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

合集下载

生物制品类

生物制品类

生物制品类
生物制品是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孵化技术生产的一种高
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农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生物制品一般包括生物制剂、生物试剂和生物仪器等。

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反应器、生物发酵等技术制造出
来的药品、饲料和化妆品等。

其中,生物药品是指通过生物合成的药品,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等。

目前,生物药品已成为当今世界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优异,安全性高,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化学药物。

同时,生物制剂在食品加工和动物饲料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酶制剂、酸奶发酵剂等。

生物试剂是指用于科研和诊断检验的生物制品。

之所以
称之为试剂,是因为它们一般用于实验和诊断,并不直接用于治疗。

生物试剂包括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常见的反转录酶、DNA聚合酶、蛋白质等。

此外,生物试剂还包括血液和
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处理试剂和染色剂等。

生物试剂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生物仪器是指用于分析、检测、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专
业仪器。

生物仪器包括生化分析仪、荧光光谱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运用于临床检验、科研研究、环保检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科研和环保管理的必备工具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仪器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总的来说,生物制品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高科技产品,对
促进医学、食品加工、动物饲料生产、环境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孵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下,生物制品的品质将不断提升,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一、生物制品的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指以生物学方法制备的医学用品,包括活细胞、变态抗体、血液制品、芽孢制剂、受体制剂以及基因工程制剂等。

它们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制成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的化学药品,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
1、活细胞:活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2、血液制品:血液制品主要由人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细胞、亚细胞以及蛋白质组成,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抗血清等。

3、芽孢制剂:芽孢制剂是一种利用芽孢菌制备的药物,它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

4、变态抗体:变态抗体是指从患者体内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特定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艾滋病等。

5、受体制剂:受体制剂是利用受体的特征,制备的一种特殊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糖尿病、湿疹、肾脏疾病等。

6、基因工程制剂:基因工程制剂是指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利用载体质粒的转化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制备的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或控制动物疾病的生物制剂。

它们通常由生物来源制成,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毒素和血清等。

这些制品可以用于家畜、家禽、宠物和其他动物的健康管理。

兽医生物制品的种类很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疫苗、抗生素、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和免疫血清。

疫苗是一种预防措施,通过引入微生物或其成分来激活动物的免疫系统,从而使其产生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

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则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抗寄生虫药物则用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如蠕虫和寄生虫。

免疫血清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免疫物质,用于提供短暂的被动免疫保护。

除了以上常见的兽医生物制品,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和产品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中。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特定的疫苗,从而提高其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制剂也可以通过注射、口服或外用等不同途径进行给药,以适应不同动物的需求和特点。

兽医生物制品在动物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同时,兽医生物制品的研发和应用也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兽医生物制品是一类用于动物健康管理的生物制剂,包括疫苗、抗生素、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和免疫血清等。

它们在预防、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动物健康和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什么是生物制品

什么是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命名规程Requirements for Terminology of Biologics1生物制品的定义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目前,我国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活性制剂(包括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2生物制品的种类根据各种制品的组成及用途分类如下。

2.l疫苗(Vaccines)2.l.l细菌类疫苗(Bacterial Vaccines)由有关细菌、螺旋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卡介苗、伤寒Vi多糖疫苗、破伤风疫苗(类毒素)等。

2.1.2病毒类疫苗(Viral Vaccines)由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等。

2.l.3联合疫苗(Combined Vaccines)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抗原原液配制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等。

2.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Antitoxin and Antisera)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2.3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一)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1、预防用生物制品:这类主要是疫苗。

还有类毒素。

2、诊断用生物制品3、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抗毒素、微生态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二)按制备方法及物理性状分类:1、粗制品(普通制品):未经浓缩纯化的生物制品,如普通的结核菌素,用的较少。

2、精制品:将粗制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无效成分,进行浓缩提纯制成精制品。

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及抗毒素、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提纯的结核菌素(PPD)等。

3、多联多价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几个同类制品者称多联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同一制品的不同群、型别者称多价制品。

如犬六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病、犬细小病毒病、犬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副流感病。

4、液态制品:一些疫苗、诊断试剂如血清等是液体状的生物制品。

如大多数灭活疫苗、新型疫苗等。

5、冻干制品:是将液体制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的固体制品。

这类制品有利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几乎所有活菌苗、减毒活疫苗都为冻干制品。

6、吸附制品(佐剂制品):在液体制剂中加入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等佐剂后制成。

这类制品具有延长刺激时间(使抗原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增强免疫效果和减少注射次数及剂量等优点。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1、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因此,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是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将严格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

需要通过新技术研制出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效的多联多价灭活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8篇)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8篇)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一、什么是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8篇)要想规范生物制品的安全使用、器械及生物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减少药物流失和浪费,制定安全使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小编今天就为你整理了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品管理制度11、目的为把好入库生物制品质量关,保证购进生物制品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不合格和假劣生物制品进入本院,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3、适用范围适用于生物制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销售、销毁等管理工作。

4、职责按此规定严格管理生物制品,保证经营安全5、内容5.1生物制品验收必须按照验收程序,由验收员依照生物制品的法定标准、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及入库凭证等,对购进生物制品和销后退回生物制品进行逐批验收。

5.2生物制品质量验收包括生物制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生物制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5.3对生物制品包装、标识的验收可在待验区进行,对生物制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则必须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后,在验收养护室内进行。

5.4验收时应检查到货时的温度是否符合生物制品的储存要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记录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验收时生物制品最小外包装的温度不得超过该药说明中贮藏温度,否则不予验收入库。

5.5验收一般应在5分钟内完成。

5.6生物制品验收应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

所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验收完。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2预防性生物制品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疾病的主要武器。

为规范医院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确保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前言生物制品是一种特殊的药剂,它不仅仅是对药物本身质量的要求,还需要对其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管。

为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生物制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就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监控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制度组织架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应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该部门应包括质量管理主管、质量管理工程师、质量检验员等职位。

制度主要内容1.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生产是生物制品的核心环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制定标准操作规程,遵循GMP规定。

•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持续的培训与教育。

•管理原材料的采购和进料,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进行严格的环境监控,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卫生。

•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要求生产记录完整、准确,数据真实可靠。

2.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了以下措施:•储存条件符合GMP规程,按照规定存放。

•将生物制品与其他物品隔离开,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储存时应对物品进行标识,及时跟踪物品的储存情况。

•运输时,应确保条件符合储存要求,对生物制品进行隔离和保护措施,保障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3.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销售是生物制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保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对于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完整)3篇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完整)3篇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完整)第一篇: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概述作为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之一,生物制品在我国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空间。

为了确保生物制品质量安全和疫苗接种效果,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生物制品法规和规程。

本文主要对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进行概述。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是以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安全为目的的一系列法规,它是我国生物制品界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通过规定生物制品生产和管理标准、质量控制要求等具体细则,来确保生物制品在生产、使用和监管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标准2.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3.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流程4.生物制品的监管体系和责任5.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要求总体来说,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于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安全、推动生物制品研究和应用、提升生物制品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篇: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主要内容1.生物制品生产和管理标准在生物制品生产和管理标准方面,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主要规定了生物制品生产场地、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规程要求生产场地应符合一般卫生标准,生产工艺和设备应符合GMP要求,生产过程应有记录,生产批次应有追溯制度等等。

这些规定和要求确保生产的生物制品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2.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为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规定了生物制品的各项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

其中包括了疫苗的质量标准、疫苗的抗原含量和亚单位含量测定方法、金标准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细胞和组织培养的质量控制要求等。

这些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实施可有效保障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3.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流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还规定了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流程。

规定了疫苗接种人群范围,包括了儿童、成人、老年人等,还规定了疫苗接种的剂次和时间,特别是对于儿童疫苗接种,规程要求疫苗接种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一剂次,最后一剂次应在免疫程序完成时的最后一年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疫苗 用化学方法提取病原体中有效免疫原成分体制成的
化学纯疫苗,比亚单位疫苗更为简单。 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3)多肽疫苗 人工合成的高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各种合成肽段
4)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重组基因序列,表达免疫原性强、
无毒性的多肽制成的疫苗。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3.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种类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系指用国际生物参考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行研 制的(尚无国际生物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 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 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 示,不以国际单位表示。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
小鼠 金黄地鼠 豚鼠 家兔 猕猴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苯化酚检含量定测定
参照《生物制品化➢➢学汞外半检类观微定防量规腐定剂程氮含法》量测定
国家生物标准品,种由类国:家鉴定机构制备、审
定和分发
❖国家生物标准品
❖国家生物参考品
❖国家生物参考试剂
国家生物标准品,系指用国际生物标准品标定的,或由我国自
行3研.制1 的生(物尚无制国际品生的物标标准准品者化)用于定量测定某一制品效
价或毒性的标准物质,其生物学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 位(U)表示。
③ 残余毒力和毒性物质检查 ④ 过敏性物质的检查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① 免疫力试验 ② 活菌数和活病毒滴度测定 ③ 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单位测定 ④ 血清学实验 ⑤ 其他有关效力的检定和评价
第二节 疫苗及其研制策略
疫苗的现代定义为: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 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 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 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 品统称为疫苗,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 活载体或感染因子。
物理性状检查 ➢➢氯真酚仿空试含度剂量及法测溶定解时间
蛋白质含量测定 ➢➢游紫离外甲吸醛收含法量测定
防腐剂含量测定 ➢水份含量测定
纯度检查
➢区带电泳 ➢氢氧化铝与磷酸铝含量测定
其它
➢免疫电泳 ➢磷含量测定
➢凝胶层析 ➢O-乙酰基含量测定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一般安全性检查 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 外源性污染检查 过敏性物质检查
包括: ①体表屏障,如皮肤粘膜屏障; ②血脑屏障,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 物从血流侵入脑组织; ③细胞吞噬作用; ④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2)获得性免疫: 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后主动产生或
被动获得的。又称特异性免疫。 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自 然 自 动 免 疫:患 传 染 病,隐 性 感 染 人 工 自 动 免 疫:接 种 疫 苗,类 毒 素 自 然 被 动 免 疫:经 胎 盘,初 乳 人 工 被 动 免 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
安全性 有效性 可接受性
生物制品的GMP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是对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涉及人员、厂房 和设备、原料采购入库、检验、发料,加工,在制品及 半成品检验,分包装,成品检定,出品销售,运输,用 户意见及使用反应处理等在内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9世纪后,使用疫苗免疫人和家畜,使传染病的 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疫苗已成为最有效的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 病的物质,它可以在其接受者的体内建立起对入 侵物质感染的免疫抗性,从而保护疫苗接受者免 受疾病侵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生物制品的的产品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疫苗,类毒素
抗体(抗毒素,丙球)
慢,1-4周
快,立即
长(数月---数年)
较短(2周---数周)
主要用于预防
多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机体免疫机制
人类免疫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所谓体液免疫也就是通过形成抗体而产生 免疫能力。抗体是由血液或体液中的B细胞 产生,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它可以与入侵 的外来抗原物相结合,使其失活。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的研制:
3.1.2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制备❖原和材标料定选择 国家标准品❖由标中准国物药质品的生配物制制、品分检装定、所冻(干下和称熔检封定 所)负责制❖备标(定或委托其他单位制备)、检定、初 步标定、组织协❖协作作标标定定及供应。 国际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由检定所向WHO 联系索取、保管❖活和性使值用的。确定
所谓细胞免疫是指主要由各种淋巴细胞来 执行的免疫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机制示意图
生物制品质量要求与检定
生物制品质量的特殊重要性
所有预防制品都是直接用于大量健康人群(儿童) 所用治疗制品都是通过非胃肠途径直接用于患者 诊断试剂,其质量则关系到能否对患者或试样做出特异、
敏感的正确诊断和分析
生物制品的质量
3.2.2 人工免疫
人为的给机体输入抗原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 或直接输入免疫血清,使获得某种特殊抵抗力, 用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者,称人工免疫。
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是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构成抗原的三个 基本条件:异物性、特异性和一定的理化特性。
可用作抗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灭活病毒或细菌、 活病毒或细菌通过实验室多次传代得到的减毒株、 病毒或菌体提纯物、有效蛋白成分、类毒素、细 菌多糖、合成多肽以及近年来发展DNA疫苗所用 的核酸等。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人员、厂房和设备和原材料 (硬件)、管理制度和要求(软件)来自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1 生物制品规程 4.1.2 标准品 4.1.3 实验动物
4.2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定
4.2.1 生物制品的理化检定 4.2.2 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 4.2.3 生物制品的效力检定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新建标准物❖质稳的定研性制研究
标准物质替❖换标批准的品制的备审和定标定
❖保存与效期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2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审批
检定所组织检定 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审查 卫生部审批 发放比准证书
标签及说明书 标准物质的索取与保管
4.1 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4.1.3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 指标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的动物。 实验动物设施:选址、建筑要求、区域划分、环境条 件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供应和使用 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B: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方面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它们的生
长繁殖,以制备生物制品;另一方面也可 利用对微生物不利的因素使其发生变异或 杀灭之,以更好地为制造生物制品服务。
常用的几个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防腐。
3.2 免疫学基础
3.2.1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 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苗等预防类生物制品:细菌类疫苗、病毒类 疫苗、类毒素和联合疫苗。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 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 抗狂犬病血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3.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 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
2)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
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
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受者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
力的方法。
区别点 接种物 免疫出现时间 免疫力维持时间 用途
人 工 自 动 免 疫和人 工 被 动 免 疫的比较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包括各种疫苗、抗血清、抗毒素、类毒素、免疫调节剂、 诊断试剂等。
1.2 从疫苗生产看生物制品的发展
12世纪,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从症状轻微的天花 病人身上人工接染到健康儿童,使其通过产生轻微症状的感 染获得免疫力,避免天花引起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1721年,人痘接种法传入英国,英国医生琴纳注意到感染过 牛痘的人不会再 感染天花。经过多次实验,琴纳于1796年从 一挤奶女工感染的痘疱中,取出疱浆,接种于8岁男孩的手臂 上,然后让其接种天花脓疱液,结果该男孩并未染上天花, 证明其对天花确实具有了免疫力。 最早的弱毒活病毒疫苗。
5)DNA疫苗 用编码抗原基因制成的疫苗。 流感病毒核蛋白DNA疫苗
通常也习惯地将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抗独特 型抗体疫苗包括在新型疫苗范畴。
3 疫苗的基本成分、性质和特征
3.1 疫苗的基本成分 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
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活性成分。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它
预防用生物制品按所用材料一般分细菌性 疫苗、病毒性疫苗及类毒素三大类。
1 接种目的及作用
接种目的 防止病原体进入机体 建立抗感染免疫
口服或注射疫苗
激发宿主产生抗病原体的抗体 暴露于病原体也不会生病 进入机体的病原体被抗体失活
2 疫苗的种类
从疫苗研制技术又可将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 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