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BD

作品名称
作者
参赛单位
奖项
中学组优秀作品
无人驾驶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
张加炘
大连市第八中学
一等奖
新一代城市车辆定位和交通传感监控管理系统
黄可聪
北方交大附中
一等奖
无人机航测相机自动控制器
高迎轩、姚洋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一等奖
震级10.0
黄赢涛
浙江省镇海中学
一等奖
邵佳琦
大庆市第十七中学
优秀奖
论利用北斗系统加强海洋电磁研究
王敏茜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
优秀奖
天眼
文天骄
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
优秀奖
“驴友”伴侣—掌上智能导游仪
周天漪
浙江省镇海中学
优秀奖
上帝俯瞰,凡人目光
俞雨榕
浙江省镇海中学
优秀奖
Value Kingdom购物系统
阮立峰、蔡宗凯、苏竞翔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优秀奖
二十年后的地震
王善民
大连市第八中学
优秀奖
基于北斗系统的核辐射探测器项目建议书
张子轩、戴启鸿、常奇、朱思岳
北京师大二附中
优秀奖
云上的眼睛
陈光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
优秀奖
世界之网来自北斗
师巍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优秀奖
遥望——天之一隅
付云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优秀奖
青莲行走在2020
王希宇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一中学
优秀奖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应注意发展军事前景
吴艾佳、杨婷婷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
第二届北斗杯获奖名单

大庆市第十七中学
三等奖
多用途北斗导航太阳能车
曹嫒嫒、蒋代翔、宋嘉男、闻烨
大庆市第十七中学
三等奖
盲眼
赵彦杰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一中学高
三等奖
伪卫星技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王宇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三等奖
与死神赛跑
唐倩宇
浙江省镇海中学
三等奖
末日E计划
王修龄
浙江省镇海中学
张龙、关璐、李勇、苗美媛
大连工业大学
三等奖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便携药品贮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常河、陈祎东、张甲
华东师范大学
三等奖
基于北斗导航和3G网络的盲人导航终端设计
钱军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三等奖
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界面及其处理结果的多维同步显示和场景回放
徐良春、谭羽安
武汉大学
三等奖
一种直接分离波浪运动信号的CNSS终端浮标器的设计
吴非、吴康乾、迟兆武、石教厅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海啸应急预警应用
冯赛平、隋宁
大连理工大学
三等奖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
王昊、张蕾
天津大学
三等奖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移动应急联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黄竹梅
北京大学
三等奖
神眼,出击!
霍晓波、焦军灵
北京科技大学
优秀奖
基于运动目标识别的智能跟踪机器人
谭林、鲁琦柠、许晋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优秀奖
基于卫星导航的民航监视系统
范玉衡、钟阳、夏艺嘉
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一等

精心整理大学组一等奖优秀作品GNSS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2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自航系统的研发建议和基本原理实验10“北斗超人”——2031 18基于GPS的智能导航救援系统23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大学组)科技小论文GNSS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作者:蔡亚平指导教师:吴才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871)GNSS1 引言(警主要包括间,又是应急救灾对PDA应用的基本要求。
为此,作者根据警员工作和GNSS定位等特点,开展GNSS 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
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PS为研究对象。
2 研发方法心跳软件工作方式如图1所示:PDA1正常时期,19:302)于GPS PDAGPS存储的芯片中表1启动前的无有有位置信息时间无有有历书无有有星历无无有一般而言,首次定位(TTFF)所耗费的时间主要来自星历数据的解调,而且错过一次星历数据的下载,就需要再等30s,特别是在天气恶劣和有遮挡的环境下,星历接收需要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特别耗电。
此外,如果搜星间隔停顿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警员离开房屋后,仍不能及时向中心服务器报告位置,导致警员位置缺失,影响到友邻互视、移动监控和移动指挥。
总之,连续定位与终端节电之间是矛盾的。
3 技术路线心跳程序的总体搜星策略如图2所示,分为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段。
1).工作时段搜星流程图3工作时段的TTFF策略工作时段搜索策略如图3所示。
在工作时段内(如8:00-18:00),如果心跳程序没有完成定位,则“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次搜星,直至定位成功,该过程可能会反复进行。
搜星时间必须保证足以完成星历下载和解调。
心跳程序的“搜星时间”和“休息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2).非工作时段搜星流程非工作时段搜索策略如图4所示。
在非工作时段内(如18:00-24:00和00:00-8:00),如果GPS没有完成定位,则心跳程序只在PDA电源键被按下,使WindowsMobile系统电源状态处于On时才执行规定次数的定位工作,具体流程g1g1g1i1p1Q2=Ig *T2*[Tg2/(Tg2+Ti2)]+Ip*T2可解I g和I p。
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2

中学组一等奖优秀作品无人驾驶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 (2)新一代城市车辆定位和交通传感监控管理系统 (6)震级10.0 (11)无人机航测相机自动控制器 (16)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中学组)科技小论文无人驾驶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作者:张加炘指导教师:李娱(大连市第八高级中学,大连沙河口)【摘要】无人驾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了。
无人驾驶系统早已在世界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丹麦的哥本哈根、新加坡、德国的纽伦堡等已经投入使用运营,但这种无人驾驶系统还仅限于在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应用,如地铁、轻轨等有轨的交通工具,它与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想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要比现在的轨道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系统复杂的多,因为真正的汽车的无人驾驶要考虑行车路线是不固定的,路面状况是不确定的,要有对突发事件的判断等等。
在系统中要设计诸如:如果采集和分析即时的路面状况的模块,如何自动控制汽车的运行的模块等等。
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毫无疑问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不仅由于无人驾驶车辆系统在现代交通中可提供更舒适的出行方式、节省人工,高可靠性、减少事故等优点,还可使其应用于军事领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减少人员伤亡。
本系统由六大模块组成:一、路面信息的采集模块;二、全球定位系统;三、路面信息的存储模块;四、采集模块与存储模块信息的对比运算模块;五、驾驶指令模块;六、机械传动控制模块。
【关键词】汽车无人驾驶(Pilotless Autodriving)、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路面信息采集(Road Surface Information Searching)1.路面信息采集模块这个模块的功用在于采集即时路面信息,也可称为环境感知,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如:红绿灯,各种行车线,行车标志,行人与动物,其它运行中的车辆,地面凹陷等等,这些路面即时信息需要即时通知车辆的对比运算模块,使车辆在高速运行中做出及时的判断,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急停,前进,后退,加速等行车方式做出判断。
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2

中学组一等奖优秀作品无人驾驶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 (2)新一代城市车辆定位和交通传感监控管理系统 (6)震级10.0 (11)无人机航测相机自动控制器 (16)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中学组)科技小论文无人驾驶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作者:张加炘指导教师:李娱(大连市第八高级中学,大连沙河口116021)【摘要】无人驾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了。
无人驾驶系统早已在世界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丹麦的哥本哈根、新加坡、德国的纽伦堡等已经投入使用运营,但这种无人驾驶系统还仅限于在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应用,如地铁、轻轨等有轨的交通工具,它与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想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要比现在的轨道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系统复杂的多,因为真正的汽车的无人驾驶要考虑行车路线是不固定的,路面状况是不确定的,要有对突发事件的判断等等。
在系统中要设计诸如:如果采集和分析即时的路面状况的模块,如何自动控制汽车的运行的模块等等。
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毫无疑问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不仅由于无人驾驶车辆系统在现代交通中可提供更舒适的出行方式、节省人工,高可靠性、减少事故等优点,还可使其应用于军事领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减少人员伤亡。
本系统由六大模块组成:一、路面信息的采集模块;二、全球定位系统;三、路面信息的存储模块;四、采集模块与存储模块信息的对比运算模块;五、驾驶指令模块;六、机械传动控制模块。
【关键词】汽车无人驾驶(Pilotless Autodriving)、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路面信息采集(Road Surface Information Searching)1.路面信息采集模块这个模块的功用在于采集即时路面信息,也可称为环境感知,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如:红绿灯,各种行车线,行车标志,行人与动物,其它运行中的车辆,地面凹陷等等,这些路面即时信息需要即时通知车辆的对比运算模块,使车辆在高速运行中做出及时的判断,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急停,前进,后退,加速等行车方式做出判断。
第九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及作品提交须知

第八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及作品提交须知一、网站登陆北斗科普网,参赛者由第一作者进行注册填报。
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及优秀组织奖报名由学校老师自行申报。
请务必保存好用户名及密码,密码不可自行修改。
如忘记密码,可联系组委会,告知用户名、姓名及设定的密码,组委会联系网站人员进行密码重置,亦可重新注册用户。
二、注册(一)用户注册入口一登陆北斗科普网,首页点击“注册”,选择“北斗杯大赛入口”,点击立即注册。
进入注册页面参赛学生选择类型“学生”,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科技教师”、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组织”进行注册。
(二)用户注册入口二点击菜单栏“北斗杯大赛入口”,进入北斗杯大赛界面,学生参赛报名请点击“参赛报名”进行注册登陆,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请点击“优秀科技教师报名”进行注册登陆、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请点击“优秀组织奖报名”进行注册登陆。
出现如下界面:点击“未有账号,注册”,进入注册界面:三、登录(一)用户登陆入口一已注册用户,可在北斗科普网首页点击“登录”,进入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选择类型。
参赛学生选择类型“学生”,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科技教师”、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选择类型“优秀组织”进行登陆。
(二)用户登陆入口二可点击菜单栏“北斗杯大赛入口”,进入北斗杯大赛界面,学生参赛报名请点击“参赛报名”进行登陆,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请点击“优秀科技教师报名”进行登陆、十佳优秀组织奖申报请点击“优秀组织奖报名”进行登陆。
出现如下界面:四、学生参赛报名(一)报名表在线填写1、用户注册/登陆后页面跳转到报名界面,请第一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报名信息。
作品名称栏,务必同时填写作品中文名称及作品英文名称,格式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其中,分号为英文格式)2、填写完毕,点击“提交”,提交成功后则显示如下界面如报名表不需要修改则可点击“预览打印”,点击底部“打印本页”,则可联系签字盖章。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简介:“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BD-CASTIC)是中国青少年卫星导航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本活动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共同主办,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共同承办(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办公室)。
此次大赛旨在大力宣传北斗系统的科普知识,开拓培养与交流的渠道,搭建全国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打造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知名品牌,为北斗系统工程建设与应用创新增添活力。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活动之一。
本届大赛颁奖典礼将在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2012)上举行。
本届年会将特别邀请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高层管理人士及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
年会将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和展览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
大赛宗旨此次大赛旨在大力宣传北斗系统的科普知识,开拓培养与交流的渠道,搭建全国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打造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知名品牌,为北斗系统工程建设与应用创新增添活力。
大赛组织结构(1)主办单位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2)承办单位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3)支持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4)协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京元空间信息专修学院浙江镇海中学大庆市第十七中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家园网,第三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媒体合作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5)媒体支持单位江西家园网大赛参赛形式:一、活动目的●围绕弘扬科学精神的主旋律,开展北斗科普宣传、教育,吸引全国大中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学家与教育家共同对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指导和综合素质培养,促进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索并实践培养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向青少年展示中国空间科学与信息技术(特别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创新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就,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培育自主技术与产品的忠实用户群;●促进大、中学生北斗科技爱好者的交流、协调与合作,为其搭建进一步成长并施展才华的科技创新支持平台,持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卫星导航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青少年人才。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科技竞赛活动。
该赛事旨在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发展科技文化,鼓励青少年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本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的介绍:一等奖:1.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室内健康环境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
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及评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该系统可以侦测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甲醛和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帮助用户实现室内健康环境的提升和智能化管理。
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图像自动生成系统。
该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图像生成系统。
通过对大量图像数据的深度学习和分析,该系统可以生成出更为精准的高清图片。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数字艺术创作、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众多领域。
二等奖:1.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的道路安全监控系统。
该项目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道路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可以侦测道路交通状态、道路表面温度和湿度、天气状况等指标,帮助交通部门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监管和协调管理。
2.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医疗服务机器人。
该项目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了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和设计。
该机器人能够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并自主移动、自主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解决医疗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等奖:1.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系统。
该项目利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开发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系统,实现了建筑设计尺寸的精准控制和标准化生产。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设计、制造和施工效率,可以大幅降低建筑成本,促进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
该项目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可以侦测水体中的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指标,帮助环保部门实现水环境的科学监管和管理,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组一等奖优秀作品GNSS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 (2)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自航系统的研发建议和基本原理实验 (10)“北斗超人”——2031 (18)基于GPS的智能导航救援系统 (23)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大学组)科技小论文GNSS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作者:蔡亚平指导教师:吴才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871)【摘要】针对GNSS应急智能终端(PDA)对电源消耗管理的应用需求,基于用户工作特点和GNSS定位特点,制定了满足心跳程序应用的GNSS应急智能终端卫星搜索策略。
搜星策略包括基于用户工作时段的搜星策略和基于GNSS定位特点的搜星策略。
试验表明,搜星策略可使PDA的电池使用时间延长3倍,使用时间达到11 h 45 min,基本满足警员的工作需要。
【关键词】PDA、GNSS、节电1 引言当前,GNSS智能终端(如PDA)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GNSS终端,集语音通话、短信收发、数据传输、卫星定位、地图导航、位置服务、娱乐阅读等功能于一体,可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交通、应急救灾等各个方面。
作者所在课题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公共安全与应急反应管理系统研发(2007BAH12B06)》的支持下,基于P660智能手机终端,构建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多名警员外出处理警务时,需要解决警员间的信息共享、友邻协作、移动监控和移动指挥等技术问题,以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为此,课题组提出的技术路线为:警员手持智能手机,利用手机GNSS获取警员的实时位置信息,通过GSM/GPRS无线网络向中心服务器进行位置报告;警员间基于PDA 中的友邻互视软件查看友邻的位置,实现信息交互。
为此,基于智能PDA ,作者开发了用于实时位置信息获取与传输的心跳软件和用于团队协作的友邻互视软件。
在上述两个软件中,实时运行的软件是心跳软件,也是PDA 中耗电量比较大的软件之一,主要包括GNSS 实时定位耗电和无线网络传输耗电。
而尽可能节约PDA 的电池消耗,延长PDA 的使用时间,又是应急救灾对PDA 应用的基本要求。
为此,作者根据警员工作和GNSS 定位等特点,开展GNSS 应急终端节电方法研究。
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PS 为研究对象。
2 研发方法心跳软件工作方式如图 1所示:图 1 心跳软件工作方式1)、基于警员工作特点的节电策略据初步统计,在社会稳定期,警员大部分时间可正常作息。
以新疆兵团某师公安局为例,正常时期,该局按照上午10:00-13:30和下午16:00-19:30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工作。
因此,每天的19:30至次日的10:00和每天的13:30-16:00,共计17个小时为非工作时段。
GPS 手机在该时段实时定位属于无效工作,心跳程序应予以关闭。
但是,也不排除警员在非工作时段接受紧急任务和外出执勤。
因此,在非工作时段,也应可以通过触发PDA 按钮启动心跳软件。
2)、基于GPS 定位特点的节电策略警员无论在办公室待命、工作,还是外出执行任务,均可能频繁进出房屋。
而在房屋内部,由于GPS 信号非常微弱,GPS 难以正常定位。
如果GPS 芯片不停顿地搜索卫星信号,将超常耗费PDA 的电量。
因此,拟根据PDA 搜星状态与PDA 心跳软件服务器监控终端GPRSInternet进展,及时决定直接停止卫星搜索,还是继续搜索若干次后视卫星数增减情况再做出决定。
GPS启动时的搜星状态包括冷启动、温启动和热启动三种。
不同的搜星状态,由于GPS存储的位置、时间、历书和星历不尽完全,所需搜星时间长短也不一。
下表为三种搜星状态下GPS芯片中保存的数据[1]。
表1三种启动模式下GPS芯片中保存的数据数据类型冷启动温启动热启动启动前的无有有位置信息时间无有有历书无有有星历无无有一般而言,首次定位(TTFF)所耗费的时间主要来自星历数据的解调,而且错过一次星历数据的下载,就需要再等30 s,特别是在天气恶劣和有遮挡的环境下,星历接收需要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特别耗电。
此外,如果搜星间隔停顿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警员离开房屋后,仍不能及时向中心服务器报告位置,导致警员位置缺失,影响到友邻互视、移动监控和移动指挥。
总之,连续定位与终端节电之间是矛盾的。
3 技术路线心跳程序的总体搜星策略如图2所示,分为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段。
图2 心跳搜星策略示意图下暂停Ti 搜索Ts 搜索T11).工作时段搜星流程图3工作时段的TTFF策略工作时段搜索策略如图3所示。
在工作时段内(如8:00-18:00),如果心跳程序没有完成定位,则“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次搜星,直至定位成功,该过程可能会反复进行。
搜星时间必须保证足以完成星历下载和解调。
心跳程序的“搜星时间”和“休息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2).非工作时段搜星流程非工作时段搜索策略如图4所示。
在非工作时段内(如18:00-24:00和00:00-8:00),如果GPS没有完成定位,则心跳程序只在PDA电源键被按下,使Windows Mobile系统电源状态处于On时才执行规定次数的定位工作,具体流程如下: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卫星数,如果卫星数符合要求则继续进行定位,否则退出,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定位失败则进入休息,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规定次数的定位工作或者定位成功。
在室内环境下,一般卫星信号很弱,定位往往无法完成。
在工作时段,假设搜星时间设为2 min、休息时间设为8 min,在1 h内,将搜星6次,总计耗费12 min的时间进行卫星搜索。
如果不采用该策略,则将耗费1 h进行定位搜索。
根据经验,在信号正常的情况下,完成首次定位(温启动)的时间一般为40~50 s,因此将“搜星时间”设为大于1 min即可。
图4非工作时段的TTFF策略3).耗电计算使用心跳程序的PDA在待机条件下(即背光灯关闭、系统电源处于Unattended)的使用时间计算如下[2]。
参数(时间单位:s,电流单位:mA):●T:总持续时间●T g:每周期GPS搜索时间●N g:搜索次数●T i:休息间隔●N i:休息次数,等于N g●Q:电池电量●I g:GPS设备电流●I p:Unattended模式下系统电流根据上述分析,可得:Q=I g*T g*N g+I p*(T g+T i)*N g联立下面两式:Q1=I g*T1*[T g1/(T g1+T i1)]+I p*T1Q2=I g*T2*[T g2/(T g2+T i2)]+I p*T2可解I g和I p。
根据定性分析中的例子,在1 h内,心跳程序将进行6次卫星搜索,该过程均匀分布在一个小时之内。
由于心跳程序的“搜星时间”和“休息时间”均可更改,因此根据耗电公式,可以进行各项的参数优化,进而找到最佳的定位搜索策略,从而达到两个目的:1)提高定位的成功率;2)提高节电效率。
4 试验分析图5为无GPS信号条件下,PDA耗电对比图。
其中,蓝色线条为不采用TTFF策略的电量消耗曲线,粉色线条为采用TTFF策略的电量消耗曲线。
TTFF 采用“2-8”搜索与休息策略,即搜索时间为2 min,休息时间为8 min。
从图中可以看出,TTFF搜索策略使得PDA的电池使用时间延长了3倍多,达到11 h 45 min,基本满足了警员的正常工作需要。
此外,试验表明,不同的TTFF策略(参数不同)对应的使用时间也不同。
图5无GPS信号状况下耗电情况对比图5 结论针对GNSS智能终端电源消耗问题,研究了GNSS搜星策略,开展了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根据用户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段的GNSS搜星具体策略,既可提高用户定位的成功率,又可有效节约终端的电源消耗。
2)、利用仅使用心跳软件的PDA开展了耗电对比试验。
采用本文提出的TTFF 搜星策略时,PDA的电池使用时间延长了3倍多,达到11 h 45 min,基本满足了警员的工作需要。
3)、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是GNSS中的GPS。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研究成果直接推广到其它GNSS中,特别是我国的“北斗”。
不同行业对智能终端耗电管理的应用需求不一致,本文下一步拟在搜星策略参数优化的基础上,集成远程遥控等功能,并开发跨平台的心跳软件。
6 致谢感谢指导教师吴才聪副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褚天行、傅成、苏怀洪等所做的前期工作。
论文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公共安全与应急反应管理系统研发(2007BAH12B06)”的资助。
参考文献[1] 傅成.基于PDA的移动监控技术研究.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10:11-19[2] Arjun Anand, Constantine Manikopoulos, Quentin Jones, and Cristian Borce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Power Consumption for Location-Aware Applications on Smart Phon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7:1986-1991[3] Joel Ivory Johnson:Windows Mobile Power Management,《THE CODE PROJECT》,,2011年2月19日[4] 田蓓.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手机的GPS模块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2008:63-64第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大学组)项目建议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自航系统的研发建议和基本原理实验作者:任政儒,刘媛,姜帆指导教师:宗智,倪少玲(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本文主要提出的是通过以北斗导航卫星为主体,以监测卫星、地面实时数据、历年观测数据为依托,构造完整地域数据库,从而形成一个精确性高,实时性好,操纵性好,安全可靠的无人海上交通系统构想。
本系统的研发将有利于企业降低营运风险、劳动力成本、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有利于政府综合监管与指挥和掌控军事主动权和话语权。
本文指出该项目核心研究问题与方案,并初步通过实验模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北斗卫星,船舶,航线划分,避障,自航一、项目背景1.1国内外本项目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1][2]在当今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驾驶船是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卫星导航系统,是主要采用最新GPS技术在导航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系统。
国内外的学者也一直在研究其在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现已开发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我国也在卫星导航系统上做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