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的“痴气”
论钱钟书的《围城》

当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是一篇“五四”以后新文学中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的文学艺术成就也是十分凸显的,在当今文坛上就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
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的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方面所遇到的矛盾和纠葛。
作者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
含苞待放纵观整部作品,其独特的讽刺艺术与比喻艺术是最为突出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讽刺而言,鲁迅是辛辣幽默,老舍是深切温婉,沙汀是沉毅浑厚,张天翼是冷峭尖刻,而《围城》将钱钟书独特的讽刺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它的幽默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运用漫画式的笔法、调侃式的行文、微妙至极的心理讽刺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就艺术表现而言,尤以比喻使用得最多最精彩。
《围城》的故事情节只好比一幅画的简单线条,而语言修辞则是它的色彩,比喻却是其中最亮丽的颜色。
这种语言修辞艺术贯穿了小说全篇,将各人物的性格、心理与行为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下对这两个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围城》的讽刺艺术(一)幽默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钱钟书在自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而这一类人物,就是当时的病态的知识分子。
《围城》中常用诙谐的锋刃刺向这些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
这主要表现在:1、漫画式的笔法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常常采用既含蓄而又挖苦的漫画式笔法,进行了一番讽刺描绘。
令其形神毕露。
例如:那位出场一次的“哲学家”,他的名气是靠同外国著名哲学家通信和会面猎取来的。
当他沾沾自喜,吹嘘他同罗素会面的对话时,其实是在揭露自己的空虚和无聊。
再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自称是一位研究生物的老科学家,人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风范,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好色贪杯玩弄权术的学界官僚,他本身就是那所黑暗腐败的大学的化身……像这样的例子,在《围城》中随处可见。
钱钟书“痴改”乔木诗

先烈旌旗光 宇宙 ,征人 岁月快驱驰 。 朝朝 桑垄葱葱叶 ,代代蚕 山粲粲丝。
沫若等政治 大家和诗词行家请 教的 ,眼界 自然 甚高 。这次 写出总结过往 、抒发情 怀的 四首律
诗 ,交给钱钟 书 “ 指正 ” ,自然 可以看出这位
学者 在他心 目中的分量。
铺路许输 头作石 ,攀 天甘献 骨为梯 。
三
几番 霜雪几番霖 ,一寸春光一寸心。
得 意晴空羡飞燕 ,钟 情幽木觅呜禽。
长风 直扫十年 醉 ,大道遥通五彩云。
【 胡乔木与钱钟书的交情】
胡乔木一生 与文字打交道 ,当然是行家里
烘 日菜花香万里 ,人 间何 事媚 黄金 !
四
手 。他 的诗 词 ,先前是常常 直接向毛泽东 、郭
息 却知道得更多 。据杨绛 回忆 ,在此期 间 ,胡 乔木 曾有一 次 不点 名地 批 评钱 钟 书 “ 服 装守
旧”—— 当时社会上女士 流行 列宁装 ,男 的多
穿 “ 中山制服” ,可钱钟 书仍一袭长袍 。 另一件令胡乔木 印象 深刻的事 ,是在 翻译
《 毛选 》时 ,钱钟 书指 了一处原文 的错误
钱钟濑 癫
榻 毫 民 |
给报社 时曾附 函说 :这 四首七律 ,是为 自己7 0
【 丰赡含蓄 的七言律诗】 1 9 8 2 年7 月1 日《 人 民 日报 》第 二版 ,在显 著位 置刊 出了胡乔木 的 四首诗作 《 有 所思 》。
岁生 日所作 。这对解读这几 首诗大有帮助 。古 人云 : “ 人 生七十古来稀 ” ,此时 回首往事 ,
总是应该有许 多感慨 的。这样 的感 慨 ,对于饱
人 们 大 都 知 道 ,胡 乔 木 是 党 内 的 大 “ 笔 杆 读诗书之人 ,用语言凝炼 ,有 较大包容量 ,既 子 ” ,这主要是对其 擅长文章而 言。这里发表 丰赡又含 蓄的格律诗体来表 达 ,是 十分得 当的 的是诗 歌 ,且不是 自由体新诗 ,而是 中国传统 选择。 中要求极 为严整 的七 言律诗 ,这 自然 引发 了读 胡乔木在写文章 方面堪称 “ 大 手笔” ,可
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

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钱钟书和杨绛也许真的上辈子就是夫妻,否则两人郎才女貌,在相遇之前却从未谈过恋爱,而一碰上就一见钟情并携手终身呢?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两人之间相濡以沫。
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钱钟书与杨绛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丘比特的金箭暗暗射中两人,一段旷世情缘就此徐徐萌发……杨绛的长寿秘诀养生养心杨绛105岁仙逝,笔健高寿,得益于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豁达的人生境界。
杨绛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少病都是过度饮食带来的,因此合理饮食十分重要。
”杨绛平时注意饮食平衡,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以素为主,极少吃油煮食物。
烹调力求清淡,少油、少盐、少糖,每餐不过饱。
她晚年体检各项主要指标都合格,只是血脂有点偏低。
她喜欢买回大棒骨敲碎煮黑木耳汤,每天吃一小碗。
她坚持活动身体,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
百岁后,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练习钱钟书在世时教给她的“八段锦”。
杨绛的长寿,更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淡泊。
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擅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
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自己“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上个世纪90年代,女儿离她而去,丈夫钱钟书仙逝,老人一度很悲伤,做梦也遇见他们。
但她感情上很克制,注意节哀,并常以体育锻炼和写文作画来转移自己的视线,恢复自己平和的心态。
杨绛晚年忙于整理钱钟书书稿,有空时写写毛笔字,作作画。
杨绛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
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旧式的柜子、桌子以及浓浓的书香。
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都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
关于钱钟书先生的作文写作素材【精选】

三一文库()〔关于钱钟书先生的作文写作素材【精选】〕导语: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介绍钱钟书的名言1、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2、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3、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4、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
5、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6、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7、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
8、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
9、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10、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11、人生像一座围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钱钟书生平轶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
1933年大学毕业。
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
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
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人教版八年级杨绛《老王》教案

阅读杨绛的《干校六记》,体会揣摩杨绛散文的独特语言风格,杨绛钱钟书在干校的经历怎样通过文字叙述出来,与别的写文革的散文有着不同之处,感受二人的心境与感情。
【板书】
老王
一、字词
二、篇章结构
线索: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三、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同情
愧怍Leabharlann 四、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五、体味语言风格
塌败取缔伛翳滞笨骷髅愧怍攥荒僻
2、篇章结构分析
选材,截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段,然后按照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安排素材,而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组合。
线索: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以此为中心线索来谋篇布局。
全文段落分析:
①第1—4段,从老王的职业、身体情况、家庭、居住条件介绍老王。突出老王的苦。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老王职业、身体情况、居住条件的相关语句。
4、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方法:通过人物的言行、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①老王,记叙三轮车工人老王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具有生理缺陷、生活窘迫但却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人物形象。通过几件事情来表现。
带我送冰,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帮送医院,不要车钱;心地善良
离世前夕,谢送蛋油;知恩必报
钟书跟我讲,小时候大人哄他说,伯母抱来一个南瓜,成了精,就是他;他真有点儿怕自己是南瓜精。那时候他伯父已经去世,“南瓜精”是舅妈、姨妈等晚上坐在他伯母鸦片榻畔闲谈时逗他的,还正色嘱咐他切莫告诉他母亲。钟书也怀疑是哄他,可是真有点耽心。他自说混沌,恐怕是事实。这也是家人所谓“痴气”的表现之一。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辩左右,好在那时候芽布鞋,不会左右脚。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只当了两个星期的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也如释重负。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衣服套在脖子上只顾前后掉转,结果还是前后颠倒了。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
《钱钟书》阅读答案

钱钟书钱先生幼时,家人为他抓周,他抱起一本书不忍便释,于是得名为钟书。
先生在事业上有几个惊人之绩:其一,_______其二,_____。
其三,______ 读过《写在人生边上》的人可能不多。
而看过并称道电视剧《围城》的观众则难以数计。
先生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才情、眼光和趣味,被杨绛先生称为痴气;有人把这个词理解为钱先生在生活中偶尔一现的迁阔之气,其实,那才是洞见真理的大智慧呢。
能够通读《管锥篇》的人肯定不多。
这不仅是因为它评说了十大部古籍(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领域),引用著作达 1800种之多,而且还因为先生精通拉丁、法、英、德等数种外语,以及全书纯以典奥文言写就。
现在钱学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而钱钟书本人仍像从前那样淡泊宁静,据说一些欧美学人去北京有两个目的:一是看长城,二是希图能拜见钱钟书。
一次英国某女士在电话中求见,钱先生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从许多方面来看,钱先生是后学难以企及的。
且不说他曾被吴宓先生指为人中之龙,也不说他的《围城》被视为整个人类基本生存状况的写政,就论其空灵大方的幽默,也令人叹为观止。
钱钟书少时喜读《三国》、《水游》,能熟记各种兵器的斤两,但却常常认不清阿拉伯数字l、2.3,穿鞋也会不分左右。
有人说先生的幽默出自真情性,嗯,看来确实如此。
1.顾名思义,钱先生的名字钟书二字应理解为2.淡泊宁静是捐钱先生的3.第二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文)①其巨著《管锥篇》问世以后,四海学子竞相拜服,称之为古今奇书。
②早年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纵谈生活哲理,不久,论者便以大散文家名号相赠。
③据说仅仅是因为对学者不宜作小说之语不满,便起笔试写出一本《围城》,而此书被誉为最伟大的中国现代小说。
4.你根据什么确定第3题中的三句话的排列顺序?5.从钱先生在事业上的几个惊人之绩来看,钱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6.第五段写一些欧美学人去北京有两个目的与写钱先生的惊人之绩有什么关系?7.钱先生的作品如何惊人,作者没有只言片语的评价,而是借助_______来力陈惊人,这样写可以收到____的效果。
钱钟书专业..

《围城》的女导演黄蜀芹在拜会钱钟书夫妇后曾很带 劲地说:“做知识分子就要像他们一样 !”我也深有同感。 我有幸与他们有过一两次交往,止不住想写下点滴印象, 记一记这对博学睿智、可敬可爱的老人。 有外国记者曾 嗜书如命第一次走进钱宅,只觉满室书香。他们的 说:“来到中国, 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 有两个愿望:一是 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 看看万里长城,二 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站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 是见见钱钟书”。 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 简直把钱钟书看作 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 了中国文化的奇迹
学术大师 幽默大师
钱 钟书
一、作者生平
钱钟书(1910—1998),现 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 号槐聚,无锡人。后因周岁 “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 正式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之家,六 岁起就读于家塾,父亲是著 名学者。
年轻时的钱钟书
江南少年青衫薄
1920年入东林小学,1923 年入苏州桃坞中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啸傲清华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 系,1933年毕业。
钱钟书与夫人杨绛
从牛津到巴黎
钱钟书1932年结识杨绛, 1933年订婚。1935年以第 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 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 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 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193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英 文系,获副博士(B.Litt) 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 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1938年全家回国。
孙小姐“处
心积虑”地设
下了一个爱情 陷阱,方鸿渐 也因“一念温 柔”糊里糊涂
地成了孙柔嘉
的爱情俘虏。
苏 文 纨
作文人物类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之钱钟书

全程作文训练样例一【素材积累】澹泊宁静、毁誉不惊的钱钟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管锥编》出来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
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1991年全国十多家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拟拍钱钟书,却被婉拒。
有人告诉他,拍片将酬谢一笔钱,钱先生淡淡一笑,幽默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些东西吗?他拒绝了华中师大为其先父钱基博老先生作百年诞辰纪念;他拒绝了三联书店为其出“全集”的提议;他拒绝了世界名流赵浩生的录音采访;他拒绝了法国政府授其“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勋章;他把《写在人生边上》重印的稿酬全部捐献给了社科院计算机室,他把电视剧《围城》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他多次谢绝了国外的重金聘请;他在病重之时,感谢无锡家乡领导与乡亲的厚爱,但是不同意为他修建纪念馆,认为没有必要;他留下遗言,不开追悼会……2001年9月,九十高龄的杨绛先生将夫妇俩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了清华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
她希望获奖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不管外间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
他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保持着高尚人格操守和独立学问品格,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1、请从上面这则素材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扫帚 、 簸箕都塞入女儿被窝 , 博取一遭意外 的胜利 。
这 种玩 意儿天 天玩也 没 多大意思 ,可是 钟 书百玩不
厌。
他对 女儿 说 ,《 围城 》里 有个 丑孩 子 ,就 是她 。 阿圆信以为真 , 却也并不计 较 。他写 了一个开头的《 百 合心 》里 ,有个女孩子 穿一件紫红毛衣 ,钟书告诉阿
生 中对 历史对 现实提 出了无数 问题 的朱 先 生面对
尊 曾在复 旦大 学教 书,第 一节课 ,夏
先在 黑板上写 : “ 夏丐尊 ,浙江上虞人 ,没有什 么
洋翰林博 士头衔 , 但希望注意, 是丐尊 , 不是丐尊。 ”
课 堂上一片大笑。
◎ 复旦大 学教授 朱 维铮好饮 。 某 日, 朱 先 生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章先 生, 问了一个 最不应该 问的 问题 ”: “ 你在 我
家 里做 什 么 ? ”
圆那是个 最讨厌 的孩 子 ,也就是她 。阿圆大上心事 ,
怕爸爸冤枉她 ,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 ,钟 书就把稿子 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一个 藏 ,一个 找 ,成 了捉迷藏 式 的游戏 。 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哪里去了。
钟书的 “ 痴气” 也怪别致 的。他很认真地跟我说 :
“ 假 如我们再生一个 孩子 ,说不定 比阿 圆好 ,我们 就 要喜欢那个 孩子 了,那我们 怎么对得起 阿圆呢 。 ”提 倡一对父母生一个 孩子 的理论 ,还从未讲到父母为 了
钟书 的 “ 痴气”在 书本里灌注不下 , 还洋 溢出来 。 我们在牛津时 ,他午睡 ,我临帖 ,可是一个人写写字 困上来 ,便睡着 了。他 醒来见我 睡了 ,就饱蘸浓 墨 , 想给我画个花脸 。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 了。他没想到 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建 国后 ,我们 在清华 养 过一 只很聪 明 的猫。小 猫初 次 上树 ,不 敢下来 ,钟 书设法 把它 救下 。小猫 下来后 ,用爪子轻轻软软地在钟 书腕 上一搭 ,表示感 的人。 ”小猫 知感 ,钟 书说 它有灵性 ,特 别宝 贝。猫 儿 长大 了 ,半夜和别 的猫儿打架。钟书特备长竹竿一 支 ,倚在 门 口,不管多冷 的天 ,听见猫J L  ̄ L I 闹 ,就急
1 41 支讫 温 暖 围着他 吵呀,打呀 ,闹个没完 。他虽然挨了围攻 ,还
俨然 以胜利者 自居 。他逗女儿玩 ,每天临睡在她的被 窝里埋置 “ 地 雷” ,埋 得一层深入 一层 ,把大 大小小 的各种玩具 、镜子 、刷子 ,甚至砚 台或大把的毛笔都
埋进去 ,等女儿惊叫 ,他得 意大乐 。女儿 临睡前必定
( 《 猫 》的第一句 ) ,他笑说 : “ 理论 总是不实践 的人制
” 诱他 们说 出来 ,就 赖他们说 “ 坏话 ” 。于是一群孩 子 定 的 。… Nhomakorabea…
…
…
…
…
0 @… …
[ 文 /周维强 ] 在 章培 恒府上 喝酒 ,朱先 生醉 了,章只好 安顿 他 睡下。第二天, 蒙咙 中朱先 生一睁睡眼兼醉 眼, “ 一
忙从热被窝里出来 ,拿 了竹竿 ,赶 出去帮 自己的猫儿 打架。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近邻林
徽 因女士的宝贝猫 ,她称 为她一家人 的 “ 爱 的焦点” 。
我常怕钟书为猫伤 了两家和气 ,引用他 自己的话说 :
“ 打 狗要 看主人 的面 ,那 么 ,打猫要 看 主妇面 了 !”
“ 地狱里尽 是不知感激 我 的脸皮 比宣 纸还 吃墨 , 洗 尽墨痕 , 脸皮像纸一样快 谢 。我 们常爱引用 西方谚语 : 洗破 了 ,以后他 不再 恶作剧 ,只给我画 了一 幅 肖像 ,
上面添上 眼镜 和胡子 ,聊 以过瘾 。回国后他暑假回上 海 ,大热天女儿 熟睡 ( 女儿还 是娃娃 呢 ) ,他在她 肚 子上画一个大脸 ,挨他母亲一顿训斥 ,他不敢再画 。 沦 陷在 上海 的时候 ,他 多余 的 “ 痴 气”往往 发 泄在 叔父 的小儿 小女 、孙 儿孙 女和 自己女 儿 阿圆身 上 。这一串孩子挨肩儿 都相差两岁 ,常在一起玩 。有 些语言在 “ 不文明”或 “ 臭”的边缘 上 ,他们很懂事 似 的注意避忌 。钟书变着法儿 , 或做手势 , 或用切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