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 (1)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基础知识》考前摸底试卷(一)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基础知识》考前摸底试卷(一)1.【单项选择题】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 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B.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江南博哥)的C. 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 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地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
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
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
2.【单项选择题】国学大师陈寅恪给学生上课一直坚持“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
陈寅恪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四不讲”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坚持扬弃的观点,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新思想B. 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
在质疑中开拓新境界C. 坚持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
对已有理论要有新的理解D. 要在既肯定又否定中引经据典,培养创新精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四不讲”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性思维,对已有理论要有新的理解.C项符合题意。
A项错误,标新立异的新思想不一定是正确的。
B项中的“质疑”偏离题意指向。
D项的“既肯定又否定”不符合题意。
3.【单项选择题】在课堂教学中,吕老师会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
同时吕老师也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效果会比自己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
这体现了对学生( )的引起和保持。
A. 无意注意B. 无意后注意C. 有意注意D. 有意后注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为题目类型1.许多中学都组织学生从事义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这种做法属于( )。
(A)情感陶冶(B)实践锻炼(C)说服教育(D)榜样示范2.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是( )。
(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C)生态教育(D)生存教育3.针对部分中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休闲观等,我们要加强的是( )。
(A)生活教育(B)生命教育(C)生存教育(D)生态教育4.张老师在历史课教学当中,展示了当地历史、地理等一幅幅美丽画卷,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
张老师采用的德育途径是( )。
(A)其他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D)劳动5.某学生向你抱怨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作为教师你应加强对其道德( )的培养。
(A)情感(B)心境(C)认知(D)意志6.某学校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邀请缉毒干警和学生家长参加,这一活动体现了学校德育贯彻( )。
(A)一致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量力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基本要素,其中衡量品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8.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二、多项选择题9.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于是,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哦!”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去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简答题9. 程序题单项选择题1.微型计算机按照( )划分为六代。
A.年代B.数据位数C.主频D.CPU正确答案:D解析:微型计算机分为6代,主要是由CPU来划分的。
2.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A.运算速度快B.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C.运算精度高D.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进行.需人工干预正确答案:D解析:计算机运行过程可以自动连续进行,不需要人工干预。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 )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A.运算器B.控制器C.接口电路D.系统总线正确答案:B解析: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巾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要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
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4.编译程序是( )的软件。
A.对目标程序装配连接B.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计算机语言程序C.对源程序边扫描边翻译执行D.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语言程序正确答案:B解析:编译程序也称为编译器,是指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格式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
5.微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很多,其中( )是必备的输入设备。
A.鼠标B.数字化仪C.键盘D.卡片读入机正确答案:C解析:微机必需的输入设备是键盘,鼠标能做到的,一般用键盘也能做到。
6.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KB与字节及MB与KB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A.1000B.1024C.100D.1001正确答案:B解析:1TB=1024GB,1GB=1024MB,lMB=1024KB,lKB=1024B。
7.通常所说的“宏病毒”,主要是一种感染( )类型文件的病毒。
A.comB.docC.exeD.txt正确答案:B解析:如果某个文档中包含了宏病毒,我们称此文档感染了宏病毒;如果Word系统中的模板包含了宏病毒,我们称Word系统感染了宏病毒。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一)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课程基本理论,以下叙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负迁移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分解C.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着重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D.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国家课程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基本理论,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表述正确。
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
A.学制B.课程理论C.儿童观D.课程传统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儿童因素、知识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故C 选项属于内部因素。
儿童观属于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故本题选C。
3.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特色课程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分类的知识点。
选项A,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学科课程。
A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B,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题干中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不是从学习者兴趣的角度来设置的,故排除。
选项D,为干扰选项。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4.课程制定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是( )。
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4.【答案】A。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小学语文(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的粗糙许多。
(2)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3)由于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
A.薄弱观测削减 B.单薄观测削弱C.单薄观察削减 D.薄弱观察削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经数十年攻关和集成创新,形成和掌握了一套有效开发此类油、气田的主体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系列,创造了世界低渗透气田开发的奇迹。
B.长达十二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十八日午夜后形成协议文本,文件篇幅很短,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没有提及。
C.不管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游戏规则,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本来值得期待的网络营销产业会走向何方,又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网络世界。
D.《时代》评价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个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5.《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 )A.散文集 B.小说集 C.诗歌集 D.杂文集6.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①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7.名句填空。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 )。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2.教师让学生购买他指定的辅导书,教师的做法( )。
(A)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C)自由选择教科书的规定(D)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3.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待学生不以个人情感为转移,不以成绩好坏定优劣,不以家庭出身定高下。
这体现了教育公正中的( )。
(A)坚持真理(B)一视同仁(C)赏罚分明(D)伸张正义4.( )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A)关爱学生(B)诲人不倦(C)以身作则(D)因材施教5.某学生家庭突遭变故,作为教师,下列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
(A)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支持,鼓励他勇敢坚强地面对(B)向学生强调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C)将该生遭遇的事情向全班通告,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关心他(D)视而不见,不做出任何举动6.下列不属于教师团结协作基本原则的是( )。
(A)同行相尊(B)取长补短(C)主动交往(D)相互指导7.“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 )。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8.教师在处理与学校领导关系时,下列选项不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是( )。
(A)教师要尊重领导(B)教师要支持领导工作(C)教师要绝对服从学校领导(D)共同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此话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
(A)勤恳敬业(B)志存高远(C)教书育人(D)严慈相济10.刘老师经常与校内外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刘老师的行为符合( )。
(A)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B)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要求(C)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要求(D)知荣明耻,谦虚谨慎的要求11.黄老师到上海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回来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想分享他的培训资料,遭到黄老师拒绝,这种做法表明黄老师( )。
全国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全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婴儿吸奶B.鸭子游水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D.猴子骑自行车2.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对入学条件进行了严格设置,如汉朝的宫邸学,西晋的国子学规定官品第五以上的子弟方能入学。
隋唐之国子学依旧有入学限制,其专收贵族高官子弟等等。
这体现了古代的学校教育的()特点。
A.刻板性B.道统性C.等级性D.象征性3. 知之深,爱之初,行之坚”,这说的是()三者的关系。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B.感知、情感和行动C.认知、情感和意志D.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4.源于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课程是()课程。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5.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6.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儿童观,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性善论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本能积极地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8.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9.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柯勒D.瓦•根舍因10.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老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11.教师不可“跃进”,“欲速则不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瘸子里选将军”是一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歉,谢罪B.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颁发D.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表现优异正确答案:A解析:B项,“善”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C项,“颁”是通假字,通“斑”。
D项,“突出”是古今异义词,“突然出现”。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臣乃得有以报太子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正确答案:B解析:B项,则:连词,相当于“那么”。
A项,乃:副词,于是,相当于“就”;第二句是副词,相当于“才”。
C项,之:助词,的;第二句为代词,指荆轲。
D项,以:连词,相当于“来”;第二句为介词,相当于“按照”。
3.对《赤壁赋》中相关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于建功立业的豪情。
B.文章第三段中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C.酒酣歌罢,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琢磨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与天地”。
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故选A。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是客观的描绘,欲扬先抑,为下文作反面铺垫。
4.阅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选段,概括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相对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2.“一把钥匙开-把锁” 遵 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3.教师在写板书时,往往将重点内容用彩色粉笔描出,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4.以下不属于学校可以给子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情形有( )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E.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5.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 它属于( )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 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27.属于人本主文心理学家的是( ) 。 A.班杜拉
C.内部。稳定的白因
D.外部。稳定的归因。
10.小林的妈妈承诺她,只要 期末考试成绩进入全班前十名。就奖励- -个他很喜 欢的泰迪熊,小林为了得到妈妈的奖励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动机。这种动机属于 ()。
A.主导动机 B.从属动机 C 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11.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称为( ) 。A.经验 课程 B.綜合课程 .谈话法 D.讨论法
5.活敌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點液质 D.掷郁质
6.反映多次测验分数稳定性、一致性程度的测量学概念是( ).
A.信度
B.效度
C 区分度
D.难度
7.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 )
A.经济
B.政治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16.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复式教学.
17.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中精加工策略的是( ) 。
A.记忆术
B.提问
C.做笔记
D.列提纲
1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马斯洛
C.华生
D.冯特
28.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怍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其中,( )阶段只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 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A.操作定向 C 操作整合
B.操作模仿 D.操作熟练
29.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 。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 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 起开始实施。
B.课程计划 D.教学目标
14.学生正在教室内聚精会神的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网 地把视线指向他,不由自主的引起了对他的注意。这种注意属于( )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后注意
15.李團同学经常粗心大意。故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多做两遍。这属于( ) 。
A.发现问题 8.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0.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 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指的是( ).
2020 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
全真模拟卷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成圆珠笔在试卷和《教育综合知识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 准考证号和科日代码,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准确徐准考证号码和科日代码。 2.本试卷满分 100 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3.本试委客观题部分共 50 道题。每题 1 分。计 50 分。1- 30 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31-50 试题均为多项选择题。作答时请用 26 招笔在《教育综合知识答愿卡》指定区 城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4.本试委主观题部分共三道大题,计 50 分。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 圆珠笔在《教育综合知识答愿卡》指定区城作答,在草稿纸上或答愿卡的非指定区 域作答一律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常试卷和答题卡出考场。 6.严禁折叠答题卡。 7.考试时间 120 分钟。
C.文化.
D.社会
8.陈同学是一个调皮且不听老师管教的学生,新来的李老师为了找到有效管理陈同 学的方法,偷看了陈同学的日记,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陈同学的(
A 受教育权 B.隐私权
C 荣誉权 D.名誉权
9.某学生经常把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归于试岩难度太大,这种妇因属于( ) 。
A.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B 外部、不稳定的白因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酒退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检查效果阶段 B.巩固阶段 C 领会阶段 D.运用阶段
2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 )。
12.小李每天坚持晨读。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学习。记忆英语单词。发现效果比在其他 时间记忆的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早上不受( ) 的影响。
A.双重抑制 B.多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拘制
13. ( )是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日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的教 学指导性文件。
A.课程标准 C.教科书
A.1990 年 9 月 1 日
B.1995 年 9 月 1 日
C.2000 年 9 月 1 日
D.2005 年 9 月 1 日
3.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的是(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
4.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 获取 知识的教学方法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