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电化学检测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醇燃料电池可使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

它在一极通入甲醇,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

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是2CH3OH + 3O2 =2CO2+ 4H2OB.负极的反应是CH3OH + H2O = CO2 +6H+ + 6e-C.正极的反应是O2 + 2H2O + 4e- = 4OH-D.电池工作时,H+移向正极2.下列有关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I中Mg为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IV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C.装置III可构成原电池D.装置II为一次电池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已知反应:Zn(s)+CuSO4(aq)=ZnSO4(aq)+Cu(s)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D.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将Mg、A1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Mg为正极C.由CO、空气和稀硫酸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是2CO+4e-+2H2O=2CO2↑+4H+D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5.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OH)2Zn O 4OH 2H O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6.《Science 》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 2O 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

高中电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电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电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B. 利用电能产生化学反应C. 通过电子的移动产生电流D. 通过离子的移动产生电流答案:A2. 在电化学中,什么是电解池?A. 一种产生电能的装置B. 一种消耗电能的装置C. 一种储存电能的装置D. 一种转换电能的装置答案:B3. 电化学腐蚀中,哪种金属更容易被腐蚀?A. 铁B. 铜C. 金D. 银答案:A二、填空题1. 原电池中,______是电子的来源。

答案:负极2. 电解池中,______是电子的接受者。

答案:阳极3. 电化学腐蚀中,______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答案:氧气和水三、简答题1. 简述法拉第定律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答案: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流通过电解质时,物质的电解量与通过的电荷量成正比。

在电化学中,这个定律用于计算电解过程中物质的转移量,从而可以计算出电解产物的量。

2. 解释什么是电化学系列,并举例说明。

答案:电化学系列是一个列表,列出了金属按照其标准电极电位的顺序。

电位越负的金属,其还原能力越强,更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例如,锌的电位比铜的电位更负,因此在锌-铜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被氧化,而铜作为正极被还原。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原电池中,锌电极失去1 mol电子,计算锌电极的质量变化。

答案:锌的摩尔质量是65.38 g/mol。

根据法拉第定律,1 mol电子对应1 Faraday的电荷。

锌的氧化反应是Zn → Zn^2+ + 2e^-,因此1 mol锌失去2 mol电子。

所以,锌电极失去1 mol电子时,锌的质量变化是 65.38 g / 2 = 32.69 g。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高中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腐蚀、电化学系列以及法拉第定律的应用。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化学测试原理

电化学测试原理

电化学测试原理
电化学测试原理是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一种实验方法,用来研究电化学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电荷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电化学测试原理包括电池测试原理、电解池测试原理等。

电池测试原理是通过将被测试物质置于电池中,利用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研究其电化学性质。

在电池中,纳入两个不同的电极(阳极和阴极),它们与电解液接触,形成两个半电池。

阴极半电池发生还原反应,接受电子;而阳极半电池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并在电池中产生电流。

电池测试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可以分析电池的性能和反应动力学。

电解池测试原理是通过电解池实验来研究物质的电化学性质。

电解池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和电解液组成。

当外加电压施加到电解池中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在电解液中引起电荷的转移,形成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可以分析电解物质的电导率、溶解度、电极反应速率等。

电化学测试原理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来研究金属腐蚀、电解过程、电池性能等领域。

通过测试原理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电化学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2-2021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源

2022-2021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学业分层测评1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源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答案】 D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的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D.乙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甲是原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乙没用导线将两金属片相连,不能形成原电池,只能在Zn片上发生置换反应:Zn+2H+===Zn2++H2↑;分析可知,甲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乙中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答案】 C3.(双选)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需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D.原电池放电时,电路中的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解析】构成原电池的电极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等,A项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流是从正极到负极,D项错误。

【答案】BC4.争辩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39700036】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解析】金属锂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由于H+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H+放电的同时溶液产生了OH-,即该反应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C选项错误。

高一必修2 电化学测试

高一必修2 电化学测试

试卷第1页,总14页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4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对于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 .电子由锌片流经稀硫酸溶液到铜片,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 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 电子通过2.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 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 电能→ 光能”的转换C .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3.如图所示装置能使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锌片和铜片上进行,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锌片发生氧化反应B .铜片上有气体产生A.碳棒是正极B.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外电路中电流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O2B.不用其它装置就可以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试卷第3页,总14页A .图1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B .图2可制备少量氧气C .图3构成铜锌原电池,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D .图4可制备并收集NO 2气体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 3B .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 .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用图4装置测量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11.在下图所示的柠檬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子从电极Y 流向电极X 。

若X 为铁,则Y 可能是A .锌B .石墨C .银D .铜12.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C .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D .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 -2e — == Zn 2+13.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H 2的一极是正极,通O 2的一极是负极 B .电池反应式为:2H 2 +O 2 === 2H 2OC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14.下图为水果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4页,总14页……○…………○……A.锌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少 B.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C.铜电极逐渐溶解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5.在潮湿的空气中,最容易被腐蚀的是A.金币 B.银元 C.铁锅 D.铜牌16.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17.不同种类的能量可相互转化。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测试(提高培优)(1)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测试(提高培优)(1)

一、选择题1.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锌电极B .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 .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Cu 2e Cu +-+=D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对于反应A(g)+3B(g)2C(g)+2D(s),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 (A)=0.2mol/(L·s) B .v (B)=0.2mol/(L·s) C .v (C)=0.3mol/(L·s) D .v (D)=0.4mol/(L·s)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 解释或结论A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铝熔点高,没能熔化 B 将H 2在充满Cl 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 2、Cl 2化合生成HCl C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都有气体产生 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质量分数为3%和6%的H 2O 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 2O 2的分解速率6%的H 2O 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相同条件浓度大H 2O 2分解速率快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2Z (g)。

已知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Y2为0.2mol·L-1B.Z为0.3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 6.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①在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③2分钟内,D的物质的量增加0.2 mol④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A.①②B.③C.①D.②④7.一定温度下,将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电化学检测原理

电化学检测原理

电化学检测原理
电化学检测原理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化学电池中,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在电化学检测中,通常使用的电极有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数电极。

工作电极是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电极,其表面通常有一定的活性材料,用于与溶液中的目标物质发生反应。

参比电极是用来提供参比电位的电极,通过与工作电极进行电位差的比较,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电势。

计数电极则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电化学检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电化学方法是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通过改变工作电极的电位来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到反应的特征曲线。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确定目标物质的电化学活性。

电化学检测还可以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位来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被称为电位滴定法,其原理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各种物质,包括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电化学检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极谱法、阻抗谱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电流、电位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存在及浓度。

总的来说,电化学检测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电流、
电位等参数来确定物质的存在及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二化学电化学专项检测试题卷

高二化学电化学专项检测试题卷

高二化学电化学专项检测试题卷可能使用的原子量:Cu:64 Ag:108 O:16 S:32 H:1 Cl:35.5 N:14一、单选题(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B、在电解池中跟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C、在电解池中通电时,电子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负极D、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3、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右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5、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增大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阴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原电池,电流从电池负极流向正极C、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溶液pH不变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减小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9、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0、对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电解池的装置B、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C、Pt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 2H2O+O2+ 4e-=4OH-D、Fe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2、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A、1.62gB、6.48gC、3.24gD、12.96g13、有A、B、C、D四种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二电化学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1·杭州模拟)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更容易生锈2.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①水溶液中:X+Y2+===X2++Y②Z +2H2O(冷)===Z(OH)2+H2↑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M2++2e-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

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M<N<Y<X<Z B.N<M<X<Y<Z C.N<M<Y<X<Z D.X<Z<N<M<Y 4.(2011·潍坊质检)关于如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2H2O+O2↑+4e-②中正极:Zn―→Zn2++2e-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反应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6.将Mg 条、Al 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用电器连接成原电池,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Mg 比Al 活泼,Mg 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 2+B .Al 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处理C .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D .Al 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7.下列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能设计成原电池装置B .某原电池反应为Cu +2AgNO 3===Cu(NO 3)2+2Ag ,盐桥为含琼脂的KCl 饱和溶液C .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做负极、铜做正极D .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且能放出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8.1 L K 2SO 4、CuSO 4的混合溶液中,c (SO 2-4)=2 mol·L -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溶液中c (K +)为( )A .0.5 mol·L -1B .1 mol·L -1C .1.5 mol·L -1D .2 mol·L -1 9.(2011·辽源质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 .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 2+4e -―→2O 2-C .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D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10.(2010全国)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 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 2/S ――→hνTiO 2/S *(激发态) TiO 2/S *―→TiO 2/S ++e - I -3+2e -―→3I - 2TiO 2/S ++3I -―→2TiO 2/S +I -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11.(2010·安徽高考)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212.(2010·福建高考)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PbO2+4H++SO2-4+2e-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K闭合时,Ⅱ中SO2-4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为两种可以导电的单质,C为一种电解质.实验时,将A下压滤纸,使A、滤纸、B紧贴,通过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即可比较A、B的还原性强弱.(备注: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锌、B为铁、C为硫酸,则实验过程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为铜、C为氯化钠,当实验过程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时,A不可能为____(填字母).a.Zn b.Fe c.Pb d.Ag(3)若A为石墨、B为铝、C为硫酸钠,则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4分)原电池原理广泛应用于科技、生产和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产物无污染,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2)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 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画出实验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分)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以下快速、易行的方法(假设通过直形管气体的温度与室温相同):首先检查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3分钟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直形管中用蒸馏水浸过的光亮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②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试回答以下问题:(1)由于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_______.能表示其原理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2H+AsO3-3+I2+H2O,设计出如图所16.(10分)根据可逆反应AsO3-示的实验装置:A烧杯中装有Na3AsO4和Na3AsO3溶液,B烧杯中装有I2和KI溶液.两烧杯用倒置的装有饱和KI溶液的U形管作盐桥让离子通过,C1、C2棒为惰性电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向A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②若改向B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向与①相反方向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两次操作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①中C1棒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中C2棒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化学必修二电化学单元检测答案1-5 ACCBC, 6-10 BDDAA, 11-12 DC13 (1)右2H++2e-―→H2↑(2)d(3)O2+4e-+2H2O―→4OH-4Al+3O2+6H2O===4Al(OH)314 (1)O2+2H2O+4e-―→4OH-N2H4+4OH-―→N2↑+4H2O+4e-(2)N2+8H++6e-―→2NH+4(3)正极反应:2Fe3++2e-―→2Fe2+负极反应:Cu―→Cu2++2e-15 (1)电化学腐蚀负极:2Fe―→2Fe2++4e-正极:2H2O+O2+4e-―→4OH-(2)球形干燥管碱石灰(或无水CaCl2)干燥O2(3)与O2接触;与水接触氧气浓度16 (1)加酸时平衡AsO3-4+2I-+2H+AsO3-3+I2+H2O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1是负极,C 2是正极;加碱时平衡AsO3-4+2I-+2H+AsO3-3+I2+H2O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1是正极,C2是负极(2)2I-―→I2+2e-AsO3-3+H2O―→AsO3-4+2H++2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