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分析
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母语影响

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母语影响作者:张红蕴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4期摘要: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最困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声调、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舌尖后音zh、ch、sh、r,鼻韵母,儿化音,圆唇元音u和ü,唇齿擦音f和舌根擦音h等方面。
找出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介音的特征,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母语迁移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效应,来自不同语种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发音时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类型的特征。
找出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介音的特征,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效率。
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发音最困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声调,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舌尖后音zh、ch、sh、r,鼻韵母,儿化音,圆唇元音u和ü,唇齿擦音f和舌根擦音h等。
产生这些困难与错误的原因与日语母语的发音干扰有直接的关系。
从物理学角度描述两种语言的音系,很难说有完全相同的音,而从教学角度、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如果无音位对立、音感无大差异,虽有变体、但有条件,那么两种语言的音就是相当的。
这类音学生学起来不困难。
而汉语语音比日语语音要丰富复杂得多,那些汉语中特有的音,尤其是那些“似是而非”的音,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习汉语时,面对一个新的语音现象,日本留学生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语音习惯的干扰。
一、韵母(一)单韵母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其中单韵母比日语多一倍。
日语有あ(a)、ぃ(i)、う(u)、ぇ(e)、ぉ(o)五个单元音,这五个单元音可以说都是松元音,舌位是趋央的,在听感上日语单元音发音松弛且模糊。
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日本留学生发汉语紧元音时较松弛,加上日本人有张大口说话不礼貌的传统观念,渐渐养成了日本人很少动嘴唇说话的习惯,使得日本留学生发汉语单元音时给人发音不饱满,发音器官肌肉不紧张,好像舌头掉在下面的感觉,这也造成了他们在发单元音时嘴唇的圆展度不够等问题。
中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和生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汉语是这些留学生必须要用到的语言,而比较句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法形式。
然而,在中日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中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在使用比较句时很容易出现误用和偏误。
因此,本文将对中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其误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将选择一定数量的中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在比较句方面的偏误数据,并进行分类归纳。
根据偏误数据,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结合中、日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分析误用原因。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留学生进行语法学习和语言环境的培养等措施,提出纠正比较句偏误的方法。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
本文旨在探究中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在使用比较句方面的偏误原因,加深对中、日两种语言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日本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相关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教师更好地了解日本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日本留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以利于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成功。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的偏误分析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的偏误分析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缘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介词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介词本体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介词偏误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语料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

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王瑞敏(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24) [摘要]本文从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离合词的具体偏误出发进行分析,对留学生使用离合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并对这些偏误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这些偏误出现的规律,希望能够为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离合词;偏误分类;偏误及成因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 195 [文献标识码]A 离合词,尤其是动宾式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及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难点,留学生往往把这些词当作一个普通的词使用,于是就出现了诸如“见面我的朋友、散步散步”等错误。
留学生有时会采用回避的方式,但是大部分离合词与生活息息相关,是无法避开的。
而这些无法避开的错误出现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出现错误的原因也有一定的规律。
本文主要以动宾式离合词为对象,从离合词偏误类型、偏误的成因、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离合词偏误类型鲁健骥在谈中介语时提出中介语偏误的四种类型:成分多余、成分缺失、成分误代、成分错位。
留学生离合词使用的偏误主要属于成分错位。
高思欣(2002)把偏误类型概括为五类:插入的偏误、重叠的偏误、倒装的偏误、脱落的偏误、词性偏误。
这种划分总的来说很全面,但其中一些小类和用来佐证的例句却很牵强。
例如,在“倒装的偏误”中又分为“在不应倒装时倒装”,举例是“3爸爸两年前职辞了,因为妈妈生病的原因”。
其实这样的偏误在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中并不多见,即使偶尔出现也不具典型性。
为了便于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本文参考上面的偏误类型把这些偏误分为以下几类:应该“离”而没有“离”;“离”了,但插入成分处理不完善;“离合词”其他形式的偏误。
下面对这几类偏误进行具体分析。
11应该“离”而没有“离”离合词区别于普通动词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可“离”可“合”,“离”就是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而这一点正是留学生觉得最难的地方,他们往往不知道何时,在什么位置,需要插入什么样的词,这就出现了这些偏误(例句来源于其他相关论文或留学生作文): (1)3我今天下午见面他。
日韩学生中级口语语篇偏误分析

日韩学生中级口语语篇偏误分析
中级阶段的留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后,仍然会在汉语表达时给我们这种感觉:独立看单句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连句成篇时,往往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
他们的表达不是富有逻辑关系的语篇,而是句子的简单叠加,这极大地影响了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
提高。
因此中级阶段留学生在能够使用单句和简单复句进行交际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汉语进行正确的成篇表达。
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介语语料库中汉语本科专业三年级日韩学生的口
语语料的考察,分析了中级阶段日韩学生口语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偏误情况,探讨造成语篇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对策。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引言,简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基于语料,从省略、照应、逻辑连接和语义连贯四方面对日韩学生的口语语篇偏误进行分析;第四章结合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偏误的一些对策和教学建议;第五章结语,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和不足。
留学生汉语口语偏误案例分析

留学生汉语口语偏误案例分析——以《世界青年说》TK11的口语为例留学生汉语口语偏误案例分析——以《世界青年说》TK11的口语为例1摘要对在华留学生而言,运用标准的汉语流畅地进行表达是学习汉语的主要目标,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留学生的口语偏误,分析其原因,反思教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作为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代表,《世界青年说》中的TK11在节目中的发言反映了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上的问题,他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偏误,甚至大部分偏误与其初、中期的学习有关,这些偏误在目的语国家的学习环境下都很难被消除,学习时如不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伴随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导致将来的学习出现石化现象,笔者感到做此项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关于留学生口语偏误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二章,立足于相关文献和资料,说明口语偏误的定义和类别;第三章,以《世界青年说》TK11的口语为语料,采用统计分析、偏误分析等方法,分析留学生口语中的偏误,其中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总结出口语偏误的原因;第四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汉语口语教学有可行性的建议。
第五章是结语。
关键词:偏误;语音;词汇;语法;对外汉语教学1语料转写自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2015-2017年的节目视频。
TK 是英文The Key 的简称,组合名为TK11,即关键11人,成员是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的留学生。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Speaking Errors of Foreign Students -- Take the Spoken Language of TK11 of World Youth Talk as anExampleAbstractFor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using standard Chinese to express fluently is the main goal of learning Chinese. For teacher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oral errors of foreign students, analyzing their causes and reflecting on teaching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to achieve their learning goals smoothl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iddle and senior level Chinese students, TK11's speech in the A Bright World reflects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learning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They still have many errors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nd most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ir early and middle-term learning. Even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he target country, these biases are difficult to eliminate. If they are not found and solved in time, the problems will accompany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of learners, leading to fossilization in future learning. The author thinks that doing this research is necessary and urgent.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author mainly sums up the present studying situation in oral Chinese error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the author will explain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of oral error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takes the spoken language of TK11 in A Bright World as the corpus, and analyzes the errors in the spoken English of foreign students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including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rrors in the spoken English.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re are some possible suggestions on oral Chine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Keywords: Corpus; Error;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目录一、引言 (1)(一)选题缘由 (1)(二)研究现状 (1)(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3)(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3)二、《世界青年说》TK11口语偏误分析 (3)(一)口语偏误的定义 (3)(二)语音偏误分析 (4)(三)词汇偏误分析 (10)(四)语法偏误分析 (13)三、《世界青年说》TK11口语偏误原因分析 (15)(一)语音偏误原因 (15)(二)词汇偏误原因 (16)(三)语法偏误原因 (17)四、对汉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17)五、结语 (18)参考文献 (19)谢辞 (20)一、引言(一)选题缘由近年来,到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与日俱增。
日本学生中介语口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二 、 料 的 采 集 语
为 保 证 研 究 的 科 学 性 、 统 性 , 次 作 为 研 究 系 此 的语 料 是 我们 在 日本 任 教 期 间 有 意 采 集 的 中介 语 口语 材 料 。作 为研 究 对 象 的 学 生 均 为 日本 县 立 新 涡 女子短期大学 国际教养学科 巾围语专 业一年级和 二 年级在校学 生 , 她 年 龄 在 1 8岁 剑 2 2岁 之 间 , 学 入 时 汉 语 基 本 为 零 起 点 ,学 习 汉 语 的基 本 途 径 都 是 在 学 校 通 过 教 师 的 指 导进 行 ,因 此 教 师 比 较 容 易 把 握 学 生 的 学 习 程度 。 语 料 的 采集 途 径 大 概 为 - f @:一 是 先 规 定 题 目 范 围 ,学 生 在 课 一 分 准 备 后 在 口语 课 上 发 表 的 两 F充 人 或 三 人 对 话 ; 是 第 一 学 期 末 、 二 学 期 末 r语 考 二 第 ] 试 时 学 生 在 短 1’ 准 锌 情况 ’ 做 的专 题 对 话 和 口头 、 J 间 F 作 文 ; 是 在 事 先 无 准 备 1 下 学 牛 与学 生 、 生 与 三 青况 学
【 作者简介】 陈如静 ( 91 )女, 17一 , 河北深泽人,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 【 中图分类号】G 4 62
一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1 7 2 0) 1 0 — 1 7 0 2 4 (0 6 01 2 0 — 2 0 0 3 教 师 之 间 进 行 的 自 由谈 话 巾 教 师 记 下 的 具 有 代 表 性 的偏 误 句 子 。
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
( ) 语 迁移 型 偏 误 一 母
日韩留学生汉语词语偏误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日韩留学生汉语词语偏误浅析Ξ施文志(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31)[关键词] 日本;韩国;留学生;汉语词语;偏误[摘 要] 本文描述了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在汉语词语运用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现象,并主要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粗浅的分析,认为母语的干扰是这些偏误产生的重要原因。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3)05-0028-04 M ist akes of Ch i n ese words made by Japanese and Korean studen tsSHIW en2zhi(School of L iterature and M assM edia,Yunnan N ati onalities U niversity,Kunm ing650031,Ch ina)Key W ords: Japan;Korea;internali onal studen t;Ch inese words;m istakeAbstract: T h is paper gives a descri p ti on of the m istakes m ade students from Japan and Korea w hen they are trying to use Ch inese wo rds.W ith a comparative linguisitics m ethod,th is author analyses these m istakes and th ink s that they results p ri m arily from a in terference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s. 一、引 言外国人学汉语时,由于在语义、结构、使用场合等方面未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分析
作者:汤玲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从已经建立的小型中介语语音语料库中选取语音样本,通过汉日语音的语音学分析,发现了日本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的语音面貌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教学对策。
关键词:日本留学生中介语音素音调偏误
日语和汉语虽同属汉字文化圈,日语中亦存在2600个日用汉字,但是就语言性质而言,汉语和日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
相同的罗马字母,相似的汉字词,让日本留学生较易受母语影响,产生负迁移。
并且由于日语汉字有六朝时期从中国引进的吴音,有从唐朝长安引进的汉音,还有宋、元、明、清时期传入的唐音。
汉字读音被模仿,而语言变化又使后来的汉语和日语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都使日本留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用和母语近似的音去替代汉语发音。
本文拟从共时语言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日语共同语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发现日本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文从建立的小型中介语语音语料库中选取相关样本,并进行整理分类。
参加发音的学生为20岁到22岁之间、学过半年汉语的日本留学生。
采集语音方法主要有:朗读事先准备的体现汉语声韵母特点的单词或句子;考试时针对某一命题经过短时间准备后的口头表达;教师与学生间进行自由交谈时的录音。
一、音素偏误分析
(一)元音偏误分析
汉语语音有八个舌面元音,而日语只有五个。
具体发音部位见下图:
日语五元音汉语八元音
汉语和日语都有[a]、[i]、[u]、[ɛ]、[o]这五个元音,但日语中这五个元音不圆唇占优势,除了[o]以外,都是不圆唇元音。
其他三个汉语中存在而日语中不存在的舌面元音是[y]、[ɤ]、[ɔ]。
通过对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此类元音发音的分析,日本留学生发音难点是[u]、[y]和[ɤ]。
汉语拼音[u]和日本假名“う”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圆唇而后者扁唇。
日本留学生在发圆唇的[u]时,嘴唇圆润程度不够,在发“兔子[t’uʦi]”“肚子[tuʦ]”音时更像是“[t’ɯʦi]”“[tɯʦi]”。
因此,在学
生发此音时,一定要强调将舌位升高、靠后,撮圆嘴唇。
教师可以刻意让学生搓圆嘴唇,单独练习圆唇,让学生习惯圆唇后,再与其前面的其他辅音联系起来拼读。
汉语[ɤ]的发音也是难点。
[ɤ]和汉语日语、共有的[o]音发音部位相同,而[o]圆唇,[ɤ]不圆唇。
日本留学生在发“头”“都”音时,往往只看到汉语拼音“tou”“dou”的写法,直接读成[t’o]、[to],省略了较难发的[ɤ]音。
这一点教师应该特别强调,让学生先练习单独的[ɤu]的发音,甚至可以“矫枉过正”,特别强调[u]前的[ɤ]的发音。
汉语[y]是日语中没有的音,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嘴唇滑动或者撮口撮过了,音发得都很不自然。
关于[y]的发音,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有了达成共识的教授方法,用[i]、[u]来带[y]的发音。
由[i]带[y],保持舌位不变,嘴唇由扁过渡到圆;由[u] 带[y],则是嘴唇圆展度不变,舌位由悬空状渐渐滑至下齿龈后。
(二)辅音偏误分析
1.从发音部位看汉日辅音
从发音部位看,汉语的辅音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7类。
而日语子音也可以分为7类: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和咽壁音。
其中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tʂ]、ch[tʂ’]、sh[ʂ]、r[ʐ]是汉语特有的,而舌叶音和咽壁音[h]是日语特有的。
因此,在发音时很容易引起负迁移。
2.从发音方法看汉日辅音
从除阻方面来看汉语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日语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闪音。
其中边音“l”为汉语特有,闪音“r”为日语特有,日本留学生遇到边音“l”时常会发出闪音“r”,这也是负迁移的表现。
学生将“l”误发为“r”主要是因为舌尖过于放松,从而使发音缺乏稳定性。
为了避免此类偏误发生,应让学生尽量用舌尖顶住上齿龈,并拖长一段时间再发韵母,在此过程中由于舌尖固定在上齿龈,不会过于放松,也就不会发出闪音“r”了。
学生在这种夸张的练习中会渐渐加强对边音“l”的印象,找到感觉后再反复操练加以巩固。
从送气与否及清浊对立方面来看:汉语辅音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只有塞擦音“sh”和“r”是以清浊对立的,而日语子音基本都是清音与浊音对立的,送气与否在日语中不造成意义理解的偏误。
比如“男”发成[otoko]或者[ot’oko]并不影响它的意思。
并且汉语以清音为主,除了m、n、ng、l、r外,其余都是清音;日语的二十四个子音中,浊音有十二个,是非常整齐的对应关系。
因此,日本留学生对汉语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缺乏敏感度,常常会送气不够或完全不送气。
下表是汉日声母中几个对应声母的具体发音部位与方法的比较:
辅音 p b d t g k r f h
汉语双唇清塞音舌尖清塞音舌根清塞音舌尖后浊擦音唇齿音舌根音
日语双唇破裂音齿茎舌破裂音软口盖奥舌音边音双唇塞擦音声门音
3.辅音zh、ch、sh、r、f、h的偏误分析
舌尖后音zh[tʂ]、ch[ tʂ’]、sh[ʂ]、r[ʐ]发音时需要将舌尖翘起顶住硬腭,这是汉语特有的音,另一组舌尖前音j[tɕ]、q[tɕ’]、x[ɕ]也是汉语特有的音。
日本留学生在学习这两组音时,常会用自己母语中介于两者之间的舌叶音じ[d了]、ち[t∫]’、し[∫]代替。
于是出现“机道(知道)”“老西(老师)”“杂技(杂志)”的错误读法,出现音位上的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舌尖后音其舌尖翘起的重要性,反复操练,养成习惯。
发zh[tʂ]、ch[ tʂ’]、sh[ʂ]音时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开端,部位向后。
此时不可以将舌头前伸或抬高,否则就发成舌面音了。
汉语[f]音是日语没有的音。
日本留学生习惯用“フ”段假名“ふ”的子音来对应“f”。
“ふ”的子音是一个双唇擦音,而汉语“f”是一个唇齿音。
另外,汉语中舌根擦音h[x]也极易被日本留学生读成“ふ”的双唇擦音子音。
其实“ふ”的双唇擦音子音与[f]、[x]的发音部位是完全不同的,用它去代替[f]、[x]两个声母的不同音位,就会出现上面的这些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测到学生的这些问题,及早提出纠正。
针对“f”错发的偏误,教师可以用夸张口型的方法示范给学生正确的唇齿音口型,让学生有意识地用上齿咬住下唇,然后唇齿慢慢摩擦分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独模仿“f”音并不难,但是一旦与韵母拼合成音节,就容易发成双唇擦音“ふ”的子音了,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多设置拼合音节来操练“f”。
二、音调偏误分析
(一)汉日音调比较
从语音角度看,日语是音拍语。
除长音、拨音、拗音、促音外,一般都是一个假名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读一拍,每个音节读的时间一样长。
而我们知道汉语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差别,其读音时间是长短不一的,一般认为上声读音时间最长,去声读音时间最短。
日语的音调有高低变化,但这种变化只发生在单词的音节与音节之间。
音节内部没有音调的高、低、强、弱的变化。
如日语单词后标①②③④⑤,其分别表示音调变高的起始音节。
如标①表示第一个音节读高音,为高低低型;标②表示第二个音节读高音,为低高低型。
与日语单峰规律不同,汉语的音调变化是发生在音节内部的,比如[ma]这个音节,由于音节内部的高低变化,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同的汉字,如“妈麻马骂”。
由此可见,汉语内部音调变化是辨义性的。
(二)音调偏误分析
由于母语中没有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却有音节之间的音高变化,这使得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容易产生偏误,主要表现在四声发不标准。
从语料库中搜集的语音来看,日本留学生主要的问题在于曲折音上声的发音不够曲折。
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汉语上声的发音近似于日语的高低高调,即曲折调,让学生反复操练即可。
以上就汉日元音、辅音、声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找出了汉日发音的异同点。
鉴于对比分析在汉外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还从已经建立的小型中介语语音语料库中总结出了日本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经常出现的语音偏误以及相应的纠正和操练方法,希望能给日本留学生留学习汉语发音提供一些帮助,为教师对日本留学生的语音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为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5xqn49)
参考文献:
[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2]李存锋.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中日辅音比较[J].承德民族师专
学报,2008,(11).
[3]邵永华.语音差异的比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12).
[4]王志芳.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J].汉语学习,1999,(2).
[5]陈如静.日本留学生中介语口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黑龙江
教育,2006,(1).
(汤玲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41000)。