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庭需求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课件-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S
S=S(Y)
o 普通储蓄函数 S
Y
•
S=- a + (1-b ) Y
o
Y
线形储蓄函数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 S / Y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边际储蓄倾向:每增减1 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MPS =ΔS / ΔY 当ΔS与ΔY 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 / dY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 为常数(1-b)。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 递增趋势。 MPS 和APS 都递增,但是 MPS>APS。
第一节 古典观点与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对古典观点的诘问 1.凯恩斯论萨伊法则 2.凯恩斯论工资—价格自由变动性 (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第一,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 方向可自由变动; 第二,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 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 水平; 第三,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 变化比较灵敏。
600 0 5000 8000
Y
-10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000
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 •
问题或内容提要
什么叫定量税,什么叫比例税? 在定量税和比例税的条件下,分别求出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用图示表示并解释得到的结果。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消费函数为C =a +b 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 入,定量税为 T ,投资为 I ,政府购买为 G,试 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人的四个需求阶段

人的需求会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个人实现需求。
1. 生存需求阶段:这是最基本的需求阶段,涉及食物、水、睡眠、衣物等基本生活必需品。
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如婴幼儿期和童年时期,这些需求由父母或监护人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学习如何自己满足这些基本需求。
2. 安全需求阶段:当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寻求安全保障,包括安全的住所、稳定的工作和足够的收入。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3. 社交需求阶段:在生存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寻求社交联系和关系,以满足归属和爱的需求。
这个阶段可能包括寻找伴侣、建立家庭、交朋友和参与社区活动。
4. 个人实现需求阶段:当社交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可能会追求个人实现,包括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个人兴趣和为社区或世界做出贡献。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从事志愿工作、追求艺术或文化兴趣,或者寻求灵性成长。
这四个需求阶段并不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而是相互交织和重叠的。
同时,不同个体可能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重视不同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8.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9.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0.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1.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51. 边际产品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52. 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P.MPP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53.地租
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
54.租金
把这种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的资源的服务价格叫租金。
20.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1. 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22. 收入效应
44. 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45. 停止营业点
第三章 需求与供给

第二、经济联系。将高度分工中的行业、经济主体联系起 来。
第三、利益协调功能。
第四、信息传导功能。
第五、优劣评判功能。
二、市场的构成(类型) (一)从市场交换的内容划分: 1、商品与劳务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 (1)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2)劳动市场;
(3)房地产市场; (4)技术、信息市场。
• 理解需求和供给的经济模型 • 理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决定的机制。
主要内容:
• 市场概述
• 需求与供给 • 市场均衡 • 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如果说资源的稀缺性、选择和协调组成了基本的经济问题,
那么需求和供给就是其基本的分析手段。本章将初步介绍需求供
给分析的基础知识,运用供给与需求模型来分析物品和劳务的价 格决定问题,同时将分析经济中的各种变化将如何影响物品和劳
市场经济中的参 与者及相互关系
产出供给
外国的市场参与者
P D S Q 产出(产品) 市场 (商品和劳务) 产出需求
厂商
W D 劳动需求
政 府
家庭
S 劳动市场 L
劳动供给 储蓄(资
投资(资 本需求)
r D 资本存量 S
本供给)
财富
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 I
外国的市场参者
3、市场的功能
第一、价值实现功能。市场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场所,市场 状况决定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务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一旦我们掌握了需求和供给这一基本的
分析方法,就能对现实经济中的诸经济问题和现象作出恰当的解 释,并对政府的政策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趋 势作出正确的预测和明智的对策。
第一节
市场的基本问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总需求 IS-LM模型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C和I在GDP中所占比重
2.1、收入支出分析的进一步拓展
如何分析投资行为?
我们的分析策略是,参照对消费的分析
行为方程(behavioral equation)
刻画家庭、厂商行为的方程。 举例: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影响投资需求的最要紧因素是什么?
I= I bi b0
2.2、利率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LM曲线
i
1 h
k
Y
M P
数学推导(要求一定掌握,请大家推导)
Y g Ag bi
i
1 h
kY
M P
A a cTR G I
Y* i*
A
b h
M P
A k
0.1 凯恩斯革命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凯恩斯革命: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政府的作用发生质的变化 经济学界分化:年轻的追之;
每一利率都对应着一个总支出水平。
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每一利率都对应着
一个收入水平:IS曲线
AD
利 率
i1
i2
IS Y1 Y2 收入水平
I1 I2
计划投资
AD(I2) AD(I1)
45˚
Y1 Y2
收入产出
2.3、IS曲线的数学推导
引入投资函数后的总支出
AD=a c(Y TATR) G I b i
PP
第三章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弹性的含义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 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 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变动百分比 ed=(△Q/Q)/(△P/P)
实例:
如果某件衬衫原先的价格是100元每件,销售量为 每天100件,若价格降低到每件90元以后,每天的销售 量增加到120件。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计算需求价 格弹性为:
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 益的关系
P
D
P0
E0
P1
E1
O
Q0
Q1
Q
总结: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 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化。
实例:
1979年我国农副产品价格上升,猪肉的价 格上调20%,在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较 低,猪肉的需求富有弹性,猪肉价格上涨后, 人们的部分购买力转向其它替代商品,猪肉的 需求量下降。国家不得不降价销售,加上职工 的补助导致财政损失和财政支出大大增加。
衬衫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衬衫需求量变动百分比/衬衫价格变动百分比 =20%/(-10%)=-2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该种衬衫的需求价格弹 性系数是-2,价格上升1%,需求量将减少2%。对于大 多数商品而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通常是负数,表示 需求量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习题参考答案复习与思考1.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答:如教材中图3.5所示。
45°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意味着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图中总需求曲线即为图3.5中的c +i 曲线,该线与45°线的交点E 点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
在这一点家庭的计划消费与企业的计划投资之和正好等于产出水平,企业既不会出现产品积压,也不会出现产品不足,因而,产i出将保持原有的规模,所以该点决定的产出是均衡国民收入。
当产出偏离y*时,都不会处于均衡状态。
当产出大于y*时(如图中的A 点),总产出大于总需求,这时,企业将会出现非意愿存货,为此要降低产出水平。
相反,当产出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产出将会增加。
因而,只有E 点是均衡点,也只有E 点所决定的产出y*是均衡国民收入。
3. 答:如教材中图3.6,s 线即为储蓄曲线。
投资曲线是一条纵坐标为i 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两条线的交点E 点就是均衡点,E 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y*就是均衡收入水平。
当收入水平偏离y*时,产出都不会处于均衡。
当产出水平大于y*时,从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经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大于总需求。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第3章

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1)相对价格不变( Px/Py不变)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约束线向 左下方平移 ②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上升,约束线向 右上方平移
(2)相对价格变化(Px/Py变化)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在上一章中我们论述了供给与需求如 何决定价格,但并没有说明需求与供给是 如何决定的。需求产生于消费,消费是消 费者(居民户)所进行的,生产是由生产 者(厂商)所进行的。本章消费者行为理 论和下一章生产理论正是要分别说明消费 者的行为决定和生产者的行为决定,从而 进一步阐明需求与供给。
(二)欲望的性质
1、层次性
表现为欲望的轻、重、缓、急之分。
2、无限性 层次性决定了欲望的无限性。
3、递减性(某一欲望)
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消费者的某种欲望 是有限的。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对某一物品 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此种欲望会随着对该 物品的连续消费而逐渐实现,从而递减,一 旦达到饱和,这种欲望就会消失。
无论消费者购买多大数量的某种商品, 任何一个商品单位都按最后单位的边际 效用决定的价格来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除最后购买的商品单位的意 愿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外,其他购买单位 的意愿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存在一个 价格差额,这个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 余。
4 3 2
A
消费者剩余
C
1 2 3 4 D
1
U2 U1
0
完全替代品
完全互补品
二、消费者约束线(消费者可能线)
(一)消费约束线的定义
人们消费总要受到预算和商品价格的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 dQ P Q Ed dP dP Q P P P (20) 120 20P P 6
这时,可求出任何价格水平的需求弹性系数 如: 当P=2时,Ed=- 0.5 以此类推,当P=3时,ed=-1 当P=4时,ed=-2
23/52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ed
Q f ( X1, X 2 , X 3 ,, X m )
d
如果只考虑商品自身价格
Qd f ( X1 ) f ( P)
4/52
如果把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因 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Qd=f (P,Pr,F,M,Pe…..) Qd:需求量 P:商品自身价格 Pr:其他商品价格 F:消费者偏好 M: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Pe :预期价格 f代表函数对应关系
34/52
某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家俱 汽车 专业服务 运输服务 1.52 1.14 1.09 1.03 饮料 衣着 烟草 银行、保险服务 食物 0.78 0.64 0.61 0.56 0.12
水,煤气,电
石油
0.92
0.91
书籍,杂志与报纸 0.34
35/52
某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小麦 玉米 大米 猪肉 牛奶 0.02 0.06 0.03 0.41 0.3336/52Βιβλιοθήκη 美国经济中一些商品的价格弹性
买来的食物 2.27 煤气、电力和水 0.92 食品 0.58 金属 1.52 石油 0.91 住房服务 0.55 家具、木材 1.25 化工制品 0.89 服装 0.49 汽车 1.14 饮料 0.78 图书、杂志、报 纸 0.34 运输 1.03 烟草 0.61 肉 0.20
5/52
1)需求的价格函数
如果不考虑其他自变量的影响,只考虑商品价格本身对需 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Qd=f (p)
也可称之为需求价格函数。
如果需求函数是线性的,则可把函数写成: Qd=a-bP (a,b>0)
式中a为一常数,是与价格P无关的自发性需求; b为一正数,-b则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
为什么用弹性: 1)同一价格变动量对不同商品会导致很不相同的需 求量变动量。 2)不同货币单位表示的同一价格变动量会导致很不 相同的变动量之比。
9/52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弹性的一般公 式可以表示为:
Y / Y e X / X
弧弹性计算
Y / Y dY /Y dY X e lim X 0 X / X dX /X dX Y
dTE 0 dTE 0
31/52
说明不管价格如何变动,总支出都不变 3)如果ed<1
弹性与总支出
弹性的大小取决于点的位置 P
价格的变动 方向 价格上升 Ed>1
总支出下降 总支出上升
Ed=1
总支出不变 总支出不变
Ed<1
总支出上升 总支出下降
D
P1 P2 P3 P4 o
价格下降
•
C
Q1 Q2
弹性( elasticity ):物理学名词,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
反应程度。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 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
的概念。
8/52
弹性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的百分比(相对变化量)
之比例来表示。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相对变动 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19/52
4. 完全有弹性,即│Ed │=∞
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例 如,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无论有多少黄金都可以 按这一价格收购,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 5. 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 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例如,糖尿病人对胰岛素这种药品的需求就是如此。
29/52
弹性与总支出
总支出函数: TE=P×Qd
需求价格函数 Qd=a0-a1Px
a0 1 2 TE Qd Qd a1 a1
dTE dP Qd dQd P
dQ P ed dP Q
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反 向变动 dQ与dP的符号相反
30/52
dTE dP Qd dQd P
Qd f ( P)
C
F
dQ P ed dP Q GB BC OF OG AC AF
B
O
G
Q
问题:有没有这样一条需求曲线,它上面各点
处的需求弹性均等于一个常数(K)?
28/52
弹性与斜率
对应于同一点,弹性与斜率 的大小成反比(指绝对值) 斜率相等,弹性的大小取决 于点的位置。 直线型需求曲线上的点从左 上方向右下方移动,弹性越 来越小。
20/52
21/52
四、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 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 某一点上的弹性。
点弹性计算公式 dQ/Q dQ P Ed = —— 或 = — × — dP/P dP Q
22/52
例: 已知需求函数为Q=120-20P,则需求点弹性为:
18/52
需求弹性的类型:
1. 富有弹性:1<│Ed│ <∞,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 格的变动率。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 变动的比率。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国外旅游等属于这 种情况。 2. 需求缺乏弹性,即0<│Ed │<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 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如粮食、 蔬菜等属于这种情况。 3.单一需求弹性,即│Ed │= 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 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价格上涨时(dP>0): 1)如果ed>1
dQ P ed dP Q
dQd P 0
dP Qd 0
dQd P dP Qd
说明总支出与价格反向变动
dTE 0
2)如果ed=1
dQd P dP Qd dQd P dP Qd
说明总支出与价格同向变动
43/52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对商品分类
根据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以给商品分类。商品可 以分为正常品和劣等品。 正常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eM>0的商品为正常品
37/52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销售收入(总收益,总收入)就是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如果调整价格,结果……?
TR P Q
ed
dQ P dP Q
dTR dQ Q P Q(1 ed ) dP dP
总收益TR与价格P 之间的关系
提示:厂商的总收益还可以理解成消费者的全部支付。
需求价格函数
根据需求原理——“需求量与需求价格反向变动”可知,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为叙述简单,又不影响分析结论,假设需求函数为线性
某些情况下也假设为非线性
3/52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 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是用模型法(代数表达法)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多因素模型
Q3
Q4
Q
32/52
结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处需求弹性的大小, 既取决于点的位置,也取决于该点处需求曲线的 形状。
33/52
什么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大小? 商品的可替代性(**)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该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第二篇
家庭经济行为
家庭需求
第三章
本章的学习要求与内容
本章讲述各种需求函数及其弹性,要求重点掌握各种常 用线性需求函数、各种需求弹性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等 内容 本章分三节,分别介绍家庭经济、需求函数、需求弹性
1/52
第一节
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行为模型
2/52
第二节 需求函数和需求弹性
一、需求价格函数
两种特殊情况:
ed=∞,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 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 e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40/52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Edp>1
降价 涨价 策略
增加收益 减少收益 适当降价
Edp=1
收益不变 收益不变 区别对待
Edp<1
减少收益 增加收益 适当涨价
P
哪一点的需求弹性大?
p
A D1
B D2
C
D3
O
Q
25/52
思考:相交的需求曲线
D1上的A D2上的B
D3上的C
P 哪一点的需求弹性大?
D1 p B A D2 C D3
O
Q
26/52
想一想:A、B、C 哪一点的需求弹性大?
P
E
p
A B D1
C D2
D3 Q
27/52
O
点弹性2:非线性需求曲线 P A
ΔQ=Q2-Q1,
Q=(Q1+Q2)/2,
ΔP=P2-P1
P=(P1+P2)/2。
16/52
[例]某商场销售的八宝粥在价格为5元/听时,每天能够销
售出200听,后价格调整为4.5元/听,每天销售240听,
计算这两个调整点之间的弧弹性。
17/52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