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必修1地理达标巩固:4.2山地的形成(含答案)

地理·必修 1(人教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读图,完成1~2题。
1.四幅地质构造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② D.④①1~2.解析: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变位(错动)为断层。
图中②为地堑、③为向斜山(或背斜谷)、④为地垒。
答案:1.D 2.C读某油气田示意图,完成3~5题。
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 B.气、油、水C.水、气、油 D.油、水、气5.图中①②③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玄武岩3~5.解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
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位于沉积岩之中。
答案:3.B 4.B 5.B6.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修建铁路,而中部为台湾山脉,修筑铁路成本高、难度大,故没有直接联系东西的横向铁路。
答案:A7.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试着当一次地质工程师,完成(1)~(5)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
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
答案:B C A(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答案:水平(3)图中B处为谷地,C处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
课时作业41:4.2山地的形成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处山地的成因是()A.断层上升成山B.褶皱隆起成山C.向斜成山D.背斜成山2.造成④处易成谷地的原因是()A.张力影响B.挤压力大C.岩石坚硬D.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岩层向下凹可知,该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故图中①为向斜山。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④处岩层向上凸,应该为背斜,但是却形成了谷地,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答案 1.C 2.A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甲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因此甲处的地质构造为断层;乙处、丙处岩层连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答案B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对图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都是断层B.甲为断层,受挤压力作用形成C.乙为断层,受张力作用形成D.该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5.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示构造无关的是()A.泰山B.渭河平原C.庐山D.华北平原解析第4题,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甲、乙两处都是断层,但甲处显然是受张力,乙处断层是受挤压力形成的。
第5题,华北平原主要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泰山、庐山都是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而形成的山岭;渭河平原是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的谷地,并受流水堆积作用的影响。
答案 4.A 5.D(2019-2020·河南洛阳高一期末)地质构造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变位。
读某地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地质构造及其对应的地貌,分别是()A.向斜、山脊B.背斜、山脊C.向斜、山谷D.背斜、山谷7.该地质构造()A.其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有利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D.岩层形态不利于开挖隧道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故图示地质构造及其对应的地貌分别是背斜、山谷,D符合题意。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练习(含解析)-精选文档

4.2山地的形成练习一、单选题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近海边,还发现有硬叶林植被。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A. 内力抬升—固结成岩—流水溶蚀—海浪沉积B. 流水溶蚀—海浪沉积—内力抬升—固结成岩C. 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D. 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固结成岩2.“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上图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岩塔的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所以首先有固结成岩过程;据图,目前景观是岩塔或荒漠,说明这里受到了风化侵蚀;而风化侵蚀是发生在隆起抬升,地势高的地区,所以在固结成岩后,接着是内力抬升,才被风化侵蚀,形成岩塔;风化侵蚀后的碎屑物质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沙漠,所以最后是风力沉积,C正确,ABD均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地貌景观的形成,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据材料,在近海边,还发现有硬叶林植被,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地区的典型植被,说明该地至少曾经是地中海气候,根据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和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只有②地是地中海气候,故选B。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 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第 1 页C. 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 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4.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A. 石英岩、大理岩B. 石英岩、片麻岩C. 板岩、片麻岩D. 板岩、大理岩【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判读。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33:4 2山地的形成练习题+本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由图中K岛位置结合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2~3题。
2.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3.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2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
第3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题意。
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答案 2.C 3.B下图为“某种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5.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A.火山喷发B.断层下陷C.地下溶洞塌陷D.地下冻土融化6.若乙岩层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下列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非高原属岩浆沿中央管道喷出而成B.富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C.火山只在海洋上喷发D.岩浆沿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冷却凝固可形成火山解析第4题,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说明受水平挤压力;顶部岩层缺失,说明岩层上升遭受侵蚀。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山地的形成,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最主要的?A、外力侵蚀作用B、内力构造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水力侵蚀作用2、下列哪种地形是由于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A、高原B、盆地C、山脉D、平原3、题干:下列关于地壳运动与山地形成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 地壳运动导致岩石变形,形成褶皱山地B. 地壳运动导致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山地C. 地壳运动导致断裂活动,形成断块山地D. 地壳运动与山地形成没有直接关系4、题干:下列关于山地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 褶皱山地的特点是山体高大、坡度陡峭B. 火山山地的特点是山体矮小、坡度平缓C. 断块山地的特点是山体高大、坡度平缓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负责形成喀斯特地貌?A、冰川作用B、风化与侵蚀C、火山喷发D、沉积作用6、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归因于:A、板块的挤压和碰撞B、板块的张裂C、火山喷发D、侵蚀作用7、某山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相互碰撞和挤压造成的,以下地形特征中与这种山地形成机理关系最密切的是:A. 河谷深切B. 山坡陡峭C.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D. 海岸侵蚀地貌8、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由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挤压形成的B. 主要由于板块内部的热力差异和地壳运动形成C. 是大陆地壳与岛弧地壳相互挤压形成的D. 是由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的9、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喷发B. 地壳运动C. 水流侵蚀D. 冰川侵蚀 10、下列哪种地貌类型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作用形成的?A. 沙漠B. 瀑布C. 高原D. 海底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常常位于:A、板块内部B、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C、板块与板块的俯冲边界处D、板块与板块的挤压边界处12、关于火山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岩浆沿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B、由地面沉降导致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导致地下水汽化形成D、由于河流冲刷作用,地表留下了火山形态13、【题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在地壳板块的相互运动中,以下哪一种板块运动形式容易导致山脉的形成?A. 张裂运动B. 压缩运动C. 滑动运动D. 旋转运动14、【题目】以下哪种地质构造与巉岩地形关系最密切?A. 地堑B. 地垒C. 折叠构造D. 断层1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球岩石圈分为多个板块B.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C. 板块运动方式主要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D. 板块运动是引起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16、以下哪种地质作用主要与山地的形成有关()A. 火山喷发B. 沉积作用C. 地震D. 地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列举至少三种不同的山地成因类型。
课时作业39:4.2山地的形成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
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
读图回答1~2题。
1.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堑B.地垒C.断层D.褶皱2.教师演示了( )A.板块碰撞挤压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读图,回答4~5题。
4.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5.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P处属于( )A.断层B.海岭C.背斜D.向斜7.图中,M处属于(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角峰D.背斜谷8.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⑤坚如磐石A.①②⑤ B.①②④C.②③⑤ D.①④⑤9.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
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三个地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读某岛屿简图,回答10~11题。
10.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C.西北高,东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11.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① B.②C.③ D.④13.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二、综合题14.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4.2山地的形成课后作业

4.2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山岭是由()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2.以下地形区中,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读图,完成3~4题。
3.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断层、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某地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6℃),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地形类型及地质构造是()A.山地及向斜B.盆地及背斜C.丘陵及向斜D.平原及背斜6.关于Q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Q处为含油层,储油构造良好B.若Q处为含水层,水井出水量大C.若Q岩层为石灰岩,不可能找到化石D.若在Q处修建地下隧道,工程不易倒塌、渗水7.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地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陡坡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9.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综合图中信息,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河流C.地形D.资源11.为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港口城市的公路。
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A.①线路B.②线路C.③线路D.④线路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A.火山喷发B.断层下陷C.地下溶洞塌陷D.地下冻土融化13.若乙岩层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东非高原上的岩浆岩与该地岩石的成因相同B.此火山和日本的富士山成因相同C.该处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D.该处岩石是岩浆沿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冷却凝固形成的读下图,回答14~15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进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进阶练习(含答案)时间:20分钟总分值:60分36分及格,45分进阶。
不要有压力,祝你成功!一、判别以下说法能否正确,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每题4分,共20分〕1、山地一定是背斜,谷地一定是向斜。
〔〕2.地质构培育是结构地貌。
〔)3.板块就是地壳。
( )4.海沟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运动构成的。
( )5.印度洋板块就是印度板块。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土壤肥美,灌溉便利。
结合〝黄土高原东西向基岩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与我国泰山地质结构相反的是()A.太行山B.太岳山C.子午岭D.六盘山2.汾河平原的构成进程为()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褶皱—断层C.断裂下陷—流水腐蚀D.水平挤压—风力堆积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堆积岩停止探测,该小组失掉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堆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空中3.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4.读〝某大板块边界表示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能够构成()A.甲乙之间——裂谷、陆地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5.以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结构的构成缘由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蜕变作用 D.风化作用6. 以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回答第6题。
6. 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由于遭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以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表示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a~e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回答第9题。
9.假定图中d地层为含油层,那么开采石油的最正确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10.读以下图b中地质剖面表示图,判别图示中堆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祝贺您顺利完成全部习题!前面有答案和解析,请快点自我批阅一下吧,预祝您顺利进阶噢!答案与解析:一、判别以下说法能否正确,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后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向斜成谷
B.乙处背斜成山
C.从1~4,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D.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图中甲地貌的成因是()
A.岩层受到挤压,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C.向斜受到挤压,岩石断裂形成谷地
D.岩层不连续的沉积
下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5.图中①②③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7.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2011年3月3日11时20分许,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肖家镇水花岭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
完成8~9题。
8.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11.图中区域()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c和a挤压而成
B.b和d挤压而成
C.c和b挤压而成
D.a和b挤压而成
13.红海的成因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A.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B.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C.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D.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14~15题。
14.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16.(18分)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
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 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7.(32分)下图为某地质剖
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分)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处由于
________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6分)
(4)a、b、c三处,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
(4分)
(5)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
(6)在图中a、b两地,适宜采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2)A处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
(3)花岗岩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4)C C地地下有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17.(1)向斜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山岭海拔高于周围地区
(3)断层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岩石破碎
(4)b a
(5)否断层构造区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震等灾害。
(6)b 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