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落花生》教学笔记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笔记

课堂笔记--《落花生》
重点内容:
1. 作者和他的妹妹在地里种植落花生,并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2. 描述了落花生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个阶段,包括种子的发芽、秧苗的生长、开花结荚以及最终的收割过程。

3. 强调农作物需要有耐心、细心地照料才能获得丰收,同时也传达了关注食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汇:
1. 落花生:一种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其果实生长在地下。

2. 播种:将种子通过种植的方式放入土壤中。

3. 发芽: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湿润和温暖,从中长出幼小而嫩绿的根和茎。

4. 秧苗:落花生的发芽后的幼小植物。

5. 结荚:指花朵凋谢后,植物体上形成的果实。

课堂互动及学生回答示例:
- 老师提问:为什么农作物的种子要埋在土壤里?
学生回答:因为种子需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来发芽和生长。

- 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等落花生的叶子都凋谢后才收割呢?
老师回答:因为在叶子凋谢之后,落花生的果实才会更完全地成熟。

作业推荐:
1. 写一篇关于你自己亲手种植过程的小作文。

2. 找一张图片描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出每个阶段的名称。

3. 查阅资料,写一个关于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文章。

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明白了耐心和细心对于获得丰收的重要性。

我们也认识了落花生这种农作物,同时加深了对食物的关注和珍惜。

课文落花生课堂笔记

课文落花生课堂笔记

课文落花生课堂笔记
一、重要概念:
1. 落花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也叫做花生,具有地下根和地上茎。

2. 植物生长: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包括根、茎、叶的生长和花、果实的形成。

3.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4. 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程度。

二、主题:
本篇课文介绍了落花生的生长过程、特点及营养价值,旨在引导读者了解这种常见的植物,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思考问题:
1. 落花生有什么独特的生长特点?
2. 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3. 落花生的营养价值如何?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利用落花生?
5. 课文中提到的“落花生精神”是什么?你认为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6. 你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7. 你还了解哪些与落花生类似的植物或食物?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8. 如何通过实践来进一步了解落花生?你可以尝试进行哪些实验或观察?
四、拓展阅读建议:
1. 阅读有关植物生长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

2. 查找关于落花生的研究资料,了解其营养成分、用途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 在家中种植落花生,观察其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学的知识。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的课堂笔记一、生字组词:亩(mu)地积(jī)少(shào)许(xǔ)播(bō)种(zhǒng)浇(jiāo)吩(fēn)咐(fù)亭(tíng)适(shì)吩(fēn)咐(fù)榨(zhà)油(yóu)二、多音字: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地)空:kōng(天空) kòng(空地)三、近义词:可惜—惋惜居然—竟然吩咐—命令便宜—廉价四、反义词:便宜—昂贵喜欢—讨厌五、词语搭配:播种浇水吩咐榨油收获六、重点句子:1. 你们爱吃花生吗?我爱吃。

花生的味道很美。

花生还有很多用途呢。

它的皮可以榨油,油可以炒菜,花生还可以做食品,比如花生酥。

花生的果实营养丰富,吃了可以健脑益智。

2.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人不应该只讲体面,而应该做有用的人。

3. 父亲的话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大启发和教诲。

他希望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七、重点段落: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八、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的事,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篇课文虽然不长,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道理是作者的父亲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告诉我们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落花生课堂笔记。

一、课题:落花生
二、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劳朴实的品质。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难点:理解“落花生”这个词语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谈论孩子们喜欢吃的零食,引出落花生这个话题。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老师讲解并板书。

3.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4. 理解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1) 第一段:讲述落花生的种植时间和地点。

2) 第二段:描述落花生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到结果。

3) 第三段:介绍落花生的特点,如果实长在地下,成熟后需要挖出来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落花生的用途和价值,如何利用落花生。

6.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对农业的兴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落花生的特点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本练习题。

3. 观察家中或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五年级第二课落花生笔记

五年级第二课落花生笔记

五年级第二课落花生笔记五年级第二课《落花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事,描绘了一幅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画面。

以下是我整理的五年级第二课《落花生》的笔记:一、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一家人种植花生,收获花生的过程。

重点讲述了吃花生和议花生的场景,突出了花生的好处和价值。

二、重点段落1.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这段文字描绘了作者一家人种植花生的过程,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积极劳动的态度和对花生的喜爱。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 母亲说:“这里我受点苦没什么,让你们一天天住在这里过好日子。

”可是母亲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们对花生的好处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母亲常常说:“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段文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现了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和对孩子的爱。

同时,也强调了花生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花生的认识和理解。

三、写作特点1. 运用对话形式:本文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一家人种植花生、收获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过程,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和花生的好处。

2. 简单明了的语言:本文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通过简单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重点突出:本文重点突出了吃花生和议花生的场景,通过对这些场景的细致描写,突出了花生的好处和价值。

四、知识点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

2. 理解重点词语: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居然”、“收获了”、“自高自大”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领悟中心思想:通过学习本课,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课堂笔记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生自由说)有哪些水果长在地下呢?(生自由说)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3. 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指导。

4.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5.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第1、2自然段)板书:种收6.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议花生?(第3自然段至结尾)板书:议7.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吃花生?(第4自然段)板书:吃8.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种花生?(第1自然段)板书:种9.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收花生?(第2自然段)板书:收10.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1. 学生回答问题。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12.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议花生)板书:重点议三、学习重点段落——议花生(一)学习第3自然段1.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思考:妈妈吩咐我们什么事?(把买来的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板书:吩咐做(做成好几样食品)2. 爸爸在议花生时说了些什么?画出有关的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板书:最可贵3. 理解“爱慕之心”。

(喜爱和敬慕的思想)4. 爸爸说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板书:埋在地里不像……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5. 爸爸说:“我对它的好印象也因此而产生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我对花生产生了喜爱和敬慕的思想。

《落花生》教学笔记优秀13篇

《落花生》教学笔记优秀13篇

《落花生》教学笔记优秀13篇《落花生》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爱慕之心”等词语。

2、读句子,理解爸爸与“我”的对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课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6、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①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②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③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课题15、落花生)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

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这节课,我学会了开辟、分辨、翻地、收获、成熟等词语,明白了爱慕之心、实用、体面的意思。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笔记一、生字词。

1. 字音。

- 亩(mǔ):注意不要读成“mǒu”。

- 播(bō)种:“播”是一声。

- 吩(fēn)咐:“吩”字的读音要准确。

- 亭(tíng)亭:后鼻音。

- 茅(máo)亭:不要读成“mǎo”。

- 榨(zhà)油:“榨”字读音为四声。

2. 字形。

- “亩”:上下结构,上面是“亠”,下面是“田”。

- “播”: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番”。

- “浇”: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尧”,注意右半边的写法。

- “吩”: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分”。

- “咐”: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付”,和“吩咐”一词联系起来记忆字形。

- “亭”:上中下结构,笔画顺序要记清。

- “慕”:上下结构,下面是“心”的变形“”,容易写错。

- “矮”:左右结构,左边是“矢”,右边是“委”。

- “榨”: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窄”。

3. 字义。

- 爱慕:因喜爱而向往。

在文中“爱慕之心”表达了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文中父亲吩咐我们在后园的茅亭里过收获节。

- 榨油:通过挤压等方式从植物种子等中提取油。

花生可以用来榨油。

二、文章结构。

1. 种花生、收花生(第1自然段)- 简洁地交代了“我们”一家种花生、收花生的事情,为下文谈论花生做铺垫。

2. 吃花生、议花生(第2 - 15自然段)-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 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

- 在吃花生的过程中,父亲引导孩子们谈论花生的好处。

- 孩子们从花生的味道、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等方面说出了花生的好处。

- 父亲则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指出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它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最可贵的。

三、主题思想。

1. 借物喻人。

- 本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特点,来比喻像花生一样的人。

这些人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他们虽然外表平凡,但内在品质高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教案《落花生》教学笔记
我曾经给某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科组长上过一堂示范课,课文是许地山的《落花生》,采用的是自学辅导法。

我先给学生布置两道思考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
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

读完了有什么想法就举手发言。

大约十分钟后,学生陆续举起了小手,渴望说出自己的读后感。

一个学生说:“我和母亲在山坡上种过花生,收过花生,知道花生确实是一种很谦虚的植物,像甘薯一样,把果实埋在地里,从不炫耀自己。


一个女学生说“这篇课文讲许地山一家人种花生,吃花生的事。

我也经历过,但是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课文中的那些道理。

”我抓住这个话题,提请学生思考:“课文究竞讲了什么道理?”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张扬自己的成功。


一个学生说:“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没有能力的人。


一个学生说:“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我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大家归纳得很好。

说明同学
们已经抓住了课文的思想灵魂。

古人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

这篇课文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一个平常而有趣的故事中,所以读者都爱看。

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现在请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好在哪里?”
一个同学说:“作者从讲故事出发,把道理自然地引申出来。


一个学生说:“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很简单,主要是一家人七嘴八舌议论花生。


我表扬他:“对,课文以谈花生的好处为主。

他们怎样谈?”
一个学生说:“孩子们从味道、榨油、价钱三方面谈花生好处,都是外在的,而父亲谈的是花生看不见的好处。


我概括大家的意见说:“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写得少,谈花生写得多,这在写作文时叫详略安排。

对突出文章主题的内容详写,对起铺垫作用的内容则略写。

同学们在作文时常见的毛病是平均用力,不分主次。

关于做人的道理,是作者从花生中引伸出来的,所以作者希望孩子们像花生一样质朴做人。


最后我对学生说:“托物言志,是一种很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人赞美蜜蜂,有人歌颂梅花,有人礼赞松树,有人歌颂雄鹰。

你们喜爱什么?谁说来听听?”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个学生说:“我最爱黄牛,总是默默无闻地拉犁耕地,吃的只是草。


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家里的老母鸡,吃的是落地的饭粒,却不停地下蛋,可以做菜,也可以换钱。


我看到同学们思维如此活跃,很是高兴,进一步刺激说:“谁能说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新颖别致的例子?”
同学思考片刻,就有人举手。

一个学生说:“课文说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说它们爱炫耀果实。

我不同意。

我喜欢它们,它们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亮!”
一个学生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又好看又有用。

我妈妈不太漂亮,她常去美容院。

我也喜欢妈妈。


一个学生说:“花生长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变不了。


一个学生说:“上学期竞选班长,三个候选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管理能力,还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如果都像花生一样,深藏不露,让我们怎么投票?”
一个学生说:“我爸爸单位搞竞争上岗,我听过他在家里练习演说,也是专讲他有什么能耐的。

结果他成功了。


一个学生说:“跳水队员又漂亮又有用,最让人羡慕。

奥运会拿冠军,唱国歌升国旗,全世界都知道。


一个学生跟着说:“对!我长大了不做小草,要做大树。

拿破仑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深受震动,动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像花生那样的人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时代里,有人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树那样静立不动,有人像大海那样深沉,有人像山泉那样清明。

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同学们静静地听我诉说,会心地点点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