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绪论

合集下载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题 (填空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题 (填空题)

1.幼儿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

3.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

4.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

5.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是儿童对行为的__________。

6.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__________,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7.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__________。

8.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包括__________、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文化性发展。

9.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来看,可以将幼儿游戏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与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所不同,柯尔伯格使用了__________来测量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11.一般可以把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

13.作为一种认识活动,__________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4.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__________。

15.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环境D.教育2.3岁左右的幼儿其行为很容易受自己( )。

A.想象的影响B.思维的影响C.语言的影响D.情绪的影响3.儿童主动、及时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或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个活动中去,这是( )。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4.“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情境的“一点红”和“鹤”,之所以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经验D.感受性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感觉记忆D.意义记忆6.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儿童思维7.在整个幼儿期,( )是孩子使用的句型中最基本的句型。

A.单词句B.电报式句子C.简单陈述句D.复合句8.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是情绪的( )。

A.动机作用B.组织作用C.信号作用D.感染作用9.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生的个性发展( )。

A.没有关系B.有一些关系C.有很大的关系D.有时有关系,有时无关系10.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 )。

A.掌握美术活动的技能技巧B.画得更像、更好C.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D.拓展绘画能力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2分)14.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觉。

15.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16.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惩罚。

17.自言自语是幼儿期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因为容易打扰别人,所以,要尽量禁止幼儿的自言自语。

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B5.D6.B7.C8.D9.C 10.C二、判断题14.对,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觉,且会影响他的记忆、思维等感觉。

2014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题(2)

2014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儿童的情绪具有易感性,行为具有模仿性,因而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佳启蒙期。

A.0岁~1.5至2岁B.1.5至2岁~3、4岁C.4岁~6、7岁D.7岁~12岁2、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儿童身上看到。

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5个月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0~4周B.4~8周C.0~3个月D.0~6个月4、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

A.6~7岁B.7~8岁C.8~9岁D.10~11岁5、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性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6、()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B.表象C.梦想D.创造性7、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A.0~3岁B.0~6岁C.0~16岁D.0~18岁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B.3、4~5、6岁C.6、7~11、12岁D.11、12~17、18岁9、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10、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

A.2~3岁B.4~5岁C.5~6岁D.6~7岁11、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A.培养读写兴趣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D.尽可能多识字12、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13、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知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1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A.0~3岁B.0~6岁C.0~12岁D.0~18岁15、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的()。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

A.桑代克B.冯特C.托尔曼D.维特罗克2.研究表明,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1 岁B.2 岁C.3 岁D.4 岁3.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和()。

A.具体逻辑推理B.单维思维C.系统思维D.守恒性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

A.现实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D.投射自我5.经典性条件反射说的提出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华生D.班杜拉6.以威特金对知觉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认知方式的分类是( )。

A.场独立和场依存B.沉思型和冲动型C.辐合型和发散型D.理论型和情感型7.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水平分布趋势是()。

A.负偏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无规律D.常态分布8.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A.视觉适应B.望梅止渴C.青春期男孩变声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9.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10.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塑造1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A.试误的过程B.联结形成的过程C.有意义学习的过程D.顿悟的过程12.倡导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苛勒D.罗杰斯13.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叫()。

A.成就动机B.内部动机C.认知动机D.外部动机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

A.生理需要B.爱的需要C.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5.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属于外在、稳定而不可控制的因素是()。

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6.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2014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2014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2014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桑代克B.冯特C.托尔曼D.维特罗克2.研究表明,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1岁B.2岁C.3岁D.4岁3.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和()。

A.具体逻辑推理B.单维思维C.系统思维D.守恒性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

A.现实自我B.理想自我C.自理自我D.投射自我5.经典性条件反射说的提出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华生D.班杜拉6.以威特金对知觉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认知方式的分类是()。

A.场独立和场依存B.沉思型和冲动型C.辐合型和发散型D.理论型和情感型7.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水平分布趋势是()。

A.负偏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无规律D.常态分布8.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A.视觉适应B.望梅止渴C.青春期男孩变声D.服用兴奋剂促进成绩9.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10.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塑造1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A.试误的过程B.联结形成的过程C.有意义学习的过程D.顿悟的过程12.倡导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苛勒D.罗杰斯13.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叫()。

A.成就动机B.内部动机C.认知动机D.外部动机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

A.生理需要B.爱的需要C.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5.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属于外在稳定而不可控制的因素是()。

A.努力B.能力D.运气好坏16.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一章综合练习题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一章综合练习题
现今的中学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术,就能更好地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 理问题。
欢迎关注天津中公教师部微信:tjjsks
天津教师考试网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 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试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 理现象的方法。
(二)测验法 测试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 法。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分为书面 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四)临床法 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 方法。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 因素的方法。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按照他们研究的目的和取 向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一)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心理学史、理论心理 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二)心理现象研究:包括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动机 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和性格心理学等。 (三)心理对象研究:按照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领域,我们可以 把心理学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跨文化心 理学、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四)活动领域层次: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产生以应用为研究 目的心理学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 学等。 可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产生和发展,说明心理学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人类的 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心理学正在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科学大树。 3.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质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 (二)系统性原则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个性的发展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气质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简答题
1.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一、填空题
1.遗传特征、环境特征、人种和文化特征
2.文化、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儿童自身原因
二、简答题
1.答: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2)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
(3)语言能力在儿童期发展迅速;
(4)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5)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

2.答:
(1)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社会互动;
(2)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另一个条件是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3)儿童所处文化的传统价值和信念对其自我概念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5 分,每题1 分)1.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之处在于()A.它的结论都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B.它的基本目标理解和促进教育C.它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D.它是一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能够掌握“守恒”概念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下列不能说明学习内涵的是:()A.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B.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D.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4.()是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A.学习态度B.学习潜能C.学习风格D.学习策略5.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将学习的类型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D.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6.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7.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A.判断B.推理C.概念D.比较8.问题表征是( )A.问题的语言表述B.问题在脑中的呈现方式C.问题条件的呈现D.问题目标的呈现9.问题解决中最困难且最富挑战性的一个阶段是()阶段。

A.表征问题B.选择策略C.执行策略D.识别问题10.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1.()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识记的策略。

A.精致策略B.学习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12.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保持()动机。

A.较低强度B.中等强度C.较高强度D.最高强度13.人们对自己做某事成功与失败原因的总结与判断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2014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二、选择题
1.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的是( )。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达维多夫
D.施太伦
2.根据我国的儿童发展标准,幼儿期的年龄段是( )。
A.出生到一个月
B.1岁以内
C.1~3岁
D.3~6岁
3.儿童发展学正式成为科学就是从1882年普莱尔( )的出版算起。
A.《一个婴儿的传略》
B.《儿童心理》
C.《儿童与世界》
D.《发展心理学概论》
4.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访谈、测量、试验,以探究儿童发展
的规律或特点的是( )。
A.横向设计
B.纵向设计
C.交叉设计
D.跨文化研究设计
5.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察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
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量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三、填空题
1.儿童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发展可分为生理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3.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最早进行儿童心理研究的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哪些?
2.儿童发展科学的演变具有的特征。
3.儿童发展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
部分。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二、选择题
1.A 2.D 3.B 4.A 5.B
三、填空题
1.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
2.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
3.身体成长时期、爱好至上时期、理智至上时期
4.陈鹤琴
四、简答题
1.答: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既不存在一个古今中外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的年龄特征,也不存在一个绝对不变的
年龄特征,也就是说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2.答:
(1)研究日益系统、规范,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试验法;
(2)儿童发展研究的范围在扩展;
(3)儿童发展各领域的研究越来精细化;
(4)儿童发展理论由学派纷争走向发展理论的微型化;
(5)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论趋向整合。
3.答:
(1)儿童发展研究多层次、多领域的整合趋向;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2)儿童发展研究理论形态的两极趋向;
(3)儿童发展研究方法论的统整趋向;
(4)儿童发展研究的时间转向;
(5)儿童发展研究的文化转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