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清单
语文人教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一、知识结构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
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⑧段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
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
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
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基础知识1.词语辨析: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病句修改等2.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词义再认等3.词的分类:实词、虚词、词性、词类等4.词的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形变化等5.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6.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7.段落结构:引子、主体、结论等二、语法知识1.名词:名词的种类、数量、格、专有名词等2.代词:人称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3.动词: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等4.形容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比较级、最高级等5.副词:副词的基本用法、修饰范围、程度、方式等6.介词:介词的基本用法、构成短语等7.连词: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等8.动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9.动词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10.句子的基本结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三、阅读技巧1.提取信息:理解文本主旨、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等3.细节理解:理解文中细节、解释词句含义等4.排除干扰:排除掉不相关的信息、消除迷惑等5.归纳总结:归纳文章中的观点、总结文章内容等6.分析比较:分析文本中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等四、写作技巧1.写作表达:写作主题、内容布局、语言表达等2.修辞手法: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等3.句式变化:句型转换、句子衔接等4.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句子过渡等5.写作策略:确定角度、选材分类等五、修辞语言1.比喻: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来形容、说明事物特点2.拟人:把无生命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的行为、感情等3.夸张:以夸张手法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情感4.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事物,揭示和阐述更大的道理5.省略:在表达中对部分内容省略不说,而使其意思可以得到理解6.余音绕梁:让人的话或文章给人以深深的印象,长时间回味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包括基础知识、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写作技巧以及修辞语言。
基础知识包括词语辨析、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运用、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一、语文基础知识1. 字音字形•字音:指一个字在发音上的特点,包括声调、音节等。
•字形:指一个字的外部形状和结构,包括笔画、笔顺等。
2. 词语•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语:有意义的词的组合。
3. 词性•词性: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语法角色,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等。
4.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指习惯上常在一起使用的词组。
•搭配的种类包括固定搭配、惯用搭配等。
5. 语法•句子:完整的语言表达,由主语、谓语等成分组成。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
二、阅读1. 表达方式•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包括描写、叙述、议论等。
•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2. 理解技巧•理解词义:通过词语搭配、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
•理解句意:通过主谓宾等成分,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推理判断:通过已有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
•阅读策略:包括预测、略读、精读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三、写作1. 文体•文言文:是指汉语的传统文学语言,具有古典、规范、严谨等特点。
•白话文:是指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的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
2. 写作方式•描写:通过文字描绘事物的形象、特点、情感等。
•叙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事件过程。
•议论:通过分析、比较、评价等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3. 写作技巧•手法:包括描写、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用以丰富文字表达。
•语言:要求言简意赅、准确规范、朴实自然。
•结构:要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格调:要求情感真挚、思想丰富、意蕴深邃。
四、文化常识1. 传统文化•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化作品的学习和认识。
•四书五经的精神和思想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思想。
2. 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电影、音乐等作品的欣赏和鉴赏。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1.春一、字音字形二、解释词语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o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文中是“陪衬,使明显突出”的意思。
风筝(fēng zheng):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三、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你我》等。
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7.“闹”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个“闹”字,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音,而且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劳动情景,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花多、艳、鲜的特点。
8.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作者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中乐音的悦耳。
9.“斜织”“笼”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斜”含蓄地写出了柔和的春风吹着雨丝,“织”照应着春雨的“像细丝”的比喻,“笼”写出了雨雾淡淡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迷蒙的情状,勾勒出一幅轻风细雨交织、烟笼大地的美丽图景。
10.结尾三个比喻句各有什么含义?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在一起构成排比,“刚落地的娃娃”,因为春天是新的开始,突出它的勃勃生“小姑娘”,因为春天是娇美的,突出它的艳丽姿生动;“健壮的青年”,因为春天有无穷的的活力,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初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初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一、识字技巧:
1.通过形+
声+义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2.认识偏旁部首,了解偏旁的意义及构造规律。
3.学会使用词典查阅生字的读音和解释等信息。
二、概括段落大意:
1.理解段落中心思想。
2.学会根据段落的中心词、关键词及上下文推断段落大意。
三、阅读理解: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3.分析课文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4.推测文章的写作目的和观点。
四、课文注释:
1.学会阅读课文注释。
2.掌握注释的一些常见符号和用法。
五、作文写作:
1.学会构思作文的内容。
2.注意文章表达的连贯性。
3.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如对比、举例、排比等。
六、古诗文的鉴赏:
1.学会背诵古诗文,了解其作者和创作背景。
2.理解古诗文中的词句含义和修辞手法。
3.分析古诗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七、修辞手法:
1.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八、句子成分:
1.学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2.分析句子的结构及成分之间的关系。
九、句型转换:
1.了解不同句型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对句子进行变换,如改变语序、改变时态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一、字音字形。
1. 易错字音。
- 贮蓄(zhù xù):“贮”容易误读为“chǔ”。
- 粗犷(guǎng):不能读成“kuàng”。
- 莅临(lì lín):“莅”字较难读准确。
- 确凿(záo):注意与“zuò”区分。
2. 易错字形。
- “诀别”的“诀”,不要写成“决”。
诀别是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有永别之意,“诀”有诀窍、口诀等与话语相关的含义,在这里表示分别时的话语等内涵。
- “云霄”的“霄”,与“宵”区分。
“霄”指天空,如九霄云外;“宵”指夜晚,如元宵。
- “分歧”的“歧”,不要写成“岐”。
“歧”有岔道、不一致的意思。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1. 重点词语解释。
- 朗润:明朗润泽。
例如:山朗润起来了。
- 静谧:安静。
如“静谧的夜晚”。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 词语辨析。
- “安静”“宁静”“寂静”- “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和喧哗,常形容环境或人的状态,如“教室里很安静”。
- “宁静”更强调平静、安静,常用来形容环境,有平和、静谧的感觉,如“宁静的夜晚”。
- “寂静”表示没有声音,程度比“安静”和“宁静”更深,如“寂静的山谷”。
三、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明月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四、文言文知识。
- 通假字。
- 古今异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知识总结(全)

语文知识总结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亲情、家庭生活)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1.《散步》莫怀戚(qī)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瘫痪暴怒饶恕捶打烂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憔悴.荟萃.萃.取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例句: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张之路攥脸颊反馈犄(jī)角逮(dǎi)着玩羚羊抹(mǒ)泪抹(mā)布拐弯抹(mò)角自作主(zuò)张作(zuō)坊4.《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隐匿(nì)繁衍(yǎn)菡萏(hàn dàn)攲(qī)斜祷告祈祷(qídǎo)销声匿迹姊妹繁杂徘徊覆盖阴影荫(yīn)蔽荫庇(yìn bì):庇护并蒂.真谛.谛.听缔.约缔.交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划线部分默写)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因:凭借。
俄而:不久,一会儿。
引:拉。
顾:回头看。
去:离开。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二、文学常识:(划线部分默写)1.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整理复习完美版第一单元整理复习一、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
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痴想(chī)隐秘(mì)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瞬间(shùn)训诫(jiè)嶙峋(xún)啜泣(chuò)纳罕(hǎn)耸立(sǒng)迂回(yū)收敛(liǎn)聒噪(guō)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伶仃(dīng)繁密(mì)伫立(zhù)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鹤唳云端怡然自得三、《童趣》知识点归类: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古今异义:见藐小微物“藐小”古义:细小;今义:微小。
3、一词多义:为:①项为之强(介词:因为)②以丛林为林(动词:作为,当作)③二虫尽为所吞(介词:被)4、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
(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妈,我凭本事挣压岁钱 。 姓名:
序号 项目 1 背诵《山中访友》第五第六自然段 《山中访友》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 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诉心声,在作者眼里, 山中的一花一木一鸟一石,都成了自己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 2 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3 背诵《山雨》第五自然段 《山雨》一文,是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第一部 分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 起。第二部分着笔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第三部分通过 4 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的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 5 背诵《草虫的村落》678910、11段 《草虫的村落》一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 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文章写了游历前的心 境,游历时的奇异,游历时的感受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大自 6 然对小生灵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一文紧紧围绕着一个野字,先概括介绍了索溪 峪的野,然后分别从山野水野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 7 描写。表现了作者畅游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8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9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获得 完成时 压岁 间 钱金 额 备注 6 背诵
18
《穷人》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 与和平》、《复活》等
10 背诵
19
《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 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 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6 背诵 6 背诵
7 背诵 10 背诵
8 背诵
8 背诵 8 听写 8 默写 抄写越工 整越美 观,越容 易获得满 额压岁钱 哦。 5
10
成功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努力走向胜 利。智慧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 索。快乐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生 活。 抄写:
教师评定:
阶段 语文老师 总金 签名: 额: -------元
《詹天佑》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 通过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反映出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的重大意义。然后按照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个方面叙述。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竣工,有力地回击了帝国 11 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8 背诵 8 背诵
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 12 谨,热爱祖国)的人。
8 背诵
8 背诵 10 听写 10 默写 抄写越工 整越美 观,越容 易获得满 额压岁钱 哦。
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可以忘掉教训:你可 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掉历史:你可以忘掉 苦难,但不能忘掉艰辛: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忘掉伤疤, 但不能忘掉耻辱。唯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你 想成为的样子
17
5
抄写:
教师评定:
阶段 语文老师 总金 签名: 额: -------元
24
5
抄写:
教师评定:
阶段 语文老师 总金 签名: 额: -------元 10 背诵 10 默写
25 第80页,资料袋内容 26 第五单元日积月累 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 敢; 27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
10 背诵 10 听写 10 默写 10 听写 10 默写 抄写越工 整越美 观,越容 易获得满 额压岁钱 哦。
20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21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以及57页知识点 22 第四单元词语盘点 23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 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 花飞溅,时而巨浪滔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 浪的考验之后,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所以, 无论你的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请认真告诉 自己:或许明天就是一个艳阳天。
10 背诵
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 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 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 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2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 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叙述了四件事: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 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 29 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 义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 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 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 30 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周晔。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 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 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 和怀念之情。 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31 人想得多)的人。 15 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