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差异化与规模经济

合集下载

第3章 产品差异

第3章 产品差异
t x a1
2
t a2 x
2
0a1xFra biblioteka21

位于x位置的消费者从厂商1和厂商2购买需要 支付的总费用分别为:
p 1 c1 x p 1 t x a 1
2
p2 c2 x p2 t a2 x ,
2

ˆ 当 p c x p c x 时(此时 x x ),消费 ˆ 者从厂商1和厂商2购买是无差异的,位于 x 左 ˆ 边的消费者购买厂商1产品,而位于 x 右边的消 费者购买厂商2的产品。这样就可以确定厂商1 和厂商2的需求分别为:
1 1 2 2
ˆ q1 x
a 2 a1 2

p1 p 2 2 t a 2 a1
ˆ q2 1 x 1
a 2 a1 2

p 2 p1 2 t a 2 a1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产品差异、市场势力和 产品定位的一些基本结论: 1.当价格竞争激烈时(或p1接近于p2),两厂 商倾向于向中心靠拢。 2.产品差异t能够降低需求的价格弹性,从而厂 商可以拥有较大的市场势力。( ) 3.产品相对差异(a2-a1)和产品差异t能够缓和 竞争强度,有利于厂商实施市场势力。
描述水平差异时不存在好与坏的评案例宝洁的水平差异化产品策略针对消费者对洗衣粉的不同偏好宝洁公司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将洗衣粉分为九个品牌并赋予不同的品牌特性成功地占领了美国大半的洗涤剂市场
第三章 产品差异
第一节 产品差异的定义及渊源
一、产品差异的定义
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
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差异 。 案例4-2 宝马以差异化服务赢得客户

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贸易一、新贸易理论的突破点1、强调比较优势的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北北贸易”(1)世界上大部分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他们有着相似的人均收入、技术和禀赋。

(2)而李嘉图和H-O模型认为贸易模式有技术和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决定。

2、北北贸易的特征:大量的行业内贸易;产品差异化(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参与贸易的企业通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

3、传统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包括: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产品同质;而新贸易理论则恰恰认为引起贸易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外部、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倾销)和产品差异化二、不完全竞争和贸易1、国内垄断均衡(1)假定:国内X由垄断厂商生产,而国内Y产品却是竞争市场。

(2)垄断的边际收益:给定“逆需求函数”P X=P X(X),当然有dP X(X)/dX<0。

总收益为TR= P X(X)X边际收益为MR=dTR/dX=[dP X(X)/dX]X+ P X(X)=P X[1+(dP X/dX)(X/P X)]又由于X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X=-(dX/dP X)(P X/X),则MR=P X(1-1/e X)< P X(3)X部门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满足MR X=MC X,即MR X=P X(1-1/e X)=MC X。

由此可知,P X=MC X+ P X(1/e X)(4)一般均衡条件下,有MRT= MC X / MC Y,于是有MR X/MR Y= MC X / MC Y =MRT因此,MRT=MR X/MR Y= P X(1-1/e X)/P Y< P X/P Y总结:a、垄断者将X的产出限制在完全竞争水平之下;b、垄断者将X的价格提到完全竞争水平之上;c、由此可知,垄断者导致福利下降。

2、通过贸易加强竞争的得益假设本国是小国经济,世界市场价格固定,这意味着一旦开放贸易,X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中叶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 分工的形式由原来的产业间、垂直型分工转化为产业 内、水平型分工,作为国际分工表现形式的国际贸易也 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并且产业内贸易更多 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的。 这种情况下,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 论已不能充分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征,由此 催生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迅速发 展。|
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4.2 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
垂直差异——产品质量上存在差别。 假定: 某产品有垂直差异性的许多品种,这种差异反映在不 同品种的质量上。 厂商要开发一个质量较高的品种,需要在生产前投入 大量的研发费用,我们把它看作是生产产品的固定成 本,而平均可变成本是不变的。
假设条件: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国在某一相同行业中,各只 有一个厂商存在,即开展国际贸易前,在两国国内市 场上,该行业都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两国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4.1 双寡头垄断产业内贸易模型
在开展国际贸易前,各国国内的垄断厂商面临着一条 向下的需求曲线,垄断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 MC=MR的条件下提供垄断产量,得到垄断价格和垄断利 润。 开展贸易后,两国厂商均可自由进入另一国家的市 场,两国的国内市场就由原来的完全垄断变成了双寡头 垄断。用古诺模型来模拟两厂商的产量决策行为。|
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4.2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
如果放松两个国家完全一样的假设,则可以判定: 1)封闭条件下,高收入的国家的产品质量会比低收入国 家高;2)开放条件下,高收入国家将专门生产高质量品 种,并出口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从低收入国家进口一部 分低质量品种,低收入国家正相反。 此外,每个生存下来的厂商现在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国内+国外),产生规模经济,成本和价格下降,消 费者受益。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所组合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第二章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和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最大最佳规模:最小最佳规模:最小经济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适者生存法: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多元化: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业务的多元化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

第三章市场集中1、一般集中: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若干企业所占的比重。

2、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的规模结构,衡量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以反映特定市场受到大型经济组织控制的状况。

3、产业集中: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市场份额争夺制定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争夺制定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争夺制定策略争夺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中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比例。

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既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强,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1.市场调研在制定策略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整体状况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调研可以得到与目标市场相关的相关信息,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等等。

只有深入了解市场,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策略之一。

企业应该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研发具有独特特点的产品。

这些特点可以是创新的技术、独特的设计、高品质的材料等等。

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营销推广良好的营销推广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展示自己的产品,如广告、宣传推广、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等。

同时,企业需要关注社交媒体的运营,通过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此外,营销推广的成本也应该与预期目标相匹配,避免过度消耗资源。

4.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市场份额争夺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采用低价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通过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来降低产品价格。

另外,还可以进行价格差异化策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和消费习惯,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5.客户关系管理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定期跟进和回访消费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并迅速做出调整。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客户忠诚度计划,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促进口碑传播。

6.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产品差异化战略

产品差异化战略
不是大小通吃,而是追求“局部 市场高占有率” 的目标,在行业中 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
创新 服务 成本 效率 品牌 质量 技术
战略优势
差异性
低成本
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战略
整个行业 特定部分
战略目标
价格战使得几败俱伤,谁最高兴? 3)抢得对手的市场份额靠得住吗? 4) 竞争对手可能会做出什么反应? 5)销量上升利润下降,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
企业获利能力未能增强,非理性、不合算;
6)了解一下你的成本构成,你的消耗战能拼多 久?
竞争场上没有大小,只有强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使强者跃升天堂, 弱者惨跌地狱;
一切都在改变,唯一不变 的就是变。
差异化——设计、选择一系列有意义、有价
值的差别,以使本公司的产品、服务与竞争者相区 别的行动。
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可形成强有力的 进入障碍;
面临替代品竞争时比其他企业更为有利。
充分竞争行业的必然趋势就是低利化; 产能过剩 供大于求 竞争激烈 轮番降价
低利化使得只有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 下去;
越是低利化越要讲品质讲品牌--低成本不是低 品质 纠正一个错误观念:行情不好时农民不愿买 好饲料 行情好时农民愿买好饲料, 要帮农民算个帐:
6)可赢利性:可以 而愿为这种差异 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 “多付出一点”。
产品
品质\性能 定位\卖点

销售诉求

可维修性 款式 品牌
特色
差异化之路
服务 通路 人员 形象
送货
扁平化
能力
CIS
安装
连锁网络
礼貌\亲和力 美誉
用户培训 专销\直销 可信赖性 知名
咨询服务 维修 …..

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讲解

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讲解
济初探》)
D值则表示达到MES的企业的总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 从表4中可以看出,美国、日本、 韩国的D值都非常高,接近100%, 而中国的为0,还没有一家轿车 企业达到规模化生产。
SAC LAC
X
Q
差异化原因
1、汽车工业属于耐用消费品行业,其产品的物理
特 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广告宣传的促销作用较大,
(2)技术优势壁垒
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即使企业的经济规模不变, 工人和管理者在不断熟悉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掌握 经验,吸收新的技术知识,从而降低了企业长期平 均成本。正因为学习曲线的作的用,在位企业可以 拥有更加优越的技术、管理优势。
(3)资本壁垒
汽车行业是一个高资本密集度的行业,需要 投入较大的资金才能正常运行。一般而言,整车 项目资金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 以外,该行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
我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分析
主要内容
1 规模经济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2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概述 3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现状分析 4
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规模经济的路径 53 及发展趋势
规1模经济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 下,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 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 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既规模收益 递增。
年份 CR4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0.443 0.441 0.46 0.444 0.432 0.432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CR4
0.411 0.409 0.563 0.573 0.585 0.566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成功关键因素,即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方面、部分和条件。强化成功关键因素是指在事关企业经营成败、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方面)使竞争对手无法与已抗衡。其主要特点是:1、要达到的目的是建立正面竞争优势2、遵循的原则是:你做得好,我做得更好3、工作要点是在竞争对手也努力的方面,比其更努力,且取得更大的成效4、所处的经营领域仍然是企业原来的经营领域
巨人集团的六大失误
史玉柱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时,认为自己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目标:1995年10亿元,1996年50亿元,1997年100亿元2、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3、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4、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5、没有建立起的有效的管理程序6、管理规章不实不细
巨人集团六大失误
巨集团发展简况1994年2月,高70层、投资十几亿元的巨人科技大厦破土动工1995年5月,巨人三大战役正式在全国打响。9月,巨人集团建立新的营销体系,在全国成立200多家子公司1996年开始,伴随着巨不肥会战以及巨人大厦大量资金短缺,巨人集团开始走下坡路。
史玉柱其人
1962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怀远;
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条件
能够称之为核心竞争力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独特性2、延展性3、价值性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分析竞争态势二、寻求战略优势三、确定战略重点
一、分析竞争态势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态势
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来自替代品的压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1、供应商的集中程度和本行业的集中程度。2、供应品可替代的程度3、本行业或本企业对供应商的重要程度4、供应商对本行业或本企业的重要程度5、供应品的差异化程度和转换成本高低6、供应商的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7、本行业内或本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企业的生产规模超过了规模经济生产的水平。从产品差 别化的角度可以部分解释这种情况的产生。 由于冰箱生产厂商注重产品差异化,要投入大量的研 发资金,例如,从最开始柜式冰箱到双开门冰箱到三开门
冰箱,都是厂商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结果。同时各冰箱品
牌还注重广告资金的投入,电视传媒,平面媒体的宣传都 需要资金支持。这会导致厂商在超过最低成本处,即超过 规模经济处迚行生产。
和松下 三星,LG等品牌。
部分品牌冰箱近年销量(2011年24周):
各品牌冰箱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纷纷采取产品差别化的竞争,从双开门,到三开
门到其他各种形式的新冰箱。如,海尔通过推出
高端子品牌“卡萨帝”来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
其卡萨帝法式对开门、意式三开门冰箱等相继成
为引领市场潮流的产品,甚至被欧美冰箱企业
5. 市场过剩 残酷竞争阶段(1997年后)20年左右的经济发展,
传统消费品在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趋于饱和,电冰箱作为传统耐 用消费品也丌例外,因此该阶段电冰箱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近10年来冰箱总体销售量(万台)
产量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冰箱市场差别化竞争不规模经济
冰箱市场发展历程 1. 市场启动 迚口为阶段(1978-1983)
2. 市场扩展 诱导生产阶段(1984-1988):全国冰箱产量从18.8万
台上升到757.6万台,年均递增率高达109.3%,其中1988年一年就 增加了356.3万台;
3. 市场萎缩 竞争开始阶段(1989-1991) 4. 市场回升 首轮淘汰阶段(1992-1996)
1,598.87
2,242.56 3,007.59 2,987.06 3,530.89 4,397.13 4,756.9 5,930.45 7,295.72 8,669.2
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冰
箱生产厂商。如海尔、美的等中高端冰箱品牌,美
菱,海信,容声,新飞,外资品牌如西门子,博世
“抄袭”模仿。成功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品牌的
产品差异化场占有率
2010年1-9月双门冰箱主要品牌销售量自身 贡献度及其市场份额
2010年各品牌冰箱三开门市场占有率
2010年1-9月三门冰箱各品牌销售量自身贡 献度及其市场份额
总结:
近几年来,从整体上看,冰箱市场供大于求,冰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