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词语
散文词语的意义与赏析

散文词语的意义与赏析一、“重要词语”特点“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代词)5、包含修辞手法,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词语6、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7、有着丰富内涵或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例如:1.与文章内容、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
文章中有的词语与文章内容、主旨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
如《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一文中的“落叶”,就是重要词语,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它在文中“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
理解了它的这两层意思才能正确理解全文的内容。
2.体现作者感情、立场的词语。
文章中有的词语关涉全文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
对此,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蝴蝶》一文中“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这句话形容母亲的乳房为什么用贬义词“干瘪”“残缺”?细品便会发现,正是这样的词语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了她为孩子费尽心血,蕴含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比如《忆刘半农君》最后一段中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
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
”什么是“朋友的憎恶”?不理解这一点,就可能对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不准。
原来,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那么这“憎恶”里包含的作者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
4.有着丰富内涵或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比如闻一多《兽·人·鬼》开头说:“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句中的“杰作”使用了反讽手法,感情色彩特别强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考点明晰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
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
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解题模板1.审清题干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二联:联系散文标题和主题,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揣测词语含义。
三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
四联:联系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3.规范答题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十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
形容散文写得好的词语

形容散文写得好的词语
形容散文写得好的词语:
1. 凝练精炼:散文应该言简意赅,不含冗长废话,文字用词简洁适当,直截了当,让读者一目了然,抓住重点。
2. 感人动人:好的散文往往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产生感性共鸣,感受
到文字背后蕴含的真挚情感。
3. 细腻入微:散文内容细腻入微,文字描绘细致准确,能够让读者清
晰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和情感。
4. 真实自然:好的散文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描绘自然,让读者
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5. 妙语连珠:散文的语言应该华丽而简洁,妙语连珠,句句精彩,引
人入胜,让读者乐在其中。
6. 深邃通透:好的散文往往能够深刻地反映人性、生命、社会等方方
面面的主题,作品通透深邃,思想深远,引人深思。
7. 情真意切:好的散文往往能够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文字中充满真
诚感人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8. 富有韵味:散文的语言应该有韵味,节奏感强,音律悦耳,段落分明,具有很好的朗诵性。
9. 寓意深远:好的散文往往能够寓意深远,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哲理思考,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
10. 独具匠心:散文的创作应该有独特的风格和思路,作品独具匠心,把握深刻的人生细节和感悟。
描写散文写得好的词语

描写散文写得好的词语淋漓尽致、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朴实无华、妙笔生花一、淋漓尽致白话释义:形容文章、谈话抒发得十分细致,充份。
朝代:明作者:李清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译者:文章、谈话抒发得十分细致;其为史家必挑选出的无疑。
二、一气呵成白话释义: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朝代:明作者:胡应麟出处:明·胡应麟《诗薮》:“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译者:每一句之中字字都有规律;而实一意横跨;气势首尾贯通三、行云流水白话释义: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提打磨,就像是云的运转,水的流动,非常自然朝代:宋作者:苏轼出处: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译者:大体上非常自然;本来没紧固的形式;而常常始于应起至的地方;常常开至不容不停的地方。
”四、朴实无华白话释义:质朴真的而不浮华。
朝代:现代作者:巴金印证: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五、妙笔生花白话释义: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朝代:五代作者:王仁裕原文: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翻译:李太白小时候,就以杰出的写作才能,名闻天下。
”1.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就可以看见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就可以赏出真味道。
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1.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
我们必须从失利中、从顺利中、从生活品味出来人生的哲理。
2.生命就是花开的花朵,它盛开得美丽,舒展,绚烂多资;生命就是精致的小诗,清爽简洁,意蕴悠长;生命就是迷人的乐曲,音律人与自然,宛转悠扬;生命就是奔涌的江河,奔涌汹涌,滚滚向前。
散文阅读考点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

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种类型: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 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 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二)由表及里,体会含蓄句 (2014·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 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 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 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 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 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 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 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 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 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 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 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
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 请求提携的。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 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地称 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 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节选自梁实秋《信》)
2.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①朵云遥颁:_隔__个__好__久__(从__老__远__)_来__了__一__封__信__。____ ②阶级升黜:_地__位__待__遇__改__变__。__ 解析 解答这类题,要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从原 文“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 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可以推 测,这里“朵云遥颁”的意思就是突然来了一封信。“师生 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根据上 文可知,谈的是师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变化。
散文描写高级词语

散文描写高级词语一下是关于抒情的很好的范句,你可以从中抽出你想要的高级词:1、自恃仅似,墨魂,未流连不念勿倾心,木兰香亦可拂悲吟,夜未眠,相思引,只为谁?箜篓丝蛛何谓犹忧,苦情人,何必执杵 2、紫陌繁华,风舞着凉秋的羽翼,吹落深秋最后一片枯叶,年少的悸动在拂晓雾霭中幻化一道白色的痕迹。
年华屈指下,一段水湄空茫的纵横交错,晶莹的冰霜翻覆着尘封的记忆,似风铃,聚散匆匆的尘世浮华,百转丹青里华灯谢幕! 3、直到手心一丝阳光散落,那偷偷藏匿了整夜的金茫,从指间悄然滑过,伴着我们十七八岁酸涩懵懂的青葱时光,飘过四季,梦幻般带来一片暖色系的美好向往。
4、伊人红妆,荏苒风华,独酌相思苦,亦难解凤凰劫,何茫然?不如不见。
不如不识。
当夜色在周围弥漫的时候,躺在沙发上泡一杯咖啡,细细的去品味,去体会爱与被爱;音乐会很快将你包围起来,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意识,云淡风清里,如水的清淡落寂于指尖瞬间划过芳华如锦的记忆,如寂寞氤氲。
朝对暮,去对来,你我吟唱别有洞天。
听悲鸣,感心痛,彼此置身水月洞天。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段未来得及旁白的故事,一份刻骨铭心的眷恋,就在千万次回眸中,诠释了三生石上的海枯石烂。
一诺相思,一笔成殇,人憔悴,只为谁,落花流水不相随,相思赋,流年渡,无端又被西风误。
6、夜来无人饮,无边落寞下。
轻轻挽起风姿花传那绚烂多彩的往事,踏着寂静的生命一路走来,在不肯安歇的脚步中时顾回眸匆匆离别的笑颜,清晰的面孔在多情书香写意无穷错过的彼岸烟火。
7、想用一世衡量此生对情的诚挚,却恍惚觉得一切早已变质,那些地老天荒的记忆在时光的呻吟中逐渐的变得裸赤,一生的真挚已填补不了罔顾的情欲。
8、我的乡愁啊!漂浮于家乡的山峦,宛若当年的云雾缭绕。
我的乡愁啊!弥漫在天空,却煎熬着我的心。
我的乡愁啊!是我梦醒后的一声幽怨的的叹息。
我的乡愁啊!是白袅袅中略有些淡蓝的炊烟。
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苦涩的味道。
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一个永远的痛。
散文词语

散文小说词语荟萃
文绉.绉摹.画
抽屉.
轻薄.侮.辱
轮廓.
镜框.
油渍.斑斓狞.笑
敷衍
..
按捺.不住蕴.藏
苦心孤诣.歪打正着.遒.劲
演绎.
踉跄..前行
炽.热
布衣革履.倔.强犟.脾气
粗糙.蛰.居
浩淼.谛.听
白皙.沸.反盈天
葳蕤
..
抑扬顿挫.
琅琅..上口
教诲.
熏炙.譬.喻
怅惘.
拖累.鱼龙混.杂
煽.情
气氛.
穷困潦.倒
供.职
蹂躏
..
押解.
泪洒纸笺.
媲.美
不瘟.不火
缠绵悱恻
..
心悸.发怵.
不囿.陈法
小觑.
流水潺潺
..
泉水淙淙
..
战战兢.兢
惬.意
庇.佑
壁龛.
缙绅
..
抱怨不迭.
拓.片
亲戚.
偌.大
嫉.贤妒能
纤.弱
悲怆.
蘸.着血和泪
涂抹.
唠叨
..
整饬.
浅尝辄.止
淬.火
振聋发聩.
地壳.
僭.越
磕.磕绊.绊
长嗥.
温驯.
踌躇
..
踟蹰
..
蜷.缩
怀揣.
泥泞.
缱绻
..
麇.集
蠲.免
懒.散
寒暄.
换嵌.。
散文理解词语句子

抓关键词,“刺痛”,吃惊之情。
答案: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
感叹岁月的流逝。
小结 解题思路:
• 第一步 分析句子,确定句子使用 的修辞格; • 第二步 “还原”修辞手法,并分 析其表达效果。 • 第三步 组织答案 答出作用+情 感
•(还原手法+作用+情感)
• 3.结构(层次)比较复杂的句子
散文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意
“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2、比喻、借代、反语等特殊手法的词语 3、的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形、叠词, 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代词) 5、有深层次含义或特殊用法的词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5· 广东高考)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4分) ①凝固:本指由液体变成固体,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 半空不动的状态。形容邻人想要抚摸小狗的手落空,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邻人在多次愚弄小狗之后被小狗闪 避愚弄的诧异与尴尬。 ②迟迟疑疑:原意是指人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是运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狗屡被欺骗之后对人的不信 任。
织答案?
小结 解题思路:
• 第一步 理解分析句子,找关键词语 • 第二步 结合语境巧分析、分类 • 第三步 按点组织答案
•(找关键+巧分析+建答案)
(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 08山东卷)《歌德之勺》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答“通 是什么? 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
21.怎样理解第二部分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 ②刘:那么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对自己的不公平,一 般说来尤其是越知识多的人越抱怨多,我抱怨过,当然 柏杨先生也抱怨过。这话您不介意吧! 柏:我承认我确实抱怨过,不过我终生在抱怨又终 生在奋斗争取,并且我能做到在进入天堂时一定把我所 见到、经历过的、世间发生过的一切都统统包容:因为 太多我知道、不知道的人在包容着、包容过我!你可以 抱怨,但你不能仅限于抱怨。人要尽力而为,要竭尽全 力,实在做不到了,你就试着顺其自然吧!要承认人与 人的差异性,世间万物有摆脱差异性的事物存在吗?每 个人在宇宙中都会有一个最终位置的!有的辉煌夺目, 有的黯淡无光,这没有什么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鉴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班级:姓名:
《柴禾》原文见《山东高考》第174页
一、考点演练。
【考题引路】《柴禾》
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考点拓展】
角度一体现作者情感态度,表现主旨的词语
去年冬天,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
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节选自冰心《一日春光》)2.“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这个词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角度二运用了修辞的词语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又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幽雅的歌舞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儿又飘出“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角度三:有特殊指代的词语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
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节选自冰心《一日春光》)
3.第这句话的含意是:2分
3.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2分)
角度四: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
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节选自梁衡《把栏杆拍遍》)
4.文章题为“把栏杆拍遍”,文中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义(2分)
角度无五: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
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节选自《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5、文中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分)
【整体训练】
《盼雪》原文见《山东高考》第173页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尴尬
..()裸露.()锃.亮()
二、文章鉴赏
1.作者开篇为什么先从无雪的失望写起?(4分)
★2.结合文意,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②如果连我们这个湿润的半岛也缺雨少雪,其他大陆又怎么熬.?
3.试具体分析作者对待大雪的情感思绪的起伏波动。
(4分)
4.第(6)段中,作者由雪花的洁白联想到医院里的白色,试探究作者笔下“医院里的白色”都有哪些丰厚的精神内涵。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