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位学分要求
浙大机械博士毕业要求

浙大机械博士毕业要求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是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颁发的最高学位之一,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要求非常严格。
以下是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毕业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学位课程要求:1.在学期间,博士生需要修读公共课程、学术课程和专业课程,共计不少于30学分。
其中,公共课程至少应修读3学分,学术课程不少于6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21学分。
2.博士生需修读研究学习、科研读本书、引论和博士论文读书报告等课程,其中科研读本书至少应修读10学分。
3.博士生需要按照研究生教育计划要求,修读一定的学术论文写作、科研方法与技能、学术道德等课程,学分不少于4二、学位论文要求:1.对于机械工程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完成一定的研究目标。
2.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学位论文应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实验方案、数据分析等,要求数据真实可靠,并有充分的理论分析和推理。
三、学术报告和答辩要求:1.学位论文提交后,博士生需要参加学术报告和答辩环节,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评审。
2.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能够准确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3.学术答辩要求博士生能够回答评委会成员提出的问题,证明自己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四、学术发表要求:1.学术发表是评价博士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
2.学术发表要求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并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学术水平。
五、其他要求:1.博士生需要按时提交学术报告、进度报告和学位论文写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2.博士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并提交导师和学校要求的各类材料和表格。
3.博士生需要遵守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的相关规定,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纪律。
以上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毕业要求的概述,博士生需要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完成相关学业和研究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准备。
中科院博士毕业要求

中科院博士毕业要求
中科院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士毕业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下面是具体要求:
一、课程要求
博士研究生需修读3年以上的课程,其中学术课程不得少于18学分。
学术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生专业课。
二、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需要体现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当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具有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并能够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3、学位论文需经指导教师组织的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评审委员会由不少于5人组成,其中包括至少1名外部专家。
三、学术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或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并在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四、口试要求
博士研究生需进行学位论文的口试,口试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以及与论文相关的学术问题。
以上就是中科院博士毕业要求的详细内容,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获得学位。
- 1 -。
博士学分要求

博士学分要求
博士课程学分要求是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需完成的课程学分总数。
一般来说,博士课程学分要求在30-40学分之间。
博士课程学分可以
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是指研究生须选修、并享有学分的课程,选修课是指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的课程。
此外,研究学分是博士研究生完成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学分,一般要求在20-30学分之间。
研究学分的取得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的参与和科研论文的发表
来实现。
这也是评判博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具体来说,普博生在读期间,最低限度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17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27学分。
而直博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5学分。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般的博士课程学分要求,具体的学分要求可能会因学校、专业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建议查阅所在学校或专业的博士培养方案或相关规定,以了解具体的博士课程学分要求。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领军能力,能够从事高层次技术领导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2. 具有宽广的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3. 具有较高的科研道德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 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三、学习时间和学分要求1. 学习时间:全日制学习时间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2. 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达到总学分的50%。
另外,需要完成预定的学位论文工作,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
四、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科技英语(2)科技信息检索(3)科技写作及学术发表(4)学术道德规范2. 选修课程(1)工程数学(2)工程力学(3)工程材料(4)工程设计(5)工程制造(6)工程管理五、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
学位论文应突出学术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六、科研设施和实验室学校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以支持他们的学术研究工作。
实验室须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好的安全环保条件,能够满足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任务的需求。
七、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学术专家和业界代表组成,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通过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八、学位授予符合相关规定的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取得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可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九、总结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清华博士毕业标准

清华博士毕业标准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学术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学术能力和创造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有在自己领域做出原创性学术成果的能力。
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公共
基础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和科研课程。
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需要修满约30个学分的课程。
3.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高水平的
博士学位论文。
这个论文要具备创新性和学术价值,通常要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通过学术会议审核。
4.英语要求:清华大学对博士研究生的英语要求较高。
一般要
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可以通过英语考试如TOEFL或IELTS证明。
5.时间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根据研究
方向和个人情况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是,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要求。
总之,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术能力、学分要求、研究论文、英语要求和时间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学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各年级各类别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要求

各年级、各类别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要求
一、本科直博生学分要求
本科直博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且必修课学分之和≥20,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见下表:
注: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课程、文献检索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
如培养单位对此类别不做要求,则应以学位专业课相应学分抵充。
二、统招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
总学分≥15学分且必修课学分之和≥11,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如下: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中期考核内容与要求
已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5个学分(包括硕士和博士阶段所修课程)且必修课学分之和≥21。
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如下:
注: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课程、文献检索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
如培养单位对此类别不做要求,则应以学位专业课相应学分抵充。
华科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

华科计算机博士毕业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修完一定数量的课程学分,一般不少于42学分。
这包括学科前沿课程、学术交流与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选修
课程等。
学生还需要参与学院或教师组织的学术活动、学术论坛等,并获得相关学分。
2. 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和学院要求的学位论文。
论文应该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并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
3. 学术水平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并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
4. 英语水平要求:博士研究生需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通常为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测试。
5. 其他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博士研究生可能还需要完成其他毕业要求,如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科研项目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要求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
因此,博士研究生应该仔细阅读学校和学院的毕业要求,了解自己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同时,他们还应该积极与导师和学院相关负责人沟通,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要求。
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博士生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一、适用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30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本方案适用于市政工程二级学科二、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1、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和相关的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2、市政工程专业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市政工程学科和相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1、普博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5,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4,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6(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2),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
自学课程学分另记。
课程设置见附录。
2、直博生在学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9(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自学课程学分另记),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8(其中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4),必须环节5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录。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位学分要求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学位学分不少于29,其中限选课程(通识课程)不少于7学分,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18(本中心课程不少于12学分,非本中心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硕士阶段所修的专业课程经过导师组认定可以免除博士学位要求学分,最多不超过9学分;应修读通识课程中的社科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
课程设置如下:(1)通识课程 [不少于7学分]1.公共课 [6学分]a)社会科学类课程 [3学分,具有硕士学位的不少于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90680032) 2学分(考试)春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 1学分(考试)春注:对于港澳台及国际学生,上述社科类课程可以用“中国概况课”课组之一替代,或所要求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中国概况课”课组的课程详见附录五。
b)职业发展类课程 [3学分]职业发展与专业表达(66000022)2学分(考查)春创意创新创业与创客创投概论(66000011)1学分(考查)春科研选题方法1学分2.创新训练营[1学分]创新训练营(76000041) 1学分(考查)夏学生组成跨学科领域的团队,进行跨学科领域、开放式的研究型或应用型课题研究。
(2)专业课程 [不少于18学分,具有硕士学位的不少于9学分]学生根据导师指导,选修学院、清华大学或者伯克利加州大学等的课程。
1.本中心课程(Major): 12学分2.非本中心课程(Minor): 6学分(3)必修环节[4学分]资格考试 1学分(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 2学分(考查)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尤其是学院和中心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
学生至少应参加50%的此类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一份简短的报告。
学生每年可通过学术活动最多获得1学分。
共2学分。
(4)补修课程凡欠缺本中心本科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
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中心1: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交叉学科领域要求课程低碳经济与技术(76000013) 3学分(考查)秋Low Carbon Economics and Technologies2学分(考试)春纳米能源材料(86000012)Nano-Energy Materials1学分(考试)春热物理学与工程(86000021)Therm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2学分(考试)春环境系统与过程原理(86000032)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Process2学分(考查)春智能电网导论(86000042)Introduction of Smart Grid2学分(考试)春供应链设计与管理(86000052)Supply Chain Design and Management2学分(考查)秋智能交通系统与高精度定位技(86000062)ITS and High-accuracy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2学分(考试)秋高级管理经济学(86000072)Advanced Managerial Economics2学分(考试)夏随机过程概论(86000082)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Processes2学分(考试)秋金融工程概论 (86000092)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Engineering1学分(考试)夏能源系统与控制(86000251)Energy Systems and Control1学分(考试)夏可持续发展:伦理,机理和应用技术(8600024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hics, Physics andTechnology3学分(考试)秋计算材料学与材料基因组工程(86000373)Computational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genomeinitiative3学分(考试)秋材料化学(86000383)Materials Chemistry3学分(考试)春材料物理(86000433)Materials Physics2学分(考试)春交通建模与仿真(86000402)Traff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2学分(考试)春交通环境影响分析(86000302)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raffic2学分(考试)春环境行为学原理(86000312)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3学分(考试)春先进材料表征:原理和最新进展(86000423)Advance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Principlesand New Developments1学分(考查)春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和器件(86000411)Materials and Devices of Energy Storage andConversion现代智能交通系统导论(86000442)2学分(考试)春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ITS1学分(考试)夏非线性优化概述(86000461)Introduction to Nonlinear Optimization1学分(考查)夏电力系统优化方法论(86000451)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power systems1学分(考查)夏马尔科夫链:理论与应用Markov chai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导师组认可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备注:中心一的博士生必须通过选课或旁听的方式参加本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开设的全部课程。
在获得导师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学生方可不参加特定课程。
中心2: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学科领域要求课程3学分(考查)秋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76000023)Data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3学分(考试)秋MEMS及其应用(86000103)MEMS and its Application3学分(考试)春MEMS加工工艺(96000113)MEMS Fabrication Processes2学分(考查)春微传感器(86000122)Micro Sensors2学分(考试)夏纳米加工和光电子器件导论(86000322)Nanoscale Fabrication and OptoelectronicDevices2学分(考试)秋应用信息论基础 (86000132)Fundamentals of Applied Information Theory2学分(考试)秋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讨论课Seminar in Data Science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1学分(考试)夏移动设备和普适计算(86000111)Mobile and Pervasive Computing3学分(考试)春下一代互联网(86000143)Next-Generation of Internet and Web2学分(考查)秋大数据分析基础(86000152)Foundations for Big Data Analytics2学分(考试)春计算摄像学专题(86000192)Hot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1学分(考查)秋几何与拓扑数据分析(86000391)Geometric and 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3学分(考试)春概率论(76000073)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theory2学分(考查)夏智慧城市混合系统设计(86000482)Hybird System Design for Smart City导师组认可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备注:中心二的博士生必须通过选课或旁听的方式参加本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开设的全部课程。
在获得导师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学生方可不参加特定课程。
、中心3: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交叉学科领域要求课程3学分(考查)秋用于疾病监测诊断的检测与成像平台设计与应用(76000033)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and ImagingPlatforms for Diseas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3学分(考试)秋生物光子学方法与实践(86000333)Biophotonics for Engineers1学分(考查)秋转化研究(A) (86000161)Translational Research (A)1学分(考试)春转化研究(B) (86000211)Translational Research (B)1学分(考试)春转化研究(C) (86000221)Translational Research (C)1学分(考试)转化研究(D)Translational Research (D)1学分(考查)夏软质材料模块1:生物软质材料(86000261)Soft Material Module 1: Biological Soft Materials1学分(考查)夏软质材料模块2: 合成、混合软材料(86000271)Soft Material Module 2: Synthetic and Hybrid SoftMaterials1学分(考查)夏软质材料模块3:生物材料制造工程(86000281)Soft Material Module 3: Fabrication ofBiomaterials1学分(考查)夏组织工程(86000231)Tissue Engineering1学分(考查)秋高端医疗器械设计及制造概论(86000341)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Medical Device Designand Fabrication1学分(考查)秋视觉及影像科学Vision and Imaging Science2学分(考试)春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86000202)Introduction to Computer-Aided TissueEngineering1学分(考试)秋新生血管生成及其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86000171)Angiogenesis and Its Function in Human Diseases导师组认可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备注:中心三的博士生必须通过选课或旁听的方式参加本中心首席科学家开设的全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