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盒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幼儿园的手工小盒子教案

幼儿园的手工小盒子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手工制作,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能够按照指导材料,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能够根据要求将材料进行调整并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小盒子。
二、教学材料•彩纸、胶水、剪刀、尺子、饼干盒。
三、教学步骤1. 准备工作先讲解好课程内容并准备好课堂所需材料。
2. 简单介绍小盒子的制作拼图先让孩子们看一下成品小盒子,并以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小盒子的制作。
随后,利用图示/动画等形式为小朋友们介绍小盒子拼图的步骤。
3. 复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了制作好小盒子,孩子们需要熟悉使用剪刀、尺子和胶水等工具。
这时候需要教孩子们复习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达到顺利制作小盒子的目的。
4. 制作小盒子1.首先,使用尺子和彩纸将材料进行调整,将饼干盒全部盖住。
2.然后,对饼干盒做出一些细节处理,如裁剪一些零碎部分,使之变得平滑一些。
3.接下来,我们将粘上胶水,把调整好的彩纸贴到饼干盒上,并保证平整和紧密。
4.最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饰好小盒子,即可完成。
5. 学生自主制作在完成教学示范之后,让小朋友们自行制作小盒子。
教师需在旁边监督,并为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6. 课堂总结及反馈在制作完成并收拾好教室后,为孩子们进行总结和反馈。
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孩子们制作好的小盒子进行展示评选,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立竿见影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思路本次教学主旨在通过手工类制作制作的培养,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制作美感和锻炼手脑协调性,将教育和娱乐完美的结合。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孩子们的手工安全,教育孩子们使用工具的规范与正确性。
通过较为系统的小盒子制作教学,可以使孩子们掌握较为熟练地手工制作技巧,增强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好玩的纸盒子健康教案设计

好玩的纸盒子健康教案设计好玩的纸盒子健康教案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一大难题。
为了有效的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和手段,其中之一就是使用纸盒子!纸盒子是一种材料简单、造型多变、易于获取、易于加工的载体。
它不仅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手工艺品,还可以被用来展示科学原理和知识。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种利用纸盒子的健康教案设计,该教案设计涵盖了多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既有身体健康的养成,也有心理健康的培养,可谓收效良多。
一、主题:好玩的纸盒子健康教育二、教案设计1. 课程引入:制作纸盒子是一项非常有趣、创意的活动,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手工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通过各种形状的纸盒子,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今天,我们将通过制作纸盒子,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健康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2. 制作纸盒子: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些彩笔或者水彩颜料。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由创作一个纸盒子。
3. 健康教育知识点:① 身体健康:告诉学生们正确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然后,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画在自己的纸盒子上。
② 心理健康:引导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识别和处理负面情绪。
然后,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画在自己的纸盒子上。
③ 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们正确的卫生习惯,比如说洗手、刷牙等等。
然后,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画在自己的纸盒子上。
4. 分享纸盒子: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纸盒子,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回顾和总结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点,强化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5. 作品展示:将学生们的作品挂在教室的墙上,分享给所有的班级和家长。
这样能够给其他人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活动设计教学:小盒子导入课堂,魔法实验带来惊喜

活动设计教学:小盒子导入课堂,魔法实验带来惊喜。
小盒子导入课堂活动设计小盒子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教学工具,它可以用来导入各种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利用小盒子进行课堂导入活动设计。
1.数学导入活动设计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用小盒子设计一些数字游戏,让学生用数字填充每个方格,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字迷宫”,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方式填写数字,并且限定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开发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物理导入活动设计在物理课堂中,我们可以用小盒子设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物理定律。
例如,我们可以在小盒子中放入磁铁、针、铜线等物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发现和掌握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物理定律,还能够开发自己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化学导入活动设计在化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用小盒子设计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反应过程,从而理解化学原理。
例如,我们可以在小盒子中放入苯甲酸、氢氧化钠等物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够开发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
4.地理导入活动设计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可以用小盒子设计一些地理知识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地理迷宫”,要求学生按照地理位置填写国家、城市、山脉等名词,并且限定每个名词只能出现一次。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开发自己的准确度和判断能力。
5.历史导入活动设计在历史课堂中,我们可以用小盒子设计一些历史知识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历史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历史探险”,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解谜、寻宝等方式来了解历史事件。
幼儿园小盒子制作教案

幼儿园小盒子制作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盒子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小盒子制作,培养幼儿对材料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盒子。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纸板盒子2. 剪刀3. 胶水4. 彩纸和装饰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制作活动?”2. 引入新课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制作一个小盒子,用来装我们喜欢的东西。
”二、示范与讲解(10分钟)1. 示范制作一个小盒子,同时解说操作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纸板盒子,然后将盒子边缘剪下一小段,这样它就可以打开和关闭了。
”2. 继续示范,“然后我们用胶水粘住盒子的四个边缘,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3. 讲解使用彩纸和装饰材料装饰盒子的方法,“你可以用彩纸将你的盒子包起来,并用装饰材料添置一些漂亮的图案和贴纸。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纸板盒子等制作材料。
2. 引导幼儿按照示范制作小盒子,教师陪同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装饰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分享与展示(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小盒子,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困难。
2. 其他幼儿可以提问和互相赞赏。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制作小盒子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在小盒子上制作标签,让幼儿学习分类和整理物品的能力。
2. 带领幼儿制作一个小盒子系列,例如拼图、形状配对等游戏盒子,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3-5岁幼儿园儿童,具体教学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
小班有关盒子的课程设计

小班有关盒子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盒子的基本概念,掌握盒子的特征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盒子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关系。
3.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盒子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盒子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方式,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在探索盒子的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和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班数学学科课程,旨在通过盒子的主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知识,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小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和游戏。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盒子的概念与分类- 引导学生理解盒子的定义,了解盒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学习盒子的分类,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掌握各种类型盒子的特点。
2. 盒子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让学生认识盒子的面、棱和顶点,并描述其形状特征。
- 学习盒子的尺寸测量,如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进行比较。
- 探索盒子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邻、相对、平行和垂直等。
3. 盒子设计与制作- 制定一个简单的盒子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 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盒子模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经验。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盒子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盒子应用。
小纸盒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纸盒的结构和制作方法;(2)掌握剪、折、粘贴等基本工艺技巧;(3)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纸盒的结构特点;(2)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废物利用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纸盒的种类及特点;2. 纸盒的制作步骤;3. 剪、折、粘贴等基本工艺技巧;4. 纸盒的装饰与美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纸盒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提问:这些纸盒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解(1)介绍纸盒的种类及特点;(2)讲解纸盒的制作步骤:选材、裁剪、折叠、粘贴;(3)演示剪、折、粘贴等基本工艺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空白纸盒;(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完成纸盒制作,并进行装饰与美化。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3)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更具个性化的纸盒。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2. 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作品质量,如纸盒的结构、美观度、创意等;3. 反思性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纸盒的种类、特点、制作步骤等;2. 制作材料:空白纸盒、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3. 优秀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参考,激发创作灵感。
小盒子制作教案:让小班孩子动手实践科学知识

小盒子制作教案:让小班孩子动手实践科学知识让小班孩子动手实践科学知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盒子制作,让小班孩子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如重力、平衡等。
2、培养小班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究兴趣。
3、培养小班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小盒子制作三、教学步骤1、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纸盒、卡纸、剪刀、铅笔、胶水等材料,组织小班孩子进行简单的物理知识预习,如“你们见过什么能自动滚动的物体吗?”2、制作小盒子第一步:将纸盒切割成两个小盒子将纸盒切成两个形状相同的小盒子,一个盒子装上小球,一个盒子装上小石头或其他重物。
第二步:制作平衡物体将卡纸折成一半,制作成长方形的平衡物体,在平衡物体的两端粘上小玩具。
第三步:装配小盒子将两个小盒子分别装入平衡物体的两端,用胶水粘牢。
第四步:测试将小盒子放在桌子上,观察小球、小石头和平衡物体的互动,看看小盒子能否自动滚动。
3、总结教师带领小班孩子总结今天的制作过程,指出小盒子制作背后的物理知识,巩固小班孩子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小盒子制作,让小班孩子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如重力、平衡等;培养小班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小班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小班孩子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小盒子制作中。
五、教学方案评估小盒子制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法,它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制作过程,让小班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通过小盒子制作,不仅可以增强小班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利用小盒子制作教案,开展更为丰富、有趣的科学教育。
小盒子大智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小盒子大智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盒子的起源、种类、用途及制作过程,培养对盒子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盒子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盒子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盒子的起源与发展2. 盒子的种类与用途3. 盒子的制作方法与步骤4. 盒子的设计与创新5. 盒子的环保与回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盒子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盒子的设计与创新。
2. 教学难点:盒子的设计与创新,盒子的环保与回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盒子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纸等),盒子制作材料(如硬纸板、彩纸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盒子,盒子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纸等),盒子制作材料(如硬纸板、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盒子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对盒子的兴趣。
2. 盒子的种类与用途:介绍不同种类的盒子及其用途,让学生对盒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盒子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讲解盒子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让学生掌握制作盒子的基本技能。
4. 盒子的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盒子的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盒子的环保与回收:讲解盒子的环保与回收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盒子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盒子,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盒子大智慧2. 内容:盒子的起源与发展、盒子的种类与用途、盒子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盒子的设计与创新、盒子的环保与回收。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盒子。
2. 写一篇关于盒子的日记,内容包括盒子的起源、种类、用途、制作过程及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日记,了解学生对盒子的认知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小型盒子注塑模具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
专业班级材加(2)班
学号3111006745
学生姓名朱林锋
指导教师黄诗军
2013 年01 月04 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摘要 (5)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6)
1、塑料零件图及说明、要求 (6)
2、塑件的体积计算 (6)
3、材料性能 (7)
4、成型特性及条件 (7)
5、PP 的注塑工艺条件 (7)
6、工艺参数 (8)
7、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 (8)
二、注塑机的选择 (8)
三、确定模具基本结构和模具结构 (10)
1、分型面的选择 (10)
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11)
3、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推出机构的选择 (12)
5、顶出机构的选择 (12)
6、合模导向机构 (12)
7、有关模具工作部分的设计及计算 (12)
8、排气结构 (14)
9、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10、标准模架的选择 (14)
四、塑料模具制造技术要求 (15)
五、设计小结 (17)
六、参考资料 (18)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小型盒子注射模设计
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加工1101班
姓名朱林锋
学号3111006745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次《模具设计》课程设计(1.5周)是进行塑料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是塑料模具部分,根据任务书指定的塑料制品,画出其塑件零件图,分析该制品成型工艺性,根据制品的要求及所设计的模具尺寸等选择成型注射机,设计注射成型该产品的模具,撰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工作量按第三点执行。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①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②及时了解有关资料,作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③要求计算准确,结构合理,图面整洁,图样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④设计说明书要求表达清楚,句子流畅,书写工整,插图清晰整齐。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对任务书指定的塑料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工艺计算。
并确定模具结构。
2.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选择使用的注射机型号;
3.设计注射成型塑件的模具,计算各成型零件尺寸,校核主要零件的强度硬度;4.绘制所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零件图由指导老师指定;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用本校设计说明书专用纸书写(约20页)并装订成册。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黄锐.塑料成型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齐晓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塑料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冯炳尧等.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罗河胜.塑料材料手册.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6.刘志虹等.AutoCADR14中文版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4年 6 月 30日指导教师签名:黄诗君
计划完成日期: 2014年 7月 9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小型盒子注塑模具设计任务指导书
摘要:
这次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关于小型盒子的模具设计。
整个过程包括塑件的原料选择、外形分析、工艺分析及其主要的成型尺寸的计算;注射机的选择及校核、分型面的选择、模架的选择、模具内部结构的选择(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的选择)。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模具设计这门课程,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图1 塑料零件技术要求:
未注圆角R=2
未注外表面粗糙度:
V
件=243
cm
3、材料性能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
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
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
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嵌段式共聚
物。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
光泽度、低刚性,但是具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
量的增加而增大。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
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
性。
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
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
但延展强度较低。
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
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
并且收缩
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
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
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
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
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
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
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
仍具有抗氧化性。
聚丙烯(PP)是常见塑料中较轻的一种,其电性能优异,可作为
耐湿热高频绝缘材料应用。
PP属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冷凝时因比容积
变化大、分子取向程度高而呈现较大收缩率(1.0%-1.5%)。
PP在熔融
状态下,用升温来降低其粘度的作用不大。
因此在成型加工过程中,
应以提高注塑压力和剪切速率为主,以提高制品的成型质量。
4、成型特性及条件
1.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
解。
2.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
型温度.料温低温高压时容易取向,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
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24cm3
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