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课件(24页)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课件(24页)

二、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探 究
根本原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因素:郑和的英勇无畏;明成祖的支持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 印度洋沿岸地区。
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思考: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目的)
名利、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戚继光抗倭
背景: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过程:组建戚家军,在当地人民和明军的配合
下,先后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 寇。
取得胜利。
意义:消除了沿海倭患,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
乐业。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 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 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参与园地
1、明成祖时设立管理东北地区的机构是( c )
A宣政院
B岭北行省
C奴儿干都司
D澎湖巡检司
2、明朝因抗击倭寇被尊为民族英雄的是( c )
A文天祥 B岳飞 C戚继光 D袁崇焕
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c )
A消灭海盗
B发展对外贸易
C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4、下列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D ) A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官一中:刘存会
明朝是怎样经营边疆的?
一、经营边疆
1、北方蒙古(攻防结合)
攻:明成祖五次亲征; 防:(1)修筑长城;
(2)设九边;
2、东北(积极经营) (1)设立奴儿干都司; (2)派遣钦差多次巡视东北地区。
3、东南:戚继光抗倭
登州
台州 福建 广东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课件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课件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误区警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 中,献出宝贵生命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谢谢大家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再见
谢谢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思路提示:有人说,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发展海外贸
易,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
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影响;还有人说,郑和下西
洋的目的是追寻建文帝的下落。对此,你有何看法?
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一是为了树立中国的 核心外交地位,宣扬国威,对内也可以增加政绩、稳定统治。同 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被攻陷后失踪,有传闻逃亡海外,因此派 郑和下西洋有可能是在宣扬国威的同时寻找其下落。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小组讨论
1.和小组同学一起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要求:①积极参与讨论,不当旁观者。②及时记下你的想法。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请就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各抒己见。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共16张PPT)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共16张PPT)

斡难河 大败鞑靼军,鞑靼向明 • (1)经营蒙古①1410年,明成祖在_______ 称臣纳贡;明成祖第二次亲征漠北,击败瓦剌,遏制了瓦剌势力的 膨胀;明成祖迁都______ 后,又三次亲征漠北。 北京 蒙古势力 的南侵, • ②意义:明成祖第五次亲征漠北,有效遏制了_________ 保障了_________ 。 边境的安全 • (2)经营东北①1409年,在东北的特林设立 _______________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 统辖东北地区。 明成祖 • ②______ 和明宣宗曾数次派太监巡视东北地区,安抚各族人 民。 永宁寺,立碑两座,分别镌刻 《敕修永宁寺记》 • ③在特林建造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重建永宁寺记》,记录了明朝经营和管理 奴儿干都司 ________的史 实。
你是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戚继光和南宋 抗金的岳飞?
你是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 戚继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飞?
项目
人物


戚继光 外来侵略势力
抗击对象
国内女真族统治 者 中原和 江南人民 抗金将领
代 表 利 益 评 价
中华民族 民族英雄
【探究问题三】对外开放与交流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多 数封建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但也出现过波折。 据此回答 下列问题。 (1)唐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重点表现在人员的相互往来方 面,请列出唐朝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位著名 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 中外交流
• 学习目标 •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 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 关系的概况。 •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温故知新1
• (1)明朝建立 • 1368年春, 朱元璋 ______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明朝,他就是 明太祖 ______。 • (2)加强君权 明朝 的长治久安。 • ①目的:保证 ______ 三司 ,分管民政、刑 • ②措施: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 军政 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______ 狱和 ______ 中央 负责;在中 宰相 制度,提高____________ 央,取消中书省,废除 ______ 吏、户、礼、 __________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 兵、刑、工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课件(29页)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课件(29页)

明代 罗盘
大号宝船 一个标准足球场
长151.8米
宽61.6米
-------
郑和船队编形图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
郑和画像
占城(今越南)
阿拉伯
非洲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 (印尼爪哇岛)
三宝庙(泰国)
参与园地
C 1、明成祖时设立管理东北地区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 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戚继光抗倭取 得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广大爱国军民的 英勇奋战;
3、戚继光卓越的军 事指挥才能;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 的一个人吗?
文莱北部
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结果
郑和下西洋是世 地区
西洋
美洲
时间 1405-1433 1492-
印度 1497-
(特点)
时间早

1504年 1498年
次界数 航7次 海史4上次 的壮1次 举!次数多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口多
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 17艘 船共计200多艘)
明代抗倭图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浪人。
戚继光抗倭
⒈背景:明民朝生初产年、倭 生寇 活骚 。扰,危害沿海人
⒉人物: 戚继光:招募军队,号称“戚家 军” ,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寇。
俞大猷:和戚继光联合作战。 3.结果:在当地人民群众和明军的配合下,先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造船技术
明朝时期的造船技术领先 世界,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结 构帆船。
火药技术
明朝时期的火药技术逐渐 向外传播,对欧洲军事技 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农业技术交流
明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 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农业技 术交流,如稻米种植技术 的传播。
04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的影响
对边疆地区发展的影响
02
明朝经营边疆的历史背景
明朝的疆域扩张
明朝初期,疆域不断扩张,通过征战和土司制度等 方式,将疆域延伸至边疆地区。
明朝在边疆地区设立卫所、屯田等措施,加强对边 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
明朝的疆域扩张对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边疆治理政策
02
01
03
明朝实行了土司制度,任命当地首领为土司,负责管 理当地事务,同时设立流官进行监督。
文化交流与影响
01
02
03
儒家文化传播
明朝时期,儒家文化向外 传播,对东亚、东南亚国 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传播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同时 中国儒释道文化也传播到 周边国家。
文学艺术交流
明朝时期,中国文学艺术 作品流传至国外,对东亚、 东南亚国家的文化艺术产 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交流
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繁荣
明朝通过移民、屯田、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内地人民前往边疆 地区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
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御
明朝在边疆地区设立卫所、驻军屯守,修建城墙、关隘等防御设施, 提高了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推动边疆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明朝通过设立学校、推行儒家文化等措施,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教 育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中华书局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中华书局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明代抗倭图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 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 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 命财产损失。
抗倭形势图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 (1528—1588)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 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 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 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 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 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 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 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他 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 倭名将,声名远扬。
——中外冲突
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
有个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 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C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土木之变 2、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B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和
3.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A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占城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A)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 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
1. 戚家军类似于我们前面讲过 的那支军队?
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
有何区别 ?
你是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 戚继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飞?
项目
人物


戚继光
抗 对 江南人民 抗金将领
外来侵略 势力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海防松弛
登州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扫除福建、广东 的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 福建 广东
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课件

02
明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明朝与朝鲜的交流
政治交往
明朝与朝鲜之间保持频繁的政治 交往,双方互派使节,加强了政
治上的联系。
文化交流
明朝与朝鲜在文化上相互影响, 朝鲜吸收了大量明朝的文化成果 ,包括儒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经济贸易
明朝与朝鲜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也十分频繁,明朝向朝鲜出口大 量丝绸、瓷器等商品,而朝鲜则 向明朝出口铜、漆器等特色产品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明朝 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课件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明朝的疆域与边疆政策 • 明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 明朝在边疆的经营与建设 • 明朝经营边疆的影响与意义 • 明朝经营边疆的局限与问题
01
明朝的疆域与边疆政策
明朝的疆域扩张
01
02
03
明朝初期
通过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统一全国,疆域达到历史 巅峰。
提高边疆地区文化
水平
明朝在边疆地区推行儒家文化, 设立学校、科举等制度,提高了 当地的文化水平,促进了民族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强边疆地区政治
认同
明朝通过设置土司、都司等机构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同时 推行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提高了 当地居民对明朝的政治认同感。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交通不便
边疆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阻碍了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
边疆地区的文化封闭与落后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落后边疆地区教育落后,文化水平低下, 缺乏对先进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思想封闭
边疆地区思想封闭,缺乏开放和进取 的精神,难以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经略边疆与中外交流课件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级下册历史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经略边疆与中外交流课件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6课
《明朝经略边疆 与中外交流》 (biānjiāng)
第一页,共十八页。
一、经略(jīnɡ lüè)蒙古和东北地 区1、经略(jīnɡ lüè)
蒙古★1409年,明成祖派兵10万北征鞑靼。由于
孤军冒进,全军覆没。 ★1410年,明成祖御驾亲征,大败鞑靼军。
★明成祖第二次亲征,击败瓦剌。
★1421年,迁都北京,又三次亲征漠北。
7 .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 力合作等。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Xīyáng)(1405—1433年) 交
明 朝
目的、条件、过程、影响

的对外关期)戚民继族光英抗雄倭(明朝(mínɡ 中 cháo) 系
冲 突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
第十六页,共十八页。
郑和下西洋
第九页,共十八页。
郑和下西洋 盛 (Xīyáng) 时间 1405~1433况年
次数 先后7次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 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范围 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第十页,共十八页。
西洋
郑和下西洋(Xīyáng)路线图
12/8/2021
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第二页,共十八页。
2、经略(jīnɡ lüè)东北地 区
外兴安岭
1409年,在东北的特 林设立(shèlì)奴儿干都 指挥使司,统辖东北 地区。
斡难河
奴儿干 都司
日本海
库页岛
明成祖和明宣宗曾数次派太监亦失哈等人巡视东 北地区,安抚各族人民。
第三页,共十八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