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耿-2013年金陵淋巴瘤论坛
CAG方案治疗24例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CAG方案治疗24例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自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中完全缓解13例,占 54.1%;部分缓解5例,占20.8%;总有效率为74.9%。
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轻。
结论 cag方案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高,毒副作用相对小,临床上建议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cag方案;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化疗作者单位:453000 新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现状是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较差,治疗起来风险大且疗效差。
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采用 cag 方案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2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cag方案治疗的24例老年初发aml病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免疫分型符合aml诊断标准。
男15例(占62.5%),女9例(占37.5%),年龄60~79岁,中位年龄68岁;按fab分型m1型2例,m2型10例,m4型3例,m5型8例,m6型1例。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 5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 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
1.2 方法 cag方案:阿糖胞苷(ara-c)10 mg/m2,皮下注射,每隔12 h,第 1~14 d;阿柔比星(5~7)mg/(m·d),静脉点滴,第1~8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g-csf)200 μg/(m·d),皮下注射,在第1次注射阿糖胞苷前1 d给予,用至白细胞恢复正常。
化疗1个周期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估。
化疗过程中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一旦发现wbc>20×109/l,应该停止使用g-csf,继续化疗,等到wbc恢复正常再继续使用g-csf。
目前承担的课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前承担的课题1. * 临床医学——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II期建设项目经费:4000万元2014-2017项目负责人:阮长耿2. * 利用体内瞬时影像学技术研究血小板负调控信号对血管损伤过程中血小板异质性活化的影响(91439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经费:90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朱力3.* DNA解旋酶BRIP1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814702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薛胜利4. * Tim-3/gal-9信号通路介导Th17/Treg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中的调控作用研究(814703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吴德沛5.* 荧光三维共培养研究整合素αvβ3受体拮抗剂对非小细胞肺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814721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80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季顺东6.* 肠道粘膜屏障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814708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夏利军7.* zkscan3基因新功能的解析(314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85万元2015-2018项目负责人:杨林8.* 肿瘤细胞中坏死基因Rip3的表达调控机制(31471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90万元2015-2018项目负责人:何苏丹9.* miR-224、miR-452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8140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姚红10.* 靶向GAS2-Calpain轴抑制CML干细胞的研究(81400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4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周海侠11.* 伴有STAT5B-RARA融合基因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耐药机制研究(814001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姚利12.* MiRNAs靶向Smoothened逆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耐受的研究(814001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曲昌菊13.* 非编码RNA激活子ncRNA-a7转录调控PRDX-6对皮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314007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5-2017项目负责人:王文洁14.* 母-胎界面交互对话异常致妊娠相关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2015CB9433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经费:2015-2019团队成员:董宁征15.* 优化和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分子诊断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BL2014038)——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诊疗技术攻关)经费:5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何军16.* 融合基因DEK-NUP214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BK201412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文丽君17.* miR-130a参与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致病的机制研究(BK201412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戴海萍18.* 荧光三维共培养研究整合素αvβ3拮抗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影响及机制(BK201412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季顺东19.* 微小RNA靶向Smoothened逆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耐受的研究(BK2014037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曲昌菊20.* 蛋白激酶A对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BK2014037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0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赵丽丽21.* KIR 2DS4基因及其变异体KIR1D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激活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H201416)——江苏省卫生厅面上项目经费:4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吴小津22.* 含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SYS201457)——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经费:2万元2014-2016项目负责人:唐晓文23.* 重组人凝血因子的研制及临床前试验(2013ZX09102033)——苏州市政策性资助项目经费:42.8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吴庆宇24.* 蛋白激酶A对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SYSD2014077)——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导性)2014-2016 项目负责人:赵丽丽25.重组人凝血因子的研制的临床前试验(2013ZX0910203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经费:558万元2013-2016 项目负责人:吴庆宇、阮长耿26.新型血小板受体CLEC-2维持脑血管完整性的机制研究(81370617)——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傅建新27.白血病新融合基因PAX5-UBE2D4的致病机制研究(8137062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仇惠英28.妊娠期子宫Corin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81370718)——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董宁征29.GAS2调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生长的研究(3137139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赵昀30.MiR-146a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及靶向投递的研究(8137021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程柯31.轴突导向分子Sema4D及其可溶性片段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8137037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朱力32.吡非尼酮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8137224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2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黄玉辉33.肿瘤细胞主导的肿瘤血管正常化和消除研究(8137237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周泉生34.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大MAF家族蛋白泛素化酶的蛋白组学分析及其病理学意义研究(81320108023)——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经费:28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毛新良35.新融合基因NUP98-HOXD8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81300424)——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3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王琴荣36.T细胞IL-7信号途径在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发病中作用机制研究(81300444)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3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陈广华37.TLR4及TLR9信号通路活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81302046)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3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徐杨38.活化型高分子激肽原抑制内皮祖细胞活性在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81301534)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4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阳艾珍39.Matriptase表达上调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价值研究(81301844)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3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刘萌40.心脏酶Corin在高血压性疾病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213016A)——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科学技术类)经费:50万元2014-2016 项目负责人:董宁征41.血栓形成过程中VWF的分子调控及其信号传递机制研究(BK2013116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0万元2013-2016 项目负责人:韩悦42.急性红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BK20131168) (BK2013116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0万元2013-2016 项目负责人:孙爱宁43.T细胞IL-7信号通路在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发病中作用机制研究(BK2013027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20万元2013-2017 项目负责人:陈广华44.支架、关节、人造血管等高端植介入重大产品研发2012BAI18B00——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经费:6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阮长耿45.新一代高新能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系统的细胞形态的标准制定和性能验证2011AA02A105 ——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经费:1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阮长耿46.胁迫环境中线粒体代谢与细胞凋亡调控机制2013CB910102——国家973计划子课题经费:339万元2013-2017 项目负责人:何苏丹47.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起始阶段的调控机制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2012CB526609——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子课题经费:60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戴克胜48.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及干预策略研究2012CB526609——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经费:20万元2013-2016团队成员:武艺49.细胞生物学(病毒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调控机制)31222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00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何苏丹50.混合系列急性白血病分子遗传学特征及MEF2C基因致白血病机制研究81270617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吴德沛5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在血栓形成中的调控机制研究8127059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韩悦52.树突状细胞在干扰素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中增强抗白血病效应的机制研究8127064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唐晓文53.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81273266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何军54.人源化嵌合抗体hSZ-123的抗血栓机制研究8127059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赵益明55.原始淋巴管网络重塑形成收集淋巴管的分子机制研究312715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何玉龙56.喹啉类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性治疗作用及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分子机理812726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75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毛新良57.造血干细胞自噬机制在预防血液肿瘤萌发中的作用812723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8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王建荣58.二硫键异构酶PDI和Erp57调控动脉血栓形成的特异性生理作用与机制研究812705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8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武艺59.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药物敏感基因的鉴定与作用机理研究812724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经费:16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杨林60. ULK1复合体在哺乳动物细胞自噬中的调控与功能312715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85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姜学军61. PHF6基因突变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81200370——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4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王谦62.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SATB1介导的染色质成环调控Mcl-1基因转录的机制研究81200369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龚斐然63.Calpain调节血小板GPIbα膜外功能区酶切的机制研究81200343——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3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闫荣64.Gas6受体调控糖蛋白VI介导血小板活化的信号与分子机制研究31201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3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周俊松65.造血干细胞自噬的肿瘤病理学意义31201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4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张素萍66.HMGB1调节的自噬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812018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4万元2013-2015项目负责人:张幸鼎67. 江苏省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教育厅经费:4000万元2013-2016项目负责人:阮长耿68. 江苏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BL2012005——江苏省生命健康科技专项经费:1500万元2012-2015项目负责人:阮长耿、吴德沛69.支架、关节、人造血管等高端植介入重大产品研发2012BAI18B00——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经费:60万元2012-2015项目负责人:阮长耿70.干扰素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FN-DC)增强新型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抗白血病效应的机制研究BK201262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0万元2012-2015项目负责人:唐晓文71.micoRNA-181c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BK201262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白霞72.PAX5新融合基因的克隆及致白血病机制研究BK20120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经费:10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陈苏宁73.二硫键异构酶PDI和Erp57调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生理作用与机制研究20123201110014——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博导类)经费:12万元2013-2015 项目负责人:武艺74.血小板GPIb-IX结合VWF功能的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8113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费:220万元2012-2016 项目负责人:戴克胜75.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长链非编码RNA LLEST功能的研究811704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祁小飞76.新型白介素15亚型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81102171/H1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2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胡博77.甲基化修饰介导的sFRP5表达沉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生物表型影响及机制研究811003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22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王虹78.蛋白水解酶系统作为癌症标记和癌症治疗的靶标311611303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经费:250万元2012-2015 团队成员:吴庆宇79.白血病放化疗后造血肝细胞因子的治疗机制及其成药性研究XDA01040200——国家战略性先导专题经费:500万元2011-2016 团队成员:周泉生80.轴突导向分子Sema4D的基因敲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81170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5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朱力81.心纳素转化酶corin的激活机制研究8117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吴庆宇82.TWIST2的抑癌基因功能研究311707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0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赵昀83.激酶RIP3调控Toll like receptor(TLR3)介导的细胞坏死的机制研究311713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5万元2012-2015 项目负责人:何苏丹84.江苏省血液病临床医学中心SZ201102——江苏省卫生厅经费:1500万元2011-2015项目负责人:阮长耿、吴德沛注:加*为2014年新增的项目。
11月学术研讨会

11月学术研讨会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刊讯市邮协11月份学术研讨会于11月26日在中山西路642号会议厅并使用腾讯会议系统同步举行。
由赵顺昌主讲《中华邮政航空邮资(1945.10.1-1949.7.22)》。
会议由市邮协副会长胡不为主持,128人现场或在线参加。
【总页数】1页(P63-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
【相关文献】
1.2013海峡两岸血液肿瘤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五
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全国血液肿瘤诊治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征文通知2.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3.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4.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5.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
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种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的临床研究

aspect of sex,age,white blood cell count、the percentage chromosom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re
were
no
blasts plus promyelocytes and
tw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ll
罱藿
阴性
DIC
4102(∞19..。2: 1906宝
42(80.8)
21 9∽(72:5 :
们∞ …“
.)
罱薏
阴性 颅内出血
36(330..53(4126(65 .) .5)
0:
啷。 ……
¨s1 1.5,{
46(88.5)
328(9岱5::
.0)
骨髓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比例0.83±0.12;染色体 t(15;17)45例(86.5%),正常染色体7例(13。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被认为是急性粒
一M,且国内相关研究病例数均偏少【3'6.7j,为进一步探 讨两种融合基因亚型的临床特征,现对92例APL患 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几乎所有的APL患者均存在t(15;17)染色体易位, 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与
PML—RAR仅融合基因为APL发病学和治疗学
过程中2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l例经 ATO诱导达CR2,该患者现已生存114个月;l例中 枢神经系统复发,经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及ATRA诱导 后达CR,该患者现已生存68个月。40例S型患 者随访25例,5例骨髓复发,再诱导过程中3例死于 颅内出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另1例经中剂量柔红
肿瘤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共表达的研究

!"!#
肿瘤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及其受体共表达的研究
傅建新, 王 玮, 白 霞, 王 玲, 朱子玲, 陈子兴, 阮长耿!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江苏 苏州 "!&’’( )
【摘 要 】 背景与目的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0,1 234567208,0 915:67 ;,.651% <=>? ) 旁分泌在肿瘤血管新生中
的作用已得到证实, 但其自分泌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 <=>? 及其受体 $ ?06@! 和 ABC ) 基因在恶性肿 瘤细胞系中的共表达。 方法 * 以看家基因为内标,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 <=>? 及其受体基因在 D’ 种肿瘤细胞系和 E 种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 在 "F 种肿瘤细胞系和 D 种内皮细胞系检测到中度以上的 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仅有低表达; <=>? 基因表达, ?06@! 基因表达分别见于 &’G $ ( H !" ) 的血液肿瘤, "IG $ & H !I ) 的实体瘤细胞和 " 种内皮细胞; 仅在 !(J #G $ " H !" ) 的血液肿瘤, DDJ DG $ ( H !I ) 实体瘤细胞和 " 种内皮细胞检测到 而 =K<D’E 细胞并无 ?06@! 或 ABC 基因的表达。 结论 * <=>? 基因高表达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 而 ABC 基因表达; <=>? 及其受体共表达表明肿瘤细胞系中存在自分泌途径。 关键词: 肿瘤细胞L 内皮生长因子 L 生长因子受体 L 基因表达 H 分析 L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中图分类号: C#D , C#D’J " 文献标识码: M 文章编号: !’’’ N E(#O $ "’’" ) !! N !"!# N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诊断和危险度分层

王谦,陈苏宁,阮长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江苏苏州 ) 215006
摘要:多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可检出染色体易位及分子遗传学异常,部分遗传学异常对指导治疗和判断患者的 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转录组测序等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ALL 中一些新的分 子遗传学异常逐渐被揭示。该文针对 ALL 的分子诊断和危险度分层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危险度分层;测序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A
·816·
临床检验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2019 11 37 11 Chin J Clin Lab Sci Nov. 2019 Vol.37 No.11
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受体、激酶信号通路活化相关的
分子异常以及淋巴系统转录因子相关的基因异常。
该类患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在儿童标
BALL 患者伴有多种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对于 患者的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 。义 2019 年美国国立 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 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提出 BALL 预后良好组包
括超二倍体(51~65 条染色体)和 ( ; )( ; ) t 12 21 p13 q2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
kemia,ALL)是淋巴前体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恶性
克隆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
75% ~80%。成人 ALL 患者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成
人急性白血病的 20%。随着对 ALL 致病机制的深
入研究及通过危险度分层诊断治疗,儿童 ALL 患者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1・・专家笔谈・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阮长耿1[关键词]止血;血栓;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5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806(2010)01-0001—04专家简介: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总编、《中华内科杂志》副总编以及《中华医学杂志》、《JThrombHemost》、《ThrombRes》、《IntJHematol》等国内外杂志的编委。
阮长耿教授长期从事血液学——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70多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主编专著5部。
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
培养博士研究生42名、硕士研究生37名。
曾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1994年由法国总统授予他“法国功勋骑士勋章”。
2009年法国医学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通讯院士”称号。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一直是血液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不仅是血液病学的研究内容,还与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脑梗塞、冠心病等。
因此,该领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会造福于越来越多的患者。
l生理性止血的发生机制简单说来,当血管受损时首先发生的是初期止血,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血液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血管破损后,血管收缩,血小板黏附到破损的血管壁上,形成止血块,停止流血,反之则造成出血不止。
在此过程中血浆大分子糖蛋白VwF帮助血小板黏附,黏附的血小板活化后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的血栓烷A2(thromboxaneA2,TXA2)和通过致密颗粒释放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促使血小板进一步活化、聚集,并在纤维蛋白原参与下形成血小板血栓。
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及个体化治疗分析论文

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及个体化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方法。
方法在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份期间,我院收治了74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
根据对他们化疗所用的药量,将他们分为a、b两组。
a组药量是标准或稍低于标准剂量,b组剂量很小或者比标准剂量低。
对这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有效率a、b两组分别为62.5%和73.68%,b组的治疗效果比a组好,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的不良反应,a、b两组分别为91%,87%,b组低于a组,在化疗过程中也有相关性死亡,b组也同样低于a组。
讨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对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抵抗力较低,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且,用较少的药物剂量更加适合老年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个性化治疗;急性病患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老年人突发急性白血病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很差,身体机能都在退化,所以对老年人的白血病治疗存在很大难度,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准确的治疗方案,但是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懈的积极探索。
通过我院对这74例患者的分析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名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在60到84岁之间,女性30名,男性44名,其中有13人年龄在80岁以上。
将他们按照fab来分成不同型,如aml:m1、m2、m3、m4、m5、m6以及all。
1.2 方法多数患者不单单只是有白血病病症,且每个人的发病症状都有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进行各种检查作为辅助,在这些检查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外周血象检查,骨髓象检查以及骨髓的细胞遗传检查。
ab两组治疗方案各不同。
a组,第一天到第三天,静脉滴注40到60mg/d柔红霉素,第一天到第七天静脉滴注100到150mg/d的阿糖胞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A
神经系统 症状与体征
肾功能衰竭
TTP
• 先天性 : • 获得性 : - vWF裂解蛋白酶缺乏 - 超大 vWF增加
???
HUS
• 典型性 : E. coli 感染 • 非典型性: - vWF蛋白酶正常 -PFH, FI and MCP -TM
Zheng and Sadler. Ann. Rev. Path. 2009
补体失调引起的非典型 HUS致病机制
H-M Tsai,Kidney International,2006
9
2013-5-9
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
TTP诊断困难
ADAMTS13 活性 (10%)缺乏程度对于诊断TTP敏感 性与特异性都不足。 获得性 TTP患者ADAMTS13 活性缺乏程度决定疾 病的临床特征、治疗的有效性、以及长期预后。
TTP的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925-1964 血小板减少 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神经功能紊乱 肾功能紊乱 发热 96 96 92 88 98
发生率
1964-1980 96 98 84 76 59 1982-1989 100 100 63 59 24
Bell et al, NEJM, 1981 Rock et al, NEJM, 1981 Zheng et al, Blood, 1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小板减少、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多器 官功能衰竭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引起肾功能损害及中枢神经 系统异常,死亡率很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TTP 复发问题 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孢霉素。有报道脾切除可 延长缓解期并降低复发率。反复发作病例可静滴免疫球蛋白, 但不作为一线治疗。
初诊需要血浆置换的 TMA病人分类
(Oklahoma TTP-HUS Registry experience, 1995-2011)
12
2013-5-9
5
2013-5-9
Nara Medical University , Japan
分析 1998-2008年间 919位 TMA 患者情况
Fujimura Y, Inter Med . 2010
TTP临床分类
6
2013-5-9
TTP的研究热点
PUBMED上不同时期发表的有关TTP的文章
重度 ADAMTS13缺乏的获得性 TTP
M a r i n a N o r i
15
2013-5-9
临床试验的设置与目的
前瞻性研究:多中心、平行、对照
完善 TMA的诊断、鉴别诊断 • • 标准化 ADAMTS13 活性与抑制物的检测手段 建立补体活化检测的新方法
探讨治疗方案以及预后因素
• •
评价美罗华、依库等单抗在 TMA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 TTP 复发的治疗策略
Dr. Eli Moschcowitz 1879-1964
- 血尿 (肾功能紊乱) - 2周内死亡 -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广泛性血栓形成
Moschcowitz’s Disease
Moschowitz E. Proc N Y Pathol Soc 1924; 24:21
1924
1
2013-5-9
TTP患者的血涂片,肾脏组织切片
11
2013-5-9
TMA治疗困难
血浆置换治疗 置换液以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血浆较为理想。 激素 适用于获得性患者发作期。 单克隆抗体 TTP : CD20单抗,可以减少血浆置换的次数和相关并发症, 缩短诱导缓解时间并降低复发率。 HUS: Eculizumab单抗, C5靶向治疗 ,阻止其过度活化。
重度 ADAMTS13 缺乏患者的治疗情况
重度 ADAMTS13 缺乏患者的预后
13
2013-5-9
难治性 TTP与复发问题的相关处理
14
2013-5-9
补体活化是TMA病人的共同致病环节?
Marina Noris Nat Rev Nephrol. 2012
T M A 补 体 活 化 相 关 研 究
ADAMTS13 蛋白酶的结构域和相应抗-ADAMTS13 自身抗体的表位
7
2013-5-9
HUS临床分类
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
溶血 , 血小板减少, 肾功能不全
欧洲最大样本aHUS患者特征
8
2013-5-9
The AP
60%-70% aHUS 患者伴有 AP 基因突变,抑制了补体 的正常功能
HUS诊断考虑
根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TTP 和 典型的 HUS. - 重度ADAMTS 13 缺乏支持TTP的诊断. - 经典的出血性腹泻或明确志贺杆菌阳性支持STEC-HUS 的 诊断. 不支持 TTP /典型 HUS时应考虑不典型 HUS( aHUS) - 除外其他疾病, - 补体C3水平降低。
TMA周 围 血 涂 片
J. N. George, Hematology, 2002
血栓性微血管病( TMA)
先天性 TMA 获得性 TMA
特发性:TTP, HUS 继发性:移植相关性,药物,恶性肿瘤,妊娠,志荷毒素等
4
2013-5-9
TMA 分子学与病理学分类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微血管病 ( TTP, HUS and TMA)
谢 谢!
16
2013-5-9
TTP,TMA,现状与未来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阮长耿
韩
悦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1924年发现首个病例:16岁女孩
发作突然 皮肤点状出血 ( 血小板计数) 面色苍白 ( Hb/Hct) 发热 偏瘫,昏迷 (CNS 症状 )
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 减少 , 少见完全的“五联征”。
10
2013-5-9
TTP诊断标准
1. 具备 TTP 临床表现。如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 经精神症状“三联征”,或具备“五联征”。临床上需仔细分析病情, 力争早期发现与治疗。 2. 典型的血细胞计数变化和血生化改变。贫血、血小板计数显著降 低,尤其是外周血涂片中红细胞碎片明显增高;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 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凝血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裂红细胞 微血栓
• 血小板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 极少量纤维蛋白
超大分子量 VWF切割机制
J. Christof M. Gebhardt1. Science, 2009
2
2013-5-9
ADAMTS13 缺陷引起 TTP的病理 改变
Multimeric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adheres to endothelial cells or to connective tissue exposed in the vessel wall. Platelets adhere to the VWF through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GPIb. In flowing blood, VWF in the platelet-rich thrombus is stretched and cleaved by the metalloprotease ADAMTS13, limiting thrombus growth. If ADAMTS13 is absent, VWF-dependent platelet accumulation continues, eventually causing microvascular thrombosis and TTP. J. E. Sadler Hematology, 2006
3. 血浆 ADAMTS13 活性显著降低,在特发性TTP 患者中常检出 ADAMTS13 抑制物。部分患者此项检查正常。
4. 排除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HUS、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vans综合征、子痫、SLE等其他原因引 起的血小板减少与微血管性溶血;
中华血液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