中船
舶 载 运有毒 有害 物质 ( HNS) 运输 量 持 续增 长 , HNS 污
染 事故 也 呈 多发 态 势, 海洋 环 境 保 护及 运输 安 全 造 成 给 了重 大威 胁 。国 际海 事组 织 (MO) 0 0 月1 日召 1 于2 0 年3 5 开 的外交 大会上 正 式通 过 《 0 0 际有毒有 害 物质 的防 20 国
HNS 包括 MAR OL 3 7 附则 l 义 的物质 、国 际危 规 P 7 /8 l 定 (MDG) 义 的物质 、国际 散 化规 则 (B o e) 义 1 定 IC C d 定
的物质 和散 装固体 货物规 则 ( C C d 歹 明的物质 等 , B o e) 0 具 体包 括 定 义为有 毒 危 险货 物 的液体 物质 , 液化 气体 和 闪点不超 过 6 摄 氏度 的液体 , 0 包装 危 险 货物和 具 有化学 危 险性 的散 装国体 物质 。
备、反应 及合 作 议 定 书 》( R oP C—HNS 议 定 书 ) 并 于 ,
2 0 年6 1 0 7 月 4日开 始 生效 , 此 HNS 纳 入全 球 防备 与 至 被 反 应合 作 框 架 中。我 国于2 0 年1 月1 0 9 1 9日向 国际海 事 组
织递 交 了加 入OP C— S 定 书的加 入书, R HN 议 该议 定 书于
分 别 为7 5 吨 、 4 万 吨、 5 万 吨 ; 州海 事局 、 6万 51 3 4 扬 常州
江 苏海 事局辖 区船 载 有毒有 害 物质 主要包括 动 植物 油 类、苯类 、 类 、 类、酸 类 , 醇 酯 液碱 约3 0  ̄ 0 7 左右 , 大都 具 有毒 性、腐 蚀 性、易燃 、 易爆 等危 险 特性 。 有毒 有害 物 质水 上运输 , 同于其他 物质 的运输 , 具有运 输量 大、 不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