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1.doc

合集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材料1:蔡斯和西蒙就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对棋局的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给他们5秒时间观看一盘中局对弈国际象棋棋盘布局。

5秒后,把棋盘盖上,要求每位参与者尝试在另一棋盘上复现棋子位置。

这一过程尝试多次直到每个人都得到满意效果为止。

第一次实验中,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为百分之六十四,一级棋手为百分之三十四,业余新手只有百分之十八。

当棋子布局随机打乱后呈现5秒时,象棋大师和一级棋手的回忆能力与业余新手的能力是一样的——只能复位2—3步棋。

材料2:在另一项研究中,专家与新手解决代数应用题“如把一块木板锯成两小块。

其中一小块的长度是整块的三分之二,但比另一小块短四英尺,问木板锯开前的长度是多少?”专家立刻意识到所描述的问题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新手也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其他新手只能运用公式计算,结果得出一个负长度的结果(负数)。

(2016.山东)1.材料1中象棋大师复盘真实棋局的能力高于业余新手的原因有( )。

A.象棋大师能够识别业余新手注意不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模块B.业余新手的长时记忆容量低于象棋大师C.象棋大师的组块能力提高了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效率D.象棋大师的智商高于业余新手的智商正确答案:A,C解析:材料1中,象棋大师和业余新手复现棋盘应用的是人的记忆中的短时记忆。

象棋大师的能力高于业余新手并不是因为其智商高或者长时记忆容量高,而是因为象棋大师能注意到业余新手注意不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模块,并且其组块能力提高了其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2.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

A.2—3B.3—7C.5—7D.5—9正确答案:D解析:正常成年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即5—9个。

3.材料2中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表现为( )。

A.专家围绕问题陈述的细节组织知识B.新手更多依赖直觉解决问题C.专家更多利用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D.新手更多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正确答案:C,D4.下列关于专家和新手的说法正确的有(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涉及( )四个概念。

(A)印刻、同化、守恒和反馈(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同化、顺应和反馈(D)印刻、同化、守恒和平衡2.下列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3.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

(A)教学适应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4.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皮亚杰将这一心理适应过程称为( )。

(A)成熟(B)同化(C)顺应(D)平衡5.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6.明明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常常嘉奖明明获得的进步,当明明遭受挫折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从而培养明明乐观进取的人格。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老师的教育方法解决的是儿童人格发展中所面临的( )。

(A)自主感对羞耻感的冲突(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C)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冲突(D)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冲突7.( )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A)桑代克(B)杜威(C)维果茨基(D)乌申斯基8.不属于青少年生理变化特征的是( )。

(A)身高体重快速提高(B)大脑容积提高(C)第二性特征出现(D)发迹由头部和两鬓向后移9.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而取决于钟摆的长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小刘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主动去学习一些球类运动的知识以便和大家有更多共同话题。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5.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5.doc
(D)改善认知法
4【2015.河北石家庄】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强化和惩罚
5【2014.山东枣庄】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其中A是指( )。
(A)诱发性事件
(B)事件的原因
(C)事件发生导致的后果
(A)抑郁症
(B)恐惧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焦虑症
(D)强迫症
13【2014.山东济宁】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心理焦虑
(B)精神紧张
(C)注意障碍
(D)情绪低落
14【2015.陕西汉中】学习问题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下列对于学习问题干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应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B)应指导学生调节认知以应对学习压力
(C)可以用外部学习动机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D)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15【2014.辽宁大连】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11【2015.四川】学生小敏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些行为表明他有( )倾向。
(A)焦虑
(B)过敏
(C)强迫
(D)怀疑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王林同学经常粗心大意,故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多做两遍,这属于(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2.胡老师是一名新老师,深受学生喜爱,当班级中的学生在某次测验中取得进步和好成绩时,她都对其表扬和奖励。

胡老师的做法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3.当一个孩子触到一个取暖器时,他就可以学到“烫”这个词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的取暖器都要当心,迅速学到的这些内容和意义都会长期保留在孩子的记忆中。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认知主义的有意义学习B.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C.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D.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正确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学习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

人本主义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这时将对学生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 )。

A.联结化B.正强化C.负强化D.单一化正确答案:B解析: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5.下列选项中,发生了学习的是( )。

A.小李服用兴奋剂后在百米赛跑中夺冠B.大猩猩模仿人吃饼干C.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非常暴躁D.小东从亮处走进暗室,经过一段时间,视力显著提高正确答案:B解析: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2015.湖北荆门】教师利用红色笔批改作业,这是( )原理的应用。

(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解析:解析: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这道题中用不同颜色作用于眼睛,形成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对比。

2.【2014.辽宁营口】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分数:2.00)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解析:解析: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故选D。

3.【2015.辽宁锦州】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想象解析:解析: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单一属性的反应。

表象是对于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2014.吉林延边】一个苹果,我们不仅知道苹果的形状、颜色和离我们的距离,而且能感受苹果是酸甜的等等,这是对苹果的(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听知觉D.空间知觉解析: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5.【2014.辽宁鞍山】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分数:2.00)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解析:解析: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果只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属于感觉.能够看见并且知道它是玫瑰花则属于知觉。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5.陕西汉中】“黑板擦就是用来擦黑板的”,我们常常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 )。

A.定势B.知觉C.功能固着√D.问题表征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2.【2015.山东济南】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 )的作用。

A.定势√B.学习迁移C.原型启发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主体更换以后对同一主体发挥的作用不同,题干说明定势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消极作用。

3.【2014.山东济宁】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该物体的其他新用途的现象称为( )。

A.定势B.迁移C.前摄抑制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4.【2015.福建】某学生学习英语“七”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七”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晕轮效应D.思维定势√解析:解析:思维定势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本题中的例子属于思维定势。

5.【2013.江西】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B.问题表征C.线索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6.【2015.河北石家庄】下列不属于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的是( )。

A.已有的知识经验B.品德√C.定势与功能固着D.问题情境解析: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B. 教育的对象和内容C. 教育的经验与实践D. 教育的法律和政策答案: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教育的经验与实践等,教育的法律和政策是教育学的辅助学科之一,所以选D。

2.以下哪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过程的研究?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解析: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认知和思维过程的研究,认为学习是通过构建和调整认知结构来实现的,所以选B。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B.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C.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工具和手段D.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关紧要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并不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所以选B。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定性研究方法B. 定量研究方法C. 混合研究方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所以选D。

5.以下哪个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A. 独善其身B. 胸怀全球C. 永无止境D. 尊重他人答案:D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尊重他人、关心学生、独善其身、胸怀全球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同事和家长,所以选D。

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学?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科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教育的经验与实践等,通过对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列举3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答: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0(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分数:2.00)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2.下列概念中(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分数:2.00)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解析: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机制理论提出图式、同化和顺应。

3.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分数:2.00)A.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主感对同一感混乱D.勤奋感对自卑感解析: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场独立型学习者一般偏爱的学科是( )。

(分数:2.00)A.语文B.数学√C.政治D.历史解析: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偏好理科、自然科学,场依存型的学生偏好文科、社会科学。

5.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属于( )。

(分数:2.00)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解析:解析: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6.王军总喜欢给同学起各种外号,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是( )。

(分数:2.00)A.强化B.消退√C.惩罚D.维持解析:解析:消退属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之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7.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并经常奖励利他行为。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

(分数:2.00)A.顿悟说B.试误说C.认知失调论D.社会学习论√解析: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卷21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什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 )
(A)教学和成长
(B)学习和发展
(C)教学和发展
(D)学习和教学
2 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25
3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①会打球
②个子越长越高
③风沙吹进眼睛自然流泪
④小孩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感到害怕
⑤儿童理解了“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4 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5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识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6 以下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的是( )。

(A)成熟
(B)家庭教育
(C)社会舆论
(D)教师的榜样作用
7 学过高等数学的知识后利于对初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属于知识的(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8 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9 利用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被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动作直观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殊心智技能的是( )。

(A)心算
(B)观察
(C)分析
(D)综合
11 假如背一段文字,从头到尾记10遍就记住了,那么根据“过度学习”原理,记( )最高效、最经济。

(A)20遍
(B)15遍
(C)12遍
(D)25遍
12 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发现,人看到某物品一种常用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解决。

这一现象称为(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问题表征
(D)认知结构
1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处在态度形成的( )阶段。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4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5 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16 在布罗菲和伊伏特逊划分的课堂管理阶段中,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的是( )。

(A)小学低年级阶段
(B)小学中年级阶段
(C)小学高年级阶段
(D)小学整个阶段
17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这种反思方法称为( )。

(A)行动研究
(B)详细描述
(C)教学日记
(D)交流讨论
二、多项选择题
18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等类。

(A)道德规范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19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A)思维
(B)直觉
(C)想象
(D)伦理
19 某校某年级的师生对本次期中考试的英语成绩意见较大。

首先,本次英语考试每班只有极少几个人及格,班上所有同学的分数大概都集中在30--50分;其次,本学期英语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学生的简单应用能力,而本次考试却用含较多的生词、疑难词的阅读来考查学生。

(情景题)
20 你认为本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是( )。

(A)效度低
(B)师生反对
(C)区分度小
(D)信度低
21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包括( )。

(A)信度高
(B)效度高
(C)计分简便省时
(D)区分度大
三、填空题
22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
_______。

23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是______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24 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这遵循了策略教学的______。

四、判断题
25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负迁移。

(A)正确
(B)错误
26 过度学习意味着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A)正确
(B)错误
27 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A)正确
(B)错误
五、简答题
28 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六、论述题
29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和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