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生冲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药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72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72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4 讨 论
的整体护 理 , 对每个患 者生理 、 针 心理 、 社会三方 面 , 过整 通
糖 尿病分 I Ⅱ 型、 型。 型 多发生于青少年 , 岛素分泌 I 胰
缺乏, 必须 依赖胰 岛素治 疗 。 Ⅱ型多见 于3 岁 以后 中 、 0 老年 人, 其胰 岛素的分 泌量并 不低甚 至还 偏高 , 病因主要 是机体 对 胰岛素不敏感 ( 即胰 岛素抵抗 )研 究显示 , 。 人体在 高血糖 和高游离脂肪酸( F 的刺激下 , F A) 自由基大量生成 , 进而启动 氧化应激 。 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 导致 胰岛素抵抗( ) I、 R
3 结 果
胰 岛素分泌受损 和糖 尿病血 管病变 。 由此可见 , 氧化应激不
仅参 与了2 型糖尿病 的发病过程 , 也构成 糖尿病 晚期 并发症
的发病 机制 。 氧化应激 与糖尿病相互促 进 , 形成一个 难 以打
破 的怪 圈 。
评价工具采用WH Q L 10 O O 一 0 量表 , 内容包 括生 理 、 心理 、 独立性 、 社会关系 、 环境 、 精神支柱等6 领域 ,0 个条 目, 个 10 得 分越高表示 生活质量越好 。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 的基础上
而以阴虚为本 , 燥热 为标 ; 病延 日久 , 阴损及 阳 , 阴阳俱虚 ; 阴
虚燥热 , 耗津灼 液使血液 黏滞 , 血行涩滞 而成瘀 ; 阴损及 阳 ,
阳虚寒凝 , 可导致瘀血 内阻。 亦 中医药在治疗 糖尿病方 面积 累 了极其丰富 的经验 。 糖尿病 的治疗护 理应坚持 中西 医结合
【 中图分类号】 R 4 【 2 8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5 X 2 1 )5 O 1— 2 6 2 9 1 ( 0 0 0 一 14 0 慢性肾衰竭 ( R ) C F 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 肾脏疾病造成的 肾结构 和肾功能损害 , 引起一 系列代谢紊乱 的综合征 。 院 我 采用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 治疗慢性 肾衰竭 , 并结 合恰 当有 效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国医学创新》第10卷 第3期(总第249期)2013年1月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 -±s ) d组别血β-hCG 降至正常值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观察组(n=39)13.97±5.34*26.34±6.68*对照组(n=39)21.18±7.8737.10±8.18 *与对照组比较,P <0.05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n=39)1320684.62*对照组(n=39)9161464.11 *与对照组比较,P <0.052.3 两组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恶心5例,呕吐2例,腹泻1例,皮肤过敏1例,副反应发生率为23.08%(9例);对照组恶心18例,呕吐6例,腹泻3例,皮肤过敏1例,副反应发生率为71.79%(28例)。

所有副反应均为一过性,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未影响治疗。

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特异性孕激素拮抗剂,其抗早孕作用主要靠他的抗孕酮作用, 可以竞争性抑制蜕膜组织中的孕酮受体,导致网状纤维溶解,使蜕膜、绒毛组织变性,胚胎易于剥落[5]。

甲氨喋呤能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干扰DNA 合成,抑制滋养细胞生长,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

两者联合应用可起到较好的杀胚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

中医学认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

患者气血壅滞、堵塞胞脉,以致胎孕宫外,久则破损胞脉,形成血瘀不通的实证,故其治则应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6]。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便、 无创伤等优 点, 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值
【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 灌肠 ; 中药
【 中图分类号】 62 R 9.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6320)40 1—3 6361(080—240
Efe to i e e He b lDe o i n Hi t n i n En m a f c fCh n s r a c to gh Re e to e
— ———————垦——— 卷 4 wr J n ong e i 。。 0 , 1 N4 :————————笙—— ! 3 第 期 。 rl ea d。1 d 。 M i 2 8 。 . . —————— ———— 堕 — —:———中—— ——— — — — 墨 — — — — _ —全 查 i o af t t T I a W t di 0 V. 。 d u I r d i n 3
功能衰竭 的关键是早期治疗 ,减缓和停止 肾功能的进 行性损害。因此 , 积极地探寻中医药防治早期慢性 肾功
1 资料 与 方 法 1 临 床 资料 . 1
on 3 s s o r i dn y F i r 0 Ca e fCh on c Ki e a l e u
Yu e gl e Sh n i
( ea azoH si lfT M, ozoH n 5 10 H nnJ ou o t C J ou ea 4 4 0 ) i p ao i n
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 3 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 中药高 位保 留灌肠治疗。 结果 :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积分 、 各项实验 室指标 变 ̄ (c, U 、U ) f SrB N S A  ̄较治疗前 L 有明显改善(< . 或 P 0 1 ; P 00 5 < . )且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 ) 结论 : 0 P 00 。 5 中药高位保 留灌肠具有起效快、 操作简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果。
2 讨 论
慢 性 肾衰 竭是 严 重 威胁 人 类 生 命 的 常见 危 重疾 病 之 一 目前 , 治疗 慢 性 肾衰 仍 以非透 析 治疗 为 主 在实 际 工作 中 , 即 使 达 到透 析指 标 的患者 , 由于 经济 原 因不能 接受 透 析或 不能 常规 透 析 的患 者 占绝 大 多数 故 而 阻 止和 延 缓 肾衰 患 者进 入 费用 昂贵 的透 析 阶段 , 是摆 在 广大 肾病 工作 者 面前 亟待 解决 的问题 。大黄有 攻积 滞 、 清 淡热 、 泻火 、 凉血 、 祛瘀 、 解毒 等功 效; 煅 牡 蛎 可 收敛 固涩 , 制酸止痛 , 镇惊安神, 软坚 散 结 ; 煅 龙骨 有镇 惊安 神 , 敛 汗 固精 , 止 血涩 肠作 用 ; 黄 花具 有补 气 固 表、 利水退肿、 抗 毒 排脓 、 生 肌等 功 效 , 还 有 增 强机 体 免 疫功 能, 保肝、 利尿、 抗 衰老 、 抗 应激 、 降压 和 较 广 泛 的抗 茵 作 用 ; 茯苓 味甘 , 淡, 性平, 入 药具 有利 水渗 湿 、 益脾 和 胃、 宁 心安 神 的功 效 。 通过 中药 保 留灌 肠 的治疗 方 式 , 可 以将 肾脏排 泄 障碍 产 生 的毒 素从 肠道 排 出 , 降低 血 液 中 S C E 和B u N的含 量 。操 作 者必 须熟 悉操 作 流程 , 端正 态度 , 认真 负责 , 操作 过程 要注 意 把握 力 度 , 还需 留意患 者 的生理 、 心理 上 的细微 变化 , 辨证 施 护, 才 能取 得 较好 的疗 效 。研 究结 果 显 示 , 中药 保 留灌 肠 既 可 降低 S C r 、 B u N含 量 , 减 缓 肾功 能衰 竭 的进展 , 缓解 尿 毒症 症状 , 又可 作 为 c R F非透 析 治 疗措 施 之一 , 在 临床 治 疗 中实 施 。 中药 灌 肠 治疗 适 用 于任 何 原 因 导致 的 慢性 肾脏 疾病 的 氮 质血 症期 和尿 毒症 期 患者 , 其既 没有 中药 汤剂 口服对 肾衰 患者 胃肠 道 的刺 激 , 又价格 低 廉 , 简便 易 行 , 且无 肛 门直 肠部 位感染 , 临床 证 实疗 效 确切 , 为 患者 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治 疗 方 法, 特别是 对经 济 困难的患 者有着 非常重 要 的实用价 值 参 考 文 献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乏 力 、 食 纳 差 、 肿 、 心 、 吐 、 尿增 多 、 血 等 。排 除 心 厌 水 恶 呕 夜 贫 衰 、 染 、 量 缺 失 等 可 逆 因 素 。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 龄 、 程 均 感 容 年 病
无统计学差异 。 12 方法 . ’ 对 照组病人 人院后遵 医嘱给予 低磷低 优质 蛋 白
比 较 * *P < 0 0 。 . 5
表 2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血 尿 素 氮 变 化 的 比较 ( 例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患 者 为 我 科 住 院 病 人 , 断符合 20 诊 0 3年美 国 NKF —K/ OQI 准 。分 为 对 照 D 标 】 组3 O例 , 验 组 3 实 8例 。其 中 男 性 4 O例 , 性 2 女 8例 , 龄 1 年 5
中 药灌 肠 在 减慢 肾功 能 衰 竭 进 展 方 面起 一 定 的作 用 。 【 键 词 】 慢 性 肾 衰竭 中药 灌 肠 关 观 察 护 理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 R ) 由各 种 慢 性 肾脏 疾 病 引 起 的 进 C F是 行 性 、 重 的 代 谢 紊 乱 及 其 他 损 害 所 组 成 的 临 床 症 候 群 。 慢 严 性肾衰病人除透析治疗外 , 目前 多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 别 特 是 中 药 内服 结 合 中药 灌 肠 治 疗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疗 效 , 止 延 缓 阻 肾 功 能 衰 竭 , 迟 了透 析 的 时 间 , 中 医 护 理 对 取 得 疗 效 也 有 推 而 着重要的作用 。自 20 0 6年 3月 ~ 2 0 0 7年 3月 我 科 收 治 慢 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6 8例 , 部 病 人 均 符 合 慢 性 肾衰 竭 的诊 断 全 标 准 。在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基 础 上 应 用 中 药 保 留灌 肠 , 得 明 取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第 1 卷第 2 5 期
Vo .5 N . 11 o 2
中莲为导趣
Gudn o r a o r dt n lC ie e Me i n n h r c iig J u n l f T a io a h n s dc e a d P ama y i i
20 0 9年 2月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慢性 肾脏疾病的终末阶 段, 该病病程多不可逆 , 且呈进行性加重 , 预后较差。
统计学分析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0 5 , . )具有可比性 。 O 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 展方面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和方法 ,特别是我 国传
等 ) 。 3 疗效 观 察
组, 对照组4例 , 中男2例 , 8 ; 0 其 2 女1例 年龄最大者7 8
岁 , 小 者 2 岁 , 均 5 .岁 ; 发性 肾小 球 肾炎 2 最 0 平 78 原 1
例, 高血压 。病7 , 尿病 肾病6 , 阻性 肾病2 肾 例 糖 例 梗 例, 慢性 肾盂 肾炎2 , 例 痛风性肾病 1 , 例 狼疮 ‘炎 1 肾
F b u r.0 9 e r ay2 0
中药 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不全 的临床观察
倪 向 荣
( 洲市 中医院 , 株 湖南
株洲
4 20 ) 10 0
『 摘要】 目的 : 讨 中药 内服及保 留灌肠 治疗慢性 肾功能不全的临床 疗效。 探 方法 : 8例 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 组4 例和 对照组 将 0 0 4 例 , 照组选择 药用炭片 口服并保 留灌肠 , 0 对 治疗组应 用传统 中药 内服 配合 中药保 留灌肠 治疗。 结果 : 对照组 总有效 率为5 . 2 %, 5
岁 , 小 者 2 岁 , 均 5 .岁 ; 最 3 平 69 原发 性 肾小 球 肾炎 2 2 例, 高血压 肾病 8 , 例 糖尿 病 肾病6 , 例 慢性 肾盂 肾炎2 例 , 阻性 肾病 1 , 梗 例 痛风性 肾病 1 。 例 两组 一般 资料经

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分析

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分析

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分析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

方法将48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灌肠。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

结果中药灌肠可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中药灌肠在减慢肾功能衰竭进展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标签:中药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损害所组成的临床症候群[1]。

慢性肾衰患者除透析治疗外,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阻止、延缓肾功能衰竭,推迟了透析时间,同时中医护理对疗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006年3月~2007年3月笔者所在科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明显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3年美国NKF-K/DOQI标准。

分为对照组20例,试验组28例。

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81岁,平均54.8岁。

病程<1年12例,1~5年24例,>5年12例。

原发疾病诊断为慢性肾炎者27例,痛风肾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4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3例,狼疮肾4例,乙肝相关性肾炎2例。

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倦怠乏力、厌食纳差、水肿、恶心、呕吐、夜尿增多、贫血等。

排除心衰、感染、容量缺失等可逆因素。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低磷优质蛋白质、高热量及必需氨基酸的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肠道的食物,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控制在0.6 g/(kg·d),如牛奶、瘦肉、鱼类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降血压,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

避免诱发加重肾功能损害的一切因素,严禁使用肾毒性药物,保证卧床休息等措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者 , 明显 延 缓 肾衰 进 展 , 迟 尿 毒 症 的发 生 。 可 推
1 病 例 标 准 选 择 . 2 参照慢性 。 肾功衰竭 的诊断标 准进 行诊断【]病 人纳入 1,
标准为 Sr 3 ~ 0 mo, c <8 m mi。临床症状均有水 c 3 7 7 1 lC r 0 Y n 肿、 厌食 、 恶心呕吐 、 皮肤瘙痒 、 腰背酸痛等。 纳入者为心衰 、 感染等因素已得 以控制的病情稳定的非透析患者。 排除标 准 : ①伴发严重感染 、 酸碱平 衡 、 电解质紊乱 , 高 血压未 得以控制者。 ②有凝血功 能异 常 , 特别是有下消化道 出血的。③严重 痔疮 。 ④精神病患者。⑤孕妇 。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 征。慢性 肾功能衰竭是一个进行性 恶化 的过 程 ,在发展 为终末 期尿 毒症 必须接受血液透析之 前, 如何有效延缓 肾功能衰竭进展 , 护残余 肾功能对于早 保 中期 肾功能衰 竭的患者尤 为重要 。我科 于 20 0 7年 9月到
20 0 9年 1 1月采 用 中 药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早 中 期 慢 性 ‘ 能 不 肾功 全4 8例 , 总疗 效 满 意 , 报 告 如 下 。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22 治疗 前 后 SrB n 标 比较 : . c、 u 指
表 2治疗前后 SrB n e、 u 指标 比较
组 别 B n mmo L) u(  ̄ S r to L e( o l ) /
38 .O± 2 2. 2O 0 00 2 5.01± 4 .0 4 0 50
2 结果
毒素的排泄 , 抑制肠道细菌 的繁殖 , 减少肠毒素生成 。诸药 合用 , 共奏通腑 降浊 , 凉血解毒之功。 因此 , 对于 慢性 肾功能 衰竭 , 特别是早 中期患者 , 采用 中药保 留灌肠是一 种简单 、 有 效 、 济的治疗方法 。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ULi g b ,XU L ,LI J n n —o E i ig
( p rlg e a t n ,Na t g Ho p t l f C i ee d cn ,Na tn ,2 6 0 , hn ) Ne h oo y D p rme t n o s i hn s n a o Me iie nog 2 0 1 C ia
me ii e wa p l d i o h g o p ,wh l h o b n to fBes e g Gr n l s a d h r a n ma wa d e n t e t n d cn s a p i n b t r u s e i t e c m i a i n o ih n a u u n e b le e s a d d i r a me t e g o p r a m e td r t n l s e o we k .Cl ia u a i e ef c ,c i ia y p o r u ;te t n u a i a t d f r 1 e s o 2 i c l r t fe t l c l m t ms i n ,e d g n u r a i i ec e r n c v n s ,sg s n o e o sc e t n la — n
t e t n fc r n c r n lf i r n e ry a d m i d e sa e r a me to h o i e a al ei a l n d l t g .M E u THODS 6 a in s wih c r nc r n l a l r a l r mi — 0 p te t t h o i e a i e i e ry o d f u n
中 图号 : 6 2 5 R 9.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0 8 ( 0 2 0 —3 4 0 17 —4 2 2 1 )40 2—3
Cln c lO b e v to n Co b n i n o ih n a ul n He ba e a f rChr ni na iu ei ry a d M i dl t g i i a s r a i n o m i ato fBes e g Gr n usa d r lEn m o o cRe lFal r n Ea l n d e S a e
— 7J
早 中 期 慢 性 肾衰 竭 的 临床
朱 凌 波 , 莉 , 薛 李靖 ( 南通市中医院肾内科, 南通 260) 江苏 2 1 0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倍 生 冲 剂 联 合 中药 灌 肠 治 疗 早 中期 慢 性 肾 衰竭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选 择 早 中期 慢 性 肾衰 竭 患 者 6 O例 , 随机
ABS TRACT :O BJ ECTI VE T o e l r h lnia u a i fe tofc bi to o ihe g Gr n usan r a ne a i he xp o e t e c i c 1c r tvee f c om na in fBe s n a ul d he b le m n t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1 0 2年 7月 第 2 8卷 第 4期

3 4 一 2
J 2 A FN JI U II I Or  ̄ LO AN I  ̄- N V  ̄S TYO 7 l V 12 b4h . 02 F FV o. l 8N . a 21
厶 , 口 倍 生 冲 剂联 合 中药 灌 肠 观 察
di t ge we e s l ce nd d vde nt he t e t e oup n c nt o ou r nd e s a r e e t d a i i d i o t r a m ntgr a d o r lgr p a om l c nv nto lt e t e t o e t r y, o e ina r a m n f w se n
分 为 治 疗 组和 对 照 组 , 予 常 规 西 医治 疗 , 疗 组加 用倍 生 冲 剂联 合 中药 灌 肠 , 均 治 治疗 1 周 ; 较 2组 临床 疗 效 , 床 症 状 、 2 比 临 体征 和 内生肌 酐 清 除 率 ( c) 血 肌 酐 ( e) 血 尿 素 氮 ( UN) 指 标 改 善 情 况 。 结 果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治 疗 1 C r、 S r及 B 等 2周 后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7 . 、 33 , 8 6 5 . 2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0 0 ) 2组 临床 症 状 、 征 及 C rS rB P .1 ; 体 c、c、 UN 水 平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改 善 , 治疗组治疗 1 2周 后 临床 症 状 积 分 及 C rSrB c、 c、 UN 水 平 较 对 照 组 改 善 更 为 明显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差 P< . 5 。结 论 倍 生
冲 剂 联 合 中药 灌 肠 治 疗 能 明 显 改 善 早 中期 慢 性 肾衰 竭 患者 的 临床 症 状 , 同时 改 善 肾功 能 水 平 , 生 冲 剂 联 合 中 药灌 肠 治 疗 早 倍
中期 慢 性 肾 衰竭 具 有 较 好 疗 效 。
关 键 词 : 性 肾衰 竭 ; 中期 ; 生 冲 剂 ; 药 灌肠 慢 早 倍 中
a c Cc ) r a i i e ( c )a d b o d u e ir g n ( n e( r ,c e tn n S r n l o r a n to e BUN)id x we e c m p r d b t e wo g o p .RE ULT Th o a n e r o a e e we n t r u s S S ett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