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文化解读共77页
中国风水

风水中的科学
一、地球物理学与风水 二、水文地质学与风水 三、环境景观学与风水 四、生态建筑工程学与风水 五、宇宙星体学与风水 六、气象学与风水 七、磁场方位学与风水 八、人体生命信息学与风水
地生 就 风 址的 是 水 灾荒 山 中 害山 形 认 频, 狰 为 发这 狞 住 。些 , 宅 地怪不 方石宜 多林靠 位立恶 于,山 断寸, 层草恶 处不山 ,
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 隐龙、腾龙、领群龙
三元九运
三元九运是古人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 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即三运形成一元。以一百 八十年作为一个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个元,即 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分为三个运, 每运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运、二运、三运,中 元是四运、五运、六运,下元是七运、八运、九 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运体系。 目前是 进入 第79元运中的第8运(2004年—2023年)由紫 白九星的八白星主管(属土),这期间,房地产、 旅游业、宗教更加兴旺发达,在这些领域会出现 更多的富豪。
1.何为风水 2.风水的发展 3.风水中的术语 4.风水中的科学 5.风水与美学
何为风水
• 《辞海》: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 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葬着 一家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 《辞源》: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 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 • 晋代郭璞《葬经》: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 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 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水,是水流。气,即所谓的地气。 生气,即有生机的地气。乘生气,就是要寻找并利用有生 机的地气。风水,就是乘生气的一门术数。
四 象 生 八 卦 ,
两 仪 生 四 象 ,
中国传统文化风水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文化研究班级:道桥103班姓名:黄佳彬学号:101304 序号:27 中国文化不仅以悠久著称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
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称之为神秘文化,比如三皇五帝、三教九流、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奇门遁甲、相面测字、炼丹养生、占星堪舆、武术气功等等。
中国的神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那种以儒学为核心的雅文化,它可以称为俗文化。
风水文化也在神秘文化之列,它是雅俗兼具的文化,风水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久远,其观念已经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深处。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风水这种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文化现象。
1、“风水”之名在《辞海》中讲“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找只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辞源》中则定义为:“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
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
”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其所著《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此气指地气;生气,即有生机的地气;乘生气,就是要寻找并利用有生机的地气。
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
”这里是说,风水是乘生气的一门术数,关键是因水聚气,如果没有水,风一吹就把气吹散了,只要有了水,气就会聚集。
有水之地最佳,避风之地次之,而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
早在郭璞之前,风水又称之为堪舆,意即“堪”者为天,“舆”者为地,“堪”又通“勘”,有勘察之义。
所谓堪舆,就是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此外,又有称风水为青囊、青乌、相宅、相地等。
风水起源于远古自然崇拜中对地形的崇拜。
风水可分为阳宅和阴宅两部分,阳宅是活人的居住活动场所,阴宅是死人的墓穴。
风水的所有理论基本上都围绕“气”展开,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产生和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后世的昌盛。
风水学原理

风水学原理
风水学原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的天文、地理学和哲学思想。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布局和装饰环境来改變人的运气和福祉。
风水学原理基于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1. 阴阳平衡:风水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互补的力量组成的。
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吉凶祸福至关重要。
2.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理论是风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木、火、土、金和水五个元素。
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适当地运用五行元素可以增加积极的能量,改善人的运势。
3. 龙虎山:龙是风水学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的灵兽。
虎则代表勇猛和力量。
根据风水学原理,善用龙虎山的局势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4. 门户和道路:门户和道路的位置、方向和高度也是风水学所关注的重点。
按照风水学的原理,门户和道路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吸收有益的气场,带来好运。
5. 环境与景观:环境和景观对人的运势和健康有重要影响。
风水学强调良好的环境布局和自然景观的选择,以增强人的能量和福祉。
6. 风水摆设:家居和办公室的摆设也是影响风水的关键因素。
按照风水学原理,正确的摆设可以帮助平衡能量和流动,提升人的运势和幸福感。
总之,风水学原理是一门独特的学问,深受很多人的关注和追求。
正确地运用风水学原理,可以更好地调整环境和布局,以改善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感和福祉。
中国风水文化

对中国风水文化的认识与评述摘要:风水,又称堪舆、地理、青乌、青囊等。
是观察宅舍坟墓的地形、环境,以测断吉凶的方术。
中国文化当中,非常风水。
风水算得上是中国国粹中的一项大学问,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居住理想和建筑方式,甚至影响着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铸造及想象。
古老的中国风水富含着合理的成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使用价值,也蕴含着浓厚的审美情趣。
我们对待自己的文化,不能讲毫不犹豫的将之一刀切掉说成“封建迷信”弃之不用,当然也不会全盘接受囫囵吞枣。
我们应该批判的对待中国风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继而将至发扬光大关键词:风水文化理论基础内涵价值中华风水学是以河图洛书为理论基础,以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为理论依椐,以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学、建筑学、物理学、数学、哲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为理论本体,以辩证逻辑思维规律为研究规则,探究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舒适烦恼、吉凶祸福、寿夭穷通等的作用的法则或规律。
历史上给风水最早下定义的为晋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可见风水之术也即相地之术,核心即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风水理论的核心是人,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不偏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注重天时、地理、人和之间的协和自然美。
故有人又称风水学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的学问”,也有人称它为“美学”,还有人称它为“环境学”、“元素学”、“软科学”等等。
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人居住方面的称为阳宅。
风水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基址的选择,即追求一种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满足的地形条件;二是对居住形态的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选择,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某种符号(即理气),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求(摘《风水探源序》)。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它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的室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风水文化的运用,希望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装饰来达到“风水宜人”的效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一、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基本理念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是一种起源于古代的自然观念,强调自然界的气场和能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其核心理念包括阴阳五行、气和水的流动、山水相连等。
在风水理论中,要求室内环境布局要符合自然规律,使空间内的气场流动顺畅、宁静美好、福寿安康。
传统风水文化中还强调家居的气场和环境与居住者的福运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需要通过布局和装饰来达到良好的风水效果。
二、风水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1. 空间布局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风水理论,室内环境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和室内的能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空间的构造上,应遵循风水的基本原则,避免直线布局和多面向的空间设计。
中心轴线的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房屋的中心轴线必须畅通无阻,避免交错错综的布局,以便于气流的顺畅流动。
2. 装饰摆件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符号和寓意,这些符号和寓意通常都与五行、阴阳、神灵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装饰摆件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装饰方面,可以选用一些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如山水画、福字、龙凤图案等。
这些装饰摆件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产生良好的风水效果,为居住者带来好运。
3. 室内色彩色彩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不同的色调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风水理论中,色彩也是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的。
红色代表热情与繁荣,绿色代表安宁与健康,白色代表纯洁与圣洁等。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室内的风水效果。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1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风水理论与建筑、村镇的选址风水理论的起源有建筑选址说、考古说、“四象”说、《易经》说,其中建筑选址说与建筑规划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一种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
在建筑物选址上,风水说提倡“背山面水”,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向阳的南坡适宜人居,冬季温暖干燥,夏季温和湿润;树木易于生长,有助于调节气候。
而且,背山可以阻挡北向寒风。
另外,较之于平原上孤零零的小屋,山体还可倚为屏蔽。
紧临水系,则为人类提供了丰沛的水源,解除了饮食、浣沐、消防的后顾之忧。
居住于河网密布地区的人们,尤其喜爱在溪顶凸岸建造房屋,因其三面环水,都无遭水流冲刷之虞。
风水还是我国传统的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是东方传统的环境科学。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
它的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风水理论认为“两山环抱,一水中分”为村落的上佳选址。
细观这种地方,大多环境宜人、风调雨顺,予人以足够的安全感,临近的大片耕地、山林,可供开展自给自足的生产。
同时蜿蜒的水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这些条件都易于形成聚落,完全满足了人类文化的需要,也符合人类喜群居的生物特性。
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使风水关于“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构筑上,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均采用院落为其主要建筑形式,风水学谓之为“气场中心”。
院落实际是一个半自然化的小宇宙,它形成了内向型的小气候,较之于自然,更具有可调节性。
院落实则是一个杠杆,一头联结着人类,一头联结着自然,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使得人类避免直接赤裸裸地去面对强大的自然。
中国风水学文化

中国风水学文化中国的风水学源远流长,自从河图洛书问世,数千年来历代地理大师不断涌现,其典籍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在发展过程中,风水学逐渐形成了两大宗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
形式派注重峦头方位组合上的信息,理气派坚持时运生克方面的原理,两者互为表里,各有所长。
通俗的讲,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
严格的讲,就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风水宝地标准: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令生人纳福纳财、富贵无比;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
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地镇宅也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术起源古老,源远流长。
但是,在唐代以前,风水只是封建帝王的专利,民间鲜见流传。
据历代师承口传,古代帝王召集全国各地风水名师三千多人后经筛选留三百多人最后再次筛选定87个风水名师汇集京城写各自所学精华,汇成一书。
其中一先生私心欲偷书出禁,被发现遭斩。
余86个名师将所写汇集一书。
至唐末内乱,杨公趁乱将书偷出。
后慢慢流传民间。
风水术,自古拥有'帝王之术'的称号。
例如,在唐代,封建皇朝对术数实行严格的控制制度,不允许风水术在民间私自流传。
例如,赵匡义继承皇位后,即于太平二年(公元977年)下诏:'天文、相术、六壬、遁甲、三命及阴阳书,民间并不得私习,若有蓄者,限沼到一月,悉从送官。
限外不送及违诏私习者,悉斩。
有能告者,赏钱十万。
'所以,那个时候,风水之术在民间鲜见流传。
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的杨筠松在黄巢攻破京城后,来到赣南的兴国三僚村定居带徒传授,堪舆学才开始逐渐流传民间,开始仅流传在江西省的南部(现在的赣州市一十八个县市)内,以后逐渐扩展到闽、粤、桂、湘、浙等省,进而流传全中国。
中国风水文化

• 夫齐之水道躁而复 ,故其民贪粗而好勇; 楚之 水淖弱而清 ,故其民轻果而贼;
• 越之水浊重而洎 ,故其民愚疾而垢;
• 秦之水泔冣而稽 ,淤滞而杂 ,故其民贪戾罔而 好事;
• 齐晋之水枯旱而运 ,淤滞而杂 ,故其民谄谀葆 诈 ,巧佞而好利;
• 燕之水萃下而弱 ,沈滞而杂 ,故其民愚戆而好 贞 ,轻疾而易死;
•
巫魁的自然 ,人是不自由的 , 因此科
学来去魁; 彻底去魁的自然 ,是虚无的 。
中间的道路 , 自然适度的巫魁 ,科学要适
度的科学。
明大势。
•
• 这三条龙的干脉生出支脉 ,支脉又生出支 脉 ,犹如人体血管和经络一样 ,遍布于中 华大地。
• 就地图看水源 ,察山脉 ,分清枝干 ,方能 寻得真龙的穴。
察砂
• 砂: 环绕风水穴的山体 • 四神砂 •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 右有长道谓之
白虎; 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 玄武 ,为最贵地 。 ” • ——《阳宅十要》
•
北龙环阴山贺兰经幽燕入辽海 ,其枝干有恒
山 、太行山、燕山 , 以燕京为其止处。
•
中龙入蜀汉 、结关中 ,大散为终南 、太华 、
泰岳篙山 ,抱准水入海 。洛阳为天地之中 , 中原
之淬。
•
南龙趋云南 , 东去沅陵 ,其枝为湘江武陵 、
九嶷衡山 、匡庐庚吟 、天目仙霞 、括苍天台四明
, 金陵总其形势 。风水家认为 ,要辫真龙 , 当先
• 北京内城水系的出水口 ,均设在东南巽方即"地户"方位 (入通惠河)。
• 按照风水学的理念 ,水主财 ,水来之处谓之天门 ,若不 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之处谓之地户 ,若不见去处谓 之地户闭 。天门开 ,象征财源不断地广闭 ,象征财用不 竭 。与此相应 ,在建筑设计上 ,北京内城城墙的西北角 和筒子河西北角的外沿,都缺一角 。西北之天门方位缺 一角 ,谓之"天口缺" ,象征天门开 。人水口和出水口均 为暗道 ,分别象征天门开和地户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