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全面总结

合集下载

2024执业医师工作小结

2024执业医师工作小结

2024执业医师工作小结
2024年执业医师工作小结
在2024年,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我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一些值得称赞的成绩。

以下是我的工作小结:
1. 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我通过参加各种医学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持续教育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学习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2.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我积极参与了几个科研项目,包括临床试验和疾病研究。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3. 做好临床工作: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我一直致力于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我认真负责地进行各种临床工作,包括病历记录、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等。

我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4. 积极参与医疗团队工作:我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研究病例,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共同解决医疗难题。

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团队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5.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我成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我注重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温暖的关怀。

患者和家属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赞赏。

总的来说,202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年。

我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
服务。

我将继续努力,以便在医疗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并为患者的健康贡献更多。

2024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24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24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24年的执业医师在实践技能方面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首先,医师需要具备临床诊断能力,包括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执业医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医疗技能方面,2024年的执业医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包括各类手术器械、医疗影像设备等,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状况,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除了临床和医疗技能,执业医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和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同时,医师还需要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此外,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执业医师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医学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工具,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2024年的执业医师在实践技能方面需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和医疗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临床技能总结

临床技能总结

临床技能总结【临床技能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临床技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临床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并分享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

一、专业素养临床技能的第一要素是专业素养,即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必要的临床经验。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学会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和知识储备。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充实自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以保证各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提升。

二、细致入微临床实践中,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仔细聆听患者的诉说,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助于更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细致入微的护理也能够带给患者更好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沟通技巧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虚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尽可能让患者对诊疗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进行医嘱传达和方案解释等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易懂性,以提高患者的遵从性和治疗效果。

四、应变能力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面对突发状况和意外情况,我们需要快速反应、正确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灵活的治疗方案,做到因人因时制宜。

五、安全意识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技能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患者安全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杜绝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结语】总之,临床技能是医生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包括诊断技巧、治疗技能和处理危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技能三部分。

诊断技巧是执业医师的核心能力,需要熟练掌握全面的疾病知识和诊断学研究,要多样化的了解患者的检查以及治疗史,运用有效的诊断工具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技能包括处方技能、非药物治疗技巧和手术技能。

处方技能要求熟悉药物的生物学特性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治疗原则和肯定治疗原则,准确确定药物剂量,科学使用药物,准确施用多药结合,把握滥用药物的边界;非药物治疗技巧指基本护理技巧、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执行预防性计划等;手术技能是临床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医师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

处理危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技能要求充足的熟悉知识及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处理恶化重症患者时要熟悉急救知识,需要把握临床表现、心理状况及生命体征等,及时有效的对患者采取处理措施,防止危急情况的发生。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引言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是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

这些技能涉及到医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方面,是医生顺利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并详细介绍每一种技能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临床诊断技能临床诊断是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准确的诊断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下面是一些提高临床诊断技能的要点:•全面收集病史: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病症表现等。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家族史和个人习惯等因素。

•仔细体格检查: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身体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病征,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辅助检查结合: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不明确的患者,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辅助诊断,增加诊断准确性。

•综合分析病情: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确立正确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医生还应当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了解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 治疗技能治疗是医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这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

下面是一些提高治疗技能的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特点:医生在药物治疗中应当熟悉各种药物的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特点,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

•精准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并精确计算和调整剂量,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疗效。

•合理使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物理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作用机制,以及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手术技能: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术技能,包括手术操作技巧、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后护理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关注患者的反馈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团队合作技能团队合作是医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手术和急救等领域。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总结)

一、感冒: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上呼吸道感染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银华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薄荷甘草桔梗芦根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想入银华扁豆花厚朴连翘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干葛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 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二、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急慢性支气管炎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甘草麻黄杏仁百部紫菀白前桔梗荆芥防风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甘草芦根薄荷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紫苏苏子莱菔子大枣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门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地骨皮粳米青黛蛤壳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生甘草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三、哮证: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支气管哮喘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细辛款冬花生姜大枣紫菀半夏五味子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白果麻黄款冬花桑白皮苏子甘草杏仁黄芩法制半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减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大枣生姜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党参五味子冬虫夏草胡桃肉灵磁石沉香、坎脐、苏子款冬花法半夏橘红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陈皮肉桂附子干姜甘草2.缓解期 1)肺睥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人参熟地五味子麦冬陈皮当归茯苓甘草与喘证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一、体格检查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

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1)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是指中医执业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诊疗技术进行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诊断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2. 中医治疗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熟练掌握中医治疗技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操作和运用。

3. 中医药物运用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熟练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知识,能够准确地辨别中药的质量和功效,并能够根据病情制定出合理的中药处方。

4. 中医预防保健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具备中医预防保健知识,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方案,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5. 中医文献阅读和研究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需要具备阅读和研究中
医文献的能力,能够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是中医执业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全面总结(很详细哦!!不看才后悔)医师资格实践技能一、体格检查1、血压(间接测量法)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

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1)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1)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

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1)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单手触诊法)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②③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分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为Ⅰ度;能看到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为Ⅲ度。

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旁腺腺瘤。

(2)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5、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②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3)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二)胸(肺)、心、腹、神经(大项目)[胸部]6、胸部视诊(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7、胸(肺)部触诊(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8、胸(肺)部叩诊(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

9.胸部(肺)听诊(1)听诊: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锁骨中线和腋中线)、侧胸部(腋前线和腋后线第4、5肋间隙)和背部(肩胛线),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正常呼吸音:①支气管呼吸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②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1、2肋间隙,肩胛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异常呼吸音、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10、心脏视诊(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

11、心脏触诊(1)触诊手法;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12、心脏间接叩诊(1)叩诊手法、姿势;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2-3 Ⅱ2-32-3Ⅲ3.5-4.53-4 Ⅳ5-6Ⅴ7-9(注: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13、心脏听诊(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①二尖瓣:位于心尖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②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③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⑤三尖瓣:胸骨左缘第4、5肋间(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腹部]14、腹部视诊(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2)视诊方法正确;①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

③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