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合集下载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横谈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横谈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横谈李掖平 张清华气象恢弘意蕴深厚的时代大作——《你在高原》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山东作家张炜以长达450万字的10卷本小说《你在高原》位居榜首。

作为一部气象恢弘、意蕴深厚、文采斐然的时代大作,其思想艺术价值无疑极为丰富多元。

在此仅就小说本文理想主义者行走的意义与价值进行简要解读。

正如张炜自己所说,《你在高原》是一部“长长的行走之书”。

这里的“行走”不仅仅暗指成书的考察准备和行文书写的艰辛过程,而且还寓指主人公生命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以及作家炽热的漫长的不停息的灵魂追寻之路。

在将这部大书命名为“你在高原”时,张炜已把“你”和“高原”设置为一个理想化的存在,它们遥远而富有吸引力,令远离“高原”的“我”渴慕不已,生发出无限的向往之情。

为建构行走的主题,小说特意设置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兼主人公“我”——宁伽,依靠其在大地上的无边游荡所相伴相依的个人反思和生命追忆,勾连起整部小说博大精深的精神脉相。

其“行走”的动力源自作者对人类生存命运真诚逼视与诗性观照的大仁大爱、大悲大悯、大德大美之情怀,其行走的姿态不但意味着一种多变的生命轨迹,而且昭示出极为复杂鲜活的生命图景。

第一重意义上的“行走”形态是奔波,它与人物自身的生命轨迹密切相关。

宁伽面临着价值失范的现实世界,怀着一颗焦渴的心,在高校、研究所、编辑部、葡萄园、营养学会等地开始人生的奔波。

这种奔波其实是现实困境逼迫下的退守之旅,隐含着作家难以割舍的现实观照情怀;第二重意义的“行走”形态是游荡,它与生命个体向往自由的文化脉动密切关联。

如果说第一重意义上的“奔走”暗示着生命个体被焦虑所催逼而被动逃奔,体现出一种社会批判或文化反思的立场的话,那么此处的“游荡”,则对应着生命个体与田野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与自由,更是一种远离城市文明的文化坚守,显示出张炜对土地根性的执拗追索。

这种看似保守的文化取向实际蕴含着聪睿的生存智慧和个性化的精神操守;第三重意义的“行走”是漂泊,它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在路上”的精神体验。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
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
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获奖名单:
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名单:
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名单: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获奖名单:
1.张炜《你在高原》
2.刘醒龙《天行者》
3.毕飞宇《推拿》
4.莫言《蛙》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情况简介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情况简介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情况简介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五部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天行者》、《蛙》、《推拿》、《一句顶一万句》摘得桂冠。

茅盾文学奖评奖年限虽然规定是最近四年出版的作品,但此次评奖的时间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间窗口。

汉语文学不管是借鉴西方的经验,还是重新激活传统资源,都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也可以说有一批作家走向成熟;有一批作品很有分量。

全部汉语文学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高度显得很清晰,汉语文学的当下和未来的道路也更加坚定踏实。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在心里保持着对中国文学的虔敬,自觉承担着对中国文学的责任。

因此,大家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

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一)在这里,就几部作品做简要评析。

张炜的《你在高原》,荦荦大者,10卷本,450万字,这显然是汉语写作史上的不同寻常的举动,这是站在高原上举目四望的叙事。

这里我们当然不可能去展开论述这部10卷本的鸿篇巨制,仅就其中的第一卷《家族》、第二卷《橡树弯》、第五卷《忆阿雅》、第六卷《我的田园》……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几卷都相当精彩,抽出任何一卷放在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平台上,它都称得上是一流的作品。

一个作家写作10卷本的长篇,能写出三四部,甚至五六部都相当精彩的分卷,这无疑是了不起的成就。

其中的《忆阿雅》我以为是极其精彩的作品。

我想张炜的成就已经变得无可怀疑了,《你在高原》把汉语小说叙事推到一个新的境地,激发了汉语文学很多新的素质。

张炜用“我”的主观化反思性叙述穿越历史。

张炜的叙述人“我”携带着他强大的信仰进入历史,并且始终有一个当下的出发点。

这使与历史对话的语境,显得相当开阔,建构了一个庞大复杂、激情四溢的叙事文体。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家和作品一览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家和作品一览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家和作品一览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1、姚雪垠:《李自成》2、古华:《芙蓉镇》3、魏巍:《东方》4、莫应丰:《将军吟》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1、刘心武:《钟鼓楼》2、张洁:《沉重的翅膀》3、李准:《黄河东流去》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1、路遥:《平凡的世界》2、凌力:《少年天子》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荣誉奖1、肖克:《浴血罗霄》2、徐兴业:《金瓯缺》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获奖名单:1、陈忠实:《白鹿原》2、刘斯奋:《白门柳》3、刘玉明:《骚动之秋》4、王火:《战争和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名单:1、阿来:《尘埃落定》2、王安忆:《长恨歌》3、张平:《抉择》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名单:1、熊召政:《张居正》2、张洁:《无字》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4、柳建伟:《英雄时代》5、宗璞:《东藏记》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1.麦加《暗算》2.贾平凹《秦腔》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4.周大新《湖光山色》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获奖名单:张炜《你在高原》2、刘醒龙《天行者》3、毕飞宇《推拿》4、莫言《蛙》(2012年10月11日,莫言凭借《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融合为一体,塑造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形象,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60年的农村生育史。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5年)获奖名单:1、格非《江南三部曲》、2、王蒙《这边风景》、3、李佩甫《生命册》、4、金宇澄《繁花》5、苏童《黄雀记》。

答关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三问

答关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三问

答关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三问作者:潘凯雄来源:《出版广角》2011年第11期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出来以后,的确有很多媒体给出版社或者给我本人打电话,一是表示祝贺,二是采访。

归纳一下,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三:一、人文社出版的作品中奖率为什么这么高?二、近年来,怎么看“茅奖”评比在社会和读者中引起的种种争议?三、获奖作品中有很多或者绝大部分生命力是不是都不长?坦率地说,这些问题我本来也没有认真想过,最近被媒体的朋友们集中一问,倒是逼着自己去想个究竟,实际上也是从一个角度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多年来长篇小说出版工作的一次回顾和总结。

一答:获奖多恐怕更多在于内在契合有的媒体朋友帮我算了一下,从第一届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共计评出正奖36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的作品总共占了其中的17部,可谓近半壁江山,从而成为获茅盾文学奖最多的出版社。

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最多的出版社。

我说“获奖最多”是指在36种获奖作品中初版在我们这里出版的占据了近半数;而所谓“出版作品最多”是指自2005年起,我们推出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丛书;这套开放性的大型丛书出版至今已囊括了绝大部分的“茅奖”获奖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中奖率为什么这么高?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有历史的客观原因,特别是早几届。

80年代到90年代初,当时从事文学出版的单位的确没有现在这么多,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名社老社,的确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进入90年代以后就不应该这么说了,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出版社、文化公司、图书工作室在分切长篇小说出版这块大蛋糕,恐怕是很难统计的。

80年代国内一年出版长篇小说不过三四百部,现在据说膨胀到了三千部。

在竞争如此激烈乃至惨烈的背景下,人文社还能胜出一筹,这就不能不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中奖率高的另一个更深层、更内在、也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了,那就是茅盾先生当年首倡设立此奖的初衷与我社60年来所坚持的“关注现实、注重作品整体的品质”的出版理念不谋而合,这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契合。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梗概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梗概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梗概《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0日24 版)(作家出版社)毕业于地质学院的宁伽是半岛两大家族的唯一传人,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原罪。

两大家族都产生过一些杰出的人物,他们分别担任过不同阵营中的要职。

宁伽父辈曾经是红色队伍中功勋卓著的领导人,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蒙受了冤案。

他的外祖母和母亲带着小宁伽在海边荒林小茅屋中生活。

这期间他饱享大自然的恩泽,与自然万物结下了亲密的情感,历尽了无数人间磨难,经历了长期的流浪生活。

一直生活在父亲阴影里的宁伽,却从来没有忘记为父亲申冤。

毕业后宁伽分配到一个有名的地质部门。

他利用去半岛地质考察的机会,试图寻找当年的一切痕迹,完成家族的重托。

那座血泪浸泡的茅屋早就塌掉了,河水也不再清湛,不断开发的工业区正在逼近这片美丽的故园。

为了信念,宁伽不顾妻子一家的极力阻挠,辞去公职返回半岛,独自经营起一片即将凋败的葡萄园。

宁伽在无别的游荡中穿行过广大的山地和平原,纠缠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洞察了无数的隐秘,经受了深刻的灵魂洗礼。

面对东部平原的生态环境一再恶化、一些工业集团不顾农民利益肆意毁坏土地等严酷的现实;宁伽和葡萄园无法置身事外。

在长期的对峙中,一些朋友好像受神灵召唤陆续汇聚而来,誓与葡萄园共存亡。

经历了种种巨变之后,所有人都走向高原……《天行者》(人民文学出版社)深山里的界岭小学打算用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先进单位的奖金维修校舍的计划流产。

孙四海被迫提前开挖自种的茯苓以垫支维修费。

张英才将切身体会写成文章,界岭小学因此得到一个转正指标。

几位老师将这唯一的指标让给了瘫痪在床的明爱珍。

她洗过双手,填完表格后溘然长逝。

老师们决定将转正机会还给年轻的张英才。

支教女大学生夏雪给界岭小学带来了生机,但她很快不告而别。

支教生骆雨来到界岭,在冷天里赤脚上课,发作急性哮喘,幸亏被及时送医救回一命。

蓝飞被调到界岭小学任校长助理。

上面又分配下来一个转正指标,蓝飞私自操作成功转正。

茅盾文学奖颁奖词

茅盾文学奖颁奖词

题字:毕胜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将于9月19日颁奖,我们约请本届茅奖获奖作家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刘震云撰文,他们的创作甘苦,获奖作品的创作初衷,对读者朋友或有助益。

——编者迎着北风赶路张炜,1956年生于山东龙口,长篇小说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获奖作品《你在高原》。

作为一个写作者,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点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

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有一种行走的快感。

在这个时候给他一杯滚烫的酒,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

一个写作者对待荣誉,就像赶路人对待这杯酒一样。

不过,如果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

我在1988年开始写《你在高原》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古船》等长篇小说,还有很多中篇短篇、散文和诗。

我个人在文学道路上的跋涉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当然也有所成功。

我积累艺术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更大的创作欲望,所以想有一次更饱满、更淋漓尽致的表达——这个表达要有相应的体量去匹配,也就是说,不可能是一个单行本,而应该是结构上非常大的一个作品才能完成。

另一方面,就是我个人复杂的经历和长长的阅读史,这一切结合在一起,才有条件催生这样的一次浩繁的表达。

没有这么大的体量,似乎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30多年的人生体验:这其中有说不尽的感慨,有蓄起的饱满的情感,它们都要找到相应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经历了一些重要的事件,比如说饥饿年代、“文革”,还有拨乱反正之后的一些事,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生理想的那场大讨论。

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寻找真理,人人都在设计人生道路。

从目前看,中国的物质主义欲望非常强势,在这种状态下,回头想想那个年代,就会觉得像在梦里一样,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每每回到那个场景,就回到了一场激越的、慷慨澎湃的大梦之中。

所以对应今天的时代,这种种回溯是特别有意义的。

我的这部长卷写了100年的历史,从革命党人一直写到今天。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谈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谈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谈获奖作品作者:张炜等来源:《党建》2011年第10期2011年9月19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来贺信,希望广大作家牢记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的文学理想和艺术追求,争做德艺双馨文学家,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了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他希望广大作家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创造社会主义文学新的辉煌。

本刊特约获奖作家谈谈他们的创作体会,以飨读者。

我的行走之书张炜(获奖作品《你在高原》)《你在高原》是一部行走之书。

它很长,计有10部39卷,450万言。

虽然每一部皆可独立成书,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

在这个故事的躯体上,跳动着同一颗心脏,有着同一副神经网络和血脉循环系统。

这是一部超长时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

但它的主要部分还是一批50年代生人的故事,因为记录者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

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

不了解这批人,不深入研究他们身与心的生存,也就不会理解这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

这是命中注定的。

这样说可能并没有夸张。

作品源于我的挚友宁伽及其朋友的一个真实故事,受他们的感召,我在当年多少也成为这一故事的参与者。

当我起意回叙这一切的时候,我想沿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全部实勘一遍,并且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抵达那个广大区域内的每一个城镇与村庄,要无一遗漏,并同时记下它们的自然与人文,包括民间传说等等。

当时的我正值盛年,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豪志,又将遭遇怎样的艰难。

后来果然因为一场难料的事故,我的这个实勘行走的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后不得不停下来。

这是一个难以补偿的大憾。

最后想说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质工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