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 )。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2.教师让学生购买他指定的辅导书,教师的做法( )。

(A)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C)自由选择教科书的规定(D)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3.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待学生不以个人情感为转移,不以成绩好坏定优劣,不以家庭出身定高下。

这体现了教育公正中的( )。

(A)坚持真理(B)一视同仁(C)赏罚分明(D)伸张正义4.( )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A)关爱学生(B)诲人不倦(C)以身作则(D)因材施教5.某学生家庭突遭变故,作为教师,下列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

(A)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支持,鼓励他勇敢坚强地面对(B)向学生强调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C)将该生遭遇的事情向全班通告,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关心他(D)视而不见,不做出任何举动6.下列不属于教师团结协作基本原则的是( )。

(A)同行相尊(B)取长补短(C)主动交往(D)相互指导7.“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 )。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8.教师在处理与学校领导关系时,下列选项不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是( )。

(A)教师要尊重领导(B)教师要支持领导工作(C)教师要绝对服从学校领导(D)共同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此话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

(A)勤恳敬业(B)志存高远(C)教书育人(D)严慈相济10.刘老师经常与校内外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刘老师的行为符合( )。

(A)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B)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要求(C)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要求(D)知荣明耻,谦虚谨慎的要求11.黄老师到上海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回来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想分享他的培训资料,遭到黄老师拒绝,这种做法表明黄老师( )。

全国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全国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全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婴儿吸奶B.鸭子游水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D.猴子骑自行车2.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对入学条件进行了严格设置,如汉朝的宫邸学,西晋的国子学规定官品第五以上的子弟方能入学。

隋唐之国子学依旧有入学限制,其专收贵族高官子弟等等。

这体现了古代的学校教育的()特点。

A.刻板性B.道统性C.等级性D.象征性3. 知之深,爱之初,行之坚”,这说的是()三者的关系。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B.感知、情感和行动C.认知、情感和意志D.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4.源于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课程是()课程。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5.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6.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儿童观,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性善论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本能积极地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8.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9.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柯勒D.瓦•根舍因10.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老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11.教师不可“跃进”,“欲速则不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瘸子里选将军”是一种()。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一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一

招教考试之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您的选择的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

共50小题,每小题0.9分,共45分。

1.2015年,我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A.注册制度 B考核制度 C.淘汰制度 D培训制度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

“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A:传道者B.示范者C、教育工作实施者D.教育活动组织者3.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A.逻辑组织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 D纵向组织4.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5.下列表述中,将教育视作一种过程的是A.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D,我今天听了一场关于愉快教育的学术报告6.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A专业教师的出现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学校的出现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长期性B.示范性C.主体性D.创造性8.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中国教育家是A.叶圣陶B.陶行知C.胡适D.郭秉义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A.表现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普遍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10.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映的是A 教育观 B教学观 C 教师观 D 学生观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直观性原则12.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教师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是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序列组织13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

A.《论语》B.《存学篇》C.《师说》D.《学记》答案:D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反映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中的( )。

A.历史性B.永恒性C.长期性D.生产性答案:B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分别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此为教育的社会属性其一,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教育具有永恒性即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历史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故答案选择B。

3.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的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答案:C解析:题中观点是杜威提出,为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4.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有关祥林嫂的文字描述,在脑中形成祥林嫂的形象的过程主要是( )。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幻想D.创造想象答案:B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应该( )。

A.分散复习B.及时复习C.集中复习D.过度复习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通过绘制遗忘曲线的得出遗忘规律: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遗忘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因为学习之后立即就会发生遗忘,所以需要我们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故此题答案为B。

6.以下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的是( )。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传统教育派的“三中心”主张不包括( )。

A.教师中心B.教材中心C.活动课程中心D.课堂中心1.【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杜威是进步主义代表,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论。

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我国最早提到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B.《四书》C.《战国》D.《学记》2.【答案】D。

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描述的是教学相长思想。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答案】C。

解析: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班主任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A.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学术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职权影响力D.职权影响力、学术影响力4.【答案】A。

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5.某学生在学校放假期间擅自翻越学校围墙摔倒在地,导致腿部受伤。

经治疗花去医疗费5000元,对于该名同学受到的伤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校没有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部分责任C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D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赔偿责任5.【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全]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库含答案3套全-全考点

[全]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库含答案3套全-全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库含答案3套全-全考点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它具有( )。

A.阶级性B.平等性C.全社会性D.强制性2.按照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

A.教育基本法B.教育单行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3.我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

A.一般性规范B.原则性规范C.概念性规范D.技术性规范4.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 )。

A.教育法律B.地方性教育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行政法规6.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及《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 )。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7.教师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形,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B.送交司法机关C.批评教育D.罚款8.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 )。

A.司法机关B.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D.主管教育行政部门9.学生对学校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是( )。

A.所在学校B.主管教育行政部门C.所在学校校长D.班主任10.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要求是( )。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2.B【解析】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张老师要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他分别选用两个班级。

1班采用讲授法,2班运用讨论法,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基本一致,期末测验显示两个班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张老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B解析: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张老师运用的就是实验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2.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控制自变量D.简便易行正确答案:C解析:严格控制自变量是实验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3.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办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设置控制组B.使无关变量保持变化C.控制资料统计过程D.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正确答案:B解析: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如果对无关变量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辨明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控制研究无关变量并不是保持变化,所以B项说法不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4.宋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对其描述,继而形成解决计划并实施,随后搜集数据和材料以分析计划的有效性,最后把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这种研究的方法是( )A.叙事研究B.行动研究C.文献研究D.实验研究正确答案:B解析: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教育工作者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室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A.个别教学 B.道尔顿制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5.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6.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正确的是( )。
A.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7.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38.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6.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47.《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48.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欲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具备的学历要求是(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罗杰斯
3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page]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洛克教育思想的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小学语文(满分150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案理论与实践(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达到知识目标,要依靠___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达到___________,要依靠科学的训练;达到情感目标,要依靠___________。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与发展。

4.识字与写字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案重点。

5.在写作教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___________、表现、___________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A.实际生活 B.语文材料C.自然社会 D.人类7.“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稿)》中()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稿)》中要求5~6年级学生, 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A.14 B.15 C.16 D.179.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稿)》的观点是()A.工具性 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0.()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表现性课程目标 B.生成性课程目标C.行为取向性目标 D.价值取向性目标三、简答题(15分)1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内容有哪些?(8分)12.低段的写话教案与中高段的习作教案侧重点有哪些不同?(7分)四、论述题(10分)13.“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五、案例分析题(10分)14.【案例】下面是周益民老师教《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

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

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

小燕子是音符。

《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

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

(生大笑)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

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

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

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

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问题】试对上面的教案片断进行评析。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知识(90分)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6) 称.心(chèn)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膨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甬道交谊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

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4.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5.把下面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

①从现象中看出本质②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③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④人不但有思想⑤用文字来记录思想二、阅读理解题(3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

(13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乙】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③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④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⑤,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⑥若不知。

安阳⑦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⑨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①陇:通“垄”,田埂。

②窃:偷偷地。

③挞:用鞭子打。

④因:于是。

⑤土偶:泥塑的偶像。

⑥恬:神色安然的样子。

⑦安阳:古地名。

⑧韩性:当时著名学者。

⑨被:同“披”,穿着。

6.文学常识填空。

(2分)甲文的作者是王安石,其散文雄健峭拔,他是“____________”之一;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填姓名),我们曾学过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或以钱币乞之②或牵牛来责蹊田者B.①且为众人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选自《愚公移山》)C.①执策映长明灯读之②执策而临之(选自《马说》)D.①已而复如初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选自《醉翁亭记》)8.翻译句子。

(4分)(1)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9.理解填空。

(3分)从甲文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方仲永之所以沦为众人,是因为____________。

从乙文可以看出,王冕具有____________的品质。

.10.仿照示例,请你用一句名人名言对方仲永作以恰当点评。

(2分)示例:王冕: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17分)蹦蹦跳跳的游戏余华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

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

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

那个护士说完话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

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

林德顺看到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

林德顺问他:“买什么?”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橘子说:“给我一个橘子。

”“一个橘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橘子:“多少钱?”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橘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你踩不着,你踩不着……”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这位父亲就拿着橘子站在一旁,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我踩着啦!”父亲才说:“快吃橘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