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学习材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1. 什么是抗菌药物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抗菌药物。
这可不是个高深莫测的话题,反而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首先,抗菌药物,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打击细菌的武器。
想象一下,细菌就像一群不速之客,抗菌药物就是那位英勇的保安,专门来把这些家伙请出去。
可别小看这些药物,它们可有自己的“个性”,有的针对特定细菌,有的则是广谱的,能打很多种细菌。
可是,打击细菌的武器也不是随便用的,得有讲究哦。
2. 为什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很重要2.1 乱用药的后果说到合理应用,咱们就得先聊聊乱用药的危害。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派对上把每个饮料都倒进同一个杯子,最后你喝下去的就是一杯奇怪的混合物,绝对不是想要的味道。
抗菌药物也是一样,随便用药不仅不会治病,反而可能让细菌变得更强大,成为“超级细菌”。
这种情况就像在“反派”身上给他们加buff,让他们变得更难对付。
长此以往,我们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结果得不偿失。
2.2 抗药性问题更有意思的是,细菌抗药性的问题可真让人头疼。
你是不是听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得当的药物可以让我们健康,乱用药物却可能让我们陷入更大的麻烦。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很多细菌开始学会抵抗这些药物,变得更难缠。
这就好比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敌人突然开启了无敌模式,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3.1 需要时再用那么,咱们该怎么合理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呢?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时再用”。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问题再动手,而不是随便来一剂。
有时候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根本不需要抗菌药物来救场。
这就像一个小孩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不必立刻给他换上新鞋子,先看看他是不是需要就行。
3.2 听医生的话还有,就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医生可不是随便叫的,都是经过严谨训练的人。
他们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你开出最合适的药方。
这就好比你去餐厅点菜,服务员会根据你的口味推荐最好吃的菜品。
别自己瞎猜,更别想着“反正有药就能好”。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学习记录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学习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演讲人:记录人:参与人员:内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3.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3.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3.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总结:通过此次培训学习,科室全体医生对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内容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抗菌药物管理方案、抗菌药物用法等,加深对抗生素使用的理解,防止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内容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内容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想,“抗菌药物不就是感冒发烧的时候吃的吗?”其实,想要用好抗菌药物,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它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抗药性问题。
我们可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去赌这个“玩意”哦,今天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让大家明明白白地用药,不再一头雾水!2.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抗菌药物?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抗菌药物。
简单来说,抗菌药物就是用来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能帮助我们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比方说,咳嗽得厉害,医生给你开了抗生素,这就是在针对细菌做斗争。
但是,大家可得记住,抗菌药物可不是万能的,像感冒这种由病毒引起的情况,用抗菌药物就没戏了!2.2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的区别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是不是一回事儿呢?其实,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的一种,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而抗菌药物则包括了更广泛的药物,比如合成的抗菌药物。
所以说,抗生素就是抗菌药物的“小弟”,但并不是所有抗菌药物都是抗生素哦!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3.1 不乱用抗生素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很多人一感冒就想吃点抗生素,这种做法可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不管用,反而会导致抗药性,未来用药时可就麻烦了。
3.2 按医嘱用药说到这儿,很多朋友可能会想:“我觉得我应该吃抗生素啊,我咳得厉害。
”这时候,咱们就得听医生的。
医生可是专业人士,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给你开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按时按量吃药,不要随便停药,听着像个老生常谈,但这可是为了你的健康哦!4.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4.1 常见副作用抗菌药物虽然能治病,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腹泻、过敏等。
吃完药后,如果你感觉肚子不舒服,那可能就是药物在捣乱。
不过,大家别紧张,只要及时告诉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可以解决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培训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起草的背景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喹诺酮新分类及特征简表
▪
第一代
第二代
▪ 代表药
萘啶酸
氧氟沙星
▪
吡哌酸
环丙沙星
▪
氟洛沙星
▪ 抗菌谱
G(-)杆菌 G(-)杆菌●
▪
非典型菌
▪
▪
▪ 应用范围 尿路、肠道 各系统感染
●表示该作用较上一代增强
第三代 司帕沙星 格帕沙星 帕珠沙星 G(-)杆菌 G(+)球菌 非典型菌●
厌氧菌 各系统感染
第四代 曲伐沙星 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 G(-)杆菌 G(+)球菌● 非典型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新一代氟喹诺酮类的特点:
▪ 对G(+)球菌的抗菌活性增强, ▪ 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增强, ▪ 增强了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
▪ 适应症: 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感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涉及的相关法规、规范
• 卫生部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 2011年重庆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 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
的通知》([2009]38号)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 《处方管理办法》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规模
地使用抗生素。‛他们对抗生素的使用有
着严格的管理。在美国买一支枪容易,买 一瓶抗生素却很难。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有无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征 • 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品种是否恰当
• 所选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品种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
• 所选抗菌药物的方案是否正确(pk/pD)
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
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
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
两粒抗生素,天天吃,日积月累,最后就出了问题,病人体内感染的病菌 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 (9) 海关检测报告因抗生素残留拒绝出口产品达 20% ,可想非出口产品数字 可能更高。 (10) 农业畜牧业为了高产,每年使用全球抗生素产量的 90%,原本有效地抗 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005年四川猪链球菌感染死亡34例,原因为猪链球菌 毒力增大。
国家应对策略
•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
2004 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但是7年过去了…… 2011年首届合理用药大会主题为:‚抵御耐 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 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培训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应用基本原则第三节药物各论第四节耐药菌定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常见,抗菌药物是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抗菌药品种200多种➢据统计一些医院中抗菌药物约占门诊处方的21-57%➢国内门诊普通感冒患者中约75%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外科患者手术前预防用抗菌药者达95%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指征不严——“滥”:➢发热、上感、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水痘、肝炎等➢昏迷、休克、慢支、中毒、心力衰竭、肿瘤、激素应用、粒减等➢不恰当的术前预防用药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概念不清——“乱”:氟喹诺酮类?“越新越好”?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不会看3.用法不当——“粗”:给药途径不当,剂量偏大或偏小,疗程偏长或偏短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使用率高❖选用的起点高或低❖耐药现象严重❖用药时间长或短❖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问题多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后果➢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多、细菌产生耐药性、难治性感染增多、医疗费用增加➢另据报告我国每年约20万例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40%系滥用造成➢我国每年约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用耳毒性药物致聋,其中95%以上由于应用氨基糖苷类药➢1998年统计我国仅不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年浪费RMB7亿❖201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控制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国家政策法规医院执行力度不够⏹合理用药意识不够⏹知识水平有差距⏹为避免医疗纠纷:使用抗菌药物保驾护航⏹医生用药惯性:⏹不良商业促销行为卫生部控制不合理用药的措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2008年3月卫办医发〔2008〕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2009年3月卫办医发〔2009〕38号《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实施卫生部《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疗处方行为,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编写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2010版),于2010年2月由卫生部正式颁布实施。
2024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并持续关注学员的反馈和临床 实践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培训计划。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成果总结
系统梳理了抗菌药物知识
培训涵盖了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方面,使学员全面了解了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
提高了合理用药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学员深刻认识到合理用 药的重要性,增强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设计涵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 的满意度调问卷。
学员满意度调查
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学 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员对培 训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
临床实践中改进举措跟踪
改进举措制定
根据学员的反馈和测试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举措,如优化培 训内容、增加实践环节等。
排除禁忌症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应避免使用相应的抗菌药 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 不良反应。
谨慎超说明书用药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超说 明书用药,应充分评估风 险与收益,并取得患者或 家属的知情同意。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考虑患者因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 的年龄、性别、生理病理状态等因素 对药物代谢和药效的影响。
临床实践跟踪
对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改进举措 的实施效果。
跟踪结果分析
对跟踪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改进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下一步 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下一步培训计划安排
培训需求调研
对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学员在抗菌药物使用方 面的新需求和关注点。
培训计划制定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指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同时尽量减少耐药性形成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有:
1、准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对症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
2、按照医生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药物使用。
3、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应将抗菌药物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也不应当作为预防性药物随意使用。
4、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5、倡导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另一方面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5、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手部卫生、食品安全、接种疫苗等,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使用抗菌药第一部分: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的提出抗生素(an-tibiotics)原意是指这样的一种化学物质,它由某种有机体(一般来说是某种微生物)所产生,在稀释状态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抗生素依据它们的作用对象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真菌作用等。
比如由青霉菌属所产生的青霉素,抗菌药(antibacte-rials)是指一类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部分抗生素外,还包括合成的抗菌素,比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
因为原来来源于微生物的抗生素现在大都来源于人工合成或半合成,因此国内外都有学者主张“凡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杀灭细菌的药物都可称之为抗生素或抗菌药”。
比如不列颠百科辞典就把喹诺酮类列为抗生素(antibiotics)。
但早期抗菌药磺胺类一般按习惯仍称为抗菌药,而不称抗生素。
根据对全国14家综合性医院的专项调查显示,在最常用的15种药物中,10种是抗生素,住院患者50%左右的费用是用在抗生素上。
在相当一部分的医生处方单上,患者的疾病不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发热,都千篇一律地使用抗生素,使患者的耐药性大为增加。
而且,使用的抗生素也越来越高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抗生素滥用造成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
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
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
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一是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界定。
这导致医院不重视病原学检查,抗生素药敏试验过少;抗生素适应症掌握不严,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偏多,联合用药过多,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不了解抗生素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在给药剂量、途径、间隔时间上存在不规范操作。
二是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
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另一严重恶果是院内感染率已高达40%左右。
如院内获得性肺炎在滥用抗生素48小时后就会出现,这在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尤为突出。
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会直接导致死亡。
我国政府为制止滥用抗生素采取的措施: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再次被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下发的《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就是为了加强专业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素质,也促使普通民众和患者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在其联合制定、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言中指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已经出台。
这将是我国政府首次使用行政手段指导和控制医生对某类药品的使用,也是我国首次为某一类药品制订使用指南;第二部分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确认抗生素药效,“对症”选用抗生素;经验治疗与药敏检查相结合,结合患者全身情况选用适宜抗生素,尽早实现目标用药;了解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制定合理用药方案,针对患者特殊病理情况谨慎用药,密切监察/及时处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针对患者特殊病理情况谨慎用药,密切监察/及时处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一、确认抗生素药效,对症选用抗生素(一)ß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青霉素对葡萄球菌以外的Gr +球菌和奈瑟菌属感染,应为首选药,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双氯西林等耐酶青霉素对ß -内酰胺酶稳定,主要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所致各种感染;以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为代表的氨基青霉素,对Gr +菌效果不如青霉素,但对流感杆菌、肠球菌及部分肠杆菌有抗菌作用。
2、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其它Gr +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等有交叉抗菌活力:其中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啶等口服品种,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而注射用药血药浓度较高,对敏感菌重度感染有效;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r +菌的活性与一代头孢比较相近或稍差,而对Gr - 菌的活性作用则增强,但对部分肠杆菌耐药。
用于Gr + 和Gr –菌敏感的各种感染。
常用品种有:头孢呋辛/克洛/孟多/替安等。
前两者的片剂是口服代表品种。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ß-内酰胺酶更稳定,抗菌谱更广泛,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氏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厌氧菌有强大抗菌活力。
但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一代和二代头孢菌素差。
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后,血药浓度高、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对肝/肾毒性较低,为其三个特点,故适用于:严重Gr –及敏感Gr + 菌感染、病因不明感染的经验治疗、以及院内感染。
常用品种: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曲松/菌必治(半衰期达8h可qd用药)、头孢哌酮/先锋必(抗铜绿假单孢菌)、头孢他啶/复达欣(抗铜绿假单孢菌活力最强);其口服品种有头孢特仓酯、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同三代头孢菌素比较:对ß内酰胺酶更稳定,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其中:头孢匹美/马斯平用于Gr+/-菌感染,如金葡菌、链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症及败血症。
头孢匹罗用于耐药的金葡菌/铜绿假单孢菌/肠杆菌/柠檬酸菌感染。
头孢立定对铜绿假单孢菌有特效,是头孢哌酮抗菌活力的32倍。
3、其他ß内酰胺类1)头酶素:对ß-内酰胺酶稳定,抗菌谱与二代头孢相近,对肠杆菌作用强,对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也有良好活性。
主要品种有:头孢西丁/美唑/替坦/拉腙等。
适用于:厌氧菌或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如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脓肿等。
2)单环ß-内酰胺类:对多种ß-内酰胺酶稳定,对Gr 菌作用强,对Gr+菌及厌氧菌作用差,属窄谱抗菌素。
以安曲南为代表。
适应证: Gr 菌感染或三代头孢无效的Gr菌感染。
3)碳青霉素类:抗菌谱极广,对对Gr-菌、 Gr+需氧菌和厌氧菌有强大活性,对ß-内酰胺酶稳定。
代表品种为亚安培南/泰能,美洛培南/美平。
适应证:各种细菌所致严重感染;病因不明的感染院内感染;免疫缺陷感染者。
4)ß-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其中以三唑巴坦作用最强;临床产品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以上产品适用于产酶金葡菌、肠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卡他莫拉菌、脆弱类杆菌等感染。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还适用于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二)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仅对Gr-菌有效/吸收差/反应多;第二代吡哌酸对Gr-杆菌有效可用于尿路感染;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依若/氧氟/左,氟/ 洛美/培氟沙星等),对Gr-/+菌、铜绿假单孢菌均有效。
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反应轻、耐药率低,可用于各种感染;第四代莫西/加替/司帕/左氧氟沙星,对Gr-/+菌及需氧/厌氧菌、支/衣原体作用强,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各种感染。
(三)新大环内酯类特点是:均为依托红霉素的衍生物,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如罗红、地红、克拉、阿奇霉素等,抗菌谱加宽,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非结核分支杆菌均有效;不良反应轻而少;可qd用药;组织浓度高、分布广,如阿奇在前列腺的浓度是血的10倍、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的常用药。
(四)氨基糖苷类对Gr-杆菌如大肠/肺炎/流感杆菌抗菌活力强;对沙雷菌、肠杆菌、拘橼酸菌、铜氯假单孢菌、不动/产碱杆菌敏感。
对葡萄球菌和Gr-杆菌有3h或更长久的后续作用(PAE)。
主要品种:链霉素主用于结核病;卡那霉素趋于淘汰;庆大耐药率较高;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妥布和西索米星与庆大有交叉耐药;此外外还有核糖霉素、小诺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
(五)糖肽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1、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或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3、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二、经验治疗与药敏检查相结合,结合患者全身情况选用适宜,抗生素,尽早实现目标用药。
例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CAP的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CAP的抗生素治疗,新大环内酯类可覆盖CAP的常见病原体,对无并发症的轻/中度CAP可为首选药;第四代喹诺酮如莫西/加替/司帕/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对Gr -菌(铜绿假单胞除外)/ Gr+菌(包括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及需氧/厌氧菌、支/衣原体作用强;在肺血管内皮和肺泡巨噬细胞中的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可达静脉用药相似的血清浓度,故又被称为呼吸喹诺酮,是治疗CAP 的重要药物。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2003年底颁布的CAP指南建议:对疑为细菌性CAP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进行以下初始治疗:(一)门诊病人1 既往健康:1)无合并症:三月内未用抗菌素---大环内酯或多西环素;有近期抗菌药物治疗史---呼吸喹诺酮或新大环内酯并大剂量阿莫西林/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有合并症:无近期抗菌药物治疗史---呼吸喹诺酮或新大环内酯类;有近期抗菌药物治疗史---呼吸喹诺酮或新大环内酯类并用ß内酰胺类;3)疑为吸入性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克林霉素;4)流感后细菌感染---呼吸喹诺酮或ß内酰胺类;(二)住院病人1 普通病房:不论有无近期抗菌药物治疗史,均单用呼吸喹诺酮,或新大环内酯类并ß内酰胺类;2 ICU病人:①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ß内酰胺类并新大环内酯类或呼吸喹诺酮;若病人对ß内酰胺类过敏,单用呼吸喹诺酮,或与克林霉素并用;②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并环丙沙星,或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并氨基糖苷加新大环内酯类或呼吸喹诺酮;若病人对ß内酰胺类过敏,改用氨曲南加左氧氟沙星;或氨曲南加莫西/加替沙星,+/-氨基糖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